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三本書

此時蘇澤並不知道倭國的變化,隨着官辦印刷工坊加大馬力,三套書籍運送到了各大城市的書鋪,更多的則送上船運到了大沽,準備嚮明廷控制區域販售。

則會三套書,第一本就是傳言要出版的《明實錄》了。

這一套的明實錄,由蘇澤專門負責句讀,並且親自做序,分別從明太祖到嘉靖西狩之前,按照年表向下,算是記錄了明廷宮廷和朝廷發生的所有大事。

蘇澤自然沒有爲尊者諱的覺悟,他在每一年的結尾還專門用“太史公曰”的方式,對這一年發生的事情進行銳評,並且梳理實錄中各種大事的暗線。

當然,由於明實錄卷帙浩繁,而且蘇澤在序言中就承諾了“一字不刪”的原則,這份實錄足足有二十本大部分的厚書。

就算是印刷技術大大發展,書籍價格已經大幅度降低的今天,這種明實錄也不是普通人買的。

但是普通人不買也沒問題,不少的報紙都盯着這本實錄出版呢。

東南對於報紙的管制制度是何心隱制定的。

在出版條例的框架下,報紙只要不違反幾個大原則,對於報紙內容上東南官府是很少審覈的。

其實禮部想要審理也是審理不過來的,如今東南大大小小的報紙實在是太多了,只要購買一臺印刷機就可以自己印刷報紙,官府不可能對報紙上所有內容都進行審覈。

而各大報紙在爭奪讀者方面,也開始了激烈的競爭。

明廷實錄上的內容,普通老百姓雖然看不懂,但是明廷的宮廷秘聞和歷史迷案,老百姓可是很有興趣的。

很多小報的撰稿人都摩拳擦掌,等着明實錄出版之後,摘抄其中的宮廷秘聞投稿給報紙。

對於出版明實錄,明廷的態度自然是非常的激烈。

一方面,明廷宣佈這是一本僞書,宣佈明實錄依然藏在紫禁城的史館中,當年嘉靖皇帝西狩的時候全部帶出去了,後來上皇迴鑾的時候也都西安帶回來了,東南出版發行的實錄是完全編造的!

但是這個聲明,無論是東南這邊的讀書人還是明廷自己的讀書人都不信。

原因也是很簡單,明實錄這麼大部頭的一套書,就算是僞造也要很長時間,而且很多東西都是沒辦法僞造的,拿到手一看就知道真假。

而且朝廷裡很多人都是經歷過嘉靖西狩的,那時候是個多麼倉皇的樣子,大家心裡都清楚。

就連宮廷裡的很多印章和官府衙門的大印都沒來及的帶走,史館裡那麼多書籍怎麼可能帶走。

而且當年蘇澤在京師將這些書運出京師的時候,老百姓也都看着呢,明廷這份聲明反而是坐實了這份實錄的真實性。

明廷上下都在看着這本書,更是有不少大臣派遣家人蹲在大沽,等待這批書到貨。

第二本書,就是紫金山天文臺終於完成了四海測繪,編纂出一份新的歷法。

這份曆法同樣被蘇澤命名爲《授時歷》,不過爲了和元朝郭守敬所編寫的那套曆法區別開,蘇澤改名爲《授時新曆》。

如果僅僅是曆法,自然不用出版一本書了。

這本《授時新曆》,不僅僅是包含了曆法,還包含了地理、航海、天文等一系列的內容,算是對目前宇宙觀和世界觀的全面總結。

《授時新曆》首先開宗明義,提出日心說,而我們所居住的也是一個球體,名爲地球,地球繞着太陽旋轉,所以纔有日夜交替和四時變化。

日心說在中國人的文化中倒是並不難以接受,《授時新曆》的更重要部分,是確定了曆法和時間的標準。

以南京城的中軸線爲本初子午線,以南京的日出日落時間爲元時,提出了時差的概念。 這解決了航海中日期和時間對準的問題,也是日益廣大的東南,對於所統治區域的現實需要,如果不能確定一個標準時間,那政令就很難準確的執行。

《授時新曆》又重新測定了春分、秋風、夏至和冬至的具體時間和日期,對於日食和月食也進行了預測。

同時破除了一些星相和天災人禍的影響,簡單介紹了太陽系的行星,提出了一個基本的太陽系宇宙概念。

《授時新曆》證明了,星體運轉都是可以計算的,這些天文現象不過是行星運轉中的巧合罷了。

這本《授時新曆》是對於時間曆法的全面總結,也是目前東西方對宇宙探索理解的極限。

第三本書,是蘇澤親自編寫的《物理學》。

不過這第三本書,大家都不明白到底是講什麼的。

有人找到負責印刷的工匠,但是這些工匠也說這本書他們根本看不懂,也不知道這本書到底在講什麼內容。

只是說書上都是各種數學公式,看起來和天書一樣。

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到底物理學是什麼東西?

理學大家都懂,程朱理學統治了思想界幾百年,在東南崛起前都是大明科舉的指導理論。

物理學是什麼?

萬事萬物之理?

就在萬衆矚目中,三本書出版了!

已經搬到大沽的王世貞,將一馬車的書拉到了張居正的府上。

從京師搬到大沽後,王世貞在張居正家邊上買了個宅子,兩人就這樣成了鄰居。

張居正家人都去了東南,王世貞的家人也都在東南。

他們也曾經同朝爲官,所以關係自然親近了起來。

“叔大,書我買來了!”

張居正拄着柺杖,他其實年紀並不算大,根據從東南來的醫生診斷,張居正是積勞成疾的心腦血管疾病。

在卸任之後,通過休養身體,張居正的身體已經好轉了不少,如今已經能拄着柺杖下地行走了。

這也是張敬修能離開父親前往東南的原因。

不過對外張居正依然說是纏綿病榻。

張居正健步如飛,甚至不需要拐杖都能行走,他急匆匆的翻開這套《授時新曆》。

比起其他人,張居正在做翰林的時候就接觸過很多史料了,對於實錄興趣不大。

他在任期間,就曾經想要重修曆法,但是由於明廷能力不足而放棄。

張居正自然知道曆法的重要性,看完《授時新曆》後,張居正慨然長嘆:

“明亡矣!”

第311章 從“賊”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638章 籌碼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018章 船塢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665章 海參崴第131章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211章 沖繩第416章 政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628章 大赦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657章 拼命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009章 寒菜粥第281章 講武堂第022章 畝產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043章 筆架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566章 睢陽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657章 拼命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675章 宣傳戰第533章 活該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237章 水戰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646章 蘭州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566章 睢陽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651章 新火槍第540章 挖人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531章 歌舞團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431章 蒸汽機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547章 破蜀道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
第311章 從“賊”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638章 籌碼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018章 船塢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665章 海參崴第131章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211章 沖繩第416章 政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628章 大赦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657章 拼命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009章 寒菜粥第281章 講武堂第022章 畝產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043章 筆架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566章 睢陽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657章 拼命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675章 宣傳戰第533章 活該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237章 水戰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646章 蘭州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566章 睢陽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651章 新火槍第540章 挖人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531章 歌舞團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431章 蒸汽機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547章 破蜀道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