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

後黎使團的正使阮潢,副使鄭鬆,在廣州港口恭敬的迎接東南的行人司主司沈一貫。

沈一貫從飛剪船上下來,阮潢立刻上前,用流利的漢語向沈一貫見禮。

沈一貫先用漢禮應答,接着用安南語問候了兩人。

站在沈一貫身後的遲弘謨都驚了,主司大人你這是什麼時候學會的安南語?

出發之前,沈一貫還專門從鴻臚寺同文司帶上了一名精通安南語的翻譯,那時候他還是一句話安南語都不會說。

這些日子在船上的時候,沈一貫沒事做就和那位翻譯說話,難不成就這樣學會了安南語?

這也太妖孽了吧?

其實沈一貫的年齡並不大,現在也才三十五歲,只是在相對官員比較年輕化的東南官場上,並不顯得非常突出。

如果放在大明那邊,這個年紀就是能做到四品的當真是鳳毛麟角。

而遲弘謨在一衆新科進士中也算是平均年齡,他今年也才三十歲,也就是說沈一貫其實只比他大五歲罷了。

明明只大了五歲,憑什麼你這麼妖孽啊?

等到沈一貫用安南語和後黎兩名使者交流了片刻,就帶着他們向迎賓館而去。

等到了迎賓館,沈一貫不再用安南語交流,而是對阮潢說道:

“在下臨時在來的路上學了兩句安南語,會的那幾句話已經說完了,貴使漢語說的不錯,我們還是用漢語交商談吧。”

遲弘謨這才鬆了一口氣,原來主司大人還沒這麼變態,只是強行記憶了幾句常用語。

阮潢立刻說道:“在天朝上國談事情,當然應該用漢語,又怎麼能讓沈大人用我們蕞爾小邦的鄉下俚語呢。”

阮家是安南的世族,他是從小都接受了完整的貴族教育的,對中原文化非常精通,能夠流利的使用漢語交談,甚至對漢語典故都非常瞭解,完全聽不出外國口音。

在這個時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雖然安南和朝鮮這樣的國家已經脫離中原直接控制很久了,但是他們的文化依然深受中原文化影響,高層幾乎都能寫的一手好字,熟讀儒家經典。

阮潢和沈一貫相談甚歡,但是副使鄭鬆的眉頭卻皺起來。

鄭鬆的父親,如今把持後黎朝政的權臣鄭鬆,在上位後號稱自己是後黎朝開國功臣鄭可的後代。

可實際上鄭檢在發跡之前不過是個基層的軍頭,靠着軍功得到了阮潢的父親阮淦看中,將女兒嫁給了鄭檢。

後來鄭檢贅婿上位,給自己認了祖宗,但在家族教育上依然和阮家這種大族比不了。

鄭鬆身爲鄭檢的二兒子,卻連漢語都不會說,更別說是寫漢字了。

所以沈一貫和阮潢談笑風生的時候,鄭鬆皺着眉低着頭,完全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

這一切自然都被沈一貫看在眼睛裡,他看向阮潢的眼神也發生了變化。

第一天的交談自然也沒什麼有用的結果,沈一貫和遲弘謨就在迎賓館住下,等待第二天的會談。

沈一貫敲開遲弘謨的房門,將一本書遞給他說道:

“這本《安南話源》,你要在我們前往安南之前看完。”

遲弘謨是鴻臚寺的觀政進士,《話源》是蘇澤下令鴻臚寺同文司編寫的外語學習教材,已經陸續修訂了二十幾本,涵蓋了和東南來往的諸多勢力的主體語言。

《安南話源》厚厚的一本,看得遲弘謨頭皮發麻。

他忍不住問道:“主司,我們堂堂天朝上國,真的有必要學習安南語嗎?今天您和阮潢用漢語交談,不是也很順利嗎?”

沈一貫冷冷的看了遲弘謨一眼說道:

“當然有必要,如果你不會安南語,等我們到了安南,就和現在安南使團的副使鄭鬆一樣,變成聾子和啞巴。”

“身爲使者,如果連別人的語言都不會講,你要如何打探情報?”

遲弘謨看向沈一貫驚道:“那主司今天說自己不懂安南語,是故意誆騙安南使團的了?”

沈一貫淡淡的說道:“又怎麼能說是誆騙呢,我才學習安南語不久是實話,只不過這本書我已經看完了。”

遲弘謨只覺得頭皮發麻,這是何等可怕的學習能力,更關鍵的是沈一貫的心機如此深沉,才和安南使團見面就裝作不懂安南語的樣子。

沈一貫說道:“你要儘快學會安南語,以後晚上我都會陪你練習安南語。”

遲弘謨更加絕望了,有什麼比上司天天來給他輔導功課更讓人崩潰的事情嗎?

說完了學習安南語的事情,沈一貫說道:

“今天的會談,你看出什麼來了嗎?”

遲弘謨搖頭,今天沈一貫和阮潢談的都是一些沒營養的話題,遲弘謨在會談的時候都快要無聊的睡着了。

沈一貫說道:“今日會談的時候,阮潢明明很精通漢話,爲什麼語速非常遲緩,而且都用的最白話的口語?”

遲弘謨被這個問題問住了。

沈一貫說道:“是因爲那安南副使鄭鬆的漢話水平不高,所以阮潢爲了讓他能聽懂,故意放慢了語速,用口語來和我交談。”

遲弘謨連忙點頭說道:“大人說的對!”

沈一貫又說道:“阮潢明明纔是安南使團的正使,他堂堂正使,爲什麼要遷就副使?”

遲弘謨再次茫然了。

沈一貫說道:“因爲鄭鬆雖然是副使,卻是後黎執政鄭檢的兒子。所以名義上的正使阮潢,反而要顧及鄭鬆的感受。”

“大人說的對!”

“那你知道我明知道如此,爲何還故意用文言和阮潢交談,還故意引經據典?”

遲弘謨還是沉默。

沈一貫嘆了一口氣說道:“阮家雖然被鄭檢所篡奪,但是在安南依然擁有很強大的影響力,這也是爲什麼鄭檢殺了反叛他的妻兄,卻留下阮潢這個妻弟。”

“阮潢已經忍辱負重二十年,我有預感,他就是我們東南介入安南問題的突破口。”

“大人說的對!”

遲弘謨徹底被這個年輕的上司折服了,要不然人家三十五歲就能做正四品的行人司主司,自己三十歲只能觀政進士呢?

從這麼一場沒營養的談話中,沈一貫竟然能夠看出這麼多的東西。

可是附和完沈一貫之後,遲弘謨又問道:“大人,那接下來要怎麼辦?”

沈一貫這麼冷淡的人,也被這個下屬給整不會了,他只能說道:

“當然是繼續離間阮潢和鄭鬆了,阮潢能夠在安南忍二十年,那肯定不可能因爲我們幾句話徹底倒向我們。”

“他這樣的人,只有在被逼的完全沒有退路的時候,纔會選擇站邊。”

沈一貫又說道:“鄭鬆此人自大魯莽,他父親又是後黎執政,定然非常跋扈。”“今日我和阮潢故意親近,他一定會有所戒備,今天晚上必然要來拜會我。”

果不其然,沒一會兒,就有迎賓館的吏員通報,安南使團的副使鄭鬆求見沈一貫。

“大人,都被您說中了!接下來要怎麼辦?”

沈一貫無奈的看向自己的副手,他很難想象以遲弘謨的智商,到底是如何考上進士的。

不過接下來的和事情還要遲弘謨去辦,沈一貫只能耐心交代道:

“你去見他。”

“啊?”

“我乃是堂堂上國的正使,怎麼能見鄭鬆這個安南的副使?你是我的副手,你去見他正好。”

“可是大人您不是說,安南使團隱隱以鄭鬆爲首嗎?”

“你也知道是隱隱?你去見他,態度倨傲一些,他送的東西你收下就是。”

遲弘謨無助的看向沈一貫,沈一貫別過頭去,翻開《安南話源》開始複習安南語。

遲弘謨只能無奈的走出房間,按照沈一貫的吩咐接待了鄭鬆。

過了半天,遲弘謨這才面色古怪的返回房間。

“那鄭鬆說了什麼?”

遲弘謨說道:“回大人,鄭鬆帶來了後黎執政鄭檢的談判請求,後黎願意歸順我東南,以往嚮明廷進貢的珍寶都貢給東南,只求能得到我東南的官職冊封。”

“然後呢?”

遲弘謨說道:“那鄭鬆還送上了金銀若干,還有十名安南美女,說是要孝敬大人。”

沈一貫的面色古怪,對着遲弘謨說道:“金銀你且收下,等我們到了安南可以充作經費。”

“那些安南女子就留在迎賓館好了。”

遲弘謨還有些捨不得,沈一貫說道:

“那些安南女子家人都在安南,肯定是安南人安插在我們身邊的耳目眼線,若是被她們尋到了短處,豈不是誤了我東南的大事?”

遲弘謨連忙低下頭,果然這些安南人沒安好心。

緊接着沈一貫說道:

“等這一次從安南返回,這安南美女的事情,你可要回南京幫我分說清楚。”

沈一貫又遲疑了一聲說道:“特別是我夫人那邊。”

遲弘謨疑惑的看着上司,他盯着沈一貫嚴肅的臉看了半天,他總算是想通了一件事。

原來自己這位上司懼內啊!

遲弘謨這下子心裡平衡了很多,自己雖然能力和事業上都不如沈一貫,可是好歹娶了一名嫺靜溫柔的妻子。

南京城內。

沈一貫的妻子張氏,正在家中舉行詩會。

沈一貫的妻子張氏也出自書香門第,本人才學也相當出衆。

江南官宦女眷本來就流行詩會戲劇社之類的文藝聚會,而蘇澤的夫人方若蘭也喜歡舉辦詩會,不少官員的夫人也跟着效仿。

上司夫人組織詩會,邀請下屬的家屬參加,這種社交活動也可以增強部門凝聚力,讓丈夫在衙門辦事更方便。

沈一貫和遲弘謨這種出門在外的,沈一貫的夫人組織詩會,若是下屬家中遇到什麼困難,也可以幫着解決,能讓外派的屬下沒有後顧之憂。

張氏長袖善舞,很快就成爲行人司諸多官員女眷的領導者。

特別是張氏“治家嚴格”,不僅僅兒子沈泰鴻很有出息,十幾歲就已經考上了國子監。

而且沈一貫這些年從沒有納妾,更是一點風流韻事都沒有。

丈夫仕途得意,教子有方加上“馭夫有道”,都讓行人司官吏的家眷都對張氏極爲羨慕。

詩會結束之後,張氏單獨留下了遲弘謨的妻子胡氏。

胡氏是小門戶出身的,本身對於詩詞也沒什麼鑑賞能力,對於諸位夫人所做的詩,也只能跟着喊幾聲“好好好”。

胡氏不知道這位主司夫人爲何要單獨留下自己,緊張的捏着衣角。

張氏的態度非常親近,拉着胡氏說道:

“最近家中可有什麼難處?”

胡氏連忙說道:“家中一切安好,沒什麼難處。”

張氏點頭說道:“外子臨行前,讓我關照好遲進士家中的事情,若是家中有什麼麻煩事,直接找我就是了。”

胡氏看着雍容的張氏,又想到了自家丈夫在外面的風流韻事,神色突然一黯。

張氏也是極擅長察言觀色的人,她立刻問到:“這裡沒有外人,我們說點女兒家的貼己話。”

胡氏有了傾訴對象,將丈夫在外的那些事情說了一番,張氏立刻說道:

“這可不行,遲進士是我東南第一批進士,前途遠大,若是因爲這些私事不檢,耽誤了前程可怎麼辦?”

胡氏立刻急了,問道:“姐姐那可要如何是好?”

“我教你一些方法。”

胡氏激動的說道:“多謝姐姐賜教!”

廣州這邊,沈一貫和遲弘謨登上了前往安南的商船。

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四卷總結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055章 算卦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017章 衛學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231章 當家難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072章 巧破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79章 亡於洪武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311章 從“賊”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060章 吃飽飯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131章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667章 政治仗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017章 衛學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060章 吃飽飯第334章 鑽膛炮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84章 射擊技能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466章 爭湖廣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069章 縣令
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四卷總結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055章 算卦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017章 衛學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231章 當家難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072章 巧破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79章 亡於洪武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311章 從“賊”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060章 吃飽飯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131章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667章 政治仗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017章 衛學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060章 吃飽飯第334章 鑽膛炮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84章 射擊技能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466章 爭湖廣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069章 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