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

尼德蘭突然爆發的革命讓腓力二世措手不及,他立刻下令徵召軍隊,鎮壓尼德蘭的革命。

與此同時,腓力二世也無法承擔兩場戰爭,他不得不下令停止將南美洲的艦隊調往南洋。

比起正在開拓的南洋航線,尼德蘭是西班牙王室的錢袋子,如果真的失去尼德蘭,那西班牙王室很快就要再破產了。

歐陸的火藥桶再次點燃的時候,東方的戰事卻陷入到了停頓之中。

東南忙着鞏固地盤,湖廣和江西都在修路,到處都在搞基礎建設。

漢中的東南新軍沒有北上入陝也沒有南下入川,只是在漢中不斷的集結兵力,運送武器彈藥。

所有人都知道漢中的東南新軍必然很快要再次行動,四川巡撫江東臣在入川的通道上陳列重兵,特別是劍閣等重要關隘,更是把家底都拿出來修建防禦工事。

江東臣很清楚,川軍又不如陝軍能打,要是真的放了東南新軍進入四川盆地,那成都城根本無險可守,只能立刻投降。

整個明廷都籠罩在一片不祥的氣氛中,等到四月份的時候,李成樑控制的《山東新報》,刊登了一篇文章。

《山東新報》本來是山東地區辦的報紙,是李成樑大力投資辦的報紙。

因爲《山東新報》距離京師很近,所以這份報紙也在京師發行。

佟安從工坊出來,他今天剛剛在工坊中給工人們讀了報紙,準備找個地方歇歇腳,下午再去另外一家工坊。

佟安和京師國子監中的一些同道,從學習會中退了出去,他們成立了一個新的組織名叫互助會,主要工作就是幫着勞工做一些義務工作。

比如幫着工坊僱工維權,在閒暇的時候給工廠僱工讀報紙。

此外顏鈞還在幾家大的工坊邊上辦了夜校,這些夜校主要就是教授工人識字,另外也會傳授一些顏鈞的思想。

佟安走上綠包車,看着祥子額頭上的汗水,關切的問道:

“祥子,身體不舒服就歇會兒?“

祥子立刻說道:“佟先生,俺不累,您要去哪兒?”

祥子比起去年更加的瘦了,京師綠包車伕的日子不好過,他的生計也大受影響。

東南進口的馬車,很快受到京師達官貴人的歡迎。

乘坐馬車私密性又好,坐起來又不吹風,又不像是綠包車顛得慌。

聽過順天府準備拓寬京師的道路,讓一些道路更適合馬車通行。

乘坐綠包車的人少了,祥子就更重視佟安這些老客戶了。

京師的四月份已經開始熱了,祥子肯定是剛剛跑了一單生意,不敢停下來歇息,佟安看了看四周,看到一個茶鋪,立刻帶着祥子過去茶歇。

坐進了茶鋪,茶鋪老闆立刻遞上來兩個搪瓷杯子。

摸着搪瓷杯子,佟安忍不住感慨,東南的商人們總能生產出耐用的好產品,而這些產品也總能抓住百姓的心。

就比如這個搪瓷,就是在金屬表面燒上玻璃釉,這種杯子的好處很多,結實耐用是一方面,另外又可以直接加熱,還有一定的保溫功能。

茶鋪老闆給杯子裡倒上熱茶,佟安拉着祥子坐下來。

茶鋪不大,來這裡喝茶的也都是周圍工坊的僱工,這些大男人聚集的地方,話題很快又到了國事上。

京師的百姓向來都有議論國事的傳統,這裡的各種“小道消息”也是最多的,一個茶水鋪的茶博士能從宮闈秘史說到前線軍事動態,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以往這種茶水鋪子,茶博士的口才也是吸引茶客的招牌之一,但是這家鋪子的茶博士卻閉口不言國事,只是給大家倒茶。

“黃博士,今天你怎麼不說了?”

老茶客問道。

茶博士無奈的指了指牆上的一塊木牌子,拱手說道:

“諸位還是饒了我吧,沒看到那‘莫談國事’的牌子?那可是老夫花了五兩銀子從順天府‘請’來的,要是再被順天府查到我又談論國事,那就不是請塊牌子這麼簡單了。”

衆茶客先是鬨然大笑,緊接着也都開始嘆氣。

張居正執政的時候,對於言論還相對寬容,畢竟張居正是真的能掌控大局。

等到李春芳執政以來,對於京師外的督撫日益失去控制力,朝廷言官不斷的爭鬥,根本沒辦法掌控朝局。 但是李春芳收拾不了這些權貴,難道還收拾不了普通百姓?

順天府的吏員經常在街頭巡邏,對於茶肆更是重點巡查,凡是議論國事誹謗朝廷的,全部都要抓進順天府拷打一番。

就算是沒有接受拷打的茶鋪,也要花費五兩銀子請來這份順天府特製的“莫談國事”牌子,高高的懸掛在茶肆中,提醒往來的茶客不要談論國事。

除此之外,順天府還派出不少探子,這些基本上都是京師街頭遊蕩的地痞流氓,他們喬裝打扮在茶肆酒樓閒逛,遇到談論國事攻擊朝廷的,就會立刻送衙門。

京師的茶肆酒樓都風聲鶴唳。

不過這些茶客們顯然不在乎這些,特別是工坊附近的茶肆,來這裡喝茶的基本上都是附近工坊的僱工。

僱工本身就是身強力壯的,而且上次王恭廠爆炸之後,工坊的僱工基本上都加入了聯合會,他們自然不怕那些地痞混混。

只聽到這些茶客們開始談論最近的時事。

“這漢中又丟了,還真是《山東新報》上說的那樣,今日割一城,明日割一城,這朝廷早晚要亡來這幫‘事秦派’手裡!”

《山東新報》是如今京師最暢銷的報紙,報紙主編山嵩先,是山東的一名落魄讀書人,在李成樑的麾下得到了重用。

佟安立刻知道,這些茶客們討論是山嵩先的最新文章。

雖然在政治上,李成樑算是和李春芳是合作伙伴。

但是山東控制的報紙上,卻也會經常寫文批評明廷的政策,特別是在軍事上的保守和讓步。

李成樑作爲如今明廷第一的主戰派,這是他和李春芳這個中書丞相的根本分歧,這是任何政治同盟都無法彌合的。

李成樑控制的新軍自然是要發動戰爭的,只有打仗這些軍官才能立下戰功,也纔有升官發財的機會。

而威望不足的李春芳,一方面沒辦法協調地方實力派,比如這次漢中之戰,就是沒辦法彌合陝西和四川在防務上的矛盾,最後被東南鑽了空子,用很小的代價就奪下了漢中這個戰略要地。

李成樑雖然支持李春芳,山嵩先卻不斷的寫文章,批評明廷。

山嵩先用的是《過秦論》的例子,將明廷比作是六國,將東南比作是大秦。

“以地事秦,譬猶抱薪而救火也,薪不盡,則火不止。”

山嵩先認爲,明廷對於東南的妥協,就像是六國對大秦的妥協,在幾次軍事行動中都不能扭成一股勁,在軍事上和東南發生正面衝撞。

導致幾次在和東南的戰爭中,明廷都一炮不放的就丟下了城池,企圖通過這種方式來延緩東南的進攻。

山嵩先批評這是明廷的事敵政策,而東南也是通過這種蠶食戰略,不斷的侵佔明廷的戰略要地。

“昨天丟了湖廣,今天丟了漢中,那四川還要不要了?等哪日丟了四川,那雲貴是不是就可以丟了?”

用山嵩先的說法,東南對大明是日削月割,如果明廷不立刻團結起來,那早晚就要被東南分開來吃下去。

山嵩先在報紙上呼籲,必須要由一個強有力的人物站出來,這個人必須要帶領明廷全部的軍隊和東南進行決戰,通過一場決戰來決定天下的歸屬。

如果繼續讓“事秦派”執政,不斷的將明廷的地盤送給東南,不斷的消耗各地的軍隊和物資,那很快東南就會將大明蠶食乾淨,等到那個時候再想要和東南決戰,那就已經來不及了。

這種說法,在京師很受到歡迎,特別是一些年輕讀書人那邊。

比如佟安在國子監中,就經常會聽到這一類的言論,認爲是李春芳主持的朝廷太過於軟弱,這才讓東南不斷的取得勝利。

不過那個在嘴上討伐“事秦派”的茶客穿着儒衫,一看就是讀書人,剩餘那些穿着短打衣衫的僱工們,卻對於戰爭沒有那麼好的幻想。

“真打起仗來,上了戰場可就是九死無生了,如今能在京師過安穩日子,有什麼不好的?”

一名僱工說道。

那個讀書人立刻站起來,他顫抖的說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你們難道沒有責任嗎?”

周圍的僱工嗤笑起來:“王恭廠炸的時候,朝廷也沒救災啊?這時候說匹夫有責了,到時候上前線打仗的還不是我們這些人?”

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579章 燃眉之急088章屏蔽了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79章 亡於洪武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123章 打擂臺第547章 破蜀道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028章 初陣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679章 雨將軍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569章 算瘋子第259章 船,倭奴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025章 急救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540章 挖人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139章 良配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186章 大買賣第600章 三三制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491章 橡膠樹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251章 發鈔第053章 虎狐犬
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579章 燃眉之急088章屏蔽了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79章 亡於洪武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123章 打擂臺第547章 破蜀道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028章 初陣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679章 雨將軍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569章 算瘋子第259章 船,倭奴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025章 急救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540章 挖人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139章 良配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186章 大買賣第600章 三三制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491章 橡膠樹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251章 發鈔第053章 虎狐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