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

等到許國返回了松江府,召集了願意投資鐵路的商人們,他又邀請了附近地區有實力的商人,舉行了一次公開的會議。

一開始的時候,徐琨聽說許國召集他們開會,自然是非常的興奮。

聯合投資鐵路的計劃,並不是徐琨想到的,而是他的父親徐階所做的建議。

徐階已經很大了,就算是人均壽命已經延長的東南,徐階也算是相當高壽了。

返回老家之後,徐階不會客,不著書,每天的工作就是讀書看報,反倒是耳聰目明起來。

不得不說,嘉靖一朝的大臣們確實長壽,徐階的老對手嚴嵩都已經是八十多歲了,聽說去年才病死。

嚴嵩是江西右江人,當年嚴嵩罷相之後,嘉靖給了他體面讓他致仕回鄉,但是殺了他的兒子嚴世蕃。

這個信號告訴天下人,嚴黨已經徹底倒臺了,繼任的徐階根本沒有派人按時,地方官員們紛紛落井下石,等到嚴嵩返回江西老家的時候,身邊已經只剩下一個老僕了。

嚴嵩的家產被查抄,家族都被流放,嚴嵩先是就食於宗族的祠堂,吃一些鄉親們佈施的飯菜。

等到東南新軍打過來之前,嚴嵩知道自己的惡行肯定要被東南新軍再清算,於是他又逃亡了河南。

到了河南之後,嚴嵩更是無依無靠,但是他的身體確實不錯,又折騰了半年才死。

在接到了嚴嵩的死訊之後,徐階更是珍惜現在的生活,他能夠在家鄉養老,已經遠超同僚們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回家之後從來不插手家族產業的徐階,將自己的兒子喊過來,講述了他的計劃。

當時的徐琨是不贊成的:

“爹,您別看報紙上吹得厲害,其實鐵路根本不怎麼賺錢,您看蘇鬆鐵路到現在客運還是虧本的,要用貨運的利潤來補貼客運。”

“按照這個速度,鐵路要收回成本可是要好幾年的,這年頭什麼不比這個賺錢啊?”

徐琨說的確實沒錯,鐵路的投資巨大,門檻又高,還需要專門的工人和工程師維護。

而其他的新產業,比如投資建設水泥廠玻璃廠,現在都是暴利產業。

棉毛紡織這種輕紡行業,需要的資金小風險也低,又是徐家的傳統產業。

就算是遠洋商業,利潤也都是無比巨大的,所以在徐琨看來,鐵路根本不是一門好生意,甚至是一門糟糕的生意。

徐階耐心的聽完了兒子說完,這才說道:“你說的不錯,鐵路從現在看確實不是一門好的生意,甚至是一門糟糕的生意。”

“但是爲父這幾年想到一個道理,做人不要看自己現在是多麼風光,更是要看到未來。”

“就拿嚴嵩來說,他壓制了老夫幾十年,權傾朝野,最後落到了一個曝屍荒野,抄家滅門的結果。”

徐琨還是有些不耐煩的說道:“爹,您說的都是哪年的老黃曆了,咱們東南是法制社會,怎麼可能動不動抄家。”

徐階感慨兒子的天真,不過他也沒有說什麼,而是說到:“那爹換個說法,你在商業上是有天分的,你的兒子們呢?”

徐琨愣了一下。

徐琨也已經是四十多了,他的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年。

但是這兩個兒子,目前看來都沒什麼商業上的天分。

甚至將這個範圍擴展到他的另外四個侄子,徐家第三代人好像都沒什麼商業上的才能。

這也是徐琨一直髮愁的事情。

他已經四十多了,就算是徐家人長壽,徐家的產業如今也遍佈東南,他也已經跑不動了。

很多事情需要兒子出面去做,可是那兩個兒子不提也罷。

長子徐錦,一直都對算學感興趣,這還不是那種賬房那種算學,而是徐琨完全不能理解的算學。

什麼求導數,什麼微積分,在徐琨看來就是天書。

前陣子長子瞞着自己去南京考上了天工書院算學科,竟然放棄家族產業去讀書去了,差點沒把徐琨氣死。

次子徐繡算是一個正常的紈絝子弟,對於聲樂非常喜愛,經常出沒於聲樂場所。

這傢伙甚至還去碼頭去找西洋人,學習他們的樂器。

前段日子更是資助了一支樂隊,竟然搞的全城轟動,嚇得徐琨連忙將次子禁足在府內,禁止他出門瞎折騰。

徐階這麼一說,徐琨頭疼起來。

徐階又說道:“而且伱說現在鐵路不是好的行業,那我且問你,棉紡織八年前的利潤如何?”八年前?那就是蘇澤的《天工開物》在江南刊行的時候,那時候徐琨果斷砸了家裡訂購的舊紡紗機,換成了大都督天工開物中的新式紡紗機,在這一輪中跟上了技術革命。

那是徐琨的高光時刻,他還經常拿來和兒子們吹噓自己當年英明的眼光。

“五倍利!”徐琨說道:“那時候新紡紗機一臺頂過去一百臺,一個工人織出來的紗比以前一百個工人織出來的都要多都要好!”

“那時候誰手裡有棉花,織出來的就都是錢啊!”

徐琨回憶起那時候的好時光,那時候徐家工坊不是紡織機,而是聚寶盆!

“五年前又如何?”

“三倍利,五年前和明廷大戰,我們徐家接了軍方的訂單,那一年棉花價格大漲,我們也賺了不少。”

“三年前又如何?”

徐琨的語氣不再激動,他說道:“一倍利也不到了,三年前江南的工坊也多起來了,南直隸的北方各縣,以及福建浙江很多地方,也開始投入紡織機開始發展棉紡業,那時候我們徐家雖然還是江南最大的棉布商人,但是利潤已經薄了很多。”

“一年前呢?”

徐琨沉默了一下說道:“不到五成利了,這還是在我們自己組建商船,將棉布賣到海外以後纔有的利潤。”

徐階點頭說道:“那明年呢?那以後呢?”

“我知道,五成利潤其實也遠高於鐵路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棉布這個行業,其實沒什麼門檻的。”

徐琨本來想要說需要技術,需要管理,但是他很快也說不出來了。

技術?天工開物中已經將騾機的原理都寫出來了,如今松江府都有專門製造騾機的工坊,只要有錢隨時可以購買投資。

會操縱騾機的紡織工人那更是遍地都是,東南又沒有賣身契,只要肯開出更好的薪水,自然有人願意去做。

貨源?上海碼頭每天都有晨市,從全國各地運送過來的棉花會在這裡拍賣,還有專門的人幫你拉到工坊去,只要你願意給錢。

銷售?松江府有的是棉布商人收購棉布。

一個完全不懂任何技術的人,只要願意花錢,理論上可以在一個月內弄出一個棉布工坊出來。

當然了,這種外行人肯定是虧本的,但是也足以說明棉布紡織行業的門檻確實不高。

徐琨也明白這一點,徐家也在逐漸轉型,減少對棉布紡織行業的投資,向水泥、玻璃這些產業做轉移。

徐階又說道:“就算是水泥和玻璃工坊,其實也沒什麼門檻的。”

“松江府的產業科有專門的技術人才,幫着解決玻璃產業的問題,水泥更是沒什麼太大的難度,就是前期土地和設備的投入大一點罷了。”

徐琨無奈的點頭,父親說的不錯,這些行業確實沒有壁壘。

徐階說道:“但是鐵路不同。”

“首先鐵路就是官營的,只有官方可以建造鐵路,或者說沒有官方的許可,不可能隨便建造鐵路,這就和棉布紡織完全不同,光是這一點,就可以阻止大部分的競爭。”

徐琨想了想,贊同的點頭。

“其次是鐵路的需求永遠都是存在的。”

“爲什麼棉布價格下降,一是生產多了,二是大家需求也少了。棉布再便宜,在穿壞之前老百姓也不會天天買的,但是出行和運輸的需求是一直都存在的。”

“兒子,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我那幾個孫兒沒有我讀書做官的才能,也沒有你經商的才能,但是已經不錯了,他們好歹都不敗家。”

“那他們的兒子呢?說不定還不如他們呢。”

徐琨立刻明白了父親的思路,他立刻召集了松江府的大商人,搞出了這個投資計劃。

但是這會兒聽到了許國的計劃,徐琨迅速盤算起來。

許國的計劃只是做了幾點修改。

首先是支線,原本的鐵路只經過松江府最繁華的幾個縣城,現在鐵路要求幾個偏遠的縣城也納入到鐵路支線中。

其次是周邊土地,鐵路沿線的土地會在公佈施工方案後凍結,等鐵路完工後再售賣交易,也就是隻能按照完工後的價格交易。

最後就是火車站的商鋪了。

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170章 縣試前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416章 政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001章 穿越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84章 射擊技能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009章 寒菜粥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618章 捨不得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609章 做空第035章 謹慎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007章 軍籍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173章 案首第056章 脫毒難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463章 紅丸第653章 滾雪球第139章 良配第431章 蒸汽機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623章 教亂第77章 三江感言第060章 吃飽飯第463章 紅丸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055章 算卦第491章 橡膠樹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646章 蘭州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464章 駕崩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243章 水淹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073章 於二公子088章屏蔽了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659章 碾碎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540章 挖人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032章 精鹽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
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170章 縣試前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416章 政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001章 穿越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84章 射擊技能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009章 寒菜粥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618章 捨不得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609章 做空第035章 謹慎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007章 軍籍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173章 案首第056章 脫毒難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463章 紅丸第653章 滾雪球第139章 良配第431章 蒸汽機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623章 教亂第77章 三江感言第060章 吃飽飯第463章 紅丸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055章 算卦第491章 橡膠樹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646章 蘭州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464章 駕崩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243章 水淹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073章 於二公子088章屏蔽了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659章 碾碎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540章 挖人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032章 精鹽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