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 衛學

衛學,顧名思義就是衛所的學校。

大明朝的學校制度,是洪武帝親自制定的,學校不僅僅是學術教育設施,也是官方機構。

不過衛學和衛學之間也有區別的。

比如張居正就讀的湖廣荊州衛的衛學,那是擁有廩生20人,增廣生20人,附學生10人的正經官方學校。

湖廣荊州衛學還擁有舉行科試,選拔參加鄉試的資格,地位和縣學一樣,又因爲僅僅對荊州衛的軍籍和軍餘子弟招生,競爭要比縣學府學還小。

而長寧衛的衛學,則只是衛所從外聘請啓蒙教師的私人性質學校,沒有衙門撥款,更沒有生員的資格。

雖然長寧衛的衛學只是私學,但是能辦私學的衛所,也已經是相當了不起了。

九姑婆陷入到了回憶中,在她年輕的時候,那時候東南地區還沒這麼亂,長寧衛還是一個很繁華的衛所。

九姑婆還記得那時候衛學朗朗的讀書聲。

長寧衛的衛學設立於四祖時期,衛所還專門有錢撥給衛學,從外面聘請蒙師,教導長寧衛子弟讀書開蒙。

那時候長寧衛也有不少人家能吃飽飯,想讓孩子讀書開蒙,試試科舉的路子。

不過長寧衛的子弟在讀書上沒什麼才能,從開辦衛學以來,連通過縣試府試獲得生員資格的讀書人都沒有。

而隨着長寧衛開始衰落後,衛所開始無力承擔衛學的費用。

要知道衛學可不僅僅要請一個蒙師,還需要筆墨紙硯,還要購買教材。

上衛學就要脫產學習,等於家裡少一個勞動力,而衛學也需要繳納給蒙師的束脩,這一進一出下來,越來越多的衛所子弟退出了衛學。

也不知道在什麼時候開始,衛學裡那位嚴厲的蒙師離開了,沒了老師之後,衛學裡再也沒有響起讀書聲。

九姑婆從回憶中返回現實,她看着蘇澤說道:

“衛所這個樣子,是負擔不起衛學的,也不會有人將孩子送到衛學的。”

蘇澤連忙說道:“侄兒知道,也沒準備招更多的學生,只想讓他們有個讀書的地方。”

九姑婆又說道:“筆墨紙硯的錢,衛所也出不起。”

“沒事,可以先用沙盤習字。”

蘇澤怕九姑婆拒絕,又說道:“又不是要讓他們去科舉,只是識字而已,每天讀上半日的書就可以了。”

這下子九姑婆終於點頭說道:“那衛學荒廢了這麼久了,怕是桌椅板凳都不堪用了,你試試能不能修修。”

“家祠那邊我去和家老阿公說,把衛學裡那幾本書要過來。”

蘇澤立刻說道:“那就多謝阿姑了!”

九姑婆是衛所家廟的廟祝,在長寧衛也很有聲望,有了她出面,果然家祠同意了將原本的衛學交給蘇澤,還將當年衛學裡的書交給了他。

不過那位家老阿公也提了要求,要讓蘇澤除了林良珺和林彩娘之外,再免費帶三名衛所子弟讀書。

蘇澤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反正一個羊也是趕,兩個羊也是牽,他本來就是要帶兩個蘿蔔頭讀書的,再多帶三個也無所謂。

就這樣,家祠後的衛學被重新打開,蘇澤帶着兩個蘿蔔頭忙了一天,終於將衛學清掃完畢。

原本的桌椅都不能用了,不過林良珺這小蘿蔔頭在衛所中頗有人脈,和他一起玩的一個孩子是衛所船塢的大匠家的孫子,林良珺拉着那個玩伴也報名入了衛學,然後拉着蘇澤將破損的桌椅拉到了船塢。

船塢在衛所靠海的坡上,長寧衛是海衛,自然需要日常維護戰船,船塢由一名大匠林顯宗主持,手下的工匠都是他的徒弟。

蘇澤還是第一次見到大明的船塢,他好奇的打量這座建築。

這座船塢是建造在靠海的緩坡上的,整個船廠佔地極大,前面是堆料的倉庫和各種工坊。

穿過這些工坊後,蘇澤視野豁然打開,靠海的地方則是一座巨大的露天作業場,福船被懸空架在一排梁木上,船匠林顯宗正帶着徒弟們緊張的維修着。

蘇澤驚訝的看着這座巨大的露天作業場,穿越前的時候長寧衛的船廠早就在清代荒廢了,連遺址都沒留下來。

在家譜的記載中,只留下隻言片語對於船塢的記載,只知道這座船塢佔地極廣,下面有木料坊、鐵釘坊、作索坊、船錨坊等配套的工坊。

當現實中看到這座船塢的時候,蘇澤震驚於這座船塢的龐大,而更讓他震驚的是被安置在船塢維修的這座福船。

上一次戰船歸來的時候,蘇澤還被當做倭寇捆在家廟裡,福船靠港之後就被拖入了船塢維修,他一直都無緣見到這艘長寧衛的戰艦。

現在看到這艘福船連甲板足足有三層,長度足足有近二十米,也就是大半個籃球場那麼長!

光是船體就足足有七八米高,甲板之上還有一層船樓,船樓四周都有茅竹紮成的裝甲防護。

船上有一座巨大的桅杆,這是福船的主帆,主帆上掛着的不是西方帆船的那種布制風帆,而是用一片片薄薄的竹篾編織而成的,如同百葉窗一樣的風帆。

光是這風帆上使用的竹篾數量,就讓蘇澤頭皮發麻,只需要多少功夫才能製作出這樣的風帆啊!

在沒有機器的古代,建造這樣的一艘戰船需要多少力氣,蘇澤簡直不敢相信!

小蘿蔔頭林良珺看到蘇澤這幅驚訝的樣子,得瑟的說道:

“怎麼樣?我們長寧衛的戰船可是二百料的船!在整個福建都是排的上號的好船了!”

蘇澤點點頭,在穿越前他知道明代造船業發達,要不然也不會有三寶太監下南洋了。

但是親眼見到如此龐大的戰船,蘇澤才知道明代的造船業竟然已經發到到了這個地步,這艘福船和歐洲的帆船比也一點都不差,甚至有些性能還要勝於歐洲的帆船。

林良珺又指着懸空的福船問道:“我再考考你,你知道這船是怎麼懸空架在這梁木上的嗎?如果你能答出來,我就和彩娘一起喊你哥!如果你答不出來,就喊我哥如何?”

林良珺叉腰看着蘇澤,這土包子剛剛那副震驚的樣子,肯定從沒進過船塢,就算他是讀書人也不可能什麼都知道!這次自己贏定了!

蘇澤環視了一圈,微笑着說道:“這有何難,潮汛來的時候海水會上漲,船塢打開閘門引海水進入船塢內,海水沒過樑木後,再用繩索將戰船拉進船塢,等到潮汛落下再排出海水,堵上閘門讓海水不能再進來,戰船就懸空架在梁木上了。”

林良珺目瞪口呆,沒想到蘇澤就這麼一掃,就知道了其中的原理,讀書真的這麼厲害嗎?

林良珺不情不願的喊道:“阿兄。”

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237章 水戰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653章 滾雪球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525章 分產令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023章 蘆田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241章 朕的錢!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430章 鐵路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030章 鬼市第83章 練銃兵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251章 發鈔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160章 掀桌子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009章 寒菜粥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431章 蒸汽機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
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237章 水戰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653章 滾雪球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525章 分產令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023章 蘆田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241章 朕的錢!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430章 鐵路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030章 鬼市第83章 練銃兵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251章 發鈔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160章 掀桌子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009章 寒菜粥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431章 蒸汽機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