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

王世貞問道:“那要怎麼辦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張居正搖頭說道:“我不知道。”

“啊?”

“世間豈有萬世不易之法?”

張居正又說道:“在張某看來,爲政者有三個等級。”

“見招拆招,能夠處理下面送上來的問題,暫時解決問題的,這算是第三等。”

“世人所稱頌的賢明大臣,基本上都是這樣一類的,能夠維持目前的體制框架,做到保境安民一方,這已經是相當不錯了,當年的胡汝貞,包括令尊在內,就是這麼一等。”

王世貞點點頭,他父親很早就開始做官了,雖然被張居正說成第三等,但是能和胡宗憲並列,也不算是侮辱他的父親,胡宗憲在大明和東南都做到高官,也是如今世所公認的能吏。

能被張居正評價第三等,就已經這樣難了,他好奇前兩等是什麼樣子的。

張居正說道:“能明前世之興亡教訓,暫時抑制豪強大族的擴張,暫停土地兼併,整頓吏治風氣敗壞的,此爲第二等。”

“商君、桑弘揚、諸葛孔明、王安石,這些就是第二等。”

王世貞驚訝的看着張居正,要知道這四個人,可以說是天下最頂尖的改革家了。

雖然除了諸葛亮之外,其餘三人在儒家的名聲都不好,但是沒有人能夠否認他們的能力。

這些人都是將國家財政從爛攤子中拯救出來,完成富裕國家成就的政治能人。

而這樣的人,纔是張居正評價的第二等?

那什麼纔是第一等呢?

那肯定只有蘇澤蘇汝霖了,可是王世貞又好奇,張居正要如何評價蘇澤。

張居正說道:“最上一等,我心中只有蘇汝霖一人爾。”

“能明古今之變,通政治之理,破千年之變局,訂二十年之國策的,只有蘇汝霖了。”

前面誇讚的話,王世貞覺得並不誇張,但是聽到後面,王世貞皺眉問道:“二十年之國策?蘇汝霖能夠訂立就是二十年的國策?”

張居正說道:“是啊,你知道二十年有多長時間嗎?”

“元朝國祚九十六年,二十年元朝換了五個皇帝。”

“我大明太祖從起兵到執掌天下也就用了二十年。”

“蘇汝霖從東南起兵至今還不到十年,二十年實在是太久了,今日之政策,明日就不一定適用了,而且現在還是千古未有之大變局,我說蘇汝霖能定二十年的國策,已經是往多裡算了。”

王世貞沉默了一下,又覺得張居正說的沒問題。

自己在蘇州府丁憂三年,就看着蘇州府日新月異,在飛快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新問題。

就如同東南報紙上抨擊的,隨着全民開始逐利,奢華享樂的風氣在民間興起,從上層階層開始帶頭享樂,影響到了下層。

傳統的儒家道德正在飛快的解體,最先受到衝擊的是廣袤的農村地區,原本鄉野熟人社會的倫理道德在迅速瓦解,卻沒有形成新的道德標準。 即使蘇大都督在倡導“市民道德”,但是在這股席捲全國的浪潮下,社會風氣依然急劇變化,就連江南那些曾經開明的讀書人,也在抨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各種各樣的新問題層出不窮,新舊的道德體系在碰撞,官府也在試探職能的邊界,新生的工坊主也在積蓄自己的力量,各方勢力又開始了新的博弈。

這樣說,張居正說蘇澤能夠看到二十年後,制定適應二十年的政策,這確實是極力誇獎蘇澤了。

王世貞又有些意志闌珊,如果蘇汝霖這樣的人,也只能解決二十年的問題,那誰能夠解決二十年後的問題呢?

張居正說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這世上豈有千古不易之法,縱觀歷史豈有千古興盛的王朝?能夠做好眼前的事情就相當不錯了,最後也只能相信後人的智慧了。”

從張居正的府邸裡出來,王世貞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等日後天下一統,自己就好好寫文章著書去了,這些政治上的事情,還是留給這些人去玩吧!

果然和張居正說的一樣,在大赦令下,李如柏的打老虎行動草草收場。

短期間內保持的新幣物價,僅僅持續了不到半個月就宣告崩盤。

而這一次的崩盤甚至要比上一次還嚴重,因爲恐慌性的拋售,新幣的幣值比明廷舊幣貶值還快。

在已經預見到了這個結果的山蒿先,還是忍不住痛哭了一場。

不過他還沒有一刻爲明廷貨幣政策崩潰而哭泣,就立刻趕往了李成樑的府上。

郭定等陝西商人已經完成了拋售,甚至連陝西會館都開始尋找買家。

得到了這個消息後,山蒿先立刻求見李成樑。

“大將軍!必須立刻發兵陝西,控制西安!陝西總督郭樸是要叛了!”

李成樑驚訝的擡起頭。

當年爲了拉攏郭樸,李成龍將小女兒嫁給了郭樸的次子,和郭樸也結成了兒女親家。

李成樑雖然知道郭樸的搖擺立場,但是還不相信郭樸會公然背叛,一仗不打就投降東南。

山蒿先着急的說道:

“大將軍!陝西商人撤走,這個信號已經很明顯了!本身河南陷落之後,陝西就沒有堅守的意志,如今整個陝西的報紙上都在討論投降,郭樸又不是意志堅定的人,他如何違逆整個陝西的意願呢?”

“大將軍是朝廷執政,只需要以協助陝西駐防爲藉口,直接入關中控制西安,就能控制整個陝西了!”

“如今整個陝西的兵力,都在潼關和關中出口防禦東南,正是我軍出動的大好時機啊!”

面對山蒿先的建議,李成樑還是沉默了。

山蒿先說道:“大將軍!事且從權啊!”

李成樑說道:“大軍出征,又哪裡是說動就動的?要入關中要走山西,陝西新軍編練不久,根本不堪戰,要是不能攻佔西安,那反而將郭樸逼向了東南賊?”

“若是郭樸沒有反意呢?山先生的想法未免有些太極端了!”

第665章 海參崴推一本朋友的書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667章 政治仗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034章 精製第055章 算卦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663章 神聖感第451章 僭主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056章 脫毒難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258章 藥,種子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311章 從“賊”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055章 算卦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043章 筆架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072章 巧破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018章 船塢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464章 駕崩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658章 少爺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240章 緝私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257章 大員島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054章 抵捐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071章 破題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058章 練兵之要
第665章 海參崴推一本朋友的書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667章 政治仗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034章 精製第055章 算卦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663章 神聖感第451章 僭主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056章 脫毒難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258章 藥,種子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311章 從“賊”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055章 算卦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043章 筆架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072章 巧破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018章 船塢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464章 駕崩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658章 少爺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240章 緝私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257章 大員島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054章 抵捐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071章 破題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058章 練兵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