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

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

聽到這個結果,海瑞的臉也黑了。

他知道自己這個上司馬寧遠,是個急功近利的人,可沒想到他的心黑成這個樣子。

毀堤淹田?

這是人能做出來的事情?

海瑞本能的準備封鎖縣衙,將這個消息封鎖起來,蘇澤卻突然說道:

“老師,我覺得這個事情應該告訴淳安百姓。”

海瑞驚訝的看着蘇澤說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事情怎麼能告訴整個淳安的百姓?要是釀成民亂可怎麼辦?”

果然現在的海瑞,還不是日後那個上《治安疏》的海瑞,此時海瑞對朝廷還是心存幻想的。

甚至日後上《治安疏》的海瑞,對皇帝也心存幻想,認爲自己一道奏章能罵醒皇帝,只要嘉靖能夠和剛繼位那會兒一樣勵精圖治,大明就能好起來。

蘇澤也會覺得海瑞天真,也會覺得海瑞愚忠,但是像海瑞這樣,真的將百姓放在心上的官員,整個大明朝又有幾個呢?

光是愛民這一點,就足以讓海瑞躋身於封建社會千年的道德模範行列了。

蘇澤卻義正言辭的說道:“雖然不是所有百姓都讀過書,但是善惡人心他們是最清楚的。馬知府做出如此事情,我們還幫着隱瞞,這不等於成了他的幫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並非孔子提倡愚民之術!而是夫子也感慨開啓民智之難!想要讓百姓理解聖賢之道之難。”

“中庸有言,民性皆善,故可使由。民性不皆明,有智在中人以下者,故有不可使知者。”

【六經注我】!啓動!

到了蘇澤最喜歡的辯經環節,蘇澤被動技能發動之後,就連海瑞也覺得自己這個弟子的氣勢不一樣了。

蘇澤對着海瑞說道:“在孔夫子周遊列國的那個時代,能識字的人百之無一,教育都壟斷在公卿手上,所以孔子纔要創辦私學,傳播儒家的學術,爲的就是使民智開也。”

“可是如今不同了,弟子在江南,販夫走卒也都能識字,普通百姓也會購書看,酒樓茶肆中都有普通人討論朝廷大事。”

“先秦之時,書籍都要刻錄在竹簡上,學富五車就已經是頂尖的學問家了。”

“到了今日,書籍都印刷在白紙上,弟子辦的報紙更是有多少百姓爭相購買。”

“所以我說,民智已開,可以使知之!”

“不僅要使百姓知之,還要讓百姓自知之,自由之!”

蘇澤對着海瑞說道:“恩師,今日有馬寧遠毀堤淹田,明日朝廷就有其他人來推改稻爲桑,今日您扛了知府,明日來了布政使,來了巡撫總督,您怎麼抗?”

“馬知府毀堤淹田,也不單單是毀堤淳安一地,整個杭州府其他縣百姓怎麼辦?日後整個浙江的百姓怎麼辦?”

說到了百姓,海瑞立刻軟了,他看向蘇澤說道:“你說怎麼辦?”

蘇澤淡淡的說道:“淳安百姓,自然要自己保護自己的田畝。”

海瑞聽完蘇澤的話愣住了。

他已經在淳安縣兩年了,已經換了兩任上司,他很清楚浙江官場的樣子。

索賄、撈錢、任人唯親,這些都是已經是正常操作了。

這些當官的爲了自己往上爬,從來都沒有將普通百姓當做人看。

爲了執行改稻爲桑,馬寧遠竟然能夠如此的瘋狂。

海瑞也有些迷茫,朝廷變成這個樣子,真的是因爲奸黨當道這麼一個原因嗎?

就在海瑞迷茫的時候,蘇澤喊來齊大,讓他將今日審訊的結果告訴淳安的團練,又在他耳邊叮囑了幾句。

齊大對着蘇澤抱拳點頭,頂着小雨走出了縣衙。

。。。

杭州府中,今日的雨要比昨天小了一點,剛剛穿上官服準備辦公的馬知府,就聽到了衙役傳來的“好”消息。

杭州府下的幾處堤壩接二連三出現潰堤,淹沒了不少的農田!

聽到這個消息,馬知府不由的一喜,他立刻讓人背轎,要去巡視這些被淹沒的農田了。

可還等到馬知府出府衙大門,外面就是哄哄鬧鬧的聲音,馬寧遠眉頭一皺問道:

“何事喧譁?”

左右的書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派出衙役去外面打探消息。

不一會兒,一名衙役驚慌的跑進來,對着馬寧遠說道:

“府尊大人!不好了!不好了!”

“何事驚慌?”馬寧遠治理府衙最注重規矩,看到手下這個樣子就有些氣不打一處來。

衙役順了一口氣,這才說道:“淳安百姓圍了府衙,說是知府大人縱兇人毀堤淹田!”

“什麼!”

馬寧遠這下子自己也顧不上什麼氣度了,他連忙問道:“怎麼可能!”

衙役繼續說道:

“這幫刁民說是您的幕友邵師爺指使的,如今已經圍住了府衙!”

“速速去把邵師爺喊來保護起來!”

馬寧遠在大堂來回踱步,揮舞着手臂喊道:“反了!這幫刁民反了!”

“速速調集府內的衙役!”

馬寧遠沒由來的產生了一種恐懼感。

作爲一名官員,他從來都將這些普通百姓視爲草芥的。

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百姓,見到自己都烏泱泱的跪成一片。

其實馬寧遠也很少能夠見到百姓,他所見到的,不過是戶房收稅賬本上的一個個數字,不過是遇到災害後受災人數的一個數字。

馬寧遠帶着衙役走出了府衙的大門,等到這個時候,他纔看到包圍府衙烏泱泱的人羣。

這些百姓一個個都死死的盯着馬寧遠,所有人都沒有攜帶武器,眼神冰冷的看着馬寧遠。

這個時候,也不知道是誰帶頭喊了一句“馬寧遠毀堤淹田”,這些百姓們也紛紛舉起手,跟着喊起來。

一個人喊和一百個,一千個人喊的效果完全不同,當這些百姓齊聲喊出“馬寧遠毀堤淹田”的時候,聲浪幾乎要將府衙給震塌。

堂堂杭州知府,終於感覺到了恐懼。

這些平日裡他看不起的,如同草芥一樣的百姓,匯聚在一起就變成了可怕的山洪,如今已經衝到了自己的面前。

馬寧遠咳嗽了兩聲,準備用自己的官威喝退這些百姓。

可是他還沒開口,就看到一個熟悉的人影,被五花大綁推出了人羣。

正是自己的幕友邵師爺!

馬寧遠的腦袋嗡的一下,再也說不出其他的話來。

邵師爺被五花大綁,嘴上還塞着布團,他用求救的目光看着馬知府,就如同一隻快要渴死的魚。

他原本是住在知府衙門府中的,昨日突然有鄉黨上門,邀請他去杭州城裡喝花酒。

邵師爺不疑有他,誰知道剛出了府衙就被人套了麻袋。

緊接着,那幾個被邵師爺僱傭,去淳安縣毀堤淹田的潑皮無賴,也被五花大綁推到了馬寧遠的面前。

馬寧遠徹底慌了,只聽到人羣中走出一個一身短打的莊稼漢,正是上一次馬寧遠見到過的齊大。

“馬知府毀堤淹田!我們要去討個說法!”

“討個說法!”

說完這些,這羣百姓竟然直接放棄圍着府衙,而是向着杭州城內的浙直總督衙門而去。

馬寧遠一下子癱坐在地上,他知道一切都完蛋了。

淳安百姓圍住了浙直總督衙門,正在杭州之外視察的胡宗憲接到消息,連夜趕回杭州城。

等他趕回來的時候,杭州知府馬寧遠指使手下毀堤淹田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杭州城。

胡宗憲已經知道不妙,等他返回總督府衙門的時候,看到烏泱泱的百姓,心中更是一驚。

今年倭寇剛平,若是鬧出民亂,那自己這個浙直總督肯定要被朝廷斥責。

胡宗憲也是非常的果斷,他先是派人去杭州城外請來駐軍,讓軍隊驅散圍住浙直總督衙門的百姓。

接着又大張旗鼓的派人去杭州知府衙門抓了馬寧遠。

如此這麼一番的操作,聚集在浙直總督衙門前的百姓這才散去。

胡宗憲卻沒有返回總督衙門,而是住在了杭州新軍的營地中。

看着馬寧遠,胡宗憲連罵的力氣都沒有了。

馬寧遠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本以爲他是個能幹事的,卻沒想到他竟然蠢到這個地步!

指使手下毀堤淹田,還被百姓抓到了人證物證。

胡宗憲有些頭疼,清流只要得到消息,肯定會發了瘋一樣的彈劾馬寧遠。

馬寧遠抱着胡宗憲的腿說道:“胡部堂救我!”

胡宗憲將馬寧遠踢開:“你現在來求我?你怎麼不求小閣老救你?”

“我多次和你面談,讓你不要操之過急推行改稻爲桑,你怎麼做的?毀堤淹田?還好目前只是幾個小河壩決堤,”

“若是杭州真的發了大水,你我都萬死不能辭其咎了!”

胡宗憲剛剛說完,只聽到外面轟隆一聲,一道閃電劃過天空,將整個夜空點亮。

緊接着,如同豆大的雨滴從天上落下來,噼裡啪啦的砸在了軍營的棚頂上。

胡宗憲慌忙跑去營地,看着瓢潑一樣的大雨,雨水從他梳的一絲不苟的頭髮上流到了眼睛裡,胡宗憲仰着頭,雨水從他的眼角邊落下。

馬寧遠聽着雨聲,更是直接昏死過去。

嘉靖四十年,三月三日,杭州府暴雨。

蘇澤冒着大雨,連夜奔走於杭州府各處河堤,組織百姓抗洪。

可這些水利設施要麼年久失修,要麼被馬寧遠派人破壞,再加上這一次的暴雨超過了往年。

蘇澤沒日沒夜的在堤壩上指揮抗洪,依然沒能阻止幾座堤壩潰壩。

蘇澤也沒有想到,原本只是一場天災,在人禍的加持下變成了這樣的狀況。

臨安縣潰壩,萬畝良田全部被淹。

可杭州府下各縣,除了海瑞治下的淳安縣,在海瑞的帶領下加固堤壩,轉移百姓組織泄洪,其他幾個縣的縣官乾脆躺平,根本沒有任何作爲。

等到暴雨過去,杭州府治下三縣被淹,受災田畝高達八萬畝。

等到雨過天晴的時候,蘇澤看着原本還算是富庶的杭州府百姓,趴在泥濘的土地中,抱着被洪水沖垮的秧苗痛哭的時候,海瑞和蘇澤站在田邊,也忍不住要跟着落淚。

“老師,淳安府庫的賑災糧還有多少缺口?”

蘇澤對着海瑞問道。

海瑞搖頭說道:“不是現在缺賑災糧食的問題,今年的春耕已經補種不上了,今年秋糧肯定是收不上了。”

蘇澤也跟着嘆了一口氣說道:“朝廷的改稻爲桑不會這麼輕易放棄的。”

海瑞看着受災的百姓說道:“如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若是汝霖能夠搞到糧食,多運一些來浙江吧。”

蘇澤重重的點頭說道:“這個自然義不容辭!”

三月四日,杭州城內傳出消息,胡宗憲將原杭州知府馬寧遠下獄,又以總督權限革去了馬寧遠的全部職位,將他送往京師論罪。

而馬寧遠所做的事情傳到南京,官場羣情激奮,南京六科言官紛紛上書彈劾胡宗憲馬寧遠,東南地區再次掀起了一場政治鬥爭。

胡宗憲也沒有放過包圍官府的淳安百姓,他派出士卒抓捕帶頭圍困府衙的齊大等人。

只不過等到這些士兵趕到的時候,齊大全家早就已經不知去向,幾個帶頭鬧事的百姓也全部都“失蹤”了。

三月十日,丁憂完畢的清流名士趙貞吉就任南京戶部右侍郎,從方望海手上接過了南京戶部管理的倉糧和漕運這兩項權力。

南京戶部自從方鈍之後,不僅僅沒有設置尚書,也沒有再設置右侍郎。

趙貞吉原本就是著名的心學大儒,當年在做官的時候頂過嚴嵩,在朝廷中非常有聲望。

他科場中進士又比方望海早,是方望海的科場前輩,他趕往南京戶部,很快就從方望海手中接過權力。

胡宗憲上書朝廷,請求南直隸調撥糧食救災,趙貞吉就任南京戶部右侍郎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拒絕向浙江調撥糧食,理由是今年北方大災,朝廷已經決定先將南直隸的存糧運往北方了。

胡宗憲明白自己在南直隸討不到糧食了,他直接向朝廷上書言明杭州府水災的事情,並且請求暫停在浙江推行改稻爲桑。

(本章完)

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463章 紅丸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四卷總結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646章 蘭州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017章 衛學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018章 船塢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030章 鬼市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525章 分產令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005章 破浪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416章 政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054章 抵捐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609章 做空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665章 海參崴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001章 穿越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550章 授權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628章 大赦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464章 駕崩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028章 初陣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071章 破題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494章 爹的事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281章 講武堂
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463章 紅丸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四卷總結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646章 蘭州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017章 衛學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018章 船塢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030章 鬼市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525章 分產令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005章 破浪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416章 政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054章 抵捐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609章 做空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665章 海參崴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001章 穿越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550章 授權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628章 大赦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464章 駕崩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028章 初陣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071章 破題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494章 爹的事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281章 講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