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

陳以勤協助東南接管河南各地後,就聽說了自己的總督府被人圍了。

這些人大多是都是犯法地方官員的家眷,他們圍着陳以勤的官邸,要“老上司”幫着他們去和東南官府求情,赦免他們的家人。

陳以勤聽說之後,立刻帶着兒子陳於陛直接繞過開封,徑直向南京而去。

陳於陛坐在船上,疑惑的問道:“父親,那些都是您的門生故吏,有些人犯的不過是微末的小事,您以往不是都教導兒子在官場上要多結善緣嗎?”

陳以勤搖頭說道:“此一時彼一時了,在明廷爲官的時候,爲父讓你多結善緣,不要輕易得罪同僚。”

“但是我們如今爲東南官員,那就要不能怕得罪同僚。”

陳以勤又說道:“河南的事情之所以不成,這幫人貪婪狡詐也是原因之一,爲父當政河南的時候,多少事情他們陽奉陰違,處處掣肘拖後腿。如今東南的人來了之後,他們還玩這一套,被抓也是活該了。”

陳於陛想起來,父親到河南推進的改革,每次下面官員反抗最爲激烈,當時陳以勤只能先在開封府改革,弄出成績才能推廣到河南。

明白了父親的想法,陳於陛不再勸說。

陳以勤又說道:“你寫給你家岳父的勸降信已經送到了嗎?”

當年爲了和陝西互保,陳以勤讓兒子娶了陝西總督郭樸的女兒,結爲了親家。

郭樸本來是準備帶兵在支援河南的,但是卻沒想到睢陽敗的這麼快,這麼徹底,陳氏父子就立刻投降了。

陳以勤投降後,主動向陳璘提出可以由兒子勸降郭樸,陳璘就讓陳於陛寫了一封親筆信,送去陝西勸降自家岳丈。

陳於陛果然是遠近聞名的神童,他的信送到郭樸手上,同樣也是文臣出身的郭樸對這封信的文采十分讚賞。

郭樸帶兵在潼關,這裡是從河南進入關中的要道,臨山靠水,地理位置十分險要。

郭樸立刻召集手下謀士開會,商討如何應對東南。

一名中年的謀士站出來,這名謀士名叫仇元山,是陝西本地的讀書人。

仇元山參加過明廷的科舉,但是每次考試都差一點,至今還只是一個秀才。

但是仇元山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出衆,在陝西名聲很響,甚至有人將他和東南的徐渭相提並論。

徐渭同樣也是屢試不第,後來現在胡宗憲手下當幕僚,現在已經是東南內閣首相了。

所以郭樸到了陝西后,立刻徵召了仇元山作爲自己的幕僚。

但是仇元山還沒開口,一名身穿軍服的年輕人站出來,這是郭樸的大女婿寧遠,是郭樸所煉陝西新軍的一名統制官。

寧遠立刻說道:“總督大人!潼關天險,我們只要守在潼關東南軍隊就無法進入關中,歷史上潼關大戰無數,能攻下這座雄關的人寥寥無幾。”

“東南一向吝嗇兵力,若是潼關難克他們一定會攻擊其他目標。”

寧遠說完,在場的幕僚都紛紛點頭。在唐代的時候,關中是整個帝國的政治中心,而潼關就是爲了防禦關中而修建的。

現在時過境遷,關中已經不是天下的中心了,但是潼關的位置依然險要。

關中之所以叫做關中,就是這依山傍水的一系列關卡,將陝西和其他省份隔離開。

郭樸也明白女婿的想法,這也是如今整個陝西上下大部分文武官員的想法,那就是投降是肯定要投降的,陳以勤坐擁河南,兵力上比陝西雄厚,河南的農業和工業基礎比陝西好,依然被東南打的丟盔棄甲,不到兩個月就全境淪陷。

所以陝西之地,是肯定擋不住東南大軍的。

如今改朝換代的局勢已經形成,就連京師的百姓都覺得明廷命不久矣,和東南直接交手多次的陝西更是明白這個道理。

但是什麼時候投降,怎麼投降,陝西內部也是有爭論的。

這其中就分成了寧遠代表爲首的緩降派和以仇元山代表的速降派。

寧遠代表的這一批人,主要要讓東南知道陝西的難打,最後能在明廷其他地方投降之後再投降,這樣才能體現整個陝西的價值,才能爭取到一個更好的投降條件。

這種想法也是利用了東南軍隊作戰的特點,東南的將領用兵往往很吝惜兵力,很少會打損失大的攻堅戰,而更願意打兵力和裝備碾壓的殲滅戰。

寧遠也不是草包,他時刻盯着東南的重要戰役,也對東南的作戰風格有所瞭解。

郭樸看着女婿問道:“可睢陽之險也和潼關差不多,既然東南軍隊能攻下睢陽,潼關能守住嗎?”

寧遠當機立斷的說道:“能守住!”

“潼關和睢陽不同,睢陽周圍都是平地,陳家父子過於依靠塹壕和棱堡,被東南軍隊的新戰術給擊破了塹壕防禦。”

“睢陽的防禦再堅固,但是周圍都是平原,水網也密集,東南可以將武器運到睢陽城外從容的佈置。”

“但是潼關不同,表裡潼關三千里路,潼關山路地勢險要,要在我軍發現之前,將火炮運送到潼關附近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潼關前地形狹窄,也展不開地形,這也是古代潼關易守難攻的原因。”

“東南軍隊要攻打潼關,必然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在場的很多軍官都跟着點頭,潼關前的山路就讓運送火炮上來非常艱難,而陝西明軍的目標就是死守,又不是要打贏東南大軍,那這樣的戰略目標就很容易實現。

郭樸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既然都要投降,還不如打一個更優厚的條件再投降。

仇元山說道:“總督大人,此言差矣,既然要投降,那就是早點投降更好!”

衆人看向仇元山,只聽到對方說道:“這天底下的位置是有限的,東南已經開了科舉,又有天下泰半,這天下的人才泰半入了東南,等晚點投降過去,東南內部還有我們的位置嗎?”

“就算是看起來優渥的條件,也不過是一富家翁爾,等天下承平,任何一個官吏都能拿捏我等。”

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088章屏蔽了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322章 震驚!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034章 精製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604章 山東“大捷”推一本朋友的書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84章 射擊技能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482章 缺官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186章 大買賣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635章 軍功章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595章 重注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78章 銃炮第259章 船,倭奴第053章 虎狐犬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566章 睢陽第638章 籌碼第017章 衛學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531章 歌舞團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012章 煙薯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83章 練銃兵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054章 抵捐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002章 家廟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001章 穿越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547章 破蜀道第032章 精鹽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663章 神聖感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
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088章屏蔽了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322章 震驚!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034章 精製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604章 山東“大捷”推一本朋友的書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84章 射擊技能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482章 缺官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186章 大買賣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635章 軍功章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595章 重注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78章 銃炮第259章 船,倭奴第053章 虎狐犬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566章 睢陽第638章 籌碼第017章 衛學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531章 歌舞團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012章 煙薯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83章 練銃兵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054章 抵捐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002章 家廟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001章 穿越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547章 破蜀道第032章 精鹽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663章 神聖感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