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琉球內附

在萬國博覽會閉幕的那天,蘇澤在水晶宮接受了琉球內附的國書。

蘇澤拉着琉球的使臣宣佈,從此之後琉球國變成琉球府,從屬於福建省下。

琉球府的官員暫時還由琉球原本的官員留任,同時在南京國子監開一個專門的琉球官員的班,由琉球推薦官員來進修。

但是東南沒有貴族,琉球國主和琉球貴族則自動失去了國主和貴族的身份,將由鴻臚寺專門派人前往琉球,分割琉球的王產和貴族產業。

換句話說,就是將琉球國主的私人產業和琉球國的產業分離,保留琉球國主和貴族的私人產業,但是琉球的公有產業則全部劃給新成立的琉球府。

就比如琉球國主現在居住的宮殿,這座宮殿是琉球民衆建立的,琉球國主在宮殿中處理的也是公務。

琉球內附之後,琉球王宮就作爲官產劃給官府。

但是琉球王室的私人產業,則會確認屬於王室,劃爲他們的私人產業。

而琉球王室和貴族所擁有的商船碼頭港口,也將換算成股份,王室和貴族以後可以享受這些產業的分紅,但是不能參與這些產業的管理。

東南也不會限制琉球國主和其他貴族是否還繼續留在琉球,也歡迎他們在東南任何地方居住。

這是東南內閣連着幾夜才擬定的方案,之所以對小小的琉球這麼重視,這套方案就是一個樣板,日後選擇內附東南的國家和地區,都要按照這個方案來執行。

對於這個方案,琉球使者滿口就答應下來。

就在王國博覽會閉幕,東南的報紙上鋪天蓋地宣佈琉球內附的時候。

大部分百姓連琉球具體在哪裡都不知道,但不妨礙他們爲了東南更加強大而歡呼。

朝鮮。

李舜臣等梁山好漢的運氣實在是不太好。

李舜臣在萊州蒐集船隻,試圖從膠東半島東渡到朝鮮。

這個計劃聽起來瘋狂,實際上還算是靠譜的。

渤海灣的海洋並不算狂暴,而膠東本來就和朝鮮隔海相望,渤海的明廷漁民也經常會出現在朝鮮領土附近的海域。

正常來說,這支“船隊”應該會在朝鮮的西部海岸登陸。

但是李舜臣的“船隊”的運氣實在不好,飄在海上的時候遇到了大風暴,風帆被風暴刮斷了,又損失掉了好幾艘不結實的船。

沒有了風帆,李舜臣等人只能隨波逐流。

風暴還將很多物資也刮到了海里,衆人只能一邊在海上求生,一邊祈禱在物資用盡之前,船隊能夠漂到陸地邊。

木下藤吉郎幾乎將中日倭所有掌管海洋的神靈都拜了一遍,終於在所有糧食耗盡之前,船隊的瞭望手看到了陸地。

嚴格說這並不是一塊大陸,而是一座比較大的島嶼。

李舜臣立刻命令所有人,拿上所有能夠當做船漿的東西,向着陸地劃去。

等到衆人從沙灘上登陸的時候,梁山好漢們擁抱在一起喜極而泣。

梁山最鼎盛的時候,曾經聚衆萬人,在整個山東雲集響應。

但是後來被李成樑圍剿,等到了東渡之前只剩下兩千人。

在海上遭遇風暴,加上在海上染病和意外而死的,如今登上這座島的只剩下一千人。

不過李舜臣和木下藤吉郎這樣的頭目還來不及爲死裡求生而興奮,他們立刻安排人手尋找水源和食物,尋找可以紮營的定居點。

這是一座大島,梁山好漢們很快就知道了水源,還在海灘附近找到了一些能吃的食物。

忙碌了幾天之後,衆人終於安頓下來,李舜臣召集梁山好漢們開會,商議接下來的行動。

木下藤吉郎自從東渡之後就變得神神叨叨的,他到了島上就建造了一座媽祖廟,他宣稱自己在瞭望手看到島嶼的前一夜是向媽祖祈禱的,所以堅定的信仰了媽祖。

“這座島是媽祖賜予我們的土地!”

李舜臣扶了扶額頭,自動過濾掉了他的話,他看向其他人。

衆人也剛剛死裡逃生,也全都六神無主的看着他。

過了一會兒,突然有人喊道:

“大當家的!有人!島上有人!”

李舜臣一下子就站起來,衆人也都激動起來。

是啊,這麼大的一座島嶼,又怎麼可能沒人居住呢?

李舜臣帶着衆人走出營地,只看到幾個粗布衣服,如同野人的傢伙被手下驅趕着,來到了營地前。

“這是怎麼回事?”

“大當家的,我們去山裡狩獵的時候見到了這幾個傢伙,他們不會說漢話。”

李舜臣走過去,這幾個身穿粗布衣服的百姓說着求饒的話,李舜臣的眼睛一亮,他們說的是朝鮮話。

李舜臣聽到了家鄉話,連忙上前詢問。

但是這些都是普通的百姓,李舜臣問了好幾個人,這才弄清楚當下的狀況。

木下藤吉郎立刻上來問道:

“大當家的,問出來了嗎?我們到底在哪裡?”

李舜臣點點頭說道:“問出了來了,我們果然到了朝鮮。”

“這是朝鮮?不是說朝鮮很大的嗎?”

“這是朝鮮最南端的濟州島。”

一些沿海地區加入梁山的好漢睜大眼睛,他們聽說過這個名字。

木下藤吉郎在倭國就是個半文盲,對於地理是完全不懂,他迷茫的看着李舜臣。

李舜臣看着島嶼,終於明白這裡爲什麼人煙這麼稀少了。

其實濟州島被開發的算是早的了,早在唐宋的時候,這裡就是重要的港口和貿易中心。

可在宋末元初的時候,元朝爲了攻打倭國,選擇了濟州島作爲養馬的牧場。

元朝人將濟州島上的朝鮮人全部遷走,移民善於養馬的人前往濟州島,在濟州島養馬,給東征倭國的軍隊提供戰馬。

結果元朝的遠征軍在對馬島遭遇神風,東征的計劃流產。

後來元朝人也將濟州島還給了朝鮮。

但是已經遷出去的人口自然不會回這個鳥不拉屎的島,而元朝的養馬戶也遷走之後,濟州島也就荒蕪了起來。等到大明建立之後,朝鮮作爲大明的好大兒,大明政策的忠實執行者,也在朝鮮實行了禁海令。

反正都禁海了,那濟州島自然對朝鮮也沒有什麼意義了,朝鮮一直都沒有開發濟州島,只是禁止百姓登上濟州島。

這些島上的居民,就是在朝鮮活不下去,私自偷渡登島的朝鮮流民。

李舜臣的面色古怪,怎麼自己到哪裡都能遇到流民。

不過仔細想想,濟州島是個比朝鮮本島更好的地方。

這座島很大,在唐代還曾經做過唐軍的軍港,容納過數萬唐朝軍隊。

自己這麼一千多人,完全可以在濟州島上紮根下來。

濟州島其實地理位置相當的重要。

這裡距離朝鮮本島不遠,距離倭國也不遠,距離大明也不遠,是三國海上交通都會經過的地方。

李舜臣也詢問了這些土著,一些船隻也會在濟州島的海岸靠岸,向當地人購買一些淡水和食物,而當地人也通過這些貿易交換一些種子和農具。

李舜臣立刻給這幾個俘虜鬆了綁,然後讓他們帶着自己去尋找朝鮮人在濟州島上的村落。

十月,秋風逐漸涼了起來。

京師的石炭場已經開始囤積過冬的石炭了,普通百姓已經開始爲冬季做準備了,但是大部分百姓在十月份還是捨不得燒炭,實在冷得不行就扛扛。

而達官貴人們則早就已經燒起了炭。

這些年冬季越來越冷了,祥子拖着綠包車,來到了王宅前。

“王大人!”

王世貞皺着眉說道:“我不是朝廷的官員,可不敢亂稱大人,以後你若是再這麼說,我可就不照顧你生意了。”

“別別別,王公子饒命!祥子我可就靠着您吃飯呢!”

王世貞笑了笑說道:“合着你就指着我一個人宰啊。”

王世貞性格詼諧幽默,對普通人也沒有架子,經常和祥子開些玩笑。

祥子立刻說道:“您這話說的,這不是您樂善好施!出手大方嗎!”

王世貞哈哈一笑說道:“你還說上成語了。”

祥子立刻嬉皮笑臉的說道:“這不是行會僱了先生,給大家讀報紙嗎?這幾句成語是我剛學的,這不就用上了嗎!”

王世貞知道最近綠包車伕成立行會的事情。

第一個成立行會的不是車伕們,而是漕運的碼頭工人們。

說起來這事情的“罪魁禍首”也是蘇澤。

受到蘇澤的新學理論影響,很多儒生都接受了新的思想,這其中最有實踐能力的就是泰州學派的儒生。

顏鈞,曾經拜在王艮門下學習,是王艮親自教導過的弟子。

泰州學派受到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影響,特別強調實踐,也和底層百姓聯繫緊密。

如比何心隱就曾經在家鄉進行過烏托邦的社會實踐,想要通過同族共治實現大同世界。

何心隱的實踐失敗之後,接受了新學思想,試圖通過建立完備的法制來建立新的大同世界。

當然顏鈞不同,他接受了新學思想之後,卻並沒有在東南出仕。

顏鈞選擇了另外一條路,他認爲無論是什麼政權,無論他們的執政口號喊的多好聽,最後也會淪爲盤剝普通百姓的利益集團。

顏鈞欣賞蘇澤的思想,他選擇了另外一條實踐的道路。

早些年顏鈞就在鹽城組織過漕運工人的行會,曾經組織過幾次罷工活動來爭取碼頭工人的待遇。

後來鹽城被東南解放,顏鈞就隨着一部分漕運工人北上。

接着顏鈞繼續組織漕運工人組成行會,逼迫明廷提高了漕運工人的待遇。

如今顏鈞已經成了明廷的通緝要犯,但是明廷通緝顏鈞,卻不敢取締漕運行會,算是默許了這個組織。

在漕運工人多次取得勝利之後,各行各業也效法漕運行會,成立了自己的行會。

只是可惜大部分行會也學着組織過罷工,但是結果並不好。

漕運是明廷的運輸命脈,漕運罷工京師就有人要餓肚子,前線就要缺乏補給,所以只要漕運工人的要求不過分,最後明廷也會讓步妥協。

但是其他行業就不一樣了,比如綠包車這種行會,你不拉車有的是人要拉車,祥子這樣的手停口停,根本沒辦法組織罷工。

就是組織了罷工,綠包車也不是必需品,大不了坐轎子或者騎馬出行就是了。

所以綠包車伕的行會,最後只能僱幾個識字的落魄讀書人,在閒暇的時候給車伕讀讀報紙。

又或者發放一些免費的涼開水,給車伕們一些休息的地方。

雖然沒能提高待遇,降低車租,祥子對於這樣的生活還是很滿足的。

和他一起從山東老家逃難到京師的同鄉已經死的差不多了,能夠活下來已經非常不容易了,還能奢求什麼。

王世貞到了一座華麗的宅子,一個年輕人已經站在門口,見到王世貞下車立刻上前扶着他。

“老師!”

祥子瞥了一眼相國府的牌匾,不敢過多停留,連忙拉着車離開。

王世貞看着眼前的年輕人,張居正的長子張敬修說道:

“可別被相爺聽到了,我可不敢做你這個相府公子的老師。”

“父親也說過,達者爲師,老師是文章練達者,怎麼不能稱師?”

“老師快點進府吧,今日的文會已經準備好了,大家都等着您開講呢!”

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409章 廣築城?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231章 當家難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049章 縣衙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388章 印花稅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198章 解元!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025章 急救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23章 打擂臺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240章 緝私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049章 縣衙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186章 大買賣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583章 九州討伐
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409章 廣築城?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231章 當家難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049章 縣衙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388章 印花稅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198章 解元!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025章 急救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23章 打擂臺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240章 緝私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049章 縣衙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186章 大買賣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583章 九州討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