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嘉靖西狩

隨着大沽的陷落,蘇澤的兵法經驗也在不停的往上跳。

領兵作戰兵法技能都會升級,大沽戰役雖然不是蘇澤親自指揮的,但是指揮作戰的林默珺是他麾下將領,他也跟着漲經驗。

隨着大沽第二旅進入大沽衛,戰事暫時落下了帷幕。

不過整個天津戰役還剛剛開始。

就在攻陷大沽衛之後,蘇澤接過了指揮權,他只是派遣少部分軍隊接管大沽口,接着帶領第二旅第三旅的大部分部隊,直接撲向天津。

在部隊集結完畢之後,蘇澤立刻進行了簡短的動員演講:

“我知道大家很累,很辛苦,但是現在還沒到休息的時候,今晚我在天津城內,爲諸位祝捷慶功!”

【紫色被動——煽動:在完成一次短暫的煽動性講學之後,魅力+5,一日內兵法技能+3】

加上之前的【藍色被動——槍炮的指揮家:帶領槍械部隊時魅力+1】,蘇澤的兵法技能變成了Lv14+3,而魅力更是高達17+5+1,達到了恐怖的23點!

如此恐怖的魅力加成之下,聽到蘇澤演講的士兵都迸發了強烈的熱情,只拿着一天的輜重和乾糧,向着天津城衝過去。

天津城內,毛指揮使剛剛從昨夜的宿醉中醒來,他正在考慮今天要不要去大沽衛軍營。

就在這個時候,一隊騎手進入天津城,大聲喊着:“緊急軍情!東南艦隊北上!東南艦隊北上!”

這是登州通報敵情的士卒,這隊士兵騎着馬從登州一路呼喊着北上,向沿途的軍衛城市報告在海上發現東南艦隊的消息,沿途經過的城市和衛所都無動於衷。

這倒不是這些沿途城市和衛所的問題,而是在蘇澤的軍隊還沒有登陸之前,誰也不敢冒着風險擅自離開自己駐地。

大明朝的軍衛制度,不僅僅是爲了降低養軍成本,另外一方面也是爲了防止軍隊作亂。

衛所軍隊沒有調令是不能隨便離開自己駐地的,騎手喊了一路,一直衝進了天津衛,這才引起了天津行都司衙門的重視。

東南艦隊北上,整個渤海灣內最有價值的進攻目標就是天津了,接到消息的毛指揮使立刻酒醒了,他剛剛騎上馬準備出城,就接到了大沽陷落的消息。

毛指揮使一下子從馬上栽下來不省人事。

天津都指揮使梅承泰知道天津事關重大,立刻給登州騎手換馬讓他們繼續北上京師報信。

梅家也是世代的軍戶,梅承泰立刻向大沽衛方向散去斥候,打聽蘇澤軍隊的位置,然後立刻召集天津衛和天津右衛,佈置天津的防務。

梅承泰還在議事的時候,一路急行軍的第二旅和第三旅,已經出現在天津城下!

接到消息的梅承泰面若死灰,如今天津城內只有天津衛三千兵馬和天津右衛四千兵馬。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幾年前倭寇曾經騷擾登州萊州,也試圖攻擊過大沽,朝廷派遣過御史清軍,整肅過天津三衛,如今這七千人是實打實的七千人。

可是大沽炮臺那麼多的火炮都沒能防禦住,這七千人能防守的住天津城嗎?

梅承泰頭皮發麻,但是他知道自己只有死守這一個選項。

梅承泰看着天津衛指揮使霍方升,又看了看天津右衛指揮使蕭守魯,這兩人平日裡經常在天津城內爭鬥,此時都面若白紙不敢說話。

梅承泰說道:“我已經派遣快馬向京師求援,京師是不可能坐看天津陷落的!”

天津衛指揮使霍方升面如死灰的說道:“怎麼可能?!東南的主力不是應該還在南方嗎?怎麼會突然北上的!”

天津右衛指揮使蕭守魯更是失魂落魄的說道:“不可能的!肯定是偏師!蘇賊要是主力全部南上,楊尚書的遼東精銳正在南下,他東南他不要了!?”

兩人至今不敢相信這個事實,但是在他們登上了天津城牆,看到了列陣的第二旅和第三旅之後,三人全部都絕望了。

對於蘇澤手下王牌的人數,明廷將領已經有了瞭解,這些軍容整齊的部隊,絕對不可能是偏師!這一定是東南新軍的主力!

可眼下這個城下軍隊數量讓人絕望!

當年林良珺攻陷九江,安慶,以及東南新軍攻破南京的戰報已經通過兵部進行過研判。

當年攻陷九江的時候,蘇賊的第二旅還不到五千人,就能攻破有內外城牆守衛的九江城。

而東南聯軍不到萬人,就能攻破有三萬人駐守的南京城。

蘇賊的船堅炮利和部隊精銳,已經是所有大明官兵都知道的事情了。

而大明朝唯一保持樂觀的地方,就是蘇澤手上的軍隊太少。

按照張居正蒐集的情報,蘇澤加上水師,手上精銳也才一萬多人。

所以纔有了在明廷軍隊中開始流傳一句話,“蘇賊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可是現在站在天津城下的,就已經有一萬人!也就是說東南聯軍的主力就在這裡!就在天津城下!

這足以摧毀任何僥倖的想法,意識到了這一點之後,天津都指揮使梅承泰還想要說兩句勉勵士氣的話,可是很快他又不知道要如何開口。

憋了半天,他對麾下兩個將領說道:

“只要堅定守住,就有辦法!京師是不可能坐視天津陷落的!”

梅承泰的話等於是廢話,誰不知道只要守住天津就是大功勞一件,但是看到城下馬車拉來的大炮,誰能保證一定能守住天津?

不過兩名指揮使還是立刻佈置守城,京師到天津快馬不過半天的路程,這會兒已經是申時(下午三點)了,只要拖到天黑守城方就更有優勢了。

天津城牆上也有幾座炮臺,此時炮手也正在調整炮口的角度,對準東南新軍的陣地。

蘇澤騎着馬,他的指揮部設在大軍中央,第二旅和第三旅的炮兵集中投放在前陣,後排則是鳥銃手,側翼是倉促組建的遊騎兵,主要功能是在兩側偵查,防止明軍的突襲。

這是一個典型的槍炮方陣,十二磅的大炮通過馬拉到了前線陣地上,炮兵正在調整炮口的位置,對準天津城的城門。

比起城外東南新軍的士氣高漲,城內天津守軍的士氣低落到了極點。

人數和裝備優勢都遠不如東南新軍,梅承泰除了固守待援也沒有任何建設性的方略。

隨着大炮的轟鳴聲響起,新式火炮巨大的威力之下,天津城的城門破了。

“衝啊!”孫旺作爲第二旅第五團第三連的代理連長,他身先士卒的帶領連隊的士兵,第一個衝進了天津城內。

天津守軍賴以堅守的城牆防線告破,城內的部隊立刻沒有了作戰意志,紛紛舉旗投降。

等到天快要黑的時候,天津城已經被東南新軍徹底控制,蘇澤將指揮部移進天津城內。

蘇澤下令全軍立刻休整,又命令在天津攻城戰中沒有出戰的第一旅立刻控制天津碼頭,掌控北運河漕運。京師,登州傳來的八百里加急終於進入了京師城中,東南新軍艦隊繞過渤海灣的消息在京師傳開了。

剛剛從內閣處理完前線軍情的內閣首輔徐階已經返回府中,如今內閣事務繁多,卻只有兩名內閣輔臣,工作量大大的增加,徐閣老多次上書請求皇帝增補內閣成員,但是遲遲得不到批准。

而現在又是戰時,內閣離不開人,徐階和趙貞吉只能輪流值守內閣,這幾日下來一向養生的徐階都蒼老了不少。

“父親!內閣急報!”

自從朝廷停止重修三大殿工程之後,徐階父子關係緩和了一些,徐璠重新搬回了徐府,平日也幫着徐階處理一些政務。

徐璠顧不得徐階還沒吃飯,將內閣送來的急報遞給徐階。

這是兩份軍情,竟然一前一後進了京城。

前者是登州水師偵查到東南水師進入渤海的情報,後者則是天津陷落的情報。

看到這兩份軍情,徐階的血壓嗡的一下衝高了。

“備車,我要進宮!”

與此同時,同樣的消息也送到了司禮監,秉筆太監看到這兩個震驚的消息之後,也不敢絲毫的隱瞞,立刻將消息送到了嘉靖皇帝的面前。

接到了這個消息之後,皇帝整個都驚了,就在這個時候陳洪前來報告:“皇爺,徐首輔夜闕宮門,請求陛見!”

皇帝立刻說道:“召!讓閣部重臣都進宮議事!快!”

陳洪不敢怠慢,乾脆直接派出錦衣衛和東廠去敲大臣們的門,而徐階則已經來到了玉熙宮前。

一見到皇帝,徐階就跪下來請罪道:“臣無能!以致蘇賊坐大。”

皇帝揮揮手說道:“首輔不要多言,朕已經下罪己詔了,東南蘇賊坐大,罪在朕躬,罪在袁黨,徐愛卿,蘇賊即將攻打京師,朝廷要如何應對。”

徐階非常果斷的說道:“臣請陛下西狩。”

這下子不僅僅嘉靖皇帝傻了,站在殿外旁聽的黃錦和陳洪也都驚了。

徐階立刻說道:“蘇賊滿萬不可敵,臣雖然不精兵事,但是以目前京師附近的兵力,根本擋不住叛軍。”

徐階已經豁出去了,此時此刻他只能說實話了。

但是皇帝還是有些猶豫。

他已經丟了南京,丟了祖陵鳳陽,若是再丟了京師,他這個皇帝以後怎麼去見列祖列宗?

若是離開京師,那就徹底失去了執政天下的威信了。

看到皇帝還在猶豫,徐階只能退一步說道:

“蘇賊尤擅長破城,蘇賊從海上登陸到攻破天津只用了一日,京師要如何抵擋?”

聽到這裡,皇帝還是不甘心的說道:“徐閣老,京師當真守不住?”

徐階點頭說道:“蘇賊不同於俺答,火器鋒銳,九江南京城牆都能炸開,京師的城牆雖然高大,但是京師城牆太長,城內的京營加上禁衛不足五萬,根本守不住這麼長的城牆。”

“賊軍一旦進城,利用火器優勢就能立刻擊破京師守軍,到時候陛下危矣!”

而陳洪派去的錦衣衛和太監,已經將閣部重臣都召來皇宮。

羣臣在內閣次輔趙貞吉的帶領下進入皇宮,趙貞吉進入玉熙宮的時候還摔了一跤,他連滾帶爬的來到了皇帝面前,也顧不得禮儀說道:

“陛下,天津陷落,臣請陛下西狩!”

羣臣也全部都跪下來,向皇帝請奏道:“臣請陛下西狩!”

嘉靖皇帝只覺得腦袋嗡嗡的,長期服食丹藥的副作用讓他精神衰弱,這位平日裡乾坤獨斷的皇帝,此時竟然六神無主起來。

他看向羣臣問道:“諸位愛卿以爲,朕要去哪裡?”

徐階立刻說道:“臣以爲,去關中。”

趙貞吉立刻站出來反對說道:“關中前年發生了地動,至今依然災民遍地,朝廷去關中要如何抗賊?”

徐階立刻說道:“關中有大運河故道,雖然汴水有淤塞,但是依然能夠從湖廣、蜀中運糧入關中,湖廣、蜀中有糧食,關中有人,可以訓練士兵抗賊,而且關中距離九邊不遠,可以召喚九邊剩餘的精銳南下勤王。”

可是此時皇帝已經被嚇破了膽子,他向衆臣問道:“關中安全嗎?”

徐階立刻說道:“關中門戶在開封,距離徐州不遠,讓九邊精銳分一部分守衛關中門戶,剩餘的趁着蘇賊主力不在,繼續南下收復南直隸,那優勢還在朝廷這邊!”

看出了皇帝的猶豫,尤其擅長揣摩皇帝心意的趙貞吉立刻說道:

“陛下,臣以爲關中凋敝,根本不是遷播之地,臣以爲應該去巴蜀!”

“蜀道艱難,又有長江之險,而且蜀中富庶,進可攻退可守,陛下只要在蜀中調度平叛就可以了。”

這時候羣臣開始議論紛紛,有說去太原的,有說去湖廣的,還有說去九邊的,爭論不休。

皇帝也被吵的六神無主,此時徐階突然站起來說道:“陛下,無論如何,今晚都要出京!”

“臣請陛下定國本,冊立裕王爲太子,留太子在京師監國,陛下則帶領禁衛和京營精銳西狩!”

皇帝也回過神來,既然向西是肯定要向西了,那就立刻召集軍隊好了,若是關中不安全,那就繼續入蜀好了。

想明白了這點,皇帝立刻說道:“速速召集京營精銳和京營護送朕出城,朕要西狩!”

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025章 急救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123章 打擂臺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609章 做空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251章 發鈔第022章 畝產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069章 縣令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139章 良配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259章 船,倭奴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628章 大赦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638章 籌碼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211章 沖繩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569章 算瘋子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666章 棄遼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
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025章 急救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123章 打擂臺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609章 做空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251章 發鈔第022章 畝產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069章 縣令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139章 良配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259章 船,倭奴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628章 大赦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638章 籌碼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211章 沖繩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569章 算瘋子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666章 棄遼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