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

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

嘉靖三十九年,臘月,京師大旱,帝令藍道行在天壇祈雨。

皇帝心情有些不好。

按照慣例,內閣、六部和司禮監在每年的年底,也就是臘月封印之前,要在御前進行年末的財政會議,確定去年的各部開支,決定明年的重要項目。

這也是自從嘉靖皇帝修仙問道之後,每年必定會旁聽的會議。

但是今年的御前會議,內閣、司禮監吵個不停,司禮監始終沒有批紅。

內閣和司禮監只能將最終的結果送到皇帝的御案上,請求皇帝的聖裁。

這些年來,嘉靖皇帝愈發的對朝政鬆懈了起來。

不僅僅是朝政,就連祭祀山川日月,列祖列宗這些事情,也都交給了勳臣代祭。

這些年來,成國公朱希忠被外朝戲謔爲大明大祭司,本來應該皇帝出席的那些祭祀活動,幾乎都是成國公代勞了。

只是這些年來,成國公朱希忠也日漸老邁,逐漸沒辦法適應在老家鳳翔、南北二京、京郊皇陵之間來回折騰了。

雖然心裡不願意承認,但是嘉靖皇帝也感覺自己老了。

前幾日皇帝召見了定國公徐延德,看到這位和自己差不多年紀的勳臣也已經老了,一向對臣子沒什麼溫情的嘉靖皇帝,竟然拉着定國公拉起了家常。

這定國公祖上追溯到徐增壽,也就是開國功臣徐達的第三子。

定國公和南京的魏國公,都是徐達兩子留下來的血脈。

靖難之役的時候,徐增壽暗中給成祖朱棣在南京當內應,雖然被建文帝殺死,但是徐增壽一脈的定國公由此顯達。

而在南京的魏國公徐輝祖支持建文帝,被成祖朱棣靖難之後削爵幽禁,卻沒有革去他的世襲爵位,只不過後來魏國公一脈也只能留在南京。

現任魏國公徐鵬舉,因爲振武營兵變的事情,被革去了軍中職位,如今賦閒在家。

相比之下,定國公徐延德倒是破得到皇帝的信任,經常能出入宮廷。

只能說徐達兒子們的站隊功力了得,現任定國公徐延德也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從來不對朝廷大事發表任何意見。

“你長子徐文璧也成年了吧?”

徐延德恭敬的說道:“犬子已經成年,明年就要應襲了。”

應襲就是勳貴的繼承人到了二十歲,可以擔任一部分職位等待繼承爵位了。

嘉靖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讓文璧這孩子出來做點事,讓他先典宿衛禁衛吧。”

就連向來穩重的定國公徐延德也是一喜,禁衛宿衛的紅盔將軍們都是勳臣子弟們擔任,典宿衛就是御前侍衛首領,這可是相當關鍵的職位。

雖然說自從土木堡之後,禁衛紅盔將軍的地位大降,已經變成了禮儀性質的儀仗部隊,但是典宿衛這份差事還是很有分量的。

嘉靖皇帝突然說道:“陸炳死了。”

徐延德再次恢復了之前那副木頭雕塑的樣子,錦衣衛指揮使陸炳的死,如今已經是京師的禁忌話題。

自從上一次俞大猷那件事之後,陸炳名爲養病,實際上等於被皇帝剝奪了錦衣衛指揮使的權利圈禁在家。

十一月,又發生了一件事。

欽天監監正周雲逸,因爲天象示警上書皇帝:“朝廷開支無度,官府貪墨橫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結果是周雲逸因爲“妖言惑衆,妄議朝政”,被皇帝下令廷仗,最後死在紫禁城午門前。

而周雲逸死後,一直在家中養病的錦衣衛指揮使陸炳突然進宮,可這一次陸炳沒有從宮內出來。

嘉靖三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錦衣衛指揮使陸炳暴死在宮中,京師流言紛紛。

皇帝又說道:“楊慎也死了。”

可憐的徐延德搜腸刮肚,總算是想起了楊慎是誰了。

楊廷和之子,因爲大禮議被貶謫到雲南一輩子的楊慎,終於死了。

嘉靖皇帝拿出一張紙,唸誦起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徐延德聽完,幾乎要拍手叫好了,楊慎不愧是文壇宗主,這首詞真的是高妙!

不過徐延德可不敢讚歎,他偷偷瞄了一下皇帝的臉色,連忙低下頭。

“朕已經赦免了楊家,許他家人扶棺回鄉。”

徐延德這才發現,皇帝的頭髮中也有了白髮,曾經號稱寒暑不侵的道君皇帝,此時也披上了冬衣。

徐延德連忙再次低下頭。

嘉靖皇帝敲打了一下銅罄說道:

“你退下吧,黃錦!”

徐延德連忙退下,只看到宦官中的第一把交椅,被宮內太監們尊稱爲老祖宗的黃錦,匆忙的走進了殿內。

黃錦的頭髮也已經白了,徐延德低下頭和這位權宦擦身而過,努力讓自己不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不過走到殿門前,徐延德還是聽到了皇帝的對話。

“修建大工和宮觀的事情不能停,工部的銀子不能少,讓朝廷重臣,科臣言官上書,如何解決明年工部的窟窿!”

司禮監自然不敢怠慢,趕着在過年前將皇帝的命令傳遍了京師各衙門。

接到了皇帝的命令,時任工部尚書,人稱小閣老的嚴世蕃立刻在府內集會。

他的心腹趙文華、鄢懋卿齊聚府上,嚴世蕃來回踱步,口中罵罵咧咧。

“徐階老賊!他戶部就知道哭窮,我們工部的銀子花在什麼地方,他難道不清楚嗎?”

一想到御前會議上的脣槍舌戰,嚴世蕃就火冒三丈。

趙文華連忙勸諫道:“小閣老莫要生氣,這一次也是小閣老表現的好機會!”

嚴世蕃坐在太師椅上問道:“趙大人有何良策,能解朝廷的虧空?”

趙文還連忙說道:“小閣老,您可知道今年福州市舶司到底賣了多少絲綢?”

嚴世蕃愣了一下,搖了搖頭,市舶司是宮內的機構,他作爲工部尚書當然不知道市舶司的賬。

趙文華說道:“琉球使臣在福州購買的絲綢,足足有二十萬兩銀子。”

嚴世蕃倒吸了一口氣。

趙文華又說道:“就這樣,還是因爲賣的絲綢不夠多,以現在的行情,織出多少絲綢,琉球使臣就能收多少絲綢。”

嚴世蕃也不是傻瓜,他疑惑的問道:“琉球不過是彈丸小國,又怎麼能有這麼多銀子買絲綢?”

趙文華嘿嘿一笑說道:“不是還有倭人和佛郎機人嗎?”

原來如此啊!

嚴世蕃恍然大悟,但是他又說道:

“可是這絲綢也就這麼多,怎麼也多不起來啊。”

趙文華神秘兮兮的說道:“我有一策。”

嚴世蕃用恭敬的語氣問道:“元質兄請賜教。”

趙文華摸着鬍子說道:“改稻爲桑。”

“改稻爲桑?”

無論是嚴世蕃還是鄢懋卿,都在咀嚼趙文華說出的這四個字。

很快鄢懋卿就拍手說道:“妙啊!”

嚴世蕃這纔跟着反應過來,也撫掌說道:“妙策啊!”

嚴世蕃又站起來,拱手對趙文華說道:“元質兄,既然要改稻爲桑,要從哪裡改起?”

“浙江!”

趙文華幾乎是斬釘截鐵的說道。

趙文華又說道:“不過浙江改稻爲桑,有一個絆腳石,胡宗憲。”

嚴世蕃露出兇狠的神色說道:“胡宗憲仗着是我爹的弟子,對我不假顏色,但是此人在浙江抗倭,對於我父親又十分重要。”

嚴世蕃又說道:“不過若是國策,胡宗憲也必定會執行的!”

整個過年期間,嚴世蕃整日都和趙文華鄢懋卿集會,就連新娶的姨太太都沒有“照顧”。

而與此同時,嘉靖四十年的新年,蘇澤依然帶着方若蘭返回了長寧衛渡過。

只不過這一次他們是乘坐的新式的飛剪船,只用了十五天就從上海抵達了長寧衛。

忙完了過年的諸事,蘇澤又馬不停蹄的坐上船,隨着林默珺出海來到了東奧島。

此時東奧島上也是一副過年的景象,蘇澤看着日益擁擠的東奧島,詢問身邊的林默珺道:

“怎麼島上的人這麼多了?”

林默珺嘆息了一聲說道:“今年福建的形勢可不太好,這些都是逃難的百姓。”

“逃難?”

林默珺點頭說道:“今年福建不僅僅鬧倭寇,官府也加派了很多苛捐雜稅,很多地方的百姓都逃亡了。”

“這麼嚴重的嘛?”

林默珺點頭說道:“廣東甚至鬧出了民變,不過如今閩廣囤有朝廷的精銳,被很快鎮壓了下去。”

林默珺說道:“你不是要蒐羅移民去開發大員島嘛?福建附近的百姓本來就有出海下南洋的傳統,我就用下南洋的名義募集了這些移民。”

蘇澤有些激動的說道:“現在有多少人了?”

林默珺說道:“新募集的移民我會將他們先安置在東奧島,等到適應了一陣子之後再送到大員島上。”

“目前在東奧島上有兩千多人,大員島上也送去了五千人了。”

蘇澤沒想到這短短半年的時間,林默珺竟然有了這樣的成果。

林默珺說道:“除了閩廣活不下去的百姓,還有從倭國贖買的奴隸,這其中也有五百多人,也已經安置在大員島了。”

巡視過了東奧島,蘇澤馬不停蹄的乘坐飛剪船,南下去了大員島。

從原來大員島上居民手中買下來的地方已經建造起來了炮樓,圍繞着炮樓一座小型城市已經初見雛形。

“按照你的吩咐,每一個上島的百姓,無論男女,分發鋤頭一把、鉅子一把;一戶分發鐵鍋一口;五戶分發農具一架,上島的第一年都每個月給米一石,允許他們在島上開荒,第一年的田畝收入不徵糧。”

打起專門的旗幟,大員島上立刻派出快艇,護送着飛剪船靠港。

等到飛剪船停靠完畢,蘇澤看到在碼頭上竟然還有整齊的士卒隊伍在操練。

“大員島也沒那麼太平,南洋海盜和倭寇經常侵擾,也是修建了這座炮臺之後才安寧了些。”

蘇澤點點頭,他很快在帶隊的軍官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蘇相公!”

張彪快步上前,他正是半年前,蘇澤從振武營之變中帶走的總旗。

蘇澤不僅僅從軍營中救走了這些帶頭造反的軍官,還將他們的家眷也安置出海來到了大員島,這才免受了朝廷的秋後算賬。

這半年來,蘇澤在南京各軍營中“講武”,隨着他不斷開始講學,也從中挑挑選出來了一些進步種子。

一部分人被蘇澤留在了南京各營地之中,一部分人則被蘇澤偷偷運到了大員島上。

張彪手持鳥銃,穿的是延平藍的染料棉布軍裝,和上一次蘇澤在南京見到的時候判若兩人,整個人都充滿了幹勁。

“蘇相公,這是我帶的兵!”

林默珺在一旁說道:“如今大員島上有鳥銃手五百人,都是脫產訓練的士兵,用的都是你編寫的開蒙教材,訓練用的也都是上次你寄回來的操典。”

蘇澤滿意的點頭,張彪又對着蘇澤說道:“蘇相公,大家都盼着你給大家講學呢!”

張彪原本就是識字,要不然也不會被士卒們推舉成討薪的領頭者。

振武營兵變之後,張彪本來是對大明有些幻想,不準備走的。

但是聽完了蘇澤的分析,又聽完了蘇澤短暫的講學之後,這才徹底放棄了對大明朝廷的幻想。

後來蘇澤送上大員的進步士卒,也和張彪講了大明朝廷秋後算賬,搜捕張彪的消息,張彪又是後怕,又是對蘇澤感激不已。

蘇澤當然欣然同意,他在大員島上落成的會堂上連續講學三場,到了第三場的時候甚至連大員島上的原住民也都來聽講。

緊接着蘇澤又參觀了島上的新開農田和甘蔗種植園,一直到了元宵前,這才和林默珺一起返回長寧衛。

在船上,林默珺欲言又止問道:

“若只是爲了移民海外,根本沒必要這麼整軍備戰,阿澤,你到底想要做什麼?”

蘇澤說道:“我這麼做,靜觀其變罷了。”

年後,京師朝廷下旨,在浙江推行改稻爲桑。

(本章完)

第245章 李時珍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388章 印花稅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010章 趕海第674章 夜航船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83章 練銃兵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021章 開蒙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495章 陽謀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464章 駕崩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59章 船,倭奴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651章 新火槍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657章 拼命第033章 曬鹽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003章 占卜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638章 籌碼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667章 政治仗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
第245章 李時珍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388章 印花稅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010章 趕海第674章 夜航船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83章 練銃兵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021章 開蒙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495章 陽謀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464章 駕崩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59章 船,倭奴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651章 新火槍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657章 拼命第033章 曬鹽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003章 占卜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638章 籌碼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667章 政治仗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