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

黃錦膝蓋一軟又跪下來,他五體投地,全身顫抖的迎接盛怒的皇帝。

嘉靖皇帝環視一圈,最後的目光果然落在了黃錦身上。

“內閣怎麼說!”

黃錦依然保持五體投地的姿態說道:“徐閣老請辭。”

嘉靖總算是恢復了一絲理智,他支撐着坐起來說道:“徐閣老不能辭職,大戰在即,內閣需要人主持,趙貞吉鎮不住。”

嘉靖又看向黃錦問道:“袁次輔呢?袁次輔上請辭的奏章了嗎?”

黃錦知道這口鍋總要有人背下來,而且至少是內閣輔臣這個級別的人,他立刻說道:“袁次輔還未上書。”

嘉靖說道:“朕要下罪己詔。”

黃錦大驚,皇帝要下罪己詔,這可是皇帝登基以來從沒有過的事情。

這位萬壽帝君,從來都是罪過都是臣子的,他永遠都是正確的。

“另外將大工停了吧。”

這下子黃錦更吃驚了,就算是東南朝廷最缺銀子的時候,皇帝都沒有停止修復三大殿的工程,現在竟然肯停了。

“另外,山西宗室朱聰浸父子作亂,將整個山西宗室的祿米都停了。”

這位執掌國政四十二年的皇帝,終於重新展現出剛剛繼位初的手腕和權術來,他這一套動作下來,就連羣臣都以爲皇帝是真的反省了。

可是等到罪己詔送到各部衙門之後,羣臣又發現自己又被這位皇帝耍了。

嘉靖的罪己詔內容也很簡單,總結起來就是幾句話。

如今天下動亂,東南淪陷,雖然和羣臣輔政不利有關,但是罪責都是朕的,誰讓朕是皇帝呢!

丟了南京和祖陵,是宗室罪人和臨淮侯的罪過,但是責任都是朕的,誰讓朕是皇帝呢!

現在京師羣臣中,若是能用心王命的,都是朕的忠臣,若是心向蘇賊的,現在大可以請辭,大明朝廷賢臣如雲能臣如雨,不缺這麼幾個人。

伴隨這道罪己詔而下的,是皇帝親筆所寫給徐閣老辭表上的硃批。

內容也很簡單,皇帝嚴厲表示徐閣老在國家危難的時候,竟然要辭職,這是爲了保全個人而不顧及朝廷大義。

皇帝不允許徐閣老辭職,但是突然批了之前內閣次輔袁煒所上的稱病請辭的辭表。

這下子京師都盛傳丟失南京鳳陽是內閣次輔袁煒的責任,各種坊間流言喧囂塵上,各種內幕消息滿天飛。

天可憐見一直在內閣打醬油的袁煒,一下子就成了京師清流的衆矢之的,再加上他浙江官員的身份,以及提攜逆賊申時行的罪狀,就在袁煒的辭表被批准的第二天,言官紛紛上書彈劾袁煒,說他勾結蘇賊,故意在內閣延誤戰機,導致南京鳳陽陷落!

一時之間,袁煒這個內閣中的小透明,成了堪比嚴嵩的大奸臣,甚至還有人說他是蘇澤安插在京師中的臥底。

雪片一樣的彈劾奏疏衝向了皇帝的御案,一開始皇帝還裝了一下,說袁煒是勞苦功高的大臣,不應該受到這樣的構陷。

但是很快皇帝就被羣臣“說服”,轉變了態度,派遣錦衣衛搜查了袁煒“通敵”的證據。

提督東廠錦衣衛的陳洪自然是早就做好了全套的“罪證”,皇帝得知“真相”後大怒,最後十分“痛惜”的將袁煒下獄。

袁煒下獄之後,剛剛從中書五房公事觀政歸來的王錫爵,走進家門卻發現家裡靜悄悄的。

王錫爵立刻警惕起來,這段時間京師風波不斷,王錫爵已經十分謹慎小心了。

“王大人。”

院子裡坐着一個年輕人,他臉上蒙着黑布,直勾勾的看着王錫爵。

“你是什麼人!”

這個年輕人站起來說道:“王大人,我是蘇大都督派在京師的密諜,您現在要離開京師了。”

聽到蘇澤的名字,王錫爵反而安心了一些,至少來的人不是東廠或者錦衣衛。

“我的家人呢?”

年輕人說道:“您的家人都在屋子裡,王大人,再不走您就要和袁閣老一起在詔獄相會了。”

說到這裡,王錫爵心情沉重起來,袁煒下獄未嘗沒有被他們三人牽連的緣故。

“你怎麼證明你是蘇兄,哦不蘇大都督的人?”

來人掏出一份稿紙,這是王錫爵當年在蘇州主編《警世通言》的時候親筆所寫的手稿。

看到這份手稿之後,王錫爵不再猶豫。

這些日子他在中書五房公事,見到了大明朝廷太多的腐朽黑暗,包括這一次袁煒下獄,更是讓王錫爵徹底失去了對大明朝的幻想。

看到手稿,王錫爵又想起自己在蘇州松江的日子,更加覺得留在京師沒意思。

他立刻說道:“你能帶我出京師嗎?”

年輕人點頭說道:“王大人去屋裡收拾一下,我們立刻就能走。”

王錫爵不再猶豫,不過他沒有直接去主屋見家人,而是直接衝向自己的書房。

中書五房公事雖然是一個品級很低的部門,但是卻是內閣承上啓下的重要部門。

甚至可以說這是個一個相當核心的部門,這在宋朝都是非常要害的部門,這些積年老吏,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可以左右國家的政策。

除此之外,王錫爵在中書五房公事還能接觸到六部九寺一臺,王錫爵在一開始的屈辱之後,很快就找到了新的目標。

這段時間,他遊走於六部九寺一臺,接觸到了很多具體辦事的官吏。

這其中一些真正有能力又懷才不遇的官員,全部都被王錫爵記錄下來,他在書房編寫了一份名單,將這些官員都記錄上去。

王錫爵到書房就是拿的這份名單以及他和這些官員的通信。

等到將這些都收拾好了,王錫爵帶着家人來到院子裡,對着那個蒙面年輕人說道:

“走吧!”

與此同時,在許國租住的院子裡,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

許國的反應和王錫爵一樣,他這些日子在太僕寺觀政,許國就將太僕寺的記錄好好看了一遍。

哪裡的馬場能產良馬,大明朝馬場在冊的記錄,太僕寺真的懂得馬政的官員名單,也全部都被許國記錄下來。

就在王錫爵和許國帶着家人離開京師不久,東廠錦衣衛就圍住了他們的府邸。

袁煒倒臺之後,言官自然不會放過王錫爵許國這兩個通敵分子。皇帝自然也是照單全收,光是一個袁煒還不夠分量,京師之中還需要一個“袁黨”才能承擔這次戰敗的責任。

這麼一套操作,總算是安定了京師人心,但是京師的糧食價格還是不出意外的開始瘋漲起來。

此時和明末不同,大明朝廷雖然依賴湖廣和江南,但是也不是完全靠着湖廣和江南的糧食過日子。

首先京師附近的京畿平原本身就是產糧區,當年成祖朱棣分封在這裡,糧食都能自給自足,只是京師現在人口多了,所以需要從南邊運糧。

九邊地區也是在軍屯產糧的,只不過近些年氣候越來越冷,而九邊的戰事越來越多,纔出現糧食短缺。

朝廷控制的山東地區也是產糧的,之前就是從登州海運糧食北上支援九邊。

只不過如今指望不上山東的糧食,現在山東的糧食都支援給了南下的九邊精騎。

另外山西,河南其實本來也是能納糧的,比如山西存留米爲一百五十二萬石,但是大部分要供養宗室。

這一次嘉靖也是急了,乾脆停了山西宗室的祿米,就是爲了緩解京師的糧食危機。

湖廣巡撫遊居敬在漕運斷絕之後,也通過陸運向京師運送了一批糧食,按理說京師也沒到完全沒有糧食的地步。

這一次的糧食上漲,就純粹是糧食商人哄擡物價在發國難財。

這下子朝廷也坐不住了,要是糧食這麼漲上去,低級官員都要餓肚子了。

言官紛紛上書,請求朝廷打擊這些大的糧食商人,穩定京師糧價。

皇帝如議,甚至派遣裕王親自掛帥,負責平抑京師糧價。

裕王領了這麼重要的差事,自然是心情激動,可是激動之餘,又茫然不知所措,他身邊既沒有可靠的行政班子,又沒有能夠幫他出主意的人,要怎麼打擊京師糧商,裕王根本不知道從何下手。

就在這個時候,喬莊打扮的高拱,一路狂奔到了京師,他裝成下人進了裕王府。

“高師傅!您受罪了!”看到瘦了一大圈的高拱,裕王垂淚握着他的手說道。

高拱對着裕王說道:“罪臣失陷南京,罪該萬死。” ▲ ⓣⓣⓚⓐⓝ▲ CΟ

“丟失南京不是高師傅的罪過,現在您且在王府住下!”

高拱也清楚,他現在的狀態根本沒辦法以正常身份返回京師了。

南京失陷,他操辦的新軍全部投敵,親兒子也投了蘇澤。

所以他只能喬莊打扮隱姓埋名返回京師,成爲裕王府上的私人幕僚。

這一路上高拱已經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他心中已經有了計劃,早就已經拋卻了自己朝廷官員的身份。

裕王將高拱請到書房,立刻說道:“高師傅,父皇讓我平抑京師糧價,打擊不法奸商,請問從什麼地方開始?”

高拱立刻說道:“京師糧商,都和京師權貴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有人乾脆就是京師權貴的家人。”

“壓制糧食價格,自古就有那麼幾個辦法。”

“一是從別的地方運來大量的糧食,官方低價售糧逼着糧商降價,殿下能搞來糧食嗎?”

裕王立刻搖頭,現在整個北方都在供養南下的九邊精騎,根本沒有多餘的糧食。

“二是抓幾個哄擡物價的糧商頭目,逼迫他們降價售糧,只要這些領頭的降價售糧了,糧食價格也就能下來了。”

裕王又問道:“要以什麼名義抓呢?”

高拱直接說道:“通賊,夥同蘇賊哄擡京師糧價,這個罪名足夠抓人了。”

裕王撫掌大悅,立刻就要去辦,高拱又說道:

“殿下,用此計還有幾點必須要提醒您的。”

“首先要抓京師知名的大糧食商人,如果抓小的,反而會成爲官員胥吏盤剝小糧商的機會,那樣的話京師糧食價格不僅僅降不下來,甚至還會因爲這些官吏盤剝而繼續上漲。”

“再者,遇到請託說情的您千萬不能鬆口,若是鬆口了一家,那其他家就有了話柄,再想要讓他們降價就難了。”

“最後這糧食的價格不能一下子降到底,百姓經歷過糧價上漲之後,看到糧食價格下降定然會囤糧,這時候若是價格一下子降到底,那就會出現擠兌搶糧,那樣京師糧價還是會因爲短缺上漲,所以這糧食價格要慢慢的降。”

裕王立刻說道:“高師傅,孤明白了,這就去辦!”

裕王轟轟烈烈的出門,立刻以裕王府的名義發佈告示,打擊通敵的不法奸商,要求這些糧商降價售糧。

果然市場上的奸商不爲所動,裕王立刻開始抓捕京師的幾個大的糧食商人。

京師之中果然權貴衆多,裕王剛剛抓了幾個人,就有一大堆勳貴登門求情。

其中包含了好幾位國公,甚至還有宮裡的大太監。

這一次裕王閉門謝客,堅決不賣這些人的面子,京師百姓得知之後都覺得大快人心,拍手稱快。

只可惜裕王才硬了兩天,一個人就讓他不得不見。

裕王的老丈人,李妃的父親李煒跪在地上,哭哭啼啼的對裕王說道:

“殿下!我們李家真的是守法經營,沒有哄擡糧價!那些言官天天盯着我們這些皇親,動不動就攻擊我們,這一次就是這些當官的報復我們啊!”

裕王想着高拱的話,坐在椅子上裝作不爲所動,李煒接着哭着說道:

“定是小老兒上次冬衣的事情辦的妥當,奪了徐閣老家的生意,所以這些清流才揪着不放的!”

這下子裕王也坐不住了,上一次冬衣的事情裕王得到了皇帝的嘉獎(劣質冬衣沒出大亂子),裕王一直都認爲是李家的功勞。

李妃生下了皇孫,這也讓裕王在皇帝心中的地位穩固。

一想到這裡,裕王還是忍不住走下來,扶起李煒說道:“李家忠勤國事,孤也是知道的,只是這京師糧價?”

李煒立刻保證說道:“降價!一定降價!”

裕王寫了一封手書交給李煒道:“出去之後不要大肆宣揚,立刻將糧價降下來,等到大戰過後,我會向父皇爲李家請賞的。”

李煒立刻喜上眉梢的說道:“殿下放心!回去就降價!”

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106章 紅陽教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430章 鐵路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025章 急救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388章 印花稅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466章 爭湖廣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088章屏蔽了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566章 睢陽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675章 宣傳戰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186章 大買賣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056章 脫毒難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071章 破題第034章 精製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495章 陽謀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77章 三江感言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77章 三江感言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653章 滾雪球第529章 電磁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251章 發鈔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220章 走哪條道?
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106章 紅陽教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430章 鐵路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025章 急救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388章 印花稅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466章 爭湖廣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088章屏蔽了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566章 睢陽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675章 宣傳戰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186章 大買賣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056章 脫毒難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071章 破題第034章 精製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495章 陽謀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77章 三江感言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77章 三江感言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653章 滾雪球第529章 電磁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251章 發鈔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220章 走哪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