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國之命脈

對於陸添壽的請求,蘇澤立刻贊同的說道:

“地下印刷坊一定要保護好,這是我們在京師的輿論陣地。陸站長說的沒錯,京師距離江南太遠,消息傳遞延時太久,而報紙最重要的就是熱點,我們需要一份京師的報紙。”

在場衆人也紛紛點頭,報紙的重要性已經不需要蘇澤多說,無論是穩定己方控制區,還是滲透敵佔區,報紙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甚至蘇澤多次誇讚熊五訓練的報童,說他們“抵得上十萬大軍”。

在之前,京師市面上都是流傳着從江南運來的《警世報》。

可是因爲海運成本的問題,大部分商家都是每隔一段時間運送一個月的報紙,京師百姓看到的報紙都是一兩個月之前的,新聞早就變成了舊聞。

而且這種運輸方式環節太多,成本也太高,搞得京師情報站一直都在倒貼錢發行報紙。

蘇澤看向陸添壽問道:“這份新報紙的主編必須要從《警世報》的資深編輯中派,不過普通編輯可以在京師挑選,京師文人多,報紙可以約稿在充實版面,對於編輯人選,情報站有沒有合適的人?”

報紙是輿論陣地,主編必須要用自己人,就算是現在京師爲蘇澤效力的官員他也是不信任的。

但是編輯和投稿人可以兼容幷蓄,甚至也可以發一些反對東南的聲音,這樣報紙纔有銷量,同時辯論也能讓百姓瞭解更多的思想。

陸添壽說道:“屬下有一個人選,也是咱們福建人,都察院的王用汲。”

陸添壽又補充了一句說道:“這位王御史也是海瑞海大人的好友,爲人剛正不阿。”

蘇澤點頭說道:“我知道這個王用汲。”

陸添壽不再說話,如今整個東南都知道大都督不僅僅用兵如神,還是識人用人的天才。

無論是大都督看中的,還是大都督忌憚的,都是當世的頂尖人物。

比如申時行他們,他們還是舉人的時候大都督就很看中他們,一直和他們交往,三人雖然年輕,但是已經展露出主政一方的才能。

再比如大都督一直誇讚的高拱張居正,如今都是明廷頂樑柱的人才。

既然大都督知道王用汲,那陸添壽自然不用多說了。

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線上,王用汲和海瑞是莫逆之交,後來海瑞死後家裡沒有錢辦喪事,都是王用汲出錢籌辦的。

王用汲在張居正秉政之後,曾經上書彈劾過張居正濫用職權,最後一直被壓在南方,最後做到了南京刑部尚書。

王用汲如今在京師擔任御史,也經常不畏權貴上書彈劾官員,就連首輔徐階也彈劾過。

蘇澤問道:“王用汲願意嗎?”

陸添壽說道:“王用汲對明廷腐敗多有不滿,也接觸過新學思想,屬下可以試試。”

“只不過王用汲和海大人的想法差不多,對明廷還是存有幻想。”

蘇澤點頭說道:“王用汲可以用,只要主編是我們的人就行。”

“報紙上多點別的思想也是沒問題的,這世界上的道路有很多條,沒有走過的路總有人想要走,越是不讓走反而越是有人要走。”

“等到這些人知道這條路是死路,是絕路的時候,百姓就知道哪一條路是正確的路了。”

蘇澤並沒有因爲王用汲的立場而拒絕用他,而是繼續說道:

“真理越辯越明,既然有人覺得朱明皇室可以改過自新,那就等着他們頭上的皇帝回來,看看京師會變成什麼樣子吧!”

蘇澤又對陸添壽說道:

“等我們大軍撤走之後,情報站的任務很重。”

“除了發行報紙之後,蒐集明廷情報,保護京師進步人士,還有組織抵抗運動,這些工作情報站都要擔起來。”

陸添壽露出一個憨厚的笑容說道:“大都督,擔子重了,這人員上是不是增加一些?”

蘇澤說道:“我留幾個情報參謀給你,另外京師錦衣衛和東廠中,如果思想進步的可以吸收爲外圍人士,可以僱傭他們做事。”

陸添壽立刻笑着說道:“多謝大都督!新報紙還請大都督賜名!”

蘇澤想了想說道:“京師發行的報紙,就以《京師新報》爲名吧,在總編到位之前,頭版可以轉載一些《警世報》上的文章,其他版面可以先辦起來。”

等說完了京師情報的事情,蘇澤又看向許國問道:

“京師的木材都運到天津港了嗎?”

許國立刻說道:“修建三大殿的木料,都已經運到天津港了,工部庫存的大料也全部都運過去了。”

蘇澤點頭說道:“這可都是上等的木材,先簡單造成船拖回去浙江,這些可都是上等的造船材料,可不能再讓明廷霍霍了!”

三大殿的木材都是從各地山中搜集的最上等的木材,其中不乏最上等的造船材料。

看到這些木材蘇澤立刻下令全部通過北運河運到天津,然後組織京師的工匠製造成大船,然後拖運回浙江的港口拆成木材。

這種木材船肯定抗不出大風大浪,不過只要能拖回去一艘就是一艘,決不能讓着明廷再浪費了。

蘇澤又說道:“登州是渤海出口,也是我們南歸的重要節點,第一旅水師準備集結,一定要將登州港控制住。”

林默珺立刻領了命令,明廷在登州雖然有水師,但是平日裡連緝私都做不到,根本沒有攔截艦隊的實力。

林默珺明白蘇澤的意圖,是想要佔領登州港,這樣就能形成一條前往大沽棱堡的穩定海上路線。

而登州也是明廷和朝鮮、倭國交易的口岸,如果控制登州,也能切斷明廷這部分海運收入。

就在蘇澤在京師籌備着有序退出京師的時候,七月十日,風塵僕僕的高拱終於趕到了徐州城。

這一路上,高拱騎馬,在延平精銳騎手的保護下一路南下,他的大腿都已經磨破了,整個人滿面的風霜,看到徐州城和徐州城外的大營,高拱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九邊精騎還在徐州,那一切還有機會!

比起高拱的一路馬不停蹄,負責宣旨的趙貞吉走得慢多了。

趙貞吉不願意騎馬,乘坐馬車在紅盔禁軍的護送下前往開封,一路上還不斷的接受沿途府縣的宴請。

等到了開封府之後,趙貞吉改乘坐官船,慢悠悠的向徐州而去。

所以從距離上京師要比平陽府遠,但是高拱卻先一步抵達了徐州。徐州如今是前線,盤查自然是非常嚴格,不過對於這一路上的關卡,高拱已經非常有經驗了,果然花錢賄賂了盤查的軍官,就順利進入徐州。

高拱不由的感慨,明廷的爛真的是從上到下。

上到百官公卿,下到胥吏小卒,這些全部都是一個樣子。

這樣的大明朝廷,要怎麼和軍紀嚴明的東南新軍對抗?

高拱有些悲觀,但是他很快又振作起來。

皇帝西狩,裕王已經收攏了北面的軍權,只要在秋後軍糧入庫,收復京師之後裕王就可以登基爲帝。

只要自己好好輔助裕王,一定能革除時弊,收復河山!

高拱收拾好心情,進了城之後就打聽到了張居正的住所。

等看到張居正的居所之後,高拱也爲之一驚。

張居正佔據的是徐州的巡案衙門,以他現在南京兵部侍郎的職位,住這樣的府邸也沒什麼。

不過張居正還是讓士卒將府邸的大門擴建了一番,整個府邸看起來就十分的氣派。

wωw ★ttk an ★CO

這和張居正在京師時候的清貧形象相去甚遠。

在京師的時候張居正雖然手頭上拮据,但是也非常喜好錦衣,高拱和張居正經常互相接濟。

張居正如今是大軍的副將,又是朝廷重臣,即使是個臨時的府邸,也要修建的氣派一些。

高拱看了看自己的寒酸樣子,嘆息一聲將信物交給門房,又拿出銀子打點,終於將信物和拜帖送了進去。

不一會兒,門房連忙讓高拱進門,只看到張居正一身硃紅色的官袍,站在門內等着高拱。

高拱心中一暖,徐州人多嘴雜,張居正自然不可能出門迎接,站在門後迎接已經極高的禮遇了。

張居正拉着高拱說道:“肅卿兄!”

接着張居正就拉着高拱進了書房,等到屏退了所有人之後,張居正立刻說道:

“北面的事情我已經聽說了,陛下西狩,裕王去邊鎮是肅卿兄的籌謀吧?”

高拱對着張居正自然也沒什麼要隱瞞的,他直接說道:“正是我建議殿下去宣府的,如今二鎮已經效忠殿下,隨時準備收復京師。”

張居正笑着說道:“肅卿兄是要仿照李泌故事,輔佐裕王登基?”

面對好友的直截了當,高拱也點頭說道:“正是如此,時局爲何如此,陛下的《罪己詔》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既然如此輔佐新君才能收攏人心,和東南賊軍相抗。”

高拱卸任王府侍講學士之後,他推薦給裕王接任的就是張居正。

所以無論是政治利益還是私人交情上,高拱對張居正都沒必要隱瞞,他直接將自己的籌劃說了出來。

張居正說道:“肅卿兄的意思我明白,但是九邊精騎不在我手上,肅卿兄要說服的不是我。”

高拱問道:“是楊尚書還是李成樑?”

張居正點頭說道:“肅卿兄洞見千里,名義上九邊精騎的統帥是楊尚書,但是楊尚書年紀大了,精力不濟,說的不好聽的,真的掌握軍心的是遼鎮總兵李成樑。”

高拱皺眉說道:“以叔大的看法,有沒有可能將李成樑拉過來?”

張居正點頭說道:“李成樑此人看起來粗直憨厚,實際上城府很深,前幾日軍議上嚷嚷着要去關中勤王,其實也就喊喊口號而已,我看他對陛下有沒有多少忠心。”

“如今中原暑熱,李成樑手下的士兵多不耐熱,如今軍心思歸,去關中勤王也不過是喊喊而已。”

“這段日子我和李成樑在軍事上多有爭鬥,他就是一個顧惜自家嫡系的軍頭,目光短淺的很。”

張居正看向高拱說道:“無論是楊尚書還是李成樑,關鍵是京師,肅卿明白嗎?”

高拱立刻明白了張居正的意思說道:

“只要裕王收復京師,那李成樑就有北歸的路,他就會毫不猶豫的效忠裕王?叔大是這個意思?”

張居正微微點頭,高拱又看向好友說道:

“楊博守護犬,李成樑佔山虎,叔大要的是什麼?”

張居正對高拱說道:“我要朝廷繼續留守軍隊在徐州!”

“徐州爲齊魯門戶,也是關中門戶,朝廷有徐州則可以和蘇澤在江淮拉鋸,也能牽制東南新軍的兵力。”

“若是裕王登基,我要朝廷支援徐州。”

高拱立刻明白了張居正的意思,等到楊博和李成樑北返之後,張居正希望朝廷繼續支持他守衛徐州,張居正要的是駐守徐州的兵權。

高拱立刻許下承諾:“若是九邊精騎效忠殿下,等他日北返,殿下一定會拜叔大爲徐州總督,總督齊魯江淮戰事!”

張居正嘆息說道:“肅卿兄,你知道我不是貪戀權位,而是江淮前線不能丟啊!”

“朝廷若丟了江淮,那就再也沒有翻身的希望了!”

高拱雖然也明白江淮地區的戰略地位,但是對於東南新軍瞭解不深,他問道:“叔大何出此言?”

張居正嘆息說道:“肅卿兄,你在南京的時候,見過來往於南京和蘇鬆的商隊嗎?”

高拱沉默了,那時候朝廷和東南賊還是停戰期間,往來商隊都絡繹不絕,大量東南地區的貨物傾銷到南京市場上。

張居正又說道:“聽往來的商人說,蘇鬆二府的工坊鋪滿了整座城市,白天整座城市都能聽到織機的聲音,上海、杭州、福州港口每日停泊往來的船隻上千,若是朝廷丟了徐州,讓東南賊安心發展,日後還有希望嗎?”

高拱沉默了,別說南京了,他到了京師依然能夠見到東南的貨物,可見東南貨物的傾銷能力。

張居正說道:“徐州前線在,山東還有出海的港口,若是徐州丟了,只靠着西北如何對抗東南?”

張居正嘆息一聲說道:“肅卿兄還是先去說服楊尚書和李成樑吧。”

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131章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054章 抵捐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451章 僭主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010章 趕海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311章 從“賊”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625章 三本書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529章 電磁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646章 蘭州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491章 橡膠樹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163章 吃絕戶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569章 算瘋子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628章 大赦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004章 龍王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679章 雨將軍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017章 衛學第053章 虎狐犬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609章 做空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675章 宣傳戰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186章 大買賣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599章 土豆粑粑
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131章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054章 抵捐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451章 僭主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010章 趕海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311章 從“賊”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625章 三本書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529章 電磁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646章 蘭州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491章 橡膠樹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163章 吃絕戶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569章 算瘋子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628章 大赦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004章 龍王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679章 雨將軍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017章 衛學第053章 虎狐犬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609章 做空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675章 宣傳戰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186章 大買賣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599章 土豆粑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