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

看到周秀才這副樣子,林顯揚也義憤填膺起來說道:

“怎可這樣欺負人!諸位可都是秀才啊!”

林顯揚噴教諭,周秀才反而說道:

“海教諭也是爲了整頓縣學風氣,可是我們南平縣學這個樣子,也不光是清考就能解決的啊。”

蘇澤疑惑的問道:“敢問周秀才,爲何南平縣學如此冷清啊?”

周秀才嘆氣一聲說道:“南平凡是有點能力的士子都在延平書院中讀書,來縣學的都是我這種貪圖一月二兩祿銀,窮的揭不開鍋的窮秀才。”

“以前教諭在的時候,也知道南平縣學不如延平書院,也都是讓大家自學爲主。近十年來整個南平縣學就出了一個舉人,延平書院卻出了七人中舉,你說本縣那些書香門第是讀縣學還是去延平書院。”

蘇澤和林顯揚對視了一眼,林顯揚也沒想到自己心中神聖不可高攀的縣學,竟然沉淪到這種地步。

不過蘇澤倒是不意外,福建本身就有濃郁的私人書院的氛圍,而南平縣的這座延平書院,就是始建於南宋的書院,可以說是源遠流長。

朱熹的老師李侗,號延平先生,曾經在南平講學,延平書院就是爲了紀念這位閩學四賢之一的道學大宗師而建立的。

蘇澤用起Lv5級的“歷史學”,他回憶起大明朝曾經有過四次禁燬書院的運動,疑惑的問道:“今上不是曾經下旨禁絕私學的嗎?這延平書院竟然如此明目張膽?”

周秀才側目看向蘇澤,沒想到長寧衛一個小地方的書生竟然知道朝廷的政令,周秀才對蘇澤刮目相看。

第一個禁燬書院的自然是洪武大帝朱元璋了。

朱元璋在位的期間,是沒有所謂民間學術的,所有大儒都要入官學教書,你不去老朱有的是辦法讓你去,那時候很多熬過了大元朝的宋朝書院都被搗毀了。

第二次和第三次禁燬書院運動,就是嘉靖皇帝感覺到了陽明心學的威脅,曾經在嘉靖十六年和十七年兩次下令禁燬全國書院。

周秀才苦笑着說道:“當今徐閣老都曾經在延平書院講過學,這些私人書院都是一地文脈所在,和府縣官員相交莫逆,又怎麼可能被禁絕?”

蘇澤這下子恍然大悟,嘉靖皇帝抑制心學的舉措事實上已經失敗了。

如今朝堂中,內閣次輔徐階就以心學門徒自居,是如今江右學派的領導者。

兵部尚書聶豹就是王陽明的弟子,在徐階讀書的時候曾經勉勵過徐階,徐階也對他執師禮。

雖然聶豹親近嚴嵩,和徐階已經鬧翻了,但是心學一脈在朝堂的影響力相當強大了。

林顯揚突然問道:“這延平書院的學生也能參加科舉嗎?”

蘇澤向林顯揚解釋道:“能,考過童子試可以入縣學學習,當然也可以不入縣學,以儒士身份參加鄉試,書院中的生員多是走的這條路。”

周秀才連忙點頭說道:“是的是的,如今縣學不昌,凡是有前途的士子都去了延平書院。延平書院還經常會邀請大儒來講學,每次都是本縣文壇盛事,要不是廩生每個月還有二兩銀子,我也想去延平書院讀書了。”

蘇澤暗暗驚歎於南方書院的昌盛,就算是東南還在鬧倭寇,但是福建的學術活動依然發展的很好。

這些私人書院不僅僅是教育機構,也是學術機構和宣傳機構。

從宋代開始大儒就經常講學,一開始的時候還是找個鬧市區坐下來就講,甚至還有當街辯論的。

但是這些“儒學宗師”可能也覺得這樣太掉架子,於是講學的地方放在了書院裡。

比如當年宋代關學大儒張載在橫渠書院開講,就像是頂流明星開了演唱會,整個關中地區的人都涌向橫渠,就爲了聽他講學。

而更近一點的心學大儒王陽明,更是在稽山書院和陽明書院多次開講,每一次講學都是萬人空巷,有的讀書人甚至不遠萬里趕到書院,就在書院邊上結草廬,等待王陽明下一次講學。

延平書院也是這樣的綜合性機構,書院有培養士子科舉的學堂,也有名儒講學的明堂,在整個延平府都有巨大的影響力。

在這個時候新任的海教諭還要整頓縣學,也難怪不少縣學生都主動退學,要是真的被開革了生員資格,那可就虧大了。

就在三人說話的時候,他們口中那位不近人情的海教諭已經出現在宿舍門口。

要說這位海教諭的心情是相當的不好,昨天府縣官員迎接新知府,因爲不肯跪拜知府,被新知府套上了“筆架”的綽號。

如今整個南平縣,都知道縣學有一個“海筆架”。

這位南平縣不入流的教諭,就是日後的“大明神劍”海瑞!

此時的海瑞剛剛中了舉人,進士不第之後海瑞進京選官,最後被分派了南平教諭這個職位。

可以說現在的海瑞也是剛剛踏入官場的新人。

剛剛踏入官場,就被上級的上級安上了一個“筆架”的綽號,脾氣耿直的海瑞已經寫好了辭呈了。

海瑞正準備去縣衙送辭呈,看到了蘇澤和林顯揚兩個陌生的身影,這才走進了宿舍。

周秀才看到了海瑞,就像是老鼠見到貓,立刻行拜禮說道:“教諭!”

蘇澤也拉着林顯揚行禮,海瑞禮數週全的回禮,但是緊接着語氣嚴厲的向周秀才問道:

“現在是晨讀之時,爲何不去明倫堂讀書?”

周秀才連忙抱着書本就要跑,海瑞又問道:

“汝等何人,爲何擅入縣學?”

蘇澤也沒想到會這麼快和海瑞見面,他研究明史的時候就頗喜歡海瑞這個人物,今天見到真人了,有一種線下和明星見面的恍惚感。

“汝等何人?爲何擅入縣學?”海瑞再次發問,蘇澤這才說道:

“草民蘇澤,想要參加明年的童子試,是來請周秀才簽下保書的。”

聽到蘇澤是要參加縣試的童生,海瑞的臉色倒是慈祥了一些。

他是一縣教諭,主官一縣的教育工作,雖然已經準備辭職了,海瑞還是堅守自己的工作職責,要勸蘇澤這個後進好好讀書。

海瑞說道:“你要去縣衙送保書吧?和本官一起去吧,正好路上考校一下你的功課。”

海瑞說這個話自然也不是託大,他是舉人,蘇澤連秀才都不是。

就是文風昌盛的南平縣,每次能通過鄉試的舉人也不過兩三人。

這也是爲什麼范進中舉之後,能高興到暈厥過去的原因。

雖然後世總覺得海瑞學歷低,那是因爲穿越小說動不動就連中三元。

其實能寫下《治安疏》的海瑞文采也是很好的。

一縣教諭本身就是本縣士子的師長,考較蘇澤的功課也無可厚非。

而海瑞也是看蘇澤器宇不凡,想要考較他的功課,指點他的不足,勸導他好好讀書。

海瑞一向認爲“在其位謀其職”,自己現在還沒有辭職,那就要盡到教諭的責任,好好提攜蘇澤這樣的後進讀書人。

蘇澤行了一個拜禮說道:“學生敢不從爾。”

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97章 再破題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451章 僭主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451章 僭主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97章 再破題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258章 藥,種子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173章 案首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123章 打擂臺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634章 爭陝西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595章 重注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008章 屬性點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172章 榜一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334章 鑽膛炮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638章 籌碼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088章屏蔽了第005章 破浪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531章 歌舞團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
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97章 再破題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451章 僭主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451章 僭主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97章 再破題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258章 藥,種子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173章 案首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123章 打擂臺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634章 爭陝西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595章 重注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008章 屬性點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172章 榜一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334章 鑽膛炮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638章 籌碼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088章屏蔽了第005章 破浪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531章 歌舞團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