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蘭州

第646章 蘭州

蘇澤自然不知道自己的書籍在歐陸造成的轟動,就算知道了他不會在意。

他正在看着陝西的報告,郭樸身死,陳璘迅速平定了明軍的叛亂,不過其中還是有一部分逃亡了蘭州。

大部分明軍最後被俘虜,那些參與劫掠和叛亂的都被東南的軍法官們審判,有罪的立刻執行,參與的也全部勒令改造。

正好由於關中大地震,很多關中的水利設施都被破壞了,胡宗憲聽說了之後立刻啓程前往關中,主持修復關中的灌溉工程。

而這些明廷俘虜則作爲工程的施工人員,要在關中服役五年才能解脫。

某種意義上,蘇澤還愛要感激這次的叛亂,五年後天下就已經安定了,那時候放歸這些士兵也不會鬧出亂子了。

同樣是無條件投降,內閣熟練的派出新的官吏去接管了陝西,這一次都不想要用在河南引蛇出洞的手段了,陝西的官員乖乖的交出治權,配合東南官吏完成了接收工作。

蘇澤看着地圖,天下一統的曙光已經出現了,除了陝西、京畿、山東、遼東這幾個部分之外,中原大部分版圖已經被東南佔領了。

這時候是不是要想一個新的國號了?明明佔領了這麼大的土地,再叫東南是不是不合適了?

蘇澤閃過這個念頭,這種事情還是交給明年三月的制憲會議去頭疼吧。

對於這一點,蘇澤也是深感贊同。

首先是西域門戶,從蘭州往西北走就是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通過西域的重要通道,之所以叫做走廊,是因爲在這條狹窄的通道南側是祁連山,北側龍首山等山脈天然留出了這條道路,想要經過西域就需要通過河西走廊。

郭樸就是抱着這個想法,所以才準備將軍隊撤往蘭州的。

高務觀在信中說,蘭州是四個門戶。

熊況的理由也是很簡單,蘭州是通往西域的重鎮,打下蘭州就能夠獲得通往西域的通道,和草原上的五原城取得聯繫,完成對整個明廷西部地區的包圍攻勢。

蘇澤桌子上另外一封信則是高務觀寄來的。

高務觀從五原城出發,試圖打探西域的情況,他第一站經過的就是蘭州。

蘇澤案頭上也有兩封信。

其中一封是熊況寫來的,熊況的來信內容很簡單,就是請戰。

熊況請求陸軍部批准他繼續西進,帶領第七旅攻打蘭州。

從西安往西,經過寶雞、天水、定西就能抵達蘭州,這是西部地區非常熱鬧的一條商路,至今都非常的繁盛。

高務觀對於蘭州的地理地位評價非常高,認爲蘭州是“天下之要衝”。

不過高務觀並沒有在蘭州停留多久,他認真的考察了蘭州的地理地形,給大都督府寫了這個建議書後,就繼續向西前進了。

漢武帝在河西設置了武威、張掖等郡縣,控制住了河西走廊,也就控制住了進入西域的通道,從而獲得了操縱西域的影響力。

如今武威、張掖等郡縣逐步荒漠化,在河西走廊邊上的蘭州成了商貿繁華的大城市,也就成了河西走廊的門戶。

第二個門戶是青藏高原的門戶。 自古以來入藏通道有兩個。

一個是西邊的四川地區,從這裡進出藏地的地形比較陡峭,會有比較強烈的高原反應。

另外一個就是蘭州這邊的,通過西寧走漢藏古道進入藏地,當年在唐王朝時期,吐蕃強大多次進攻大唐,就是從蘭州方向開展的。

現在藏地使者要和中原取得聯繫,也都要從蘭州這邊走,所以日後如果要繼續影響藏地,也需要控制蘭州。

第三個就是關中門戶了,這自然不必多說,蘭州從唐代中後期開始就是守衛關中的軍事重鎮。

第四個是草原門戶,黃河從蘭州市區邊上流過,往東北方向就是河套地區,這裡同樣也是進入草原的重要通道。

高務觀在信中寫明,如果佔領蘭州,那東南就可以和草原上的五原城取得聯繫,運輸武器補給到五原城了。

西域,藏地,在蘇澤心中,這都是必須要控制的地區,蘭州在蘇澤心中的重要性確實高。

蘇澤將這兩封信交給了陸軍部,讓林良珺評估一下第七旅的戰鬥力,結合高務觀打探到的情報,確定要不要攻打蘭州。

陸軍部的回覆也很快,其實陸軍部也早就想要對蘭州下手了。

不過內閣那邊倒是有不同的意見。

肅王在蘭州興辦工商,是大明爲數不多的開明王爺。

徐渭認爲蘭州並不是那種吸食民脂民膏的昏庸宗王,反而一直在明廷都放棄了西域地區的情況下,靠着自身的威望在維持着中原在西域的影響力。

徐渭認爲可以派遣正在湖廣的第二旅團長朱華燁前往蘭州,勸降肅王。

朱華燁是當年鳳陽首義朱聰浸的兒子。

朱聰浸原來是陝西的宗師,因爲上書嘉靖,請求皇帝解除宗師的禁錮,允許活不下去的宗師不要再領祿米,而是讓他們自由生活而被流放鳳陽。

後來蘇澤攻打鳳陽的時候,朱聰浸這位明廷宗親在鳳陽起義開門迎接王師,後來被蘇澤任命爲鳳陽巡撫。

朱聰浸在鳳陽巡撫任上竟然還真的做的不錯,因爲辦事秉公執法,還得到多次嘉獎。

後來東南官制改革後,朱聰浸又調任南京知府,負責京畿治安,也乾的非常不錯。

現在吏部已經決定推舉他做貴州總督,全面負責貴州的軍政民政工作,朱聰浸也是如今東南官員體系中職位最高的大明宗室了。

而他的兒子朱華燁當年生擒景王,也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升任了第二旅的團長。

蘇澤也覺得徐渭的建議不錯,可以先讓朱華燁去和肅王談判,如果肅王願意無條件投降,那日後也可以在其他地方補償一下肅王,畢竟守衛西域這些年,肅王一脈和雲南黔國公沐家一樣,都是有貢獻的。

在湖廣的朱華燁接到命令,立刻脫下軍裝北上,馬不停蹄的趕往蘭州。

(本章完)

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257章 大員島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409章 廣築城?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055章 算卦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009章 寒菜粥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388章 印花稅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600章 三三制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017章 衛學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推一本朋友的書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106章 紅陽教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002章 家廟第566章 睢陽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431章 蒸汽機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281章 講武堂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251章 發鈔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198章 解元!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007章 軍籍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186章 大買賣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547章 破蜀道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281章 講武堂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623章 教亂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278章 爭在未來
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257章 大員島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409章 廣築城?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055章 算卦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009章 寒菜粥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388章 印花稅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600章 三三制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017章 衛學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推一本朋友的書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106章 紅陽教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002章 家廟第566章 睢陽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431章 蒸汽機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281章 講武堂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251章 發鈔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198章 解元!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007章 軍籍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186章 大買賣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547章 破蜀道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281章 講武堂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623章 教亂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278章 爭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