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衣錦還鄉

第201章 衣錦還鄉

蘇澤又去了長寧衛,在家老阿公的帶領下祭祀了家祠中的列祖列宗。

在這一方世界中,蘇澤是九姑婆的侄子,向家祠中的祖先祭拜之後,長寧衛大宴三天。

這可是鄉試解元!

這可是舉人!

別說舉人了,長寧衛從建立開始,連一個秀才都沒出過!

鄉試解元是什麼身份?那是見到縣官老爺都不用跪拜,是整個南平縣都數的上號的人物!

當年蘇澤還只是一個秀才的時候,周圍的幾個村子都紛紛認了長寧衛做小弟,這下子周圍幾個村子更是敲鑼打鼓,紛紛送上了賀禮。

曾經和長寧衛械鬥的背山陳氏也是喜氣洋洋,陳家父子也沒想到,去年的投資這麼快就得到了回報。

建溪疏通之後,背山村就再也沒有缺過水,後來陳氏一直都將自己牢牢綁在長寧衛身上,陳族長的孫子也送入長寧衛的衛學讀書。

現在陳家長孫的老師成了鄉試解元!這是什麼福分!陳家父子連忙親自帶上禮物,送到長寧衛道賀。

“阿澤哥!這是我哥送你的!”

小蘿蔔頭林良珺搬來一個小木頭箱子,蘇澤打開一看,是一艘小型木船的模型。

這個小木船的模型非常的精巧,細節也非常的精緻,蘇澤很快認出這是一艘卡瑞克帆船。

這是一種西班牙用於遠洋航行的船,也不知道林默珺是從哪裡搞來的船模。

蘇澤看到這個船模就愛不釋手,林良珺就像是看到手辦的熊孩子,忍不住伸出爪子,被蘇澤一巴掌拍掉了。

林良珺捂着爪子說道:“小氣!我哥不讓我碰,阿澤哥你也不讓我碰!”

林良珺看着這個船模說道:“阿澤哥,你考上舉人,我哥送你這個玩具幹嘛?”

蘇澤端起船模說道:“你懂什麼,這可不是什麼玩具。”

“這是什麼?”

“這是未來啊。”

蘇澤將船模放回箱子裡,果然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林默珺最瞭解自己的志向。

大宴三天,蘇澤總算是體會到了漢高祖衣錦還鄉的快樂,不過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辦,蘇澤向家鄉父老辭別,匆忙趕向了南平城。

南平城很多人都認識蘇澤,蘇澤剛剛進城,衆人就高呼:“解元公回來了!”

比在福州府的遊街,南平縣更加熱烈,這是南平縣國朝開科以來,南平的第一個解元!

無論如何,蹭一蹭蘇澤的喜氣也是好的!

方愛竹連忙上前,和長寧衛的鄉人一起擋在前面,才讓蘇澤從人羣中擠出去。

蘇澤好不容易纔來到縣衙門口,白知縣已經站在門前迎接了。

“解元公!”

白知縣用平輩的禮儀對蘇澤行禮,而蘇澤連忙行了一個對長者的禮儀:

“師長在此,蘇澤不敢稱解元公。”

白知縣相當的高興,舉人已經可以做官了,蘇澤只要願意現在去京師吏部,就可以做一個學官。

學官只要沒什麼問題,一兩任也能就能升任偏遠地區的知縣了,而且蘇澤還是解元,未來不可限量。

白知縣已經用看待平輩的眼光看蘇澤。

整個南平縣有舉人文憑的讀書人也沒有幾個,白知縣的態度也是正常的。

但是蘇澤並沒有倨傲,而是以對待師長的態度對自己,白知縣感覺十分的受用。

上道!此子果然上道啊!

白知縣更熱情,拉着蘇澤就進了縣衙。

“蘇賢弟,舉人已經有了官身,你的蒙師是海教諭,你的房師是汪督學,切記之。”

“多謝大老爺教誨!”

看到蘇澤這麼上道,白知縣還是一口一個賢弟,但是也沒有糾正蘇澤喊他大老爺。

周圍的胥吏都小心的伺候着,鄉試是鯉魚躍龍門,普通秀才縣吏還可以仗着權勢欺負一下,舉人那就不同了,舉人是官員,可以給其他官員寫書寫信,甚至還可以上奏朝廷。

舉人進了縣衙受審都不用受刑,除非是大罪也不用下獄,普通刀筆吏的方法已經很難整治舉人了。

而這位更是重量級,白知縣的親密賢弟,前任方知府的乘龍快婿,縣學海筆架的得意門生,普通縣吏怎麼敢得罪。

白知縣引着蘇澤進入後宅,周圍陪伴的縣吏都已經退下,白知縣這才問道:

“可曾去縣學拜見你的蒙師?”

“學生剛回縣城,先來拜會的大老爺。”

白知縣心裡高興,嘴上說道:“尊師重道,還是師長爲先,不過我也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恩師要高升了!”

蘇澤一驚,海瑞來南平不過一年,按理說學官不做個三五年,很難這麼快晉升。

白知縣說道:“原來你丈人沒和你說啊,方大人到任江浙之後,就向朝廷舉薦了海剛峰,我聽說朝廷任命他爲浙江淳安知縣,委任文書已經在路上了。”

蘇澤驚訝的看着白知縣,感慨於歷史時間線的改變和收束能力。

海瑞是從南平教諭升任淳安知縣的,但是他是嘉靖三十七年才被內閣次輔徐階舉薦的。

至於徐階爲何能舉薦海瑞,自然是因爲徐階曾經在延平府做過推官,延平府還有徐階的門生故吏。

門生故吏,這就是很強大的政治影響力,也是一個官員的手下黨羽。

嚴嵩能穩穩把持內閣權利,壓得徐階不能翻身,靠的就是門生故吏。

而徐階能和嚴嵩纏鬥這麼多年,也是靠的自己的門生故吏。

如今才嘉靖三十四年,海瑞就被自己未來老丈人舉薦,竟然也是去淳安當知縣,蘇澤只覺得非常的奇妙。

白知縣說道:“如今浙江正是亂時,不過也正是亂時,海剛峰到任才能做出一番事業來。這個消息我還沒告訴他,等會兒你去拜會的時候和他說吧。”

蘇澤知道這是白知縣提前得到的消息,特意讓自己去給海瑞報喜,他連忙向白知縣道謝。

白知縣又說道:“還有一件事,本縣在等幾個月也南下了。”

蘇澤連忙說道:“恭喜大老爺了!”

想想也是,白知縣在上任知府在的時候就在南平縣了,如今都已經熬走了兩任知府,也該輪到他升遷了。

白知縣笑着說道:“還需要等到新知縣到任,交接了關防印鑑纔會南下。”

正常升遷都是要交接後才能離任的,方知府屬於特旨擢升,所以才那麼快的離開,白知縣還要繼續署吏縣中的事情,等到新的南平知縣到任才能去赴任。

“南下?”

白知縣笑着說道:“本官接下來要去廣東廣府做知府了。”

廣府?不就是廣州府嗎?

蘇澤眼睛一亮,廣州可是大明南方最大的港口!

而且如今大明唯一和西方有聯繫的口岸——澳門,也在廣州府的治下!

蘇澤連忙說道:“廣府乃南方第一重鎮,恭喜白府尹了!”

高升的白知府心情非常愉悅,接受了蘇澤的慶賀,最後說道:

“汝霖你要好好讀書,明年是會試年,你是鄉試解元,應該能中進士。不過你可以再讀幾年書,參與四年後的會試。”

白知府語重心長的說道:“我當年就是鄉試考了多年,一考上舉人就忙着去會試,最後雖然中了進士,但是科第太低,最後才授縣令。”

白知縣這個倒也不是凡爾賽了,科舉第次對於前途影響很大,如果是一甲二甲的,年級又輕的,可以參加館選,也就是翰林院的考試,一旦入翰林就爲國之儲相,也就是國家未來的宰相。

而剩餘的可以充任言官,六科給事中和都察院御史責權極重,還會輪到鄢懋卿這樣外出辦事的差事,辦得好回去就可以升官。

而白知縣這種排名靠後的進士,只能從知縣開始慢慢苦熬。

白知縣也是有後臺有關係的,才運作到了廣州知府這個肥缺。

所以大明朝很多鄉試成績好的,都會等上幾年再參加會試。

蘇澤反正年輕,會試三年一屆,就算是參加四年後的會是也可以。

不過白知府可不知道蘇澤造反的想法,蘇澤只是拱手說道:“多謝大老爺。”

白知縣又說道:“過完年,汝霖就要去國子監入監,我們福建可以入南京國子監。”

蘇澤點頭說道:“我也準備先入南京國子監。”

“入監只是一個過場,不過這些年對在監舉人考覈嚴格,汝霖到時候再看吧,是在南直隸讀書,還是居家讀書。”

南平本地戶籍的舉人,如今基本都不在南平。

按照洪武爺的設計,考上舉人就去國子監讀書,只有在國子監的在監舉人,才能參加會試。

可實際上,由於國子監日漸拉胯,大部分舉人都不願意在國子監上課,他們會選擇遊學或者居家。

這也是南平縣除了致仕官員,一個冠帶閒住的年輕舉人都沒有的原因。

白知縣也曾經入過監,他又傳授了一些如何在國子監摸魚的經驗,蘇澤自然又是一番感謝。

白知府心情愉悅,他又說道:“那陶公公鬧的陣仗挺大的,聽說你和陶公公多有來往?這對我們讀書人清名不利啊,汝霖慎之。”

蘇澤說道:“陶公公是真的要爲福建做事,如果因爲他是太監我就反對他,那豈不是將個人一點名聲放在百姓之上?吾不爲也!”

“這次我來縣衙,就是向大老爺陳述陶公公治閩江的方案的。”

蘇澤拿出水文圖,指着閩江說道:

“閩江交匯於南平,治閩先治閩江,治閩江在南平!”

其實白知縣馬上就要卸任了,本來是不想摻和治水這麼麻煩的事情。

可是看在蘇澤的面子上,他還是說道:“確實如此,不過汝霖你有什麼建議?”

蘇澤說道:“在九峰山後蓄水做壩,這裡本來是三溪匯聚的地方,只需要挖通這麼幾個地方就可以蓄水。”

“若是上游發水,水壩可以蓄水防洪,若是枯水則可以將水壩中的水緩緩放下去賑災。”

白知縣仔細看着蘇澤的方案,施工量確實不算大,設計也很巧妙,他嘆息道:“汝霖大才!”

蘇澤又趁熱打鐵說道:“這次錢是陶公公出,人手已經招募好了,只需要招工就可以現在臺風來之前將蓄水工程造好,這也能算是大老爺任內的功勞,日後百姓建碑,定然也有大老爺的名諱。”

聽到這裡,白知縣心動了。

那個讀書人,能夠拒絕被立碑記錄下來的榮譽呢?

杭州上還有蘇堤白堤,這都是千古名臣纔有的地位。

閩江水患嚴重,白知縣到任南平四年,閩江就發了兩次水。

蘇澤這個工程看起來靠譜,而且錢也有陶太監出,不算是濫用民力。

老百姓有錢肯定也願意幹,而自己可以躺着收功勞。

白知縣這下說道:“那就儘快開工,那要請汝霖多費心,莫要鬧出什麼民變來。”

蘇澤當場說道:“這個自然!”

蘇澤從府衙出來,終於體會到了舉人這個身份的好處。

舉人的好處,不僅僅那些見官不跪的特權,也不是那點免稅的好處。

嘉靖年對於優免控制還是很嚴格的,官方的田稅不免,免的只是丁役。

也就是投獻在蘇澤名下的百姓可以免除朝廷的差役徭役。

舉人的免役也只有兩人而已,其實這就和縣學生每個月二兩銀子的廩食差不多,算是最基礎的福利。

舉人最大的福利就是身份。

考上舉人,就有了官員身份,和那些官員的關係就是官和官的關係,不再是之前官與民的關係。

這就是官僚系統的自己人了。

而作爲自己人,就有了影響力,比如蘇澤就可以影響白知縣的決策,而只要蘇澤開口,縣裡可以隨便給長寧衛弄點福利。

這也是很多舉人爲禍鄉里的權利來源,縣衙的老爺經常換,來了都要和當地舉人保持好關係,這些居住在家裡的舉人就可以影響當地官員,形成所謂的鄉紳豪強。

蘇澤感慨一聲,也難怪大明地方勢力尾大不掉。

緊接着蘇澤又去拜會海瑞,將他受到方知府推薦,升任淳安知縣的消息告訴了海瑞。

作爲讀書人,海瑞自然也想要爲官一任造福一方,能主政一方自然也是非常高興。

接下來,蘇澤換上粗布衣服,帶着方愛竹和長寧衛一干護衛他的鄉勇,一頭扎進了九峰山附近的田莊。

這是蘇澤踏入南平附近鄉村,開始的第二次鄉野調查。

(本章完)

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311章 從“賊”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351章 《治安疏》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464章 駕崩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032章 精鹽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257章 大員島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034章 精製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251章 發鈔第029章 凱旋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609章 做空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595章 重注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198章 解元!第623章 教亂
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311章 從“賊”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351章 《治安疏》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464章 駕崩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032章 精鹽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257章 大員島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034章 精製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251章 發鈔第029章 凱旋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609章 做空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595章 重注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198章 解元!第623章 教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