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

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

“汝霖!”海瑞拉着蘇澤的手,等到馬寧遠帶着人走了之後,他沒有詢問蘇澤爲什麼出現在這裡,而是直接問道:

“汝霖,你來的正好,你精於水利,這些日子連連下雨,有的河堤已經撐不住了。”

蘇澤看着海瑞,到了淳安兩年,海瑞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老了。

海瑞如今才四十六歲,比他還要大兩歲的胡宗憲還是一副中年官員的樣子,但是海瑞已經又瘦又黑,就像是一個糟老頭子。

到任淳安縣兩年,海瑞一直到處忙碌着,清丈田地,巡視水利,處理訴訟,可就是他這樣沒日沒夜的操持,治下百姓依然到了這樣的境地。

甚至連海瑞都已經迷茫了,這大明朝爲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蘇澤看着連綿的雨水,當然知道爲什麼河水會氾濫。

水利工程這種東西,雖然說是功在當代,歷代千秋,但即使是都江堰這種工程,也需要經常性的維護的。

清理積淤,打撈河沙,重新加固堤壩,這些工程量雖然比不上新修的工程量大,但是也需要每年花費人力物力維護。

在王朝初年,往往官府衙門的執行力比較強,相對也清廉高效,人力成本也沒這麼高,日常的維護還是能做到的。

但是隨着王朝進入中後期,維修的人力資本變大,貪腐也變的嚴重了。

比如清淤這件事,原本可能只需要二十個人在河邊幹上一個月,就能完工,這事情在早期都沒什麼問題,只需要輪到徭役的自然會去做。

但是等到了現在,百姓都不願意去服徭役了。

大戶早就通過各種辦法,比如繳納免役錢,來逃避徭役的義務。

原本免役錢是富人交給官府,再由官府出錢招募窮人來當徭役,這政策原本是好的,甚至還能起到財富流通和調節的作用。

但是現在免役錢早就已經成了一個賦稅,成了富戶不願意服徭役而交的特別稅。

官府拿到了這筆錢之後,也不可能拿着這個錢去僱傭百姓,而是將原本需要在富人身上招的徭役數量攤派到了窮人頭上。

結果就是有的地方抽丁服徭役,一年到頭都沒辦法回家。

家裡沒有壯丁種地,土地就會荒蕪,莊稼就會收成不足,更多的人都會想辦法逃避徭役。

就算是招募了足夠的人去服徭役了,往往也不會去做修河這種事情。

修河清淤,又看不到任何的成果,屬於吃力不討好,而且可能官員在任一輩子都得不到好處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清淤只是爲了河水暴漲的時候不會氾濫,但是爲官的任期之內也不一定會遇到河水暴漲的情況啊?

就算是遇到了情況,也不一定是清淤沒做的問題啊?畢竟決堤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

大部分的官員,更願意徵發勞役去修路,去修城牆,去修建府縣的衙門,或者乾脆將這些民役當做自己的奴僕,讓他們給自己打白工。

而大自然可不會和人講什麼政治,河牀的淤泥堆積的越來越多,那麼水位就越來越高,清理難度就越來越大,原本只是普通的暴雨,就會造成決堤。

後面的官員接手的爛攤子,也同樣不願意給前任擦屁股,這些問題只能一代一代的積累下來。

其實不僅僅是水利工程,一個縣中的棘手事情哪件不是如此呢?

棘手的訴訟官司先壓一壓,說不定哪天本縣就要調任走了。

反正相信後人的智慧,相信就完事了。

海瑞已經算是做的不錯了,他拿來了淳安縣的水文圖,蘇澤很快找到了幾個重點地段,然後拉着海瑞到一個人少的地方說道:

“這位馬府君,怕是不會善罷甘休。”

海瑞皺着眉頭,也清楚蘇澤說的沒錯,只聽到蘇澤說道:

“最怕的就是他毀堤淹田,乾脆用天災逼迫百姓改稻爲桑。”

這下子連海瑞都驚了,他看向蘇澤,蘇澤卻說道:

“恩師,我覺得應該讓淳安以抗倭的名義組織團練,一方面用來搶險加固河堤,另一方面也防止有小人鬧出人禍來。”

海瑞點點頭,對着蘇澤說道:“練兵和水利,都是汝霖你擅長的,我委任伱在淳安縣辦團練。”

蘇澤又說道:“剛剛那個帶頭對抗府衙的齊大我要了。”

“沒問題!”

不得不說海瑞這樣的清官,在民衆中是很有威望的。

他提出要各村出人,組建團練的時候,淳安百姓紛紛響應。

蘇澤很快就湊到了八十人的隊伍,連夜蘇澤就帶着這些人巡視淳安縣的河流,搶險加固薄弱的堤壩。

杭州知府馬寧遠返回了杭州府,心中是越想越氣,這時候一個師爺對馬寧遠說道:

“府尊大人,光靠着勸說百姓改稻爲桑是不行了啊。”

這個師爺姓邵,是著名的紹興師爺,馬寧遠靠着他壓制府衙胥吏,對他頗爲倚仗。

對着邵師爺,馬寧遠嘆氣說道:“可是胡部堂不支持我,浙江衛所兵和新軍我都調集不動,靠着衙役也沒辦法強行推動改稻爲桑啊。”

邵師爺低聲說道:“靠着胡部堂不行,靠着兵丁也不行,靠着老天爺呢?”

馬寧遠突然驚醒,死死的盯着邵師爺。

這位邵師爺說道:“若是河流決堤,淹沒了田地,那百姓就是不改也要改了。”

馬寧遠足足愣了半天,這才說出了“毀堤淹田”這四個字。

邵師爺連忙捂住嘴說道:“此乃天災,府尊大人可說不得!”

馬寧遠徹底猶豫了。

他一個舉人,能做到杭州知府已經是高任了,但是他卻還有向上的心思。

只是再往上走,就不是胡宗憲能夠幫忙的了,而且胡宗憲對於改稻爲桑頗爲牴觸,根本就不配合。

胡宗憲已經是浙直總督,兵部侍郎,朝廷的重臣了,他當然可以甩臉子不支持。

但是馬寧遠不行。

他不過是杭州知府,資歷不深,出身又只是舉人,受到進士官員的排擠,他手下除了海瑞之外,剩餘的都是進士知縣,他們對馬寧遠都不假顏色,所以杭州府的改稻爲桑也推行不順利。

馬寧遠要更進一步,自然要依靠嚴黨更核心的人了。

馬寧遠憋了半天說道:“百姓愚鈍,鼠目寸光,就知道在一畝三分田上種糧食,不能體會朝廷改稻爲桑的好處。”

“我等這些朝廷的牧者,就要給他們做選擇,給他們指方向,等到都種上了桑樹,他們就知道朝廷改稻爲桑的好處了!”

馬寧遠看向邵師爺說道:“你可有嘴緊的人手。”

邵師爺立刻說道:“屬下有幾個鄉黨,做事可靠,嘴巴也緊。”

馬寧遠此時也不含糊,他對邵師爺說道:“去府衙庫房,支取點銀子出來,先給他們發一半,事成之後再發另外一半。”

馬寧遠又說道:“不可以府衙的名義出面。”

邵師爺立刻說道:“明白明白!”

看起來嚴絲合縫的官僚機器,運行起來的咔哧聲卻老舊的如同一個破爛,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事情,往往都會悖逆上位者的最初幻想。

雖然拿着錢,邵師爺找到那些鄉黨,一貫膽大的混混們,卻面對白花花的銀子猶豫了。

原因自然也是很簡單,毀堤淹田,這可是殺頭的買賣。

銀子自然是好的,可是有銀子也要有命花。

“邵師爺,這要是府臺大人的命令,要我們毀堤淹田自然沒話說!但是空口白字的,若是事情敗露,我們再多的腦袋也不夠砍的。”

邵師爺一下子急了說道:“怎麼可能敗露,再說了,這是馬知府明明白白交代的事情!這都是從府衙庫房取出來的銀子,真的出事還能推鍋到你們頭上不成?”

衆人還是那副樣子,領頭的說道:

“還得有信物才行。”

“你我都是鄉黨,難道還是不信我?”

爲首的說道:“我們是鄉黨,和知府老爺可不是,再說就算是鄉黨也未必可靠。”

邵師爺已經在馬寧遠那邊打了包票,他說道:

“那要如何?”

“要留下什麼字據來,沒有衙門的公印,也要有知府老爺的私章。”

邵師爺想了想,倒是覺得這個要求也不過分,反正馬寧遠的私人印章他也能動用。

他壓根也沒想到毀堤淹田這個計劃會失敗,於是說道:“這樣,先發三成銀子,給你們字據,等到事成之後,拿着字條換剩下的銀子,然後你們就返回紹興老家,如何?”

這下子衆破皮無賴這才喜笑顏開的說道:“一言爲定!”

邵師爺又說道:“明晚出動,重點是淳安縣!”

“明白明白!”

昨天蘇澤忙了一夜,總算是加固了幾個河堤,但是今天的雨水依然沒停,蘇澤回了淳安縣簡單梳洗了一下,又準備帶着團練出發。

就在這個時候,蘇澤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他的技能又跳動了一下。

【發現陸二,反監視技能+5,Lv5,240/1000】

蘇澤立刻讓方愛竹上前,將陸二爺“請”了過來。

“好巧啊,陸二爺。”

陸二早就已經懷疑蘇澤是不是發現自己錦衣衛坐探的身份了,好幾次蘇澤都將他揪出來。

不過監視蘇澤久了,陸二倒是也對蘇澤有了感情。

在做人做事上,蘇澤都可以說得上是真君子了。

從他不藏私的將各種賺錢秘方刊印成書,到爲了江南抗倭操勞,如今又來浙江幫着百姓,陸二是錦衣衛,但是也是敬佩蘇澤這樣的人的。

而另外一件事,也讓陸二更消極怠工起來。

陸炳暴斃,錦衣衛內部展開了一場血腥的爭權奪利。

陸炳這個人,雖然是錦衣衛,但是做人做事都有底線,對於朝廷忠心的人還是維護的。

但是隨着皇帝越來越年老,猜忌心越來越重,陸炳這種維護外臣的表現,在皇帝看來就是勾結外臣。

錦衣衛內部開始了血腥的清洗,陸炳這個派系的錦衣衛全部都被清洗出局。

陸二反而因爲遠在南京,接的又是秘密任務,本來就沒有幾個人知道,如今他反而遠離了血腥的屠宰場。

陸二在錦衣衛中的接頭上線都在政治鬥爭中出局了,此時他已經開始感激陸炳,難道是世叔已經料到了?所以才安排自己出京?

陸二早就聽說陸炳之死頗有蹊蹺,如今更是不敢細想。

細思極恐啊!

如今陸二還跟蹤蘇澤,只不過是職業本能,難不成還真的就在戶部街賣豬肉啊。

“好巧啊,陸二爺。”

陸二尷尬的說道:“我有個親戚在淳安,邀請我來這裡坐坐,沒想到還能遇到蘇相公。”

蘇澤微微一笑說道:“那我們還真的是有緣啊,陸二爺,有件事想要拜託你。”

陸二愣了一下,蘇澤自顧自的說道:“恩師讓我巡視淳安河堤,我擔心有‘倭寇’毀堤破壞,陸二爺能不能帶着點人手,幫着照看一下河堤。”

陸二愣了一下,本來想要拒絕,心道這淳安哪裡來的倭寇?

但是看到蘇澤的眼神,他點頭說道:“陸某盡力!”

陸二是錦衣衛,這事情在蘇澤身邊不是秘密,方愛竹擔憂的說道:“陸二爺能辦好嗎?”

蘇澤卻說道:“這事情他可是專業的,這位陸二爺可不是普通人物。”

蘇澤看的人眼光果然不錯,陸二的業務能力果然不俗。

等到天亮的時候,五個五花大綁的潑皮被送到了淳安縣衙。

齊大站在陸二身邊,一臉崇拜的看着陸二。

“知縣大老爺,這五個是夜裡想要毀堤的‘倭寇’!”

海瑞看着被綁着的五人,一拍驚堂木說道:“勾結倭寇,乃是斬立決的不赦之罪!”

被海瑞這麼一嚇,五人連忙說道:

“我等不是倭寇,大老爺!我們不是倭寇啊!”

海瑞已經有了判斷,他繼續說道:“既然不是倭寇,爲何要毀堤淹田!”

這下子五人想了想,還是咬牙說道:“我們是馬知府派來的!”

“大膽!竟然敢污衊朝廷命官!”

“大老爺,我們有證據!是馬知府的幕友邵師爺,讓我們去各縣毀堤淹田的!”

(本章完)

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022章 畝產第566章 睢陽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071章 破題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023章 蘆田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531章 歌舞團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018章 船塢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056章 脫毒難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071章 破題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241章 朕的錢!第258章 藥,種子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646章 蘭州第90章 貪上史書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022章 畝產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034章 精製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049章 縣衙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334章 鑽膛炮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130章 佛郎機炮
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022章 畝產第566章 睢陽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071章 破題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023章 蘆田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531章 歌舞團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018章 船塢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056章 脫毒難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071章 破題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241章 朕的錢!第258章 藥,種子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646章 蘭州第90章 貪上史書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022章 畝產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034章 精製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049章 縣衙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334章 鑽膛炮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130章 佛郎機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