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三大法王

張雲表幾乎要暈過去了。

要不要玩這麼大的?

自己左右盤算,都沒想到,自己好好待在僧道司,竟然還能惹上這樣的差事。

可是仔細一想,這確實是他們僧道司的分內之事。

麻了。

張雲表徹底麻了,湯大狀元的詛咒未免也太靈驗了吧?

緊接着,申時行拍拍手,兩名吏員扛着一箱子的書,走進了僧道司的明堂。

“藏地佛教可以說是支脈衆多,其中各教派之間的衝突更是複雜,你要入藏,自然要多讀一些書。”

“這些都是內閣蒐集的藏地佛教的書籍,還有當年明成祖期間,多次派遣使者前往藏地冊封法王的記錄,這些資料能夠幫你更瞭解藏地的狀況。”

“我把這些書籍都留在僧道司,你在入藏之前多看看吧。”

張雲表看了看滿箱子的書,徹底麻了。

自己不僅僅要入藏,還要看這麼多的書嗎?

送走了申時行,張雲表開始瘋狂讀書。

藏地的情況,遠比張雲表要想的複雜。

在明成祖的時候,通過冊封法王的方式,明廷確定了對藏地上師的冊立權,這之後藏地法脈的延續,都需要得到明廷的認可,才能得到宗派內部的承認。

與此同時,各派別在佛法和政治上的爭端,也經常會通過明廷來解決。

比如在明成祖期間,薩迦派和噶舉派就一座寺廟的歸屬問題,請求明廷的裁決。

最後明成祖朱棣根據歷史文獻,認定這座寺院是屬於噶舉派的寺院,將這座寺院判給了噶舉派。

因爲是明朝皇帝的裁決,所以雙方都認可這個結果。

而明成祖也多次下發詔令,要求藏地修復通往中原的驛站,並且向這些藏地驛站撥付了退役軍馬,保證了明廷對藏地的通訊,確保明廷的命令能夠傳送到藏地。

不過在土木堡之變後,瓦剌崛起,切斷了中原和西域的聯繫,明廷丟失了從隴右入藏的重要通道。

而四川入藏的通道又比較艱險,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對藏地的控制。

張雲表沒日沒夜的看資料,總算是弄清楚了藏地如今的局勢。

明廷冊封過藏地八王,分別是三大法王(大寶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和五大地方之王(闡化王、護教王、贊善王、輔教王、闡教王)。

而這三大法王,就代表了藏地最強盛的三個藏傳佛教分支。

分別是噶舉派的大寶法王,薩迦派的大乘法王,格魯派的大慈法王。

總體上來說,有明期間的藏地的主要宗教矛盾,就是這三派之間的矛盾。

不過現在藏地吃雞大賽到了最後階段,薩迦派已經出局,甚至連大乘法王的頭銜都丟失了。

現在藏地的主要矛盾,就是噶舉派和格魯派的矛盾。

格魯派的起源實際上很晚,格魯派的祖師宗喀巴在永樂年間才正式創立格魯派,比起從唐代蓮花生入藏就成爲官方信仰的噶舉派,格魯派實在是太年輕了。 但是年輕是年輕,格魯派的發展勢頭很猛,在藏地傳播很快,甚至連西域諸國,也逐漸接受了格魯派的信仰。

這一代格魯派還誕生了索南加措這樣的天才人物,他應土默特部大漢俺達汗的邀請前往蒙古,在草原上傳教。

雖然俺達汗已經死了,但是如今俺達汗的兒子黃臺吉汗,依然支持索南加措在草原傳教。

相比之下,更保守的噶舉派,就面臨教派內人才不斷流失,信衆不斷減少的問題。

而這一次也是噶舉派看到了危機,明白如果再這麼繼續下去,恐怕要被格魯派取代。

所以當一則消息傳回到藏地,讓噶舉派看到了機會。

明廷李太后崇尚佛法,知道李太后喜愛佛法的清遠伯父子,聽說了索南加措在草原弘法的事情,於是將這件事告訴了李太后。

李太后聽說之後,自然是非常剛興趣,於是派遣禮部官員前往草原,請索南加措前往京師講佛法。

如今的草原經過幾次折騰之後實力大減,土默特可汗黃臺吉都去了蒙古可汗稱號,用明廷冊封的順義王。

對於明廷的要求,黃臺吉自然不敢反對,只能派兵護送索南加措前往京師。

索南加措在俺達汗死後被黃臺吉和三娘子囚禁,這次有了機會自然是飛快的離開草原。

索南加措也不虧是年輕一代藏地僧人的領軍人物,他容貌秀麗佛法精湛,入宮講法第一天,就得到了李太后的重視。

這之後索南加措在京師不斷的出入朝廷重臣的府邸宣講佛法,最後被當今執政的大將軍李成樑邀請,給李成樑的母親辦祝壽的法事。

索南加措給李成樑母親祈福一日,唸誦佛經不停,整個宴會如同置身佛國,讓原本也崇佛的李母直呼高僧。

這之後,明廷冊封索南加措爲國師,並且將當年明成祖時期,也就是明廷第一次冊封的大慈法王釋迦也失居住的寺廟賜給了索南加措。

格魯派再次得到明廷冊封國師,再次佔據宗教鬥爭的上風。

就在這個時候,噶舉派僧人商議,從四川派遣使者進入南京,向正在和明廷對峙的東南政權朝貢稱臣,以求得到東南的支持。

這纔有了張雲表進藏的安排。

不過張雲表的任務只是考察藏地的情況,具體要如何處理藏地的事情,還要等張雲表實地考察之後再下結論。

不過大都督蘇澤對此非常重視,自從吐蕃和大唐一起衰弱之後,藏地對於中原都是比較臣服的姿態。

和安南一樣,大明自己不爭氣,逐步丟失了對藏地的控制。

如今終於有了一個介入藏地事務的機會,東南自然不能放棄。

可憐的張雲表,就帶着這麼一箱子的書籍,在藏地使者的陪同下,前往成都開始入藏。

在離別京師的時候,張雲表對着送行的同年們,忍不住的哀嘆說道:

“諸位同年,此去藏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見了。”

衆人都有些悵然,張雲表又說道:“狀元公恐怖如斯,諸位自求多福吧。”

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281章 講武堂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600章 三三制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003章 占卜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069章 縣令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060章 吃飽飯第674章 夜航船第056章 脫毒難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555章 關稅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547章 破蜀道第674章 夜航船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185章 去月港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259章 船,倭奴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79章 亡於洪武第600章 三三制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638章 籌碼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
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281章 講武堂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600章 三三制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003章 占卜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069章 縣令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060章 吃飽飯第674章 夜航船第056章 脫毒難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555章 關稅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547章 破蜀道第674章 夜航船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185章 去月港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259章 船,倭奴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79章 亡於洪武第600章 三三制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638章 籌碼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