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

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

和其他學子不同,蘇澤倒是沒有出風頭的想法。

蘇澤在讀書的時候曾經問過導師,爲什麼大明朝這麼流行曲這種藝術形式。

按照導師的說法,詩卷不過大唐,詞卷不過大宋,大明的文化人只能去玩曲了。

不過這也是導師開玩笑的說法,實際上大明朝的市民經濟的繁榮,讓藝術從原本只屬於上層圈子的詩詞歌賦,迴歸到了百姓之中。

戲曲就是這樣的一種藝術形式,南戲起源於浙江,傳奇戲繁榮於蘇南,南北二京是戲班最多的地方,這些都是經濟繁榮的地區,這些劇目也都是雅俗共賞,不僅僅上層習慣,普通百姓也喜歡。

只可惜蘇澤的文學只有Lv3,到現在他也不知道肝“文學”技能的辦法,要不然隨便從明末湯顯祖那邊抄一篇《牡丹亭》,就足以名揚天下了。

只可惜現在他的文學只有Lv3,腦海中還沒有《牡丹亭》這樣的長篇作品。

文學這個技能實在是太奇怪了,等級提不上去就抄不到更多的作品,但是沒有作品就沒辦法提升等級,難道這個技能出Bug了?

蘇澤放棄了抄雜劇揚名的想法,陳朝源壓低聲音說道:

“蘇兄,你知道嗎?於家倒黴了!”

“延平衛於家?”

“是啊,延平衛於家的一筆舊賬被人翻出來,清軍御史抓到了於家的把柄,聽說於家已經砸了很多銀子買通關係,但是那位鄢大人還不滿意,這次於家就算是過關,也要元氣大傷。”

蘇澤疑惑的問道:“我聽說這於家的祖上是追隨洪武大帝打天下的舊人,也沒有捲入國初的幾場大案,他們家族怎麼可能是犯官後代?”

鄢懋卿來清軍,是爲了清除軍中那些因爲作奸犯科充軍的子弟後代,但是於家這種在大明朝也算是根正苗紅了,怎麼會被鄢懋卿訛詐的。

陳朝源說道:“於家不是罪過是不在國初那一輩,是正統帝時候於家出的一檔子事情。”

正統帝?不就是明堡宗嗎?

八卦也是人的天性,蘇澤也忍不住問道:“於家在正統帝時期犯了事情?”

陳朝源說道:“這可是一件轟動天下的大事,我小時候就聽塾師說過這件事,沒想到竟然有人將這件事翻到清軍御史那邊,這案子可是正統帝親裁的,於家這次要倒黴了。”

陳朝源也不賣關子,他說道:“蘇兄也是出身衛所軍戶,自然知道世襲軍職的規矩,一代中只有有一人承襲軍職,其餘諸子就算是從軍,也得不到軍職。”

蘇澤點帶頭,大明朝的世襲軍職制度就是如此,一般是嫡長子繼承。

比如現在的於二公子,只要等他父親去世,他大哥就會繼承世職,而於二公子除了於指揮使私人給他的財產之外,其餘的東西都繼承不到。

陳朝源說道:“正統八年,那一任的延平衛指揮使有五子,其中次子於玘爲了爭奪於家的世襲指揮使一職,殺害了自己的兄長於珮。”

蘇澤倒吸一口氣,殺兄在大明律中可是一等一的大罪,是不赦的死刑。

“本來這個案子的案情清楚,延平府推官已經定罪,上報刑部就等着勾決,於玘爲了求生,五次在法場喊冤,五次在法場上都因爲喊冤保住命。”

蘇澤徹底傻了,這也能保住命?

陳朝源跟隨族兄做狀師,對大明律法頗爲精通,他說道:

“大明律法中有這麼一條,臨刑喊冤當重審,所以這於玘喊冤才能五次重審。”

蘇澤疑惑的說道:“怎麼可能!若是人人臨刑喊冤,這大明朝還能處決人犯嗎?”

蘇澤的“刑訟”技能只有Lv1,對於大明律並不精通,他也不記得有這條律法。

陳朝源點頭說道:“確實有一條,但是普通官員監刑的時候,根本不會理會臨刑喊冤,又或者人犯在臨刑前也會被毒啞,根本不給他們喊冤的機會,於玘能夠喊冤五次,還是因爲他是延平府於家子弟的原因。”

這下子蘇澤明白了,臨刑喊冤這種條款,根本就是一條律法中的死條款。

這種條款平時根本不可能使用,人犯都是地方官員審的,監斬官也都是本地司法官員,普通犯人喊冤,他們怎麼可能理會。

也是因爲於家的關係,所以這個於玘才能喊冤重審五次。

“第一次這於玘誣陷另外一個弟弟於瑃殺兄,但是推官重審發現人證物證不符,再次上奏請判於玘死刑。”

“第二次於玘說自己兄長是中了獵人的陷阱而死,但是死者身上沒有陷阱的痕跡,推官維持原判。”

“第三次這於玘的母親李氏花錢請人頂罪,但是頂罪的人一些細節沒對得上,被推官再次抓到了漏洞,頂罪之人承認被於家買通頂罪,再次維持原判。”

蘇澤已經傻了,這於家祖先玩的真花啊。

“第四次於家向巡案喊冤,說推官誣陷於玘,這巡案親自潛入延平府查案,查明瞭於家又是誣告,這一次巡案向刑部上書,請求儘快處死於玘。”

一個正三品的都指揮使,爲了給殺兄的兒子脫罪,竟然能發動能量到這種地步。

若不是當時負責案件的推官和巡案都是正直的人,那麼頂罪的人已經被處死了,這個案子也就會成爲大明朝一樁普通的冤案。

正統年可還算是大明前期,那時候還有推官和巡案這樣的正直官員,如今大明朝的官員重新審理這個案子,恐怕這位於玘公子早就已經脫罪了。

陳朝源繼續說道:“這前四次重審,已經讓於家這個案子名動天下了,第五次那才叫石破天驚呢!”

“哦?第五次於玘又怎麼喊冤的?”

陳朝源說道:“於玘稱其母李氏之前與一個叫張龍的惡徒勾搭成奸,他的哥哥於珮發現了母親的姦情。”

“爲了保全母親的名節,於珮不願聲張此事,並準備獨自一人將張龍騙出後殺死。但是於珮不是張龍的對手,反而被張龍給謀害了。自己找到哥哥的屍體,但是礙於母親名節,一直不敢講出實情,所以被認定爲兇手。”

“於玘供認的張龍也被於家買通,官府抓捕他之後供認不諱,而於玘的母親李氏也承認自己的姦情。”

蘇澤徹底傻了,這於玘和李氏真是一對睿智母子,竟然爲了給兒子脫罪,編出這樣的劇情來。

李氏可是堂堂正三品武將的正妻,是朝廷封賞了誥命的,蘇澤這下子明白了大明朝的衛所軍隊到底是個什麼德行。

堡宗不冤。

“後來呢?”

“後來這個案子鬧的實在是太大了,正統帝親自批紅勾決了於玘,李氏被剝奪了誥命,那一任的於指揮使也被朝廷革職查辦。”

“那和現在於家的禍事有什麼關係?”

陳朝源說道:“正統年那一位於指揮使被革職查辦,後來用了不少銀子才官復原職,後來將指揮使的世職傳給了行三的庶子,也就是現在於指揮使的曾祖父。”

“這麼說來,於指揮使的高祖父也是犯官,鄢御史抓到這點拼命訛詐於家呢。”

蘇澤這下子明白了,於家這個指揮使職位能不能承襲下去,關鍵是看這個“犯官”怎麼認定了。

如果犯過錯被朝廷處罰的都是犯官,那麼於家這種情況也要革除世職,還要交出世代領取的俸祿。

而於家祖上這個案子,是經過正統帝親自裁決的,無論是福州城內的有司衙門,還是刑部那邊都有記錄,屬於板上釘釘的事情。

也難怪鄢懋卿不再追究長寧衛這樣的小衛所百戶的麻煩了,有了於家這正三品的都指揮使敲詐,不知道勝過多少百戶千戶呢。

只能說於家倒黴,攤上了這樣的祖宗!

鄢懋卿盯上了延平衛,對於長寧衛這樣的小衛所是好事。

沒有徐士盛從中作梗,看來交上去二百兩銀子就能過關了。

人間悲歡不盡相同,於家的痛苦成了長寧衛的喜悅,蘇澤默唸“功德-1”,看來長寧衛要有一陣子安寧時光了。

也難怪馬百戶賣藥火那麼爽快,看來於家正在拋售資產籌錢打點呢。

蘇澤又思考起來,在這個時候於家肯定要賤賣資產,那可不可以找於二公子看看,能不能再爆點金幣?

這個念頭冒出來就無法收回去,長寧衛如今也算是有點餘糧了,於家家大業大,賤賣一點東西都夠長寧衛吃撐了。

而且於家的禍事人盡皆知,肯定不少大戶都等着從於家身上吞下一口肥肉,長寧衛肯不能放棄這個機會。

打定主意明日去拜訪一下於宗遠,看看他有沒有從福州城回來,這時候熊嶽和林清材也到了宿舍。

蘇澤向熊嶽說起了買茶樹的事情,熊嶽自然是一口答應下來。

不過蘇澤看到熊嶽的精神不佳,身上一股頹然的氣息,忍不住問道:

“熊兄,家中可有什麼事?”

“有勞蘇兄掛心了,家人安好。”

熊嶽說着安好,又嘆了一口氣,這事情在他心中鬱結了多時,他乾脆說道:

“我是爲了茶貢的事情發愁啊。”

“茶貢?”

熊嶽是武夷山茶農,他家在武夷山上有一片茶園,也算是地主富農。

熊嶽嘆息一聲說道:

“自從國朝初年定下茶貢,武夷山貢茶一直都是我們茶農最大的負擔。”

“每年解送茶葉到兩京,路費耗費巨大,一旦貢茶有所閃失,還需要費力打點才能補上,而武夷山茶這些年加貢了兩次,我家都快要吃不消了。”

衆人都是沉默了,大明朝的名義稅賦不高,但是徵稅成本非常高。

就拿這個茶葉來說,最大的成本不是產茶製茶,而是運送茶葉到京師。

可能朝廷只要一百斤茶,但是運輸的時候就要準備三百斤甚至四百斤,甚至還要準備兩隊運輸,就是生怕茶葉運輸的時候有什麼閃失。

而且好不容易運送到京師,還要太倉庫的官員查驗品相,若是不合格的茶葉還不算,每次爲了賄賂這些太倉庫的官員,武夷山的茶園主們也要集資大筆錢。

蘇澤讀研究生的時候,古代史三座大山,分別是大宋的官制、大明的財政制度和大清的兵制。

想要弄清楚其中一項,非博士生學歷不可。

能搞清楚兩項的,副教授起步。

三項全通的,那就算是歷史學泰斗了!

大明朝的財政稅賦制度之複雜,實在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

不過大明朝稅賦制度最大的問題,就是徵稅的成本甚至超過了徵的稅。

簡單的說,就算延平府貢的這個普洱茶,每年五百斤其實也不算特別多,最上等貢茶品質的武夷山茶,市面上也不超過一兩銀子一斤,困擾熊家的武夷山茶貢,折算成銀子也才五百兩銀子。

而這五百兩的銀子,也不是熊家一家承擔,是武夷山下十幾個茶園一起承擔的。

這筆錢對於熊家也不算是特別多,可是貢茶本身只是在貢茶這件事上最微不足道的支出。

要將這五百斤武夷山茶送到兩京,熊家要和其他的茶園主人親自送到兩京去,而且必須要在限期之類送到,失期間就要問罪。

熊家要花錢請人代役送茶,要多準備茶葉防止路上茶葉損失,送到兩京還要打點收茶的官員太監,代役的人一旦出了事情熊家還要賠償。

林林總總下來,送價值五百兩銀子不到的五百斤茶葉去兩京,全部花費算起來要超過兩千兩銀子。

而這五百斤武夷山茶送到兩京又會怎麼處理呢?

嘉靖皇帝並不喜歡武夷山茶這種口感醇厚的茶,送到太倉庫之後也都是隨手賞給皇親勳貴官員,而且進貢的茶葉種類太多,太倉庫每年都要將去年的陳茶銷燬掉。

蘇澤問道:“今年不是已經貢過茶了嗎?怎麼熊兄還在發愁?”

最好的茶葉都是在清明和穀雨前後採摘製作的,如今已經六月了,今年的茶貢已經送上去了。

熊嶽嘆息一聲說道:“今年茶貢已結,這些年我們茶農也在布政使司活動,請求將本色徵收改爲折色銀子徵收,戶部已經準了。”

“這是好事啊!熊兄爲何發愁?”

熊嶽嘆氣說道:“改爲折色交銀是好事,但我們熊家被定了要分擔八十兩銀子!”

(本章完)

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97章 再破題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431章 蒸汽機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025章 急救第635章 軍功章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416章 政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623章 教亂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646章 蘭州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245章 李時珍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023章 蘆田第657章 拼命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651章 新火槍第495章 陽謀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021章 開蒙第646章 蘭州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667章 政治仗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131章第054章 抵捐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525章 分產令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030章 鬼市第281章 講武堂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029章 凱旋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
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97章 再破題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431章 蒸汽機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025章 急救第635章 軍功章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416章 政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623章 教亂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646章 蘭州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245章 李時珍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023章 蘆田第657章 拼命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651章 新火槍第495章 陽謀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021章 開蒙第646章 蘭州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667章 政治仗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131章第054章 抵捐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525章 分產令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030章 鬼市第281章 講武堂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029章 凱旋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