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

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

“俞世叔真的這麼說?“林默珺問道。

蘇澤回想起在詔獄中見到的俞大猷,點頭說道:“俞世伯說,東南抗倭事大,非胡宗憲不可爲之,他也恨胡宗憲,但是爲了抗倭的事情,俞世伯願意認罪。”

俞諮皋面色慘白,以他對父親的瞭解,他知道俞大猷會說出這樣的話。

在被捕的時候,俞大猷還叮囑俞諮皋要爲國效力,還警告他不能做出辱沒俞家將門的事情來。

俞諮皋握緊拳頭,看向蘇澤說道:“蘇相公,能讓我見我爹一面嗎?”

蘇澤搖頭說道:“俞世伯也猜到你來了,他讓你返回浙江待命。”

俞諮皋漲紅了臉,眼眶含淚的說道:“難道就要讓爹背上不白之冤嗎?抗倭!抗倭!抗甚鳥倭!”

蘇澤對着俞諮皋說道:“京師重地,慎言!”

俞諮皋這才意識到了自己激動了,他捂住嘴巴,旋即又流下眼淚來說道:

“聽我娘說,從我出生的時候爹就日夜泡在軍營,他常說抗倭是國家大事,匹夫有責,我們武官只要帶好兵訓練好部隊,自然會有朝廷用得着的地方。”

“後來父親輾轉升遷,去過山東最後去了浙江,從小到大他都撲在軍營,在被捕前他還在練鴛鴦陣,和我說若推廣此陣,倭亂可平,怎麼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蘇澤拍了拍俞諮皋的後背說道:“那我且問你,要不要救你爹了。”

俞諮皋愣了一下,擦了擦眼淚說道:“我爹都要認罪了,怎麼救?”

蘇澤冷笑一聲說道:“事到如今,豈是俞世伯認罪就能了結的?他想的未免也太天真了些。”

蘇澤又說道:“俞世伯有沒有罪,參他的清流說了不算,胡宗憲說了也不算,錦衣衛說了也不算,他自己說了更不算。”

俞諮皋疑惑的看着蘇澤問道:“那誰說了算?”

蘇澤毫無表情的說道:“皇帝說了纔算。”

林默珺和俞諮皋都是一驚,蘇澤看着俞諮皋說道:“你若信我,接下來就聽我的吩咐辦事。”

“不過我也要說清楚,若是事成,就算是能洗刷俞世伯的冤屈,他也不能容於胡宗憲,更不能容於清流,你父子最好的結果,也不可能再參加抗倭了,你可想清楚了?”

俞諮皋拱手抱拳,行了一個軍禮說道:“全憑先生做主!”

“既然如此,那你就聽我的吩咐,這幾日都不要出門。”

蘇澤又對林默珺說道:“林百戶,幫我買些筆墨紙硯過來,再在京師找幾個雕版印書的書坊。”

臘月二十五,京師的大部分衙門都進入到了等待過年的摸魚階段。

比如翰林院這種平日裡就比較清閒的衙門,已經開始輪值半班了,張居正這種不要害的崗位,更是可以成天摸魚了。

高拱還比較苦逼,雖然皇家講學是有寒暑假的,但是裕王並不是從小就當做太子培養的,所以小時候並沒有接受出閣講學。

按照大明朝的傳統,除了皇太子可以讀書之外,普通皇子是不用讀書的。

當然也不是說這些皇子是文盲,而是隻有皇太子纔可以接受翰林院挑選的侍講學士教導,從小培養治國理政的能力。

裕王之前並不是太子,在太子薨了之後裕王才被嘉靖皇帝委派了高拱過來講學。

裕王是嘉靖十六年出生,而前太子嘉靖二十八年薨的,也就是裕王十二歲纔開始出閣讀書。

正常的太子在七歲就開始讀書了。

所以裕王非常勤奮,就算是臘月也不休息,依然要求高拱繼續講學。

不過今天講了上午之後,裕王賜了高拱過年的禮物,終於也給他放假了。

張居正正在往家裡趕,突然見到街角的書店圍了很多人。

這是他常去的書店,難道又有還什麼暢銷的書出版了?

張居正來了興趣,他讓隨行的小廝擠進了人羣,不一會兒小廝搶了一本書出來。

“《說岳全傳》?蘇汝霖的新作?這麼快?”

張居正驚訝的看着手裡的新書,還能聞到油墨的香味。

張居正匆忙趕回家裡,把自己關進書房就開始看書。

這本《說岳全傳》是話本小說,用的都是普通百姓能夠看得懂的白話。

不過和清代那本帶有神魔色彩的小說不同,蘇澤這本《說岳全傳》前部分是岳飛創業的故事,看得人熱血沸騰。

但是後半部分蘇澤寫了岳飛被奸臣秦檜陷害,用十二道金牌詔回,再用莫須有的罪名殺死。

蘇澤也在書中淡化了宋高宗的部分,主要描寫的就是奸相秦檜構陷岳飛的密謀。

岳飛苦練的岳家軍被肢解,抗金事業再無希望。

前半部分的慷慨激昂意氣風發,和後半部分的岳飛被陷害的悽慘下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看完了整個書,張居正唯一的感覺就是“意難平”!

實在是太意難平了,前半部分的岳飛抗金,看得人心馳神往,看到了北伐的希望。

可是這一切的希望卻在後半部分,被秦檜這個小人構陷給毀滅了,而後就是山河動盪,南宋再也沒有能力北伐。

實在是太憋屈了。

張居正讀完之後,已經是第二天一大早了。

他也被蘇澤的文筆感染,只覺得怒髮衝冠。

特別是書最後的那首《滿江紅》,更是讓張居正來回唸誦,對岳飛更是心馳神往。

看完了整本書,張居正翻到後面,竟然還有一篇跋記?

跋記就是後記,一般是作者用來交代創作背景,說明寫作內容和過程的。

張居正覺得這本小說寫的極好,於是也翻開跋記看了起來。

“吾寫此書,是一世交伯父俞,蒙冤下獄,有感嶽武穆之遭遇,憤而寫成。”

看完這個跋記,張居正只覺得手腳冰涼。

他夾起書就要出門,卻得到僕人通傳,高拱來了。

張居正整理衣冠,只看到衣冠不整的高拱衝進了他的書房。

“叔大!蘇汝霖進京了!”

張居正聽到這個消息,也覺得有些意料之中。

只看到高拱手上也拿着一本《說岳全傳》,他瞥到了張居正手上的書,立刻明白了情況。

“叔大,你也看完了?你是要去見徐閣老?”

張居正點點頭,他癱坐在椅子上說道:“文筆如刀,我終於知道什麼叫做文筆如刀了!蘇汝霖這本書一出,誰是岳飛誰是秦檜啊!”

高拱也沉默了。

高拱很快又說道:“你找徐閣老有什麼用?徐閣老若是禁絕此書,不是更說明他心虛嗎?”

張居正說道:“若是這本書這麼傳播下去,恩師養望幾十年盡毀也!”

此時,錦衣衛指揮使陸柄的府上。

這位讓羣臣忌憚的錦衣衛指揮使,是世襲錦衣衛軍戶出身,他父親就是錦衣衛同知,他母親是嘉靖皇帝的乳母,從小就隨着母親出入宮禁,是嘉靖的童年玩伴。

壬辰宮變之中,也是陸柄扛着溼被子,從着火的宮殿中救出嘉靖皇帝的。

由此可見他和皇帝的關係之親密,這也是爲什麼陸柄能夠扭轉正德年的傳統,錦衣衛壓過東廠,成爲廠衛領導者的原因。

其實陸柄是武將世家,文化水平也是一般的。

這本《說岳全書》是家僕買來,因爲是白話,所以陸柄看的津津有味。

“奸臣秦檜,着實可惡!”

陸柄看到激動的地方,直接用力拍打桌子,將茶杯都震落到了地上。

錦衣衛本來就有崇拜岳飛的傳統,錦衣衛的官署衙門中就供奉着岳飛,陸柄從小就聽過不少岳飛的故事。

看完之後,陸柄不僅僅是意難平了,乾脆就是怒髮衝冠,恨不得拿到去砍了秦檜!

還有後記?

陸柄翻到後面,看到了“世交伯父俞,蒙冤下獄”,陸柄立刻坐了起來。

在錦衣衛詔獄中的,不就是俞大猷嗎?

陸柄來回踱步起來。

其實陸柄和俞大猷並沒有任何交情,陸柄讓人照顧俞大猷,還讓太醫給他治傷,就是因爲陸柄欣賞俞大猷。

陸柄身爲錦衣衛指揮使,也是有消息渠道的,他知道俞大猷並沒有養寇自重,更沒有殺良冒功。

而且俞大猷的履歷清白,一心就想着抗倭,所以陸柄纔對他有好感。

陸柄雖然是錦衣衛指揮使,但是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楊繼盛,李默入獄,都是陸柄從中照顧。

一向崇拜岳飛的陸柄,再次將俞大猷和岳飛聯繫在一起,心中更是意難平。

“來人!”

“指揮使大人!”

“更衣,備馬!我要入宮!”

衆人都是一驚,不過陸柄要入宮,這也是正常的事情了。

如今外臣當中,能夠隨時隨地見到皇帝的,就只有內閣首輔嚴嵩,次輔徐階,然後就是陸柄這個錦衣衛指揮使了。

甚至說能夠隨時隨地入宮的,也只有陸柄這麼一個人了。

陸柄讓人將《說岳全傳》包好了,然後夾着書,騎着馬就向宮門飛馳而去。

另一邊,張居正站起來問道:“肅卿兄,你知道蘇汝霖住在哪裡嗎?”

高拱說道:“聽說蘇汝霖如今就住在靈濟宮附近,聽說他要在靈濟宮講學。”

“講學?”

張居正有些驚訝,在京師的張居正,雖然知道蘇澤的一些言論,也知道他在衢州書院的對聯,但是講學這事情,對蘇澤是不是早了點?

蘇澤只是個舉人,他一直在南直隸浙江和福建活動,要知道京師可是重地,能夠在京師講學的無一例外不是飽學鴻儒。

而蘇澤選擇的這個靈濟宮,更是大有來頭,這是京師九廟之一,是永樂皇帝下令建造,用來供奉二徐真君的皇家廟宇。

靈濟宮因爲曾經祈福治好了永樂皇帝的病,從成祖朝開始就香火鼎盛,不斷擴建。

但是在明武宗的時候開始衰落,等到嘉靖皇帝這位道君皇帝繼位之後,卻認爲“二徐真君”的神仙身份可疑,撤去了對二徐真君的供奉,改爲供奉“歷代帝王和歷代名臣牌位”。

可從這時候開始,心學開始興盛,徐階入閣之後,就多次邀請心學宗師,來靈濟宮講學。

靈濟宮從一座皇家道館,逐漸變成了講學聖地。

比如五年前,泰州學派王艮的弟子顏鈞遊京師,在徐階的邀請下在靈濟宮講學。

顏鈞在靈濟宮講學兩次,都獲得了強烈反響,顏鈞機辨響疾,問難四起,出片語立解,往往於眉睫間得之。

蘇澤竟然要在靈濟宮講學?

高拱說道:“蘇澤一介布衣,又沒有朝廷重臣邀請,自然入不到靈濟宮講學了,但是他準備在靈濟宮外講學,如今消息已經發出去了,估計也會有不少人去聽講。”

張居正拉着高拱說道:“我們去找蘇汝霖,如今之計就是讓他發聲,說明跋記不是隱射徐閣老!”

高拱問道:“能行嗎?”

張居正一改往日的沉穩,他說道:“不行也要行!這《說岳全傳》影響力太大了!京師百姓也就算了,萬一這書送到宮裡去,嚴黨又要乘機興風作浪了!”

高拱一想,張居正說的確實也有道理。

雖然他很多事情上和徐階意見並不一致,但是徐階是如今裕王最大的助力。

若是徐階倒臺,那裕王的日子就更加難過了。

想到這裡,高拱也站起來說道:“我和叔大一起去,我也想見一見這位蘇汝霖!”

此時的蘇澤,已經搬到了靈濟宮邊上,他一改之前低調的表現,開始在京師宣佈要講學。

這段時間,過來拜訪他的京師文人踏破了門檻,蘇澤都一一見了,和他們談論曲藝文學。

蘇澤的“真情說”,強調“曲意”,主張“意趣”,也很快在京師傳播開,以如今蘇澤的在曲藝上的造詣,已經可以算得上是這方面的大宗師了。

不過前來的讀書人,都是和蘇澤討論曲藝的,並沒有人和蘇澤討論學術。

對於蘇澤講學,大部分人也都只是聽聽,現在這個時候都要過年了,誰還要有空聽什麼講學。

也有人覺蘇澤講學是自不量力。

就在這個時候,高拱和張居正來到了蘇澤居住的旅店。

(本章完)

第106章 紅陽教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075章 治本經第008章 屬性點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030章 鬼市第060章 吃飽飯第444章 陽謀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106章 紅陽教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036章 售鹽第160章 掀桌子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185章 去月港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018章 船塢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243章 水淹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79章 亡於洪武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075章 治本經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494章 爹的事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186章 大買賣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018章 船塢第416章 政第322章 震驚!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172章 榜一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617章 打老虎第451章 僭主第566章 睢陽第77章 三江感言第075章 治本經第334章 鑽膛炮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224章 徐渭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675章 宣傳戰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009章 寒菜粥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033章 曬鹽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679章 雨將軍第018章 船塢第005章 破浪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025章 急救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
第106章 紅陽教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075章 治本經第008章 屬性點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030章 鬼市第060章 吃飽飯第444章 陽謀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106章 紅陽教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036章 售鹽第160章 掀桌子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185章 去月港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018章 船塢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243章 水淹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79章 亡於洪武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075章 治本經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494章 爹的事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186章 大買賣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018章 船塢第416章 政第322章 震驚!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172章 榜一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617章 打老虎第451章 僭主第566章 睢陽第77章 三江感言第075章 治本經第334章 鑽膛炮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224章 徐渭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675章 宣傳戰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009章 寒菜粥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033章 曬鹽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679章 雨將軍第018章 船塢第005章 破浪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025章 急救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