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睢陽

第566章 睢陽

蘇澤看着地圖,目光落在了一座城市上。

陸軍作戰最重要的就是推兵線。

就算是出現了機動化部隊的二戰,保障後勤路線的通暢依然是重中之重。

甚至現代軍隊比古代軍隊還要更依賴於後勤補給,因爲古代軍隊的武器和食物都可以直接搶劫,但是現代軍隊的武器彈藥必須要通過己方補給,甚至無法使用敵方繳獲的補給品,因爲武器的制式不同。

因爲保障軍隊後勤的重要性,所以在軍隊作戰的時候,就必須要控制沿途的重要節點。

因此在地圖上,就形成了一系列的“戰略要地”。

有些省份的戰略要地被攻破,接下來就是一馬平川,就能迅速拿下。

比如武昌對於湖廣就是戰略要地,拿下了武昌之後,就有了進攻江漢平原的支點,再控制襄陽和荊州,就能控制整個湖廣。

又比如劍門關就是四川的戰略要地,控制劍門後就可以對蜀中居高臨下,隨時能夠進攻蜀中的各大城市。

而河南這地方,作爲古代狹義上的“中原”地區,戰略要地也是歷史悠久。

從南直隸進攻河南,就有一條古代自古以來的路線。

睢陽。

不過現在這座城市已經換了一個名字,在嘉靖二十四年的時候已經改名爲商丘了。

商丘,也就是睢陽,自古以來就是把守關中門戶。

楚漢爭霸的時候,雖然就是漢高祖劉邦死守的堡壘,是進攻淮北的重要節點。

而睢陽最著名的戰役,是唐代張巡在安史之亂中死守了睢陽,牢牢擋住了安祿山南下的軍隊,保障了江南和關中的經濟主動脈,從而最後耗死了安祿山父子。

張巡用一城之人守住了十幾萬的安慶緒叛軍,後來城破張巡被殺,他堅定守城的能力被譽爲歷史上最著名的守將,而他的氣節也被後人稱頌。

但是睢陽之戰的戰略意義,後人卻很少知道,甚至很多人不理解,爲什麼睢陽之戰可以稱做安史之亂的轉折點。

還是因爲睢陽在地理上的戰略地位。

隋煬帝開鑿的京杭大運河,主要分成了兩段。

京杭大運河稱之爲國運工程,隋煬帝雖然急於求成,但是這條運河可以說是改變了中國戰略地圖的重要工程。

京杭大運河從揚州北上,在出江蘇的時候分成了兩段。

繼續向北的這一段,就是從元到明乃至於到清都非常重要的漕運通道,江南的賦稅和糧食都是通過這條道路運輸到京師。

可以說如果不是京杭大運河的北段,京師是不具有成爲政治中心的地理條件的。

正是這條大運河,讓京師也能通過大運河蒐集江南的物資,也能讓京師的命令和軍隊能迅速開進江南,連接了京師這個政治中心和江南這個經濟中心。

但是在隋唐的時候,京師並不是國家的都城,隋煬帝修建京杭大運河北段的目的,是爲了當年攻打高句麗,運送軍事物資的。

在隋唐時期,國家的政治中心是關中,所以從徐州向西的大運河西段,纔是隋唐時期大運河最重要的航道。

睢陽,就在這條航道的重要節點上。 睢陽靠着汴水,是汴河漕運的重要節點,在唐代的時候,江淮的糧食都要經過睢陽運送到關中。

安史之亂的時候,安祿山安慶緒父子在攻下了洛陽之後,依然無法攻克關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的大唐朝廷還能控制江淮,並且通過大運河將這些物資運送到關中。

所以對於河南來說,睢陽就是進入河南的門戶。

佔領睢陽之後,東南的軍隊就可以通過汴水運輸補給,進攻洛陽。

陳以勤雖然是文臣,但是他也是會打仗的,所以陳以勤在河南着力鞏固的就是睢陽的城防,甚至還建立了一支水師守衛汴水。

陳以勤在睢陽投入了重兵,本來這條防線還算是穩固。

山東在明廷手裡,蘇澤能夠動用攻打睢陽的,就只有徐州的軍隊,徐州的軍隊出動就會引起淮北防線的空虛。

在之前,陳以勤雖然和李成樑不和,但是實際上山東和河南互爲犄角,互相造成了軍事壓力,逼迫徐州的東南新居不敢妄動。

但是現在出現了轉機。

爲了收編李洵的軍隊,控制九邊,李成樑將山東的三鎮明廷新軍抽走了兩鎮。

雖然其後在山東募兵補了兩鎮,但是這兩鎮的山東新軍,和明廷直屬的三鎮新兵是沒法比的。

李成樑也清楚這一點,山東的兩鎮新兵都是新兵蛋子,武器裝備也落後,訓練和不行,戰鬥力很差。

不過李成樑的目標是守衛山東,一鎮的明廷新軍加上兩鎮的山東新軍,依靠這些年李成樑在山東經營的防禦工事,死守的問題還是不大的。

但是山東的兵力空虛,也讓原本山東和河南一起形成的掎角之勢破了。

山東的明廷軍隊只能防守,不能進攻,那徐州的東南新軍第五鎮,是不是可以動一動了?

徐州還有鐵路,只需要少部分機動兵力就能放手,而且李成樑也未必有膽量將山東明廷調出來和東南行軍打遭遇戰。

那讓陳璘帶兵西進攻打睢陽(商丘),攻佔這個進入河南的門戶?

若是能攻下睢陽,那可以調集湖廣的軍隊增援,一下子奪下河南。

如果攻打不下睢陽,那陳以勤必定也要嚮明廷求援,消耗明廷的實力。

如果明廷不給支援,那會造成河南更加離心離德。

總之攻打睢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後,蘇澤立刻召集內閣陸軍部的人,開始商討這個戰略的可行性。

結果自然是衆人都表示支持,陸軍部還表示在有兩千從安南返回的第六旅輪訓的士兵還在南京休整,可以將這些士兵派往徐州,接替陳璘第五旅的防線,讓陳璘可以帶領所有軍隊去攻打睢陽。

而且作爲戰略前線,在徐州地區已經囤積了足夠的軍事物資,足以發動這次進攻。

原本蘇澤的戰略是先雲貴再攻山東,現在雲貴投降,河南露出破綻,那自然放過這個機會。

(本章完)

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053章 虎狐犬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466章 爭湖廣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258章 藥,種子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186章 大買賣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334章 鑽膛炮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533章 活該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139章 良配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028章 初陣第666章 棄遼第071章 破題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674章 夜航船第79章 亡於洪武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028章 初陣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043章 筆架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555章 關稅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547章 破蜀道第123章 打擂臺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675章 宣傳戰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012章 煙薯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646章 蘭州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018章 船塢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060章 吃飽飯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
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053章 虎狐犬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466章 爭湖廣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258章 藥,種子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186章 大買賣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334章 鑽膛炮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533章 活該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139章 良配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028章 初陣第666章 棄遼第071章 破題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674章 夜航船第79章 亡於洪武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028章 初陣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043章 筆架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555章 關稅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547章 破蜀道第123章 打擂臺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675章 宣傳戰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012章 煙薯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646章 蘭州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018章 船塢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060章 吃飽飯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