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縣衙

蘇澤這纔想起來,如今還是大明朝,《古文觀止》還沒成書,《岳陽樓記》這篇文章其實流傳並不廣。

大明朝剛剛建立的時候,讀書人最推崇的是宋學,朱元璋將理學推崇爲官方學術後,宋代學術研究蓬勃發展,也連帶着宋代文學得到了廣泛傳播。

不過時人最喜歡的還是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和三蘇的文章,然後就是理學家二程和朱熹的文章,對於范仲淹這種大宋前期的文人並不關注。

到了大明朝中期,特別是經過“土木堡之變”和“奪門之變”後,大明朝廷的學術界產生了巨大的震動,也帶來了一股強烈的反思思潮。

這時候作爲官方學術的理學,以及宋代文學受到了強烈的批評,同時產生的復古思潮,開始厭棄宋學、宋文,開始提倡古文。

文學界提出了“天地再闢,日月爲朗”的古文風潮,反對“宋元流弊”,文人士大夫又產生了兩派,分別是推崇漢唐文學的漢唐古文派,另外一派則是推崇先秦散文的先秦古文派。

等到了正德年,心學席捲天下,成爲和理學並立的“顯學”之後,王陽明本身也推崇古文,反對宋代文學,宋代文學更是被整個文人圈子厭惡。

而范仲淹,就是被宋學連累的倒黴人物。

他在推崇宋學的時候,因爲後面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和三蘇的文章太厲害,始終得不到重視。

等到大明朝開始反對宋學的時候,范仲淹又因爲是宋人,更是沒人印刷他的文集。

一直等到清代《古文觀止》風靡全國的時候,《岳陽樓記》這才火了,清光緒年間大修岳陽樓,這之後就是著名的文化遺蹟。

海瑞盯着蘇澤說道:“你可記得全文?”

蘇澤點點頭說道:“教諭要聽?”

海瑞停下腳步說道:“能背多少背多少!”

蘇澤看着馬路上人來人往,不過看到海瑞一臉認真的樣子,只能忍着羞恥開始背誦: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岳陽樓記》說長也不長,總共只有三百六十八字。

當年本科的時候,蘇澤曾經窮遊過岳陽樓,那時候岳陽樓景區的政策是背下《岳陽樓記》,就可以免門票登樓,蘇澤對這篇文章可以說是記憶深刻,背誦的抑揚頓挫。

海瑞也聽得如癡如醉,當聽到千古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後,海瑞更是忍不住讚歎道:

“不愧是得諡文正的範希文!真乃雄文也!”

等到蘇澤背誦完畢,海瑞立刻拉着他說道:“走!回縣學背給我聽!我要將此文抄下來!”

蘇澤似笑非笑的問道:“海教諭,您不辭職了?”

海瑞微微一愣,接着從袖子裡掏出辭呈,當場就將辭呈撕成兩半說道:

“范文正公都說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海某又怎麼能因爲一時譭譽就棄縣學不顧?”

海瑞想起來蘇澤還要去縣衙遞送保書,立刻說道:“我們先去縣衙,等你將保書送上去就回縣學!”

看到海瑞這幅急匆匆的樣子,蘇澤心中發笑,不過能勸說海瑞不辭官,蘇澤還是很高興的。

林顯揚遠遠的跟在後面,也不知道蘇澤到底和這位海教諭說了什麼,對方一會兒手舞足蹈一會兒情緒激昂。

林顯揚只覺得這位阿澤兄弟真的有本事,和海瑞這樣的當官的都能談得來,果然讀書人就是厲害啊!

不知不覺的,三人終於來到了縣衙。

延平府衙和南平縣衙分別在縣城大街的東西兩端,大明朝的縣衙門都是標準的制式建築物。

縣衙對面是旌善亭,這個亭子是用來表彰南平縣的好人好事的。

在旌善亭的側面則是申明亭,這個亭子的作用是“張貼榜文”和“申明教化”,會在亭子裡貼上朝廷和州府縣的最新政策,也會將縣內發生的惡行張貼其上,算是縣衙的宣傳長廊。

緊挨着縣衙的是寄遞鋪,這就是傳遞和接受公文的快遞中心。

縣衙的正門也是戟門的樣式,因爲海瑞穿着官服,守門的衙役沒敢爲難一行人,直接將三人放了進去。

林顯揚跟在蘇澤身後,心情愉悅的說道:“要不是海大人,光是進門就要花上幾百文錢了。”

蘇澤看了看門口身材微胖的衙役,俗話說小鬼難纏,這縣衙的看門小鬼就是最難纏的。

三人步入第二道門,這就是縣衙的儀門,從儀門之後就是縣衙的辦公區域了,林顯揚連忙低下頭,只是低頭跟在海瑞身後走。

進了儀門,兩邊是左右五排十間房屋,可以看到身穿皁色服侍的吏員和公人服飾的差役進出其間。

海瑞指着這些屋子說道:“這些是架閣庫、承發司、吏房、兵房、戶房、刑房、禮房、工房、皁房和渠房,你將保書交到禮房就可以了,就在右手邊第四排的屋子。”

蘇澤向海瑞道謝,正準備去禮房的時候,林顯揚拉住他,塞給他一塊碎銀子。

蘇澤愣了一下,還是將碎銀子塞進手心裡。

禮房就是一個長方形的磚頭房子,蘇澤進去之後,就看到一張供奉孔子的香案,香案兩側放着一排長桌子,有吏員坐在桌子後,懶散的聊着天。

蘇澤一進來,吏員的目光放在他的身上,蘇澤將保書逃出來說道:

“在下長寧衛蘇澤,準備參加明年縣試,是來送保書的。”

一個老花眼花白鬍子的老吏喊道:“來這邊!”

蘇澤按着保書過去,這個老吏抽出保書,幾乎將臉貼在保書上,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看起來。

蘇澤有些緊張起來,只看到這老吏突然說道:“這保人所籤的字跡潦草,發回去重籤!”

蘇澤看到這老吏眼睛中閃爍的光芒,連忙將碎銀子放在桌子上。

這個老吏也不避諱,直接用手掂量了一下碎銀子的重量,又拿到眼前看了成色,這才說道:

“念你往返長寧衛路途遙遠,這字跡也不是不可辨認,這就算了吧。”

說完這些,老吏拿出一本清冊說道:“在這《考選舉用簿》上登記姓名和籍貫就行了。”

蘇澤連忙登記上自己的名字,只聽到耳邊響起了系統的聲音:

【發現地點“縣衙”,可以學習技能“行賄”,是否學習?】

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618章 捨不得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173章 案首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646章 蘭州第90章 貪上史書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035章 謹慎第83章 練銃兵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240章 緝私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525章 分產令第075章 治本經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635章 軍功章第139章 良配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635章 軍功章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055章 算卦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666章 棄遼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02章 家廟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600章 三三制第160章 掀桌子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131章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578章 惡性通脹
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618章 捨不得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173章 案首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646章 蘭州第90章 貪上史書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035章 謹慎第83章 練銃兵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240章 緝私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525章 分產令第075章 治本經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635章 軍功章第139章 良配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635章 軍功章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055章 算卦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666章 棄遼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02章 家廟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600章 三三制第160章 掀桌子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131章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578章 惡性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