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女真叛亂

不管可行不可行,最後徐琨決定還是讓兒子試一試。

去崇明島折騰,總比在松江府給自己惹事來得好。

送走了兒子,徐琨開始緊張的籌備松江鐵路公司的人員名單,儘快將鐵路公司的架子拉起來。

東南這邊正在籌備修建鐵路,明廷那邊也是大事不斷。

進入朝鮮的明廷九邊新軍統領李洵,這些日子的心情不太好。

一開始的時候,明廷的新軍趁着李舜臣不注意,還是取得了一些戰果,甚至差點打到漢城下。

但是在東南的支援下,李舜臣很快站穩了腳跟,牢牢佔據了幾個大城市和沿海據點,然後依靠進步會一步步鞏固戰果。

但是李洵依然不斷的向國內發回戰報,這些戰報都是明軍在朝鮮取得大勝,即將把東南的軍隊趕下海。

這些戰報大大激勵了明廷的士氣。

作爲李春芳上臺之後唯一的軍事成果,也爲了消除丟失漢中的惡劣影響,李春芳將朝鮮的明軍作爲典型大加宣傳。

宣傳李洵的戰果,同時也是李春芳爲了壓制越來越囂張的地方實力派,特別是雄踞山東的李成樑。

就這樣,李洵在明廷的報紙上被吹成了當世名將,李洵在朝鮮取得一些勝利,被吹成了史詩級大勝。

今天李洵在某某城大敗東南軍隊,斬首幾千人,明天李洵擊敗了李舜臣本部,李舜臣退守漢城。

在這些宣傳下,確實起到了一些穩定人心的效果。

李春芳同時又依靠李洵的這些勝利,派人加緊對遼東的控制。

山東,濟州城,山東總督衙門。

“父帥!”

李如鬆走進總督府,看到李成樑正在查看書信,急切的說道:

“父帥!朝廷真的是欺人太甚!遼東那邊寫信過來,說明廷又強徵一萬民夫去朝鮮!還要強徵我們在遼陽的軍需!”

遼陽是李家發家的地方,李成樑就是從遼陽都指揮使的位置上發家的,而且從李成樑發家之後,遼陽就一直都是他的大本營。

這是李家的根基。

前些日子,東南新軍在湖廣的時候,熊況用騎兵擊潰了劉世延部的火槍手,這場戰爭的詳細情況傳回了明廷之後,李成樑立刻上書請求重建遼陽鐵騎,要求朝廷幫助他在遼陽徵召騎兵,重新組建騎兵。

但是明廷用騎兵耗資巨大駁回了李成樑的要求,同時李春芳在遼東地區小動作不斷,企圖利用李洵的戰果來接管遼東。

這自然是李家父子不能忍受的,他們父子雖然在山東,但是山東和遼東隔海相對,雖然登州港還在東南手裡,但是李成樑還是在萊州建立港口,通過海上來往于山東和遼東,遙控掌握在遼東。

李春芳的這些小動作都被李成樑看在眼睛裡,比如這一次徵調的民夫,說起來是民夫,其實就是李家留在遼東的勢力。

明廷還通過戰時的法令,將遼東一些工坊和軍營佔據,想要通過這種方法蠶食遼東的控制權。

李成樑放下手裡的信,對着兒子說道:

“咱們這位李相爺,最大的問題就是認不清形勢。”

“當年張相爺執政的時候,也不敢動遼東的人馬,李春芳就這麼有把握,沒有我們李家,北方那些女真人就能安穩嗎?”

李如鬆立刻明白了父親的意圖,他看向李成樑說道:“父帥的意思,是讓女真人給明廷一些動靜?”

李成樑說道:“你讓李如彘帶些人馬返回遼東,給咱們李相一些顏色看看。”

七月。

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部落中,迎來了幾名騎手。

李如彘終於得到了返回部族的機會。

他身上是嶄新的鎧甲,除了這一隊本部的親信騎兵之外,李如鬆只給了他一個冊封,建州衛指揮使。

不過李成樑在遼東的威望極高,就是靠着這個冊封,李如彘迅速在建州女真中拉起來一支隊伍。

等到七月底的時候,京師的中書省就接到了雪花般的奏報,遼東女真造反了!

遼東女真因爲不滿明廷在遼東的橫徵暴斂,在白山黑水之間盟誓騎兵,襲擊明廷在遼東的運輸路線,甚至還截斷了明廷支援朝鮮的物資!

李春芳坐在中書省,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人都麻了。

這些女真人從哪裡來,李春芳心中也有了猜測。

對於他在遼東做的這些小動作,經營遼東多年的李成樑不可能不清楚。

而朝鮮的戰局,是李春芳上臺以後唯一值得誇讚的政績了,一旦朝鮮的戰事失利,對於李春芳這個中書丞相的威信打擊是巨大的。

而個人威信這個東西,已經成爲如今執掌明廷的統治者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了。在失去了強有力的皇權之後,中書省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以來於中書丞相個人的威信和政治手腕。

而比起之前的張居正,李春芳的能力和威望都明顯不足,就連言官們有些控制不住了。

看着下方吵成一團的衆人,李春芳揉了揉腦袋。

他是靠着投機隆慶,迎接上皇返回京師而進入內閣。

那時候的李春芳,看着內閣首輔的風光,就暗下決心一定要成爲內閣首輔。

後來高拱去任後,張居正改組內閣爲中書省,作爲中書丞相威壓皇室,名爲丞相實爲攝政,可以說是在無限風光。

李春芳作爲中書省的副相,他看着張居正施展權術而羨慕不已。

但是等熬走了張居正,自己坐在這個位置上了,李春芳發現一切都變了。

今天是李春芳在府上召集親信舉行的內部會議,商討的就是遼東的事情。

可自己的黨羽就已經吵成了一團,就這個樣子,敵人估計打進京師,自己這些屬下們也商討不出什麼有用的應對之策。

李春芳揉了揉腦袋,看着爭論不休的屬下們,終於清了清嗓子。

“諸位,遼東建州女真叛亂,難道大家都拿不出有用的方案嗎?”

衆人沉默了。

李春芳的風格和張居正不一樣,張居正對於有能力的屬下,還是不吝嗇功勞和獎勵的。

但是李春芳的性格是牆頭草,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搖擺不定,而且很少會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他都會引導屬下說出自己想要的結果,然後自己再選擇一方去支持。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在出了事情之後,李春芳就可以迅速撇清責任,將責任推到下屬頭上了。

而這一招,李春芳確實是屢試不爽。

和李春芳相處久了,明廷大臣們更加懷念張居正的作風。

雖然張居正比較蠻橫,但是好歹他不會將責任推給屬下。

前幾次關於整頓京師市場的改革,引起了包括皇商清遠伯李家在內的激烈反對,李春芳就將主持京師市場整頓的官員罷免,轉而向這些權貴妥協,這又寒了下屬的心。

而整頓京師市場,不過是得罪商人的利益,遼東的事情可是要得罪李成樑的。

李成樑在山東,對於山東文官是頤指氣使,甚至還越過了朝廷的程序,斬殺了一名縣令。

雖然這個縣令也是死有餘辜,但也可以看出李成樑的蠻橫和不把文官看在眼裡。

如果在遼東的事情提錯了建議,那萬一李成樑帶兵進京問罪,豈不是要被李春芳“借頭顱一用”來謝罪?

所以剛剛屬下們只是激烈的“爭論”,但是討論的都是空泛的話題,根本沒有人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而李春芳本身又不知兵,這個劣勢就更大了。

他也茫然的看着衆人,不知道要如何應對。

過了半天,終於有人站出來說道:

“丞相,依屬下看,還是新軍大臣李大人最瞭解遼東的情況,李大人在女真中威望很高,屬下以爲莫不要讓李大人主持遼東的平叛?”

這句話說完,立刻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

李春芳也猶豫起來。

光是一個山東,已經讓李成樑尾大不掉,如果真的讓他再佔據遼西,那麼京畿地區就被南北夾擊,那自己這個中書丞相大,還是李成樑這個新軍大臣大?

但是自己手下的人根本無法平定女真叛亂,若是真的影響了朝鮮的戰事,自己也要威望掃地下臺。

李春芳遲疑不定,這時候有人說道:

“丞相,屬下以爲李大人之子李如鬆能力出衆,可以擔任遼東總兵。”

李春芳微微點頭,李成樑和李如鬆雖然是父子,但是李成樑也不是隻有李如鬆一個兒子,父子之間也不是完全一體的。

而李家在遼東的威望,也可以給李如鬆用。

想來想去,也只有這個辦法。

八月,明廷下旨,調任新軍大臣李成樑之子李如鬆爲遼東副總兵,負責女真平叛諸事。

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388章 印花稅推一本朋友的書第010章 趕海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053章 虎狐犬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017章 衛學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237章 水戰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623章 教亂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075章 治本經第004章 龍王第663章 神聖感第451章 僭主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491章 橡膠樹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659章 碾碎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651章 新火槍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529章 電磁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533章 活該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160章 掀桌子088章屏蔽了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281章 講武堂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657章 拼命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281章 講武堂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057章 邀請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170章 縣試前
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388章 印花稅推一本朋友的書第010章 趕海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053章 虎狐犬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017章 衛學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237章 水戰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623章 教亂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075章 治本經第004章 龍王第663章 神聖感第451章 僭主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491章 橡膠樹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659章 碾碎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651章 新火槍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529章 電磁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533章 活該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160章 掀桌子088章屏蔽了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281章 講武堂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657章 拼命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281章 講武堂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057章 邀請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170章 縣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