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謠言,民心

隆慶皇帝朱載坖坐在龍椅上,看着高拱這名心腹重臣進來,立刻說道:

“愛卿快快免禮。”

緊接着皇帝說道:“昨日內侍宦官回報,皇宮中的《永樂大典》和歷代帝王起居注都被蘇賊帶走了!”

高拱一直忙着外朝的事情,聽到這個消息就是一驚。

他連忙問道:“歷代帝王起居注都被蘇賊帶走了?已經編成的實錄呢?”

皇帝連忙說道:“也被帶走了!”

高拱一陣恍惚,起居注和實錄記錄的都是歷代帝王的所做作爲,其中不乏一些不能公之於衆的宮廷秘密,還有不少陰謀算計記在其中。

當然起居注不會說皇帝的壞話,後代編纂的實錄也不會直接說先皇的過失。

但是文人這個物種,總喜歡暗搓搓的在史書中藏一些東西,皇帝也不可能逐條去看實錄,更不要說天天查看起居注了。

高拱已經想到了蘇澤拿到這些資料,又要怎麼在報紙上編排明廷了。

高拱又問道:“陛下,還有什麼其他損失嗎?宮中的珍器是否被盜?內廷府庫呢?”

皇帝說道:“宮中的珍器都還在,府庫中的白銀沒了,朕已經將看守府庫的太監捉拿來問,也不知是不是蘇賊搜刮走的。”

皇帝面色古怪的說道:“皇宮被洗劫這件事朕已經有了思想準備,可有件事是朕萬萬沒想到的,蘇賊竟然如此的狠辣!”

皇帝說道:“蘇賊將宮中內侍宦官和宮女的名冊全部都帶走了,如今留守在宮中的太監宮女,根本沒辦法勘明身份!”

皇帝這麼一說,高拱終於反應過來。

和吏部的情況一樣,司禮監中也有所有宮女太監的詳細名冊。

宮禁森嚴,只有宦官和宮女都有各自出入的區域,配合棨(木質通行證)和碟錄(各宮門覈驗的人員通行名單),嚴格控制太監和宮女的活動範圍。

這套制度在差點勒死嘉靖皇帝的壬寅宮變後,更是被大大的強化,即使是司禮監的大太監,無事也不能隨意進出宮門。

這套制度一方面是爲了防備內外勾結,害怕宮內聯絡宮外造反。

另一方面也爲了隔絕宮女太監之間的聯繫,防止他們串通組織起來造反。

可如今這些東西全都沒有了,留守在皇宮中的太監到底可信不可信,這成了一個不能深思的猜疑鏈,昨天夜裡新登基的隆慶皇帝都沒睡好,大早上就匆忙招來了自己的內閣輔臣們。

高拱更是頭大,皇帝的安全是頭等大事,在上皇在位的時候,尚且能發生壬寅宮變這種事情,如今隆慶剛登基不久,外還有蘇澤這樣的大敵,自然是更沒有安全感。

能夠理解皇帝,但不代表高拱能有辦法,高拱硬着頭皮問道:“陛下,宮中缺員衆多,若是再不允許這些宦官和宮女服侍,那宮裡?”

“不如讓這些宮人們互相指認擔保,只要能確定是宮裡的老人就留用宮中,可疑的再讓錦衣衛和東廠審問。”

“若是陛下還不放心,可以多增宮衛,如何?”

這一次這位耳根子很軟的皇帝,在自身安全上表示出頗爲強硬的立場說道:

“別的事情朕可以遷就,可是宮禁大事不容拖延!”

“宮衛不是宦官,朕後宮中雖然妃嬪不多,但也是要避嫌的!宮衛只能看守宮門,若是真的發生壬寅宮變那樣的事情?朕要依靠何人?”

話說到這個份量上,高拱也不好再說了。

皇帝對內閣首輔楊博問道:“朕準備增加宦官和宮女的數量,要身世清白的!”

高拱立刻說道:“不可!”

“陛下,京師剛定,就要廣招宦官宮女,這樣怕是人心不穩啊!”

皇帝已經有些不悅了,不過他也知道高拱是爲了自己的名聲。

他忍住說道:“宦官就不增補了,多增補些健壯宮女如何?”

高拱還是說道:“陛下,如今三大殿停工,宮中多有宮殿空置,不妨將這些這些宮宇都封鎖了,以現在宮中的人手也足以護衛陛下安全了。”

這下子就連一貫好脾氣的隆慶皇帝也有些怒了,他說道:“朕只不過要增加一些宮女,讓宮裡多一些能聽用的人,怎就如此之難?”

不過隆慶的性子還是軟,他又說道:“高師傅,朕睡不安啊!”

皇帝都這麼說了,高拱終於無話可說,只能垂頭稱是,籌備給皇帝招一批身世清白的宮女入宮。

等說完了這件大事,隆慶皇帝又問道:

“楊首輔,大沽那邊情況如何了?”

東南新軍撤走了,但是大沽依然留着一座棱堡。

大沽棱堡也就成了大明君臣心中的一根刺。

楊博立刻說道:“臣已經讓天津密切監視大沽那邊了,東南賊留在大沽棱堡中的人數不多,也極少離開大沽港口附近活動,應該無法威脅京師。”

可是東南新軍在大沽駐軍,這無疑是在明廷家門口撒尿,還是隨時隨地可以過來大小便的那種。

皇帝問道:“可否拿下這座棱堡?”

楊博立刻搖頭說道:“李成樑李總督曾經與東南賊在棱堡附近作戰,東南賊在棱堡中安放了大量的火炮,棱堡還有港口補給支援,怕是十倍之兵也很難拿下。”

“臣以爲京師稍安,不易動兵,棱堡中士卒不多,也無法威脅京師,沿途佈下監視崗哨,就且讓它去吧。”

楊博都這麼說了,隆慶皇帝也只能作罷,他對手下兩名重臣說道:“國事維艱,兩位還是要多擔待啊!”

楊博和高拱連忙跪下說道:“臣當鞠躬盡瘁!”

皇帝要招募更多宮女的消息,很快就在京師傳開了。

大明朝初立的那些年,普通人家的子弟還是願意去宮裡做宮女的。

這倒不是指望着皇帝寵幸誕下皇子這種妄想,大部分宮女健婦在宮裡都是幹活的,皇帝根本不把他們當女人看,更別談寵幸了。

宮裡能吃飽飯,宮中還有各種部門可以學習女工刺繡等手藝,而且明初的皇宮都會定期發還宮女,那時候出來反而更好嫁人。

但是就和戍卒和徭役的時間越來越長,宮女在宮中當差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到了嘉靖年間,很多宮女一輩子都在宮裡當差,沒辦法婚配生子,入宮就等於和家人生離死別。

而隨着宮廷鬥爭的加劇,無論是皇帝、皇后、嬪妃甚至是管事的大太監,都會經常責罰打罵宮女,宮女入宮就和坐牢差不多了。

因此京師百姓都會想盡辦法不讓女兒進宮當宮女,甚至爲此將身體弄殘疾的都有。

京師情報站的陸添壽接到了這個消息,立刻召集了《京師新報》的編輯開會。

御史王用汲已經成爲《京師新報》的編輯,在東南那邊派遣的總編抵達之前,他暫代編輯工作。

王用汲是海瑞在京師做官時候唯一的好友,其爲人也以清正廉潔剛正不阿而著稱。

海瑞上《治安疏》之後,王用汲也知道自己和海瑞的關係,再也無法在大明朝廷立足。

陸添壽找到他,讓他在《京師新報》做編輯,王用汲並不知道《京師新報》的背景,只當做是一家民辦的報紙。

陸添壽將皇帝登基後就要招募宮女的消息告訴王用汲,接着說道:

“王編輯,京師稍定,陛下剛登基就廣招宮女,這可不是什麼明君該做的事情啊!”

王用汲以前是做言官的,若是以前他肯定就冒死上書勸諫了。

不過現在他是報社的編輯了,卻不知道文章怎麼寫了。

陸添壽說道:“王編輯,你只要在報紙上呼籲一下,講一講招募宮女的危害,在報紙上勸一勸陛下,以前你的奏章怎麼寫,現在就怎麼寫,只不過現在的讀者是整個京師的百姓罷了。”

王用汲想了想,立刻點頭說道:“總編,我這就回去寫文!”

王用汲的速度很快,一篇白話的文章很快就寫好了。

其實大明很多公文也都要求簡潔,一些知名奏疏也算是半白話,這種文章王用汲也算是信手拈來。

文章也沒有誇大宣傳,只說了明廷在宮裡做宮女的現狀,又請求皇帝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不要加重百姓的負擔。

陸添壽看完拍手叫好,接着就讓印刷坊加緊印刷。

當第二天清晨過後,報童將報紙送上街頭,整個京師都知道皇帝要招募新宮女的消息了。

京師百姓紛紛恐懼,生怕家中女兒被搶進宮裡,而隆慶招宮女的消息,很快就變成了多個版本的謠言,迅速在京師傳開了。

有說根本不是招募宮女,而是皇帝要選妃,這一次皇帝要充實後宮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要將京師適齡的漂亮女孩都搶進宮。

還有說當今皇帝好人妻,要健壯的已婚婦人進宮伺候。

也有說皇帝不是招宮女,而是要將這些女子都賞賜給勤王的邊軍。

還有說皇帝和上皇一樣,需要用女子的經血煉製丹藥,這些宮女都是“藥渣”。

消息是越傳越離譜,但是無論是哪個版本,百姓都不想將自家的女兒送入宮中。

而負責招募宮女的就是隆慶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馮保。

馮保本來只是裕王府伺候裕王的太監,隨着裕王登基後,而宮裡的大太監又都隨着嘉靖“西狩”去了,於是馮保一躍而成爲司禮監掌印太監。

馮保自然知道,普通人家根本不願意讓女人入宮,於是馮保乾脆直接明碼標價,只要交錢就可以免於入宮。

但是皇帝的命令要完成,馮保又讓太監在京師搜捕,不管未婚已婚,是否生育的,只要是健壯婦人就全部抓入宮中。

京師更是人人自危,果然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大家再次感念起蘇澤在京師的好了。

九月十五日,京師百姓敬愛的大都督蘇澤乘坐快船返回了上海。

東南新軍在北方的戰事,都通過飛剪船迅速傳回上海,《警世報》上北方戰事的報道,要比西狩的嘉靖得到的消息還快。

大沽決戰,重創遼陽精騎的消息,也隨着蘇澤一起帶回上海,得到消息的南直隸百姓歡騰!

這場戰鬥粉碎了明廷認爲騎兵能戰勝鳥銃手的妄想,也讓東南軍民更加堅信東南新軍是不可戰勝的。

而更讓蘇鬆二府商人們高興的,林默珺帶領的第一旅攻克登州,東南新軍控制了北方航線!

這就意味着東南的貨物可以暢通無阻的運往北方了!

蘇澤沿途慰問百姓,最後乘船抵達南京。

南直隸巡撫徐渭在南京城外迎接蘇澤,見到蘇澤之後徐渭立刻說道:“恭賀大都督凱旋!”

蘇澤下馬,拉着徐渭一起進城。

整個南京城已經大變了樣子,因爲蘇澤提前給南直隸各州府下了命令,禁止爲了迎接他而擾民,所以徐渭也沒有搞什麼全城戒嚴,蘇澤看到了南京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

徐渭說起了政務:“大都督,屬下準備將南直隸巡撫衙門搬到城門附近。”

“原本這些衙門都在城中央,一來出城辦事不方便,二來每次上下衙都會和百姓爭道造成擁擠。”

蘇澤點點頭,南直隸巡撫衙門總管整個南直隸的政務,官吏衙役要進進出出南京城,住在城中確實不太方便。

“需要興建新的官署衙門嗎?”蘇澤問道。

徐渭搖頭說道:“不需要,城南光華門邊上有一座五軍都督府的舊軍營,現在已經空置了,直接打掃一下就能住了。”

“軍營中還有營房,可以作爲官吏衙役的宿舍,給他們臨時休息用,還能減少往來通勤的時間。”

蘇澤連連點頭說道:“文長做事我是最放心的。”

徐渭雖然沒有擾民,但是也清理了一條偏僻的道路讓蘇澤通行,畢竟如今天下未定,還是需要保障蘇澤的安全的。

一行人用了兩刻鐘時間,終於來到了南直隸巡撫衙門。

平平無奇的衙門大門,內部也只是簡單清掃了一下,整個衙門也沒什麼陳設,比起大明官府衙門實在是寒酸了不少。

但是整個南直隸巡撫衙門非常忙碌,官員吏員進進出出,到處都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

蘇澤一坐下,就對着徐渭說道:“文長,東南的政務需要改革了!”

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84章 射擊技能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173章 案首第617章 打老虎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060章 吃飽飯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055章 算卦第84章 射擊技能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667章 政治仗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224章 徐渭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495章 陽謀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657章 拼命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055章 算卦第409章 廣築城?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172章 榜一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623章 教亂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060章 吃飽飯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043章 筆架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623章 教亂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186章 大買賣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494章 爹的事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464章 駕崩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79章 亡於洪武
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84章 射擊技能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173章 案首第617章 打老虎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060章 吃飽飯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055章 算卦第84章 射擊技能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667章 政治仗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224章 徐渭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495章 陽謀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657章 拼命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055章 算卦第409章 廣築城?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172章 榜一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623章 教亂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060章 吃飽飯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043章 筆架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623章 教亂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186章 大買賣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494章 爹的事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464章 駕崩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79章 亡於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