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採生折割

第142章 採生折割

蘇澤想了想說道:“胡公公,我能安排幾個學生到你這裡幫忙嗎?”

“幫忙?學習織染嗎?”

蘇澤點頭說道:“我想讓衛所的孩子也學點手藝。”

胡公公無所謂的說道:“這有何難,蘇相公儘管派人過來,雜家必不藏私,傾囊相授!”

蘇澤又和胡公公攀談了萃取染料的辦法,兩人都覺得意猶未盡,約着下一次再談。

帶着林良珺這個孩子,夜裡趕路不安全,蘇澤又在礦監中留宿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才將林良珺送回衛所。

這些日子,林彩娘已經承擔起家廟的工作。

九姑婆和家老阿公一樣,年紀大了之後,身子容易疲乏,林彩娘已經學會了廟祝的儀式,現在除了衛所祭祀家祠等大型的儀式,林彩娘都能勝任了。

不過讓人奇怪的是,自從蘇澤來了長寧衛,衛所日漸富裕起來,緊接着又打了幾個勝仗之後,來家廟的衛民日漸少了。

九姑婆則對此見怪不怪了,越是日子難熬,來家廟的人就越多。

現在衛所的日子好起來了,誰沒事來家廟禱告啊。

家家戶戶的孩子們都趁着好天氣在灘塗上曬鹽,只要出現晴空沙灘上就都是人。

小蘿蔔頭林良珺已經成了曬鹽業務的總承包商,他把做了記號的貝殼發給參加曬鹽的孩子,用來計算他們在曬鹽中的貢獻,等到交上鹽之後再按照貝殼分錢。

甚至這些貝殼都已經成了長寧衛孩子之間的流通貨幣了。

陸氏管理的紡織作坊規模是越來越大,不僅僅是衛所中的寡婦,一些老婦人也參加了織布作坊。

陸氏建議蘇澤又在一座廢棄的穀倉當中放置織布機,讓附近的婦人去穀倉上工,蘇澤又請船廠的匠人們再製作了幾臺織布機。

蘇澤很快發現林顯揚這個嫂子確實手巧,她雖然不懂機械原理,但無師自通自學成才,已經能夠修理織機中的大部分的故障,蘇澤只能感慨這就是勞動人民的智慧啊。

背山村的棉花已經開始供應長寧衛,自從建溪疏通之後,蘇澤又給背山村規劃了幾條新的灌溉設施,又給陳氏增加了幾十畝的水田。

蘇澤還改進了灌溉的方法,棉花並不是所有生長週期都需要大量水的,蘇澤給背山村重新做了規劃,設計了活動水閘,只在最需要水的時候開閘灌溉,又能給背山村省下灌溉的水。

背山陳氏在長寧衛平定礦盜之後,更是牢牢的綁在了長寧衛的戰車上。

這年頭,沒什麼比安全感更重的了。

孫典史的莊子也派出人,請求蘇澤幫着他們整理水利設置,蘇澤看着水利技能Lv4,380/400的經驗值,決定這次從縣城回來就去孫典史的田莊刷一刷經驗。

新世界號的船員已經隔離結束,除了一些有劣跡的船員被蘇澤留在島上,其餘船員都可以在衛所居民監視下上岸居住。

蘇澤已經承諾,只要等到倭亂結束,海域不再封鎖就放任他們離開。

這樣的承諾讓大部分船員都安定下來,這年頭出海拼搏的,說得好聽是冒險家,說的不好聽的就是陸地上活不下去的。

馬六甲不是他們的家鄉,反正在長寧衛也能吃飽飯,也沒人嚷嚷着回家了。

林默珺倒是對操縱馬尼拉大帆船產生了興趣,她聘請了幾個懂漢話的船員,向他們請教操縱西夷帆船的技法。

雕版工匠姚春去了縣城,他的妻子和孩子都留在了長寧衛。

自從姚春走了之後,熊五又清閒了下來。

這傢伙也不知道怎麼就和皮埃爾神父混到了一起,他們一個說法語一個說漢語,竟然還能交流,甚至還能用手比劃着爭吵辯論,這都讓長寧衛衆人非常驚訝,但只要他不在長寧衛宣揚那套理論,蘇澤也懶得管他。

阿方索船長也明白,新世界號要不回來了,再三考慮之後,他決定開始動筆,學習自己的偶像馬可波羅,將自己在東方的見聞記錄下來,那就算是自己被船東告到破產,靠着出版遊記說不定也能安享晚年。

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阿方索船長整日拿着自己的航海日記本,在長寧衛中轉悠。

他也喜歡上了碳筆,他認爲這種筆更容易書寫,阿方索船長沒事做就和衛所的人交談,他發現自己筆記本上出現最多的名字就是蘇澤。

阿方索船長對於蘇澤這個語言天才更加好奇,當他聽說蘇澤還能修監水利設施,見到了蘇澤治理過的建溪之後,阿方索驚訝無比。

這就是大明朝的讀書人嗎?阿方索聽說蘇澤還能寫戲劇,只可惜他的漢語水平只限於口語,看不懂漢字,無法欣賞蘇澤的佳作。

阿方索再次感慨,大明朝的讀書人都這麼厲害嗎?這位蘇澤簡直就是大明朝的列昂納多·達·芬奇,這樣人竟然還是大明朝最低等級的讀書人?

現在阿方索開始相信馬可波羅的說法,也許大明朝的首都真的是一座鋪滿了黃金的城市!

蘇澤並不知道自己在阿方索心中的聲望,已經從尊敬提升到了崇敬。

到了八月中旬,蘇澤又到了進城讀書人的日子。

但是這一次去縣城的路上非常繁忙,到處都是推着車的百姓。

等到了城門口,蘇澤遇到了戶房的吏員林清遠,這纔想起來八月是大明朝夏糧徵收的日子。

大明朝徵收的糧食分成兩個季節,分別是八月的夏糧徵收和十月份的秋糧徵收。

在張居正一條鞭法之前,徵收以本色爲主,也就是實物徵收農業稅,福建是夏糧收麥,秋糧收稻。

長寧衛是軍屯的軍衛,所以不需要向縣衙徵收夏糧,反而縣衙徵收的夏糧要送一部分稻長寧衛來,所以這些日子長寧衛的農戶都在地裡忙碌,蘇澤卻不知道徵收夏糧的事情。

徵稅,這自古以來就是考覈地方官員的第一要務,雖然東南地區在倭亂威脅中,但是隻要朝廷不下旨免徵,夏糧徵收就停不得。

一遇到了林清遠,他就大倒苦水。

“蘇相公,也不知道怎麼這麼倒黴,我抓鬮抽到了去城南那幾戶莊子收稅。”

南平縣城四周的土地,南方水網最密集,田自然是最好的。

南平縣城有南貴東富,北貧西賤的說法。南邊土地的的主人非富即貴,所以林清遠才一臉苦惱。

蘇澤明白他的心思,是想要讓蘇澤到縣衙去說項。

不過蘇澤不準備摻和徵糧的問題,這玩意兒在大明就是一個無底洞的難題。

但是要了解如今南平縣城內的百姓矛盾,蘇澤還是問道:“那面幾個莊子的糧食這麼難收?”

“何止是難徵,去年的秋糧都沒徵全呢!”

蘇澤看到城門邊上的茶肆,拉着林清遠去茶肆詳細說。

茶肆的茶博士送上放涼的茶水,看到林清遠吏員的皁色吏服,遠遠的躲到了外面。

林清遠苦笑一聲說道:“百姓畏我等如虎,嫣不知我們也有不如狗的時候。”

林清遠大倒苦水:“城南蔡員外,他家的莊子土地最多,他家的糧也是最難徵的。”

蘇澤端着茶水安靜的聽着,林清遠說道:

“蔡員外是南直隸六部員外郎致仕的,就他家的欠糧最多。”

很多人都認爲明代優待讀書人,優免讀書人名下的土地田賦,其實這是錯誤的。

有功名官員能夠優免的是雜役,並不是賦稅。

大明朝百姓身上的負擔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基於土地的賦稅,另外一個就是基於人丁的雜役。

賦稅很容易理解,就是土地產出糧食,按照比例徵稅。

雜役就是基於人口分擔的義務,按照人口比例派人去給官府免費幹活。

這些活兒包括修城牆、修水利工程、運送糧食、給官老爺擡轎子等等。

連給官府做衙役,其實也是一種雜役。

有明一代的雜役是很重的,很多百姓將自己的戶籍投效到有功名的讀書人名下,就是爲了免除雜役。

只要是官府登記在冊的土地,田稅都是少不了的。

可田稅少不了,但是能不能徵收上來,那就不好說了。

比如這位蔡員外,曾經做過南直隸戶部員外郎,在官場交友廣泛,衙役連他家宅子的門都進不去,更不要說是催徵田稅了。

城南很多莊子,看到蔡員外不交田稅,那也跟着後面抗稅,搞得每次去城南征稅的稅吏都沒辦法完成任務。

無法完成任務,就要被縣裡的老爺斥責,甚至要自己掏腰包補足欠稅。

“蔡員外那麼多土地,他又是怎麼抗稅的?”

林清遠這段時間沒少和蔡家扯皮,疲憊的說道:“蔡員外說他家這些年都沒種糧,拿不出糧食交稅。”

這個理由也行?

蘇澤想到自己如果造反,也免不得要和這些“鄉賢”打交道,他問道:

“那這些年蔡員外都種的什麼?”

“蔡家那幾個莊園都種的菘藍。”

菘藍?菘藍不就是板藍根嗎?

“蔡員外是延平府織染大戶,城裡的染坊基本上都是他家的。”

原來如此,這蔡員外倒是理財有術,這傢伙全部種的都是經濟作物。

蘇澤想到自己讀研時候做過的課題,大明朝南北都缺糧,但是南北缺糧的原因是不一樣的。

福建廣州地區的土地畝產兩倍於北方地區,長寧衛就廣泛種植占城稻等優良的糧種了。

明明畝產是南宋的雙倍,可福建依然缺糧食。

就連縣衙每年應該撥付給長寧衛等衛所的軍糧,往往也都缺斤少兩,去年的到現在還拖欠着呢。

福建缺糧食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爲貿易發達,種植經濟作物的利益遠大於種糧,所以大戶都更願意“改稻爲桑”。

現在還不是最嚴重的時候,等到明末菸草傳入中國,種植菸草利潤巨大,福建的大戶紛紛挖掉糧食,改成種植菸葉,導致福建明明畝產很高,卻只能靠紅薯充飢。

蘇澤這下子明白了南平縣徵糧的難處了。

大戶不種糧食,他們有人脈有力量抗繳糧食。

但是在考覈徵糧這項指標的時候,是以府縣爲單位的,方知府和白知縣的考成結果,都和糧食能不能徵收足息息相關。

大戶不交,那稅吏自然只能去盤剝小民了。

加上稅吏從中貪腐,自耕農的負擔越來越重。

等到了明末,再加上雜役和各種苛捐雜稅,自耕農紛紛破產,形成流民大軍。

不過現在矛盾還沒到這個地步,但是徵糧的矛盾已經很大了。

更不要說今年鬧了幾次倭寇,田地也沒有好好打理,夏糧已經欠收了。

所以縣衙對戶房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從城南那幾個大戶那邊弄點糧食出來,那些窮老百姓已經沒有油水可榨了!

縣官難做,不過白知縣也是一名強勢的縣令,他手腕高超,蘇澤準備好好看這位知縣和大戶鬥法了。

蘇澤在戶房也沒有熟人,只能向林清遠表示遺憾了。

林清遠也知道自己是病急亂投醫,他只能求着蘇澤給白知縣美言兩句,千萬不要革了他吏員的職務。

蘇澤進了城,直接來到了《拍案驚奇》的編輯部。

編輯部前聚集了不少衣衫襤褸的孩子,領頭的是個身材矮小的男孩。

這孩子穿着破爛衣服,神情不卑不亢,和陳朝源行了一禮,那些圍着編輯部的孩子就隨他一起離開了。

“陳兄,剛剛那些孩子是怎麼回事?”

“蘇兄還是進來說吧。”

進門之後,陳朝源說道:“剛剛那些都是我們《拍案驚奇》的報童。”

“報童?”

“是啊,按照蘇兄的意思,我們找了這些城裡流浪的報童賣報,確實多賣了不少報紙。”

陳朝源嘆息一聲說道:“本以爲這是行了善事,卻沒想到害了這些孩子。”

“城裡的霸王社看上了賣報的錢。”

蘇澤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關節,他看不上一份報紙走街串巷賺三錢銀子,但是很多人看得上。

霸王社是南平縣城內的會社幫派,他們連惠民藥局的免費藥都要轉賣賺錢,自然不會放過這一份報紙三錢銀子的利。

“是我欠周全了。”蘇澤說道。

陳朝源說道:“霸王社的事情這些孩童自己解決了,剛剛和我談話的那個孩子,將報童組織起來,和霸王社狠狠的衝突了幾次,這些孩子雖然小,但是從小在街頭也自有一股狠氣,他們團結一心以多打少,倒是讓霸王社不敢伸手了。”

蘇澤頗爲驚奇,沒想到這些孩子竟然能做到這一步。

“那孩童爲何還要找陳兄?”

陳朝源嘆息一聲說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他們打跑了霸王社,卻招來了採生折割人。”

(本章完)

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657章 拼命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97章 再破題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667章 政治仗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409章 廣築城?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036章 售鹽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351章 《治安疏》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83章 練銃兵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311章 從“賊”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531章 歌舞團第055章 算卦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172章 榜一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123章 打擂臺推一本朋友的書第675章 宣傳戰第550章 授權第008章 屬性點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595章 重注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123章 打擂臺推一本朋友的書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531章 歌舞團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635章 軍功章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003章 占卜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658章 少爺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634章 爭陝西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658章 少爺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
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657章 拼命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97章 再破題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667章 政治仗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409章 廣築城?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036章 售鹽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351章 《治安疏》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83章 練銃兵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311章 從“賊”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531章 歌舞團第055章 算卦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172章 榜一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123章 打擂臺推一本朋友的書第675章 宣傳戰第550章 授權第008章 屬性點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595章 重注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123章 打擂臺推一本朋友的書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531章 歌舞團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635章 軍功章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003章 占卜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658章 少爺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634章 爭陝西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658章 少爺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