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無能狂怒

在上海大營附近的臨時帥帳中,蘇澤正在進行出征前最後一次軍議。

“大都督,這是順天府天津衛附近的水文圖。”

參謀部的馮參謀將水文圖遞上來。

馮碩原本是林默珺麾下的營長,蘇澤發現他在繪製水文圖上的天賦之後,將他調入身邊擔任作戰參謀。

這時候,蘇澤突然接到了系統的提示。

【領導繪製天津附近水文地圖,技能“製圖學”經驗+100,製圖學Lv5,20/1000】

【製圖學技能突破Lv5,獲得自由點數:1,剩餘自由點數:2】

【製圖學技能突破Lv5,請選擇被動技能:】

只看到一綠一藍一紫三張卡片出現在蘇澤面前。

竟然出紫色了?蘇澤有些驚喜的翻開卡片,只看到這三個被動技能分別是:

【綠色被動——製圖高手:親自繪製地圖時,製圖學技能+1。】

【藍色被動——軍事製圖學:在測繪軍事地圖時,製圖學技能+2。】

【紫色被動——海國圖志:獲得書籍《海國圖志》原本,在測繪國外地圖時,製圖學技能+3。】

這還用選?蘇澤果斷選擇了【海國圖志】這個紫色被動技能。

《海國圖志》是在中國近代史學史上,是第一部較爲詳盡較爲系統的世界歷史和地理的著作。

《海國圖志》介紹了向人們提供了80幅全新的世界各國地圖,又以66卷的巨大篇幅,詳敘各國史地。

當然,這本書成書於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和如今的世界局勢有所差距,地圖也不是非常的精確。

但是《海國圖志》本身也是一本世界史的書籍,蘇澤修修改改也能湊出一份符合當今局勢的新書來。

隨着東南開海的進一步加大,必將有更多的外國人進入大明海域,和世界的聯繫也會更深。

等到這場大戰結束,蘇澤準備整理出一本當今世界局勢的《海國圖志》出來,激發大明對外探索的慾望!

至於剩餘的兩點自由點數,蘇澤想了想還是分別加在智力和魅力上,如今的屬性面板變成了:

蘇澤,男性,27歲。

智力:14

力量:11

敏捷:7

魅力:17

剩餘屬性點:0

“大都督?”

看到蘇澤走神,馮參謀連忙問道。

蘇澤這纔回過神來說道:“繼續,我聽着呢。”

馮參謀回過頭,怎麼感覺大都督比剛纔更加威嚴了一些?

他繼續對着水文圖說道:“這是我們僞裝成大沽附近漁民,偷偷測繪的水文圖和大沽口附近地圖。”

“大沽口海河南岸,是入京咽喉,津門之屏障。”

“大沽炮臺開始建造於洪武年間,當年也是爲了防備倭寇而建造的,原本擁有土炮臺十座,這土炮臺用的是宣威大將軍炮。”

宣威大將軍炮就是大明早起對付蒙元的時候使用的火炮,這種火炮是用鐵箍將鐵條束縛成炮筒,然後澆灌上生鐵製造而成的。

氣密性差,笨重,性能很差,而且這些土炮臺都已經修建了兩百年了,如今這些宣威大將軍炮能不能用都難說。

“在嘉靖三十三年和去年,明廷再次修建了兩座新式炮臺,新式炮臺上安裝的都是佛郎機炮,總共有佛郎機炮二十門。”

聽到這個佈置,衆人都皺起眉頭,蘇澤卻笑着說道:“如此看來,明廷倒不是太蠢?”

馮參謀繼續說道:“明廷也加強了對大沽炮臺的守衛力量,天津三衛中的天津左衛,如今就駐紮在大沽口。”

大明朝廷自然不是傻瓜,當年蘇澤從浙江攻打蘇鬆二府,用的就是炮艦登陸的戰術。

明廷增加了在大沽口的佈防,也是爲了防禦海上而來的敵人。

“天津左衛兵力如何?戰鬥力如何?”

馮參謀立刻說道:“天津左衛的軍額是五千人,但是缺編嚴重,按照我們情報估算最多隻有三千人,戰鬥力也很弱,普通明軍水平。”

聽到這裡,衆人又輕鬆起來,明天雖然在大沽佈置了防禦,但是防禦的是蘇澤的偏師。

他們沒有想到蘇澤準備親率主力!北上登陸大沽攻打京師!

蘇澤看向地圖,繼續問道:“說說明廷在京師附近能夠調用的軍隊。”

馮參謀指着一張更大的地圖說道:“這是京師附近的地圖,我軍登陸大沽之後,第一個敵人就是天津衛的明軍。”

“天津衛中有明軍一萬人,這些明軍雖然戰鬥力不強,但他們固守天津,會大大拖延我們進攻京師的速度,所以必須要迅速拿下天津衛才行。”

林良珺立刻舉起手問道:“爲什麼一定要打天津衛,登陸之後我們直接攻打京師不行嗎?”

蘇澤看向林良珺說道:“你還問爲什麼?回去把《軍事操典》給我抄十遍!”

林良珺立刻蔫了,蘇澤又看向幸災樂禍的林德陽問道:“林德陽,你告訴這個蠢貨,爲什麼非打天津不可!”

林德陽立刻站起來說道:“是!山長!”

“因爲北運河!”

蘇澤點頭說道:“連接天津和京師的運河叫做北運河,現在是春季,正是北方多雨的季節,我軍有火炮這樣的重輜重,如果不通過運河水運就會陷入到泥沼中。”

蘇澤示意讓林德陽坐下,接着對馮碩問道:

“明廷在京師附近,還有什麼兵力?”

馮碩立刻說道:“按照京師站傳來的情報,明廷調集了五萬京營南下,那留守京師的京營應該還有兩到三萬人。”

“除了京營之外,京師附近還有密雲衛,延慶衛,懷來衛,這些衛所都有騎兵,可以支援京師。”

“薊州和宣府距離京師也不遠,如果明廷反應及時,也可以從這兩個九邊衛調兵支援。”

蘇澤問道:“總共大概多少人?”

馮碩說道:“騎兵一萬人,步兵五萬。”

蘇澤的眉頭也皺起來,怪不得都說大明的精銳都砸在北邊了,已經調集了三萬九邊精騎南下了之後,明廷在北方竟然還有這麼多的士兵。

不過在場的軍官沒人擔心明軍的數量,一直沉默的林默珺開口問道:

“明廷子啊京師這麼多兵,我們就算是攻破了京師,也很難抓住皇帝吧?”衆人看向蘇澤,蘇澤點頭說道:“參謀部的兵棋推演也做過演算了,以我們目前的兵力,最多隻有一成的機會抓到皇帝。”

蘇澤接着說道:“但是這次‘京師行動’,本來就不是爲了一舉滅亡明廷。”

“我們起事太短了。”

蘇澤說道:“在東南地區,工商業發達,加上長久的經營,所以我們才能迅速奪下閩浙和蘇鬆潮廣四府,但是林德陽和林良珺,你們說說江西的情況。”

林德陽說道:“江西百姓對我們頗爲畏懼,當地讀書人都拒絕和我們合作。”

林良珺也點頭說道:“我們在九江府和安慶府的官員吏員都嚴重不足,九江至今依然要執行軍管。”

蘇澤說道:“江西可是歷史上多次反明的地方,當地依然如此,可想而知北方的情況了。”

衆人都沉默了,蘇澤說的沒錯,大明朝廷的影響力還沒那麼快消散。

就像是屢戰屢敗依然堅持對抗蘇澤的張居正,包括早就已經在東南“養病”,至今依然沒有肯爲蘇澤效力的戚繼光。

蘇澤在東南推行的清丈土地,振興工商,開拓海貿,這些全部都需要時間。

“所以此戰的目的不是一次性打垮明廷,而是爲了打擊大明朝廷的威信,給東南留下更多的發展時間。”

“只要時間足夠,未來是站在我們這邊的!”

蘇澤斬釘截鐵的說道。

衆人聽得心潮澎拜,蘇澤對着馮碩說道:“繼續介紹,若是我們進攻京師,南下的九邊精銳會作何反應?”

馮碩翻開參謀部的推演結果說道:

“明廷最上策的應對,是繼續南下進攻蘇鬆,和我們換家。”

“蘇鬆是我們東南的工業重鎮,等我軍北上之後,只有南京的第五旅駐防長江沿線,第五旅剛剛籌建,不一定能擋住九邊精騎。”

“明廷的中策是留在徐州,這樣明廷就能控制山東和南直隸北部,這些地區還算是富饒,也能對我們長江防線造成壓力。”

“下策則是放棄南下返回京師,那就是空耗糧草,士卒疲憊反而給了我們以逸待勞擊潰他們的機會。”

蘇澤皺眉說道:“參謀部的推演太過於輕敵了,明廷九邊精騎還是有戰鬥力的。”

蘇澤心裡也是沒有底的,目前他的武器還沒有對冷兵器時代造成代際碾壓。

要知道在蘇澤穿越前那個時間線上,明末薩爾許之戰中,女真就是用騎兵擊敗了明軍的火器部隊。

雖然明末軍隊和蘇澤手上的精銳不能相提並論,但是戰爭總是充滿意外的,在決戰之前誰也無法斷定戰爭勝負。

蘇澤繼續說道:“京師民心不在我們,這一次作戰主要是爲了調動明軍的九邊精銳,打擊明廷的威信,若是此戰之後能得到一到兩年的和平,那就是全功了。”

“大都督府軍令,第一旅,第二旅,第三旅原地休整五日,四月一日即刻登船開拔北上!”

“遵令!”

四月一日,上海碼頭千帆林立,這一次爲了運送軍隊北上,蘇澤幾乎徵調了上海所有能夠海運航行的貨船。

爲了這件事,從年後林默珺就開始籌備,囤積物資,熟悉海圖,秘密設置沿途補給站。

就在東南新軍登船,準備給大明朝廷一個“大驚喜”的時候,一份“小驚喜”通過加急軍情送到了京師。

南京陷落!鳳陽陷落!

這是撤往徐州的張居正,給大明朝廷上的緊急軍情。

當接到了這兩道軍情之後,內閣首輔徐階的腦子嗡嗡的。

雖然對於丟失南京和鳳陽早有思想準備,朝堂也都是這麼決策的,可是這個結果依然沉重到讓所有人都無法接受。

丟的可是兩京之一的南京!還有大明朝的祖陵鳳陽啊!

看到了南京和鳳陽“淪陷”的詳細報告,徐階的血壓又高了。

鳳陽竟然是宗室罪人開門獻城的,而南京一日而陷,臨淮侯和高拱所訓練的新軍臨陣投敵了。

這份軍情送到宮裡,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倒黴。

反正徐階這個內閣首輔肯定要第一個倒黴,誰讓他是除了皇帝以下的第二責任人呢!

徐階拿出早就已經準備好的請罪辭表,讓通政司官員一同送入宮中。

自從九邊精騎南下之後,李成樑依然是每天一到奏疏,向皇帝報告軍中的消息。

只能說李成樑很好的抓住了皇帝的癢處,他事無鉅細的描繪軍營生活,給嘉靖皇帝一種掌控大軍的感覺,這都讓已經極度沒有安全感的嘉靖皇帝感到安心。

李成樑的兒子被蔭官,他的夫人被封爲誥命。

就連宮裡的太監都覺得最近的日子好了一些,這位皇爺心情好了,自然不會隨意責罰太監了。

司禮監中,黃錦看着張居正的緊急軍情和徐階的辭表,腦袋也是嗡嗡作響。

環視一圈,黃錦終於下了決心,他揣着這兩份奏章就向着玉熙宮而去。

此時這位萬壽帝君正在打坐修玄,黃錦心中焦急可是不敢打擾,他一直站在靜室門口,等到嘉靖皇帝打坐完畢,這才一把跪下來,將兩份奏章舉過頭頂。

“皇爺,保重龍體啊!”

嘉靖心中也是一個咯噔,黃錦是他在興獻王府就伺候他的大伴,陪着皇帝經歷了太多的事情。

要說沒有感情,這接近五十年的交往自然也是有感情的。

皇帝從沒有見過黃錦這麼失態,他快步走過去拿起奏章,當看到南京和鳳陽失陷的消息,身體也是晃了一晃。

黃錦立刻站起來扶住皇帝,嘉靖抓着黃錦的胳膊,黃錦立刻會意道:“所有伺候的人都退出去!”

太監宮女紛紛快步離開,等到所有人都離開之後,皇帝再也無法抑制心中的憤怒,將兩份奏章摔在地上。

他大吼道:“蘇澤!蘇賊!朕一定要把你挫骨揚灰!”

緊接着這位道君皇帝發出癲狂的吼叫:

“欺天了!朕的祖墳被逆賊撅了!”

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043章 筆架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659章 碾碎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008章 屬性點第617章 打老虎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049章 縣衙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525章 分產令第83章 練銃兵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265章 歸有光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259章 船,倭奴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451章 僭主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032章 精鹽第012章 煙薯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160章 掀桌子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007章 軍籍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675章 宣傳戰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172章 榜一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635章 軍功章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657章 拼命第651章 新火槍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028章 初陣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658章 少爺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623章 教亂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466章 爭湖廣第311章 從“賊”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
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043章 筆架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659章 碾碎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008章 屬性點第617章 打老虎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049章 縣衙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525章 分產令第83章 練銃兵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265章 歸有光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259章 船,倭奴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451章 僭主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032章 精鹽第012章 煙薯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160章 掀桌子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007章 軍籍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675章 宣傳戰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172章 榜一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635章 軍功章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657章 拼命第651章 新火槍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028章 初陣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658章 少爺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623章 教亂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466章 爭湖廣第311章 從“賊”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