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

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

嘉靖四十年,四月,蘇澤總算是帶領民團,堵上了杭州府內所有潰敗的堤壩。

蘇澤的【水利】技能也漲到了Lv10級。

當三道紫色光芒在蘇澤面前閃過,蘇澤卻一點都不欣喜。

這三個紫色的被動技能分別是:

【紫色被動——大禹治水:治理長江黃河水患的時候,水利技能+4,領導治理工程時候魅力+2.】

【紫色被動——隋煬開河:治理漕運和人工挖掘運河,進行運河工程時,水利技能+4,領導漕運工程時候魅力+2.】

【紫色被動——水力作坊:建造水力動力的設施時候,水利技能+3,相應的工程學技能+3】

蘇澤猶豫了一下,他目前已經有了一個【水利】的Lv5級技能了,這個技能是【藍色被動——縛以蒼龍爲機杼:建造水力驅動的機械設置,水利技能+2。】

蘇澤想了想,還是沒有猶豫的選擇了第三個紫色被動,【水力作坊】。

也就是說,蘇澤在河流上建造水力設施的時候,他的【水利】技能就可以有Lv10+2+3級,同時建造的作坊對應的工程學技能也能+3.

這就是說如果蘇澤建造的是木質的水力作坊,他的【木工】技能也能+3,如果建造金屬機械傳動的水力作坊,那麼【機械】技能也能+3。

選擇第三個技能的原因也很簡單,對於蘇澤這個舉人來說,治理長江黃河,還有疏通漕運這種工程,肯定輪不到蘇澤來主持。

反正他現在的【水利】技能才Lv10,日後到了Lv15的時候再選擇治水有關的技能好了。

【剩餘一點自由屬性,是否分配?】

蘇澤將這點屬性放在了魅力之上。

蘇澤,男性,26歲。

智力:13

力量:11

敏捷:7

魅力:14

等加點了完畢,蘇澤看着泥濘的田地,心中也覺得沉甸甸的。

他組織民團在杭州府救災一個月,杭州上下,從知府衙門到縣衙,除了海瑞所在的淳安縣幫着救災,其他官府衙門都在冷眼旁觀。

蘇澤讓人去大戶家中借糧,杭州府的大戶紛紛閉門拒絕,這些貪婪的地主,都在囤積糧食,等待在百姓熬不下去的時候佔了百姓的土地。

而就算是口中喊着百姓的清流,也在馬寧遠被解送京師之後,對浙江的人事權力進行了激烈的爭奪。

在杭州受災的地區,也出現各種口音的客商。

這其中包括了胡宗憲的徽州府鄉黨,徐家的松江府鄉黨,還有京師的李妃家人,他們和本地大戶一樣,瞄上了這些受災的土地,露出磨刀霍霍的樣子。

《大明王朝1566》的劇情還是有些魔幻,要知道杭州府的受災土地,哪裡輪得到“沈一石”這種商人來收購,朝廷這些大員早就盯上了這些土地,根本輪不到一個區區商人來買地。

對於這樣的大明王朝,蘇澤已經再也沒有任何的好感。

蘇澤也反省了,無論是鈔關稅法,還是幫着海瑞抗災,對於大明王朝這樣的腐朽機器依然是一點用都沒有。

想要讓百姓真的過上好日子,只有真正的推翻大明王朝這個腐朽的機器才行。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

繼續積累力量,時刻靜觀其變。

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後,蘇澤就再也沒有任何猶豫。

嘉靖四十年六月,處理完了浙江的一些事務,蘇澤直接就返回了南京。

剛剛返回南京,蘇澤就從方望海那邊又得到了幾個壞消息。

嚴黨和清流在浙江的爭奪更爲激烈,在這場激烈的人事任命爭奪之後,把持吏部的嚴黨還是小勝。

由嚴黨智囊鄭泌昌,出任浙江布政使,掌管浙江民政,繼續堅定不移的推行朝廷改稻爲桑的政策。

清流也不是全無成果,在裕王的舉薦下,本來在福建和戚繼光一起抗倭的譚綸,作爲整個清流在浙江資歷最深,最懂得打仗的大臣,出任浙江巡撫。

巡撫這個職位和布政使沒有高低之分,但是權力也不亞於布政使,是一省的監察大員,還有彈劾罷免官員的權力。

浙江的局勢變成了,胡宗憲這個嚴黨的浙直總督,總攬抗倭。

鄭泌昌這個嚴黨浙江布政使,負責民政,推行改稻爲桑。

譚綸這個清流的浙江巡撫,負責監察。

而杭州知府這個關鍵的職位,在歷史這個詭異的舞臺上,竟然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

翰林院官員高翰文,在聽說了杭州水災之後,上書朝廷,提出“以改代賑,兩難自解”的方針,讓大戶出錢購買受災百姓的土地,從而讓朝廷不用出錢也能賑災。

高翰文還提出要購買土地的大戶,一定要種植上桑樹,再反過來僱傭出售土地的百姓爲佃農,這樣就能完成改稻爲桑和賑災兩件事了。

高翰文的這份奏章,迅速得到了嚴黨的支持,清流中也有不少支持的聲音。

嘉靖皇帝見到這份奏章更是大喜,稱讚高翰文是國之幹才,命令他就任杭州知府,負責以改代賑改稻爲桑的事務。

事情到了這一步,蘇澤已經看到了未來的劇本,不過此時他已經對浙江這場黨爭失去了興趣。

就連胡宗憲這樣的大員,都無法改變大明浙江的局勢,自己這個舉人又能做出什麼呢?

變法改革,修修補補,已經救不了大明朝了,蘇澤已經堅定了決心要造反了。

不過要造反,肯定也要有自己的根據地。

蘇澤看來看去,還是老家福建和廣州,最適合現在的局勢。

從去年朝廷在福建廣州加徵抗倭銀,加上官府的層層攤派,整個福建廣州可以說是起義不斷。

嘉靖三十九年八月初六日,福建士卒三百餘人起事,自沙縣、將樂縣出發攻陷泰寧縣,官軍守備王址戰死。兵變隊伍遂鼓行入江西廣昌、樂安,再奔永豐。

嘉靖三十九年,福建由於官府賦役剝削苛重,加以倭寇流劫各州縣,以致民困不堪,各地人民相繼奮起反抗。其中,有大埔的窖民、南灣的船民、尤溪的山民、龍巖的礦工,南靖、永定等處的流民,聲勢最大的窖民張璉等人的起事,官兵每戰輒敗。

對於如此浩大的起義,福建官府應接不暇,竟然出現了送牛給起義之民,賄賂起義流民不要攻擊官府,汪道昆來信說,福州各地只能募兵守衛城池,根本無力出城剿滅流民。

到了今年,也就是嘉靖四十年,福建的流民起義,在譚綸戚繼光入福建之後,靠着戚家軍總算是平定了一些,流民逃入到了山中,不敢再攻打各地城市,但是整個福建依然亂作一團。

譚綸戚繼光也是焦頭爛額,就在福建內部稍稍平定了一些之後,倭寇又來了。

汪直死後,原本分成貿易派和掠奪派兩派的倭寇迅速合流,主張和大明貿易的那羣倭寇也開始掠奪大明海疆。

因爲在浙江吃了虧,倭寇見到了福建大亂之後,開始重點入侵福建。

這羣倭寇以原來掠奪派的首領徐海爲首,加上汪直的手下,組成的倭寇團伙被稱之爲“新倭”。

新倭劫掠浙江、廣東等省的倭寇紛紛竄入福建,與原在福建的倭寇互相聯合,大舉進犯福建各地。

先後攻掠邵武、羅源、連江、壽寧、政和、寧德、福清、長樂、龍巖、松溪、大田、古田、莆田,以致閩中迄無寧日。

從林默珺的來信,如今新倭正在集結力量,攻打福建興化府。

興化府,是福建最繁華的地區之一,戚繼光如今也吞兵興化,組織軍民抗倭。

只不過因爲嚴黨和清流的黨爭,最支持戚繼光的譚綸被調走,讓戚繼光在興化府的抗倭工作舉步維艱,連續吃了好幾個敗仗。

蘇澤找到了方望海,提出了自己要返回福建組織民團抗倭。

對於蘇澤這個提議,方望海嘆息了一聲說道:

“我知道汝霖你是知兵的,福建是你的老家,我看到福建這個樣子也很難受。不過你返回福建,對抗倭大業也沒什麼用吧?”

方望海語重心長的說道:“汝霖,明年就是春闈了,以你的才學中了進士,自然有報國的機會。”

嘉靖四十一年是科舉年,徐時行、許國、王錫爵都辭了蘇澤報社團練的職務,認真回家備考,準備在今年下半年就入京,準備明年的春闈。

蘇澤卻說道:“岳父大人,福建正在水火中,我想要返回家鄉,爲了抗倭獻上一份力。”

方望海還想要再勸,但是蘇澤接下來的話讓他閉上了嘴。

“就算是岳父大人您,已經高中進士,也沒能改變多少吧?”

方望海嘆息了一聲,也跟着搖了搖頭。

這一年的南京戶部侍郎,當得方望海心力交瘁,白髮都長了不少。

隨着嚴黨和清流的黨爭更加的白熱化,方望海這種沒有派系的官員更沒了立足之地。

鈔關稅法的成果,也迅速被兩黨給搶奪了。

首先是浙江,胡宗憲以南京戶部管理浙江鈔關廳太遠爲理由,向朝廷上書請求將各地鈔關廳的權限歸於各省。

在嚴黨的運作下,浙江鈔關廳被從南京戶部剝離,歸於浙江布政使衙門管理。

從浙江鈔關廳被剝離之後,新任浙江布政使鄭泌昌立刻在鈔關廳上安插私人,逼迫很多運行良好的鈔關吏員辭職。

這些吏員和緝私衙役,都是方望海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專業人員,都被鄭泌昌逼迫離職。

不過鄭泌昌倒是也沒有花費多少力氣,這些吏員衙役離職的非常爽快,離職之後立刻就離開了浙江不知所蹤。

這反而是遂了鄭泌昌的心願,他的心腹接管了鈔關廳,整個浙江的鈔關廳立刻變得烏煙瘴氣。

緊接着,浙江官府又開始發行抗倭券,這一次發行的抗倭券數量遠遠超過去年的總額,是去年收的鈔關稅的兩倍以上。

不少大戶已經拒絕購買,但是全都被鄭泌昌派出去的人強行要求購買,各府縣都領了認購的金額,若是不能將這些抗倭券賣出去,今年的考成就要被評到下等。

海瑞給方望海的來信中痛斥了鄭泌昌這種行爲,可是方望海也無可奈何。

他在江浙推行了兩年,傾注了無數心血的鈔關稅法,不到幾個月的時間就被嚴黨破壞的乾淨,甚至成了這些官員盤剝地方的工具。

浙江鈔關稅法幾乎被毀,江南的鈔關稅也不怎麼樣。

自從趙貞吉就任南京戶部右侍郎之後,他就不斷的侵奪鈔關稅廳的權利。

趙貞吉的官聲不錯,是心學大儒,又是徐階的弟子,在江南很有名望。

他又管理了漕運,很自然的將手伸到了鈔關廳。

比起方望海這種不站隊的技術官僚,他就是再長十個心眼子,也鬥不過職業官僚趙貞吉。

首先是南京科道的清流,紛紛表示南直隸的鈔關稅太重,以這幾年倭亂的名義要求朝廷減稅。

嘉靖皇帝自然不可能讓到嘴裡的肥肉吐出來,緊接着松江府就出現了抗稅的事情。

趙貞吉迅速處理,和抗稅的商戶談判,最後提議將棉花和棉布的稅率下調。

方望海還沒有反應過來,京師內閣就通過了趙貞吉的提議,棉花、棉布、生絲、絲綢等江南大宗商品的鈔關稅的稅率下調,經此一役,方望海進一步失去了對江南鈔關廳的掌控。

不少鈔關廳的元老吏員抗議辭職,趙貞吉乘機全部換上了自己的門生弟子。

蘇澤這個問句,讓方望海陷入到了沉思,自己辛苦兩年,籌辦的鈔關廳,怎麼就變成了這樣呢?

都說人亡政息,自己還沒亡呢,鈔關廳怎麼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在這個時候,方望海甚至都有了辭官的心思,南京官場太難了,他方望海把握不住。

不過方望海還是說道:“汝霖,只要兩黨爭出結果,事情就會變好的。”

蘇澤搖頭說道:“岳父大人,嚴黨和清流爭出結果,朝廷上也會有新黨的。這幾年我也不想出仕了,只想要返回浙江,給故鄉做點事情。”

方望海終於被蘇澤說服,他說道:“蘭兒和孩子先在南京吧,等到福建局勢安定了,再接她們回去。”

“這個自然,這段時間,蘭兒和孩子,就拜託岳父大人了。”

(本卷完)

明天是下一卷,求票

(本章完)

第008章 屬性點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673章 定草原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231章 當家難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265章 歸有光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547章 破蜀道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推一本朋友的書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77章 三江感言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657章 拼命第018章 船塢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237章 水戰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029章 凱旋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075章 治本經第043章 筆架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017章 衛學第259章 船,倭奴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491章 橡膠樹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416章 政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237章 水戰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030章 鬼市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257章 大員島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172章 榜一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
第008章 屬性點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673章 定草原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231章 當家難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265章 歸有光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547章 破蜀道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推一本朋友的書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77章 三江感言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657章 拼命第018章 船塢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237章 水戰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029章 凱旋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075章 治本經第043章 筆架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017章 衛學第259章 船,倭奴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491章 橡膠樹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416章 政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237章 水戰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030章 鬼市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257章 大員島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172章 榜一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