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

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

和之前城池的凋敝相比,南京城可以說是異常的繁華了。

作爲法理上的帝國首都之一,南京城好歹是大明朝的臉面所在,雖然在去年倭寇還曾經打到南京城下,南京城外還是一副車水馬龍的樣子。

現在正是新舉人入監的時候,南京城外可是直接排了長隊。

在南京城這樣的京畿地區,就連守門的胥吏兵丁都有着二京差人的傲氣,對於進城舉人老爺的關防也是認真排查,對隨行的貨物更是嚴格的檢查。

林德陽緊張的抱住纏住布的鳥銃,不過在蘇澤發動了那個技能後,在守備手裡塞上了銀子之後,一行人就順利的進了城。

黃懋衝看着寬闊的街道,忍不住讚歎道:“不愧是兩京之一,比福州府可是要繁華多了。”

趙秉忠和範從明連連點頭,他們從浙江北上的時候也曾經路過不少城市,可是沒有一座城市能有南京這麼繁華。

李贄不以爲意的說道:“南京雖好,卻居不易,功名利祿亂人心,這南京是最不適合治學的地方了!”

李贄想起來自己還有國子監博士的身份,他對着衆人說道:“走吧,去國子監我帶你們入監。”

一邊走李贄一邊向衆人介紹道:“南京國子監比京師國子監設立還要早,正統年間修葺過一次,左邊是祭拜聖人的文廟,右邊則是國子監學習的地方。”

“國初的時候國子監爲學宮之首,中舉之後必須入監才能參加科舉,就算是考中進士也要通過國子監的考試才能授官。”

“不過現在南京國子監的學風,哎。”

李贄嘆息一聲,露出鄙夷的神色說道:“現在國子監內的學官,都是一些快要腐爛的蠹物罷了。”

衆人看了看,想要提醒李贄也是國子監的博士,李贄指着自己說道:“你看看我,離監擅自回家,國子監都沒革我的職,你們說國子監的學風頹唐到什麼地步?”

同行了一路,衆人已經適應了李贄這幅狂士做派,蘇澤問道:“卓吾先生,我們辦好了入監之後呢?”

李贄說道:“按照規定,國子監每日都要升堂和點閘,升堂就是我們這些國子監的學官點名,點閘就是給監生點名,不過現在已經不點了,辦好了入監之後只要打點好了司業,你們不上課都行。”

衆人在來之前已經聽前輩說過了,現在大部分舉人都不願意坐監學習,就是因爲現在國子監學風太差,而且教授也都是混日子的,都想着儘快熬資歷外任爲官,根本沒有人好好教學。

李贄說道:“南京國子監中也有好的地方,那就是監內的藏書館,藏書館內不僅僅有《資治通鑑》,還有部分《永樂大典》的抄本。”

聽到《永樂大典》,衆人眼睛都亮起來,蘇澤問道:“永樂大典不是藏於京師翰林院嗎?南京國子監也有抄本?”

李贄點頭說道:“這些抄本其實都是歷任南京官員抄錄的,南京六部也有很多官員出身翰林院,到了南京之後就把自己抄錄的捐給國子監。”

“不過這些抄本零零碎碎的,而且都沒有好好校對過,但是《永樂大典》要入翰林院纔有資格看,能有這些看就不錯了。”

衆人紛紛點頭,對於讀書人來說,藏書館是充滿誘惑力的地方。

特別是考中舉人之後,四書五經的經義已經基本上合格了,八股文的技藝也爐火純青。

這時候要捲過全國的同行,就不是死記硬背能夠提高的。

就需要博覽羣書、增博廣聞,還要研究先秦漢唐宋的文風,寫出自己的特色來。

辦理入監的過程也很簡單,就是在國子監報告一下,將身份證明和考中舉人的證明材料交上去,衆人就得到了一塊木牌。

這塊木牌就是監生的腰牌,衆人這樣就算是完成了入學手續。

南京國子監按理說是有宿舍的,但是國初以來舉人的數量急劇增長,國子監的入監人數急劇膨脹,國子監這點地方早就已經住不下了。

國子監也是有食堂的,如今也只有住宿在國子監內的監生才能去食堂吃飯,蘇澤等人也不想和那些寒門子弟爭搶寶貴的住宿名額,主動放棄了宿舍。

不過李贄返回國子監後,就被國子監祭酒喊走狠狠地訓斥了一頓,接着被扣在了國子監,估計暫時是出不來了。

衆人從國子監出來,蘇澤就看到一個眼熟的身影衝過來。

“姑爺!”

方愛竹也跟隨蘇澤一起來了南京,見到這個人之後方愛竹立刻提醒蘇澤道:

“這是方管事,是老爺身邊的貼幾人。”

方愛竹口中的老爺,自然是方望海了,蘇澤這才記起來,應該是當時在府衙後宅見過這個老者,這是方望海貼身的管家。

看到老者一臉焦急的樣子,蘇澤知道他應該是被方望海派過來,在國子監門口堵自己的。

蘇澤吩咐方愛竹上去迎接方管事,轉身對身邊衆人說道:

“諸位仁兄,我家中有一位長輩在蘇州爲官,已經召我過去了,我先去蘇州一趟,登過幾日再回南京找各位。”

一行人還在商量着在南京租房子的事情,聽到蘇澤這麼說,趙秉忠的說道:

“汝霖兄不在南京租房了嗎?”

蘇澤苦笑一聲說道:“長者有召。”

黃懋衝更熟悉蘇澤的情況,他知道蘇澤有個未來老丈人在江南當官,他說道:

“汝霖還是先去蘇州吧,等我們安頓下來就去蘇州找你。”

蘇澤看到衆人依依不捨的樣子,笑着說道:

“我先去蘇州一趟,諸位安頓下來將住址告訴卓吾先生,我們書信往來就是。”

江南地區的郵遞業務發達,不僅僅是官方的急遞鋪也會偷偷遞送私信,還有專門往來各個城市的送信商隊,南京城內還有專門遞送信件的驛夫。

和一行人告別之後,蘇澤將老管家拉到一座茶攤前,支走了茶博士問道:

“方管事是專門在國子監門口等我的?”

方管事連忙說道:“老爺說算算日子,姑爺應該會在這段時間抵達南京,就派我在國子監前等着,果然等到了姑爺。”

蘇澤再一次的感受到了古代通訊的不發達,在沒有固定住址的時候根本沒辦法通訊,出行基本上就是失聯狀態。

能讓方望海派人在國子監門口堵自己,肯定是方望海遇到困難了。

蘇澤問道:“方大人可安好?”

老管家着急的說道:“老爺就是遇到棘手的事情了,才讓我來等姑爺,這是老爺寫給姑爺的急信,老爺還吩咐,若是姑爺方便,就儘快去蘇州一趟。”

蘇澤拆開信一看,果然是方望海的筆跡,而內容也沒有出乎蘇澤的意料,是方望海在江南推行鈔關法,在蘇州這第一站就遇到難題了。

其實蘇澤當年給方望海獻策鈔關法的時候,就已經預料到了會遇到難題。

鈔關法的設計自然是精妙的,但是在精妙的設計,也都會遇到一個現代社會都沒能解決的難題——逃稅。

之所以方望海將鈔關廳設置在蘇州滸關,就是因爲蘇州是當今大明商品貿易最發達的城市。

時人有云,蘇鬆富甲半天下,這蘇就是指的蘇州府,鬆則是松江府。

這兩府的田糧賦稅高,但也就和浙江一樣多,真正半天下的是發達的商貿。

方望海在蘇州設鈔關,自然是想先吃下蘇州這口肥肉,讓鈔關法先有了成果,可以向皇帝交差。

可結果是蘇州這口肥肉是石頭做的,差點將方望海的牙磕了。

方望海的信中,有一半的篇幅都在抱怨蘇州商人素質低下,蘇州官員維護商人,鈔關法在蘇州遭遇阻力,難以推進。

剩下的一半內容,則是在盛讚蘇州文風鼎盛,風景宜人,是個好地方。

蘇澤對於自己未來老丈人的思想分裂並不意外,因爲這年頭蘇州確實是大明王朝一等一的好地方。

南京雖然是大明二都,但是蘇州纔是江南公認的第一府。

就算是被倭寇荼毒過,蘇州府的商貿依然發達,蘇澤給方望海的建議沒錯,要推行鈔關法,就一定要先從蘇州府開始。

可是蘇澤說歸說,卻沒有告訴方望海其中的難度。

蘇州府不僅僅是經濟發達,文化也非常的發達,這裡也是書院林立,從蘇州府走出去的進士不知道多少,更有很多人都已經位列朝堂,已然是朝廷大員。

要知道後世“衆正盈朝”時候的“正人們”,大部分都出自江南,這裡就是“東林黨”的老巢。

當然,如今蘇州府的讀書人還沒有晚明那麼大的能量,可依然不是方望海一個區區剛剛提拔的知府能夠壓得住的。

方望海在信中說,自己到蘇州之後,就立刻着手改組滸關,可是幾個月來是“寸功未進”,被說是在蘇州增收商稅了,就能原本過船的稅都收不足了。

這一切自然是在蘇澤的計劃之中,他向方望海推薦蘇州,早就已經包藏私心。

這一路上,蘇澤除了在衢州順道參加了文會之外,一路上馬不停蹄,都沒去看望在浙江的海瑞,連杭州都繞過了,也沒有去拜會俞大猷,一路狂奔來到南京。

他本來就準備一到南京就去蘇州,卻沒想到方望海是更着急的那一方,直接派遣管家在國子監門口等自己。

蘇澤心中暗笑,但是裝作一副着急的樣子,對方府管家說道:

“那就請管事的帶路,我們現在就出發去蘇州府!”

方管事的本來還擔心蘇澤拖延,卻沒想到這位姑爺竟然如此的懂事,他熱淚盈眶的說道:

“老爺可是急盼着姑爺呢!我已經在蘇州府門口準備好了車馬,請姑爺上車!”

走出南京城,蘇澤才發現方管事竟然帶來了鈔關廳的車架,看來自己這位未來老丈人是真的被逼急了。

南京城距離蘇州府城吳縣不遠,一行人是中午出發的,還沒到半夜就抵達了吳縣城。

鈔關廳在滸關附近,並不需要進吳縣城。

滸關原本是大運河邊上的一處平地,在大運河挖掘完畢之後,這裡逐漸成爲交易的碼頭。

隨着蘇州府的經濟發展,滸關日益的繁榮,在大明宣德四年,大明朝廷在滸關設置鈔關,對過往的船隻徵收鈔關稅。

方望海也是個雷厲風行的,雖然朝廷撥了新官署的經費,但是爲了方便收稅,方望海沒有在吳縣城內建造官署,而是用的滸關的老官署。

滸關鈔關署也是大明官署的制式建築,前後三進的建築物,前兩排房子是辦公的官署,署吏住在兩側,後方是方望海這個鈔關使的住所。

因爲妻子和孩子還在泉州,所以在官署內只有方望海一個人,加上方府原來的僕役,比之前知府衙門冷清不少。

方管事的顧不得通傳,直接引着蘇澤進了官署後衙,聽聞消息的方望海直接披着睡衣就從臥室走了出來。

“汝霖!”

時刻半年沒見,方望海竟然蒼老了不少,看來鈔關使這個位置還真的不好坐啊。

“拜見方世叔!”

蘇澤和方若蘭還沒成親,自然不能稱呼岳丈,方望海不在意蘇澤的稱呼,留下方管事和方愛竹在門口看守,拉着蘇澤進了書房。

蘇澤剛坐下,方望海就抱怨道:“蘇州這幫奸商,在這種國難時刻都不思爲國交稅,而蘇州官府竟然袒護這些商人,這些商人繞行滸關,連以往的鈔關稅都收不足了,如此下去可如何是好!”

鈔關法是方望海上奏疏首倡的,若是收不上稅,以那位帝君的性格,恐怕方望海能革職都是運氣好的了。

對於這一切蘇澤早就已經有了預料。

自己這未來老丈人雖然是個好官,但畢竟還是大明科舉幾十年培養的老一套思路。

在延平府的時候,方望海職位最高,自然能翻手爲雲。

但是在蘇州府,且不說當地這些豪門有多少子弟出仕爲官,就連南京六部比方望海職位高的也不知道多少,有這些人掣肘自然難辦成事情。

蘇澤拿出已經準備好的答案:“世叔,自古收稅這件事,光靠嘴都是不行的,要我說,得練兵!”

(本章完)

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617章 打老虎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007章 軍籍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555章 關稅第001章 穿越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025章 急救第623章 教亂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491章 橡膠樹第163章 吃絕戶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160章 掀桌子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170章 縣試前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061章 淨海王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609章 做空第281章 講武堂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663章 神聖感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617章 打老虎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444章 陽謀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281章 講武堂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259章 船,倭奴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
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617章 打老虎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007章 軍籍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555章 關稅第001章 穿越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025章 急救第623章 教亂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491章 橡膠樹第163章 吃絕戶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160章 掀桌子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170章 縣試前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061章 淨海王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609章 做空第281章 講武堂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663章 神聖感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617章 打老虎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444章 陽謀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281章 講武堂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259章 船,倭奴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