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宣傳戰

這場戰爭到了這一步,雙方都已經豁出去了。

李成樑以太后的名義召開大朝會,決定出兵徐州之後,明廷這臺腐朽的政治機器也動了起來。

首先是山西、京畿和山東各自徵調五萬民夫工匠,專門負責軍工生產,京師的所有和軍事有關的工坊都派出大臣監管,專門負責保障戰時的軍事生產。

緊接着漕運船隻都被集中起來,京師生產的各種物資通過京杭大運河北段拉到濟州城,過幾日大將軍李成樑就會親自駐紮在濟州,指揮前線的戰爭。

李成樑雖然因爲連續的戰敗而威望大失,但是這一次的決戰論在京師一出,明廷也算是凝聚成了共識——

決戰是必須要打了,如果再不打決戰,那明廷就永遠沒有機會了。

既然決戰是一定要打,那如今明廷能夠指揮和領導這場決戰的,也只有李成樑一個人了。

在這種共識下,李成樑成了唯一的人選,明廷的政治和軍事機器發動起來,準備這場決戰。

山蒿先連續寫了幾篇文章來說明雙方的軍事力量,鼓吹明廷的軍事實力,將之前的失利歸咎於各地督撫不敢戰,不願意戰的問題上,並且誇讚李成樑嫡系軍隊的戰鬥力。

這其中包含了李成樑最早練兵的三鎮大明新軍,如今改名爲直屬新軍三鎮,這是李成樑南征北戰最精銳的家底。

大明新軍的駐紮地就是濟州城附近,這些年來濟州城形成了一個畸形繁榮市場。

濟州城,這裡是山東的大運河樞紐,水陸重要的節點,在李成樑囤兵於此的時候,這裡就是山東的軍事重鎮。

只要不出手就是絕頂高手,明廷上下也確實被這些說法鼓動,對戰爭的勝利抱有一絲希望了。

新軍的待遇這些年有所下滑,但是整體上還是要比普通百姓好不少的,更不要說明廷新軍層層架構,軍官的數量要多於東南的軍隊,這些駐紮在濟州城的軍官和士兵,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

大明新軍又不是沒有和東南新軍交手過,打不過就是打不過,就算是調集全部的大軍攻打徐州,又要付出多少的傷亡?

如今李成樑在山東集結了十個鎮的兵力。

隨之而來的,暢通的漕運帶來了各種商品,也讓濟州城成爲了山東日益繁華的大城市。

不過山東作爲和東南對峙最久的前線地區,比起後方京畿地區的樂觀情緒,山東軍民的態度就要悲觀很多了。

這種說法就彷彿是李成樑的嫡系力量只要一出手,戰爭就會好起來,山蒿先又將當年李成樑在山東剿匪的例子拿出來宣傳,指出當年被李成樑驅趕渡海的東南軍隊,如今就是朝鮮的大統領李舜臣,當年李成樑將李舜臣壓着打,就等於將東南的正規軍壓着打。

接下來是在山東募集的三鎮新軍,被改名爲山東新軍三鎮,這部分新軍無論是裝備和訓練都要落後直屬新軍一部分,不過也在長期對峙中積累了一些作戰經驗。

最後是李成樑利用國子監的軍官團和京畿的士兵,加上從遼東帶回來的士兵,加上當年改編的九邊舊軍,最後重新整編出了四鎮京畿新軍。

一鎮的編制是五千人,這十鎮新軍合計五萬人,加上各種廂軍和助陣的團練,對外號稱二十萬大軍。在徐州的前線,蘇澤自然是本次作戰的總指揮,不過蘇澤自然是不可能離開南京親自指揮作戰的,他將前線指揮權交給了陸軍大臣林良珺。

林良珺立刻拜戚繼光和俞諮皋爲副總指揮,除了熊況的第七旅在草原外,東南這一次也算是精銳盡出。

第一旅是海軍,林默珺帶領艦隊從南洋返回,她的任務是封鎖山東附近的海域,在山東沿海地區尋找薄弱的地區,隨時準備投放兵力。

第二旅到第六旅,經過新一輪擴編後,如今每一個旅都有士兵八千人,五個旅也就是四萬人。

爲了最後的戰役,蘇澤還動員了所有後備役和退役軍官,甚至連南京陸軍學院的在校學生都拉到了徐州,這些七七八八的武裝力量也湊了四萬人。

除此之外,還有從安南、朝鮮、南洋、琉球諸地徵調的軍隊,這些藩屬國僕從軍加起來也有五萬人。

後勤的人員,總體數量也和明廷的總數差不多,雙方都爲了這場決戰而投入了全部的力量。

這個總兵力人數,並不是東南沒辦法動員更多的兵力,而是蘇澤認爲如果能解決明廷,這些人數是對中原影響最小的作戰人數,如果和歐陸拿破崙戰爭那樣,動員上百萬人打會戰,那就真的要打成一片焦土了。

這就是單一民族和單一文明國家的優勢所在了,歐陸戰爭之所以每次烈度都這麼大,都是因爲他們沒有統一共識,內部矛盾重重,每個國家都是自己的國家敘事。

但是中華一向有大一統的傳統,即使南北對峙對面,大家也都認爲自己同根同源,只要決戰結束,那大一統就沒有任何的難度,統治就能順利的鋪設下去。

就在雙方厲兵秣馬的時候,突然一名明廷的使者來到南京。

大都督府內臨時召開的內閣會議中,徐渭對着明廷的書信嗤之以鼻的說道:

“和談?李成樑那匹夫真的會願意和談嗎?這不過是明廷還沒有做好準備的障眼法罷了!”

衆人紛紛點頭,但是蘇澤卻說道:

“明廷這不是真心要和談,而是打的宣傳戰。”

“只要我們拒絕和談,他們就可以攻擊我們‘民爲邦本’的立國之本,說我們是虛僞小人,非要發動戰爭。”

“而明廷也可以拿着我們的拒絕動員上下,告訴他們沒有其他退路。”

徐渭皺起眉頭說道:“確實如此,沒想到李成樑竟然還有這份心機。”

蘇澤朗聲說道:“既然他們要談,我們就談!告訴明廷使者,可以在前線設立地點派遣使者進行和談,但是和談紀要和和談結果要向全體國民公佈!”

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635章 軍功章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049章 縣衙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494章 爹的事第198章 解元!第651章 新火槍第163章 吃絕戶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075章 治本經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388章 印花稅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017章 衛學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036章 售鹽第131章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463章 紅丸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049章 縣衙第334章 鑽膛炮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265章 歸有光第674章 夜航船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069章 縣令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198章 解元!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78章 銃炮第003章 占卜
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635章 軍功章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049章 縣衙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494章 爹的事第198章 解元!第651章 新火槍第163章 吃絕戶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075章 治本經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388章 印花稅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017章 衛學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036章 售鹽第131章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463章 紅丸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049章 縣衙第334章 鑽膛炮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265章 歸有光第674章 夜航船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069章 縣令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198章 解元!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78章 銃炮第003章 占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