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爹的事

第494章 爹的事

其實就連熊況也沒有想到,張居正的父親會被留在荊州城內。

其實這件事也非常的巧合,張居正作爲中書丞相,本來應該將家人接到京師來的。

但是由於張居正在湖廣的老部下太多了,人人都想要離開前線,張居正爲了安定人心,又不能大張旗鼓的將家人撤去後方。

以往這麼做也就算了,現在無論是東南還是明廷地區,各種報紙也是滿天飛,湖廣開打之前,中書丞相就將自己的家人撤到了後方,讓將士們在前線送死,這樣的報道被爆出來,那湖廣不用打,明廷的士氣就能崩了。

所以張居正一直沒有將家人從荊州接到京師。

щшш ⊙ttk an ⊙CΟ

誰也沒想到湖廣竟然陷落的這麼快。

劉世延手上的,是當年張居正一路帶起來的精銳。

劉世延雖然算不上當世名將,但是也在水準之上,而且他爲將清正廉潔,深得士兵的擁護,又有整個湖廣的財政支援,張居正還指望他就算是不能收復武昌,也能守住漢陽。

可結果是東南新軍的騎兵再次衝上歷史舞臺,衝破了劉世延的側翼,打垮了劉世延的部隊,整個明廷湖廣新軍全軍覆沒。

等到漢陽陷落的時候,荊州知府徐學謨立刻宣佈荊州城戒嚴,任何人都不準進出。

且不說徐學謨和張居正的恩怨,他這麼做也是正常的操作。

荊州是一座大城,城內也是有一些權貴的。

在之前的幾次戰役中,就出現過城內的權貴要出城,給東南新軍找到機會接近城牆,炸開城門的案例。

所以在漢陽淪陷之後,荊州知府徐學謨立刻宣佈全城戒嚴,一個人都不允許出城。

而作爲中書丞相張居正的族人,張府自然是所有人都盯着的對象。

如果徐學謨送張居正的家人出城,那麼其他人也就可以跟着一起出城。

爲了穩定城中人心,徐學謨堅決下令看住張府,要讓張府給荊州上下做一個榜樣,死守荊州城。

現在徐學謨已經爲明廷自殺殉國,他大明忠臣的身份已經坐實了,他當時不讓張父出城,應該不是和張居正的私人恩怨,而是真的爲了守城着想。

接下來東南新軍入城太快,荊州城內的士兵也倒戈太快。

而看守張居正府邸的士兵又太想進步了,在東南新軍一進城的時候,立刻就控制了張府,將張家作爲功勞獻給了熊況。

熊況接到了這個燙手山芋也很頭疼,只能派兵看守住張府,然後派人向大都督府請示,要如何處理張居正的家人。

這一次大都督府的命令回的很快,不到半個月時間。

熊況接到命令之後,立刻對身邊的副官說道:

“大都督的命令來了,快隨我去見張家人!”

八月中旬,京師。

由於大明混亂的軍政系統,再加上明廷剛剛發生了王恭廠大爆炸,到了八月份,明廷纔得到了的確切的消息,荊州和襄陽陷落,整個湖廣落入東南之手。

隨之傳到京師的,則是中書丞相張居正的父親和家人被東南新軍俘虜的消息。

這給原本就很緊張的京師朝局,再次加了一把火。

甚至可以說,張居正的父親落入東南新軍之手,要比湖廣陷落造成的危機更大。

湖廣陷落,只要是稍微瞭解軍事的人,都很清楚在丟了武昌之後的湖廣,是肯定守不住的。

丟了武昌,東南的貨船可以從下游長驅直入將物資送到武昌。

而東南的軍隊可以隨時從武昌出城,進攻平坦的漢江平原。

武昌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丟了武昌,那丟了湖廣就是早晚的事情,這一點大明稍有點見識的人都很清楚。

但是張父落入到東南手裡,帶來的則是張居正執政的正統性危機。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這事情還要從張居正在隆慶皇帝病重的時候,逼迫隆慶皇帝讓他攝政開始。

那時候張居正從高拱手裡接過來的,是一個虛君的執政框架。但是這一套在高拱手裡沒什麼問題,因爲隆慶皇帝很信任高拱,主動將君權授予高拱,並且非常支持高拱的所有的變法。

在那個時候,明廷的羣臣和百姓效忠的是皇帝,而皇帝將權利授權給高拱這些內閣大臣,從而官員向內閣效忠,百姓嚮明廷納稅。

這套邏輯在這片土地上實行了千年,大部分人也能接受,至少不會因此覺得思想混亂。

但是從隆慶皇帝駕崩開始,整個朝廷執政的邏輯就變了。

表面上,依然是皇室,也就是垂簾的太后授權給張居正,右中書省代行皇權來治理天下。

但是因爲隆慶駕崩的案子撲朔迷離,如今市面上有各種版本,甚至有說隆慶皇帝之死,是因爲張居正攔着不給他喝水,讓隆慶皇帝活活渴死的。

這個流言和另外一個流言,就是隆慶皇帝是李太后父兄進獻的紅丸毒死,這兩個流言是流傳最廣的兩個版本。

這兩個版本的流言同樣離譜。

如果皇帝真的是李太后的父兄毒死的,爲什麼李太后還能繼續做太后,皇帝遺詔還讓她垂簾聽政?

同樣適用於張居正渴死皇帝的流言,如果張居正真的做出這樣的事情,羣臣還能讓他繼續執政?

可偏偏這些流言有鼻子有眼,官府打擊流言,卻始終無法根絕。

這個流言同樣嚴重傷害了張居正執政的合法性。

雖然流言不知道真假,但是皇室和張居正的嫌隙,京師百姓都知道了。

而羣臣更是知道,在用輔政權力逼迫李太后撤去垂簾聽政的張居正,和李太后身邊的外戚勢力必然還有一戰。

在失去了皇帝這面旗幟,也失去了“忠君”這一層政治合法性後。

張居正只能從其他方面來尋找自己執政的合法性了。

東南的那一套“主權在民”他肯定用不了了。

君權神授也要少講一點,以後小皇帝長大,或者李太后想要重新垂簾,君權都是影響張居正執政的巨大障礙。

這時候張居正只能開始提倡別的東西,比如“仁”,比如“信”,又比如“孝”。

特別是“孝”,作爲家庭綱常的一部分,張居正提倡“孝道”和“父道”,這些作爲傳統道德的一部分,正好是用來對抗東南的“新道德”衝擊。

這也讓明廷成了保守士紳的旗幟,也有一些不滿於東南“禮崩樂壞”的士紳,想盡辦法逃到明廷這邊。

傳統的道德綱常中,“孝”的位置是最重要的。

張居正也是最提倡孝道的,他連續寫了很多文章,就是號召弘揚這些傳統道德,抵制東南“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妻不妻”的現象。

現在張居正的父親落入東南之手,就是對他構建的這套傳統道德體系巨大的衝擊。

如果張居正這時候改口唱高調子,說自己爲了大明願意犧牲家人,那之前他構建的傳統道德就會立刻對他反撲,整個大明都會認爲他是僞君子,是不孝子,是爲了權位不惜犧牲父母的畜生。

那張居正不僅僅失去了執政的合法性,甚至失去了做人的資格。

可是張居正要是和東南談判,花費巨大代價贖回父親,那整個朝野又會攻擊他“公器私用”,又會攻擊他爲了一己私慾賣國。

這下子張居正就陷入到了一個兩難的境地中。

歷史往往就是這麼神奇,有很多看起來轟轟烈烈的大事,發生了也就發生了,最後成爲教科書中的一個事件。

這些大事聽起來很重要,似乎影響了整個歷史進程,實際上在時人眼中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

而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能影響天下的人心,最終以某些奇特的連鎖反應影響整個歷史走向。

Www¸tt kan¸C○

就在張居正頭疼如何處理自己親爹的問題,他的兒子張敬修突然闖進了他的書房。

“爹!祖父要被放回來了!”

有點受涼了,頭疼

 

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224章 徐渭第245章 李時珍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036章 售鹽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675章 宣傳戰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666章 棄遼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240章 緝私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566章 睢陽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90章 貪上史書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566章 睢陽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334章 鑽膛炮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214章 成聖的路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
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224章 徐渭第245章 李時珍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036章 售鹽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675章 宣傳戰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666章 棄遼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240章 緝私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566章 睢陽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90章 貪上史書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566章 睢陽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334章 鑽膛炮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214章 成聖的路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