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再破題

第97章 再破題

蘇澤自從到縣學求學以來,還從沒見過縣學如此熱鬧的場景。

他找來了縣學的門子問道:“老丈,今日縣學怎麼來了這麼多人?”

門子自然是認識蘇澤的,他嘆息說道:“聽說城外鬧了倭寇,府學和延平書院的人都涌進了城內,知府大人將他們都安排在縣學,這叫什麼事啊!”

蘇澤這下子才明白,原來這一切也和自己有關,都是殺徐士盛引起的連鎖反應。

南平縣城有兩官一私三所學校,只有南平縣學在城內,延平府學和延平書院都在城外。

原本三家學校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但是這次傳出倭寇在距離縣城三十里的地方行兇,延平府學和延平書院坐不住了。

萬一真的倭寇打過來,學校裡這點讀書人根本防不住。

能在府學讀書的起碼都是過了童生試的秀才,能在延平書院讀書的都是本地仕宦鄉紳的子弟,若是這些人都被倭寇擄走,新到任的方知府也背不起這口黑鍋。

於是方知府一道命令,讓府學和延平書院的師生都搬到縣學來,反正縣學也有校舍和課堂,湊合過一段日子,等到倭寇的風聲退了再回去。

整個延平府的讀書人都誇讚知府老爺辦事周全,愛民如子。

唯一鬱悶的就是縣學中的師生了。

府學和縣學雖然沒有上下級關係,不過府學這位鍾教授和海瑞都是舉人出身的學官,資歷又要比海瑞深。

而延平書院的山長陳默羣更是不簡單,他算是福建知名的大儒,而且他是進士及第沒有做官,和當今內閣次輔徐閣老是同年。

海瑞這個縣學教諭,鍾教授這個府學教授和陳默羣這個書院山長,好歹還能維持表面上的和氣。

海瑞將自己的房間讓給年紀最大的陳山長,自己和鍾教授則住在側廂房。

但是這麼多學生涌入縣學,校舍明顯就不夠分了。

最後還是海瑞出面,將原本是單人的校舍加了牀鋪,改爲四人合住的羣體宿舍。

可是這些學生還覺得海瑞怠慢了他們,他們也不敢找海瑞這個舉人教諭的麻煩,而是沒事就欺負一下縣學的學生。

不過大家都是讀書人,也不好動手,於是就變成了互相考較功課。

而三家學校中,本來就是縣學科舉成績最差,又被海瑞清退了不少人,人數也是最少。

作爲縣學土著,卻被鳩佔鵲巢的延平書院學子和府學生欺負的不敢上課。

膽小的周秀才更是被嚇得搬出了校舍。

而門口的這些車馬,都是這些府學生和書院學子帶來的,海瑞不允許他們的書童和僕人進縣學伺候讀書,這幫人乾脆就將車馬停在了門口,將路口徹底堵死。

蘇澤也沒想到,自己假借倭寇的名義殺了徐士盛,竟然惹出這麼多連鎖反應。

在門子的指引下,蘇澤繞過了人羣進了縣學,整個縣學裡鬧哄哄的。

陳朝源、熊嶽和林清材已經到了,穿着補丁官袍的海瑞向四人走來。

“教諭!”

蘇澤四人行禮,海瑞答禮之後說道:

“縣學事忙,今日你們自學吧,明日等安頓好了府學生和書院學子,我再給你們上課。”

“老師您忙吧,我們自己讀書就是了。”蘇澤連忙說道。

海瑞點點頭,又頗有些不好意思,用商量的說道:

“原本說了給你們安排校舍,如今本縣生員都住不下了,這幾日伱們四人擠一擠,共住一間校舍如何?”

四人紛紛點頭說道:“擠一擠也是挺好的。”

海瑞見自己說服了四人,也長舒了一口氣說道:“這幾日縣學人多口雜,你們低調一些。”

說完,海瑞看了一眼蘇澤。

蘇澤心中冤枉,自己可是一向低調行事,海瑞竟然覺得自己會強出風頭。

海瑞交代完了事情,匆忙的向講學的明倫堂走去,蘇澤四人則將東西一齊搬到了陳朝源的房間中。

距離上次見面才過了半個月,南平城內的氣氛竟然緊張成了這個樣子,四人不免有些唏噓感慨。

說了一些近況後,本地人,又是四人中消息最靈通的陳朝源說道:

“我聽說這些府學生和書院學子都嫌棄縣學狹窄,不滿海教諭合宿的要求,今日總是抓着縣學生出題,不少縣學生都不敢在校舍住了,我們這兩日可要小心點。”

熊嶽連忙說道:“可不是嘛,我今日進縣學差點被一羣書院學子拉去拷問,還好我說自己不是縣學生員,那夥人纔沒拉我過去。”

陳朝源又說道:“要不然今晚就去我家住,明日再來上課?”

陳家距離縣學也不近,而且縣學門口水泄不通的樣子,一來一去也浪費時間。

林清材反對說道:“明日還有早課,從陳兄家裡趕過來怕是來不及,我們還是擠擠吧。”

蘇澤也點頭贊同,四人乾脆擠在校舍裡,開始交流這些日子讀書的心得。

前天蘇澤科舉已經突破了Lv4,如今他四書和四書集註都已經算是通讀了,都是能考過童子試的水平。

只剩下選治的五經學完,估計就能刷到Lv5了。

作爲有系統的掛逼,蘇澤自然選擇了五經中難度最高的春秋了。

這一次來縣城,蘇澤本來想要借閱縣學的春秋抄寫,卻沒想到遇到這樣的事情。

陳朝源他們都是開蒙之後就矇頭自學的,雖然四書和集註的內容都記得了,但是他們都是死記硬背的,很多內容都是不求甚解,根本不知道書上真正的含義。

蘇澤這個Lv4指導他們自然是綽綽有餘,很快就從四人討論學問,變成了三人向蘇澤請教學問。

【研習經義,科舉技能+10,Lv4,30/400】

一個時辰過去了,蘇澤看到系統跳出來的提示,更是覺得眼前這三位是上好的經驗寶寶,更是認真的解答他們讀書時候的疑惑。

“原來是這個意思啊!”陳朝源一拍大腿,經過蘇澤的解釋,他終於掌握了這段經義的要義了。

蘇澤又和他們討論了一個時辰,當科舉技能漲到40/400經驗的時候,校舍外傳來了喧譁聲。

熊嶽平日裡讀書就坐不住,聽到外面聲響更是坐不住了,將剛剛夾着尾巴做人的宗旨忘得一乾二淨。

熊嶽站起來說道:“我出去打探一下!”

說完熊嶽就推門出去,蘇澤也被勾起了好奇心,放下手中的書說道:

“我們也去看看熱鬧?”

三人結伴出了校舍,只看到在校舍前的空地上,幾個讀書人正在擼着袖子幹着體力活兒。

他們將一根木頭柱子插進了地裡,然後又將一個卷軸掛在了柱子上。

等到那幾個讀書人忙完了,一個年輕的公子哥走到了柱子邊上。

陳朝源立刻說道:“那是沙縣黃時行,是延平書院學子的領袖,宋之名臣黃裳之後。”

等等,黃裳?

蘇澤很想上去問問,這位黃時行會不會《九陰真經》。

不過這位黃裳歷史上確有其人,是南宋一代名臣,還有以爲數學家和天文學家。

黃裳著有《天文圖》,黃裳運用多年學習研究天文學和星占學知識,結合自己反覆觀測星象的實踐經驗繪製而成的這幅圖,全圖共繪恆星1440顆。

而黃裳也是理學宗師,提出了“三才本性”說,主張天地人三才合一,追求天人感應的境界。

黃裳本來是巴蜀人,但是在做福建知州的時候將家族遷到了福建,後來黃裳在福建病逝,因爲南宋戰亂子孫就留在了延平府。

陳朝源用羨慕的語氣說道:“這黃時行十五歲就考過了童子試,如今剛滿二十歲,在延平書院中每次考覈都功課第一,陳山長都說他下次必定中舉!”

想到人家十五歲就考上了秀才,陳朝源更是覺得自己是廢物。

儒學世家,少年登科,果然是主角待遇啊。

看着被衆人圍住的黃時行說道:“今日我們三校並住,也算是延平府一段佳話了,這是本人蒐集的一道妙題,但是苦思了數月沒有破題之法。”

說完黃時行揮揮手,有跟班拉動繩索,一枚官鑄銀元寶被吊上了木頭柱子。

“我懸賞四十兩銀子,向諸位求一破題之法。”

看到銀元寶,衆人都驚歎於黃時行的出手闊綽。

不過蘇澤只是冷冷的看着,這黃時行肯定是早就想好了答案,懸賞破題只是爲了揚名。

等大家都答不出來,黃時行再恍然大悟“偶然”想出答案來。

這題目肯定是和上次白知縣那道“梁惠王章句下”一樣,都是相當刁鑽的題目。

看到氣氛醞釀的差不多了,黃時行拉開書卷,只看到一個書卷上一個字都沒有,只有一個大大的圓圈!

這是什麼?

那些摩拳擦掌,準備破題的士子們都愣住了。

這是什麼鬼題目?一個圓圈?

蘇澤嘴角含笑,原來是這個題目啊。

蘇澤當年跟隨導師研究明代科舉史,就曾經遇到過這個題目。

其實這並不是科舉正式的題目,而是類似於民間腦筋急轉彎的怪題。

這個圈倒不是代表數字0,而是在《論語》排版中用來分割章節的符號。

嚴格的說這個題目也是符合科舉考試出題範圍的,畢竟只要是四書五經中的內容,都可以拿來出題。

後面清代的科舉考試題目更加不靠譜,甚至有將前後句連在一起拼湊出來出題的。

現場一下子沉默了,黃時行心情愉悅的看着四周,這是他花了不少力氣蒐集來的絕題,就是爲了能夠在士林揚名。

明年就是鄉試了,只要有了士林名聲,再運作一下也能提高鄉試中舉的概率。

黃家本來就是延平府的大族,從宋代世代耕讀,就連元代都沒有放棄家傳的學問。

黃時行有家傳學術,其實答卷的辨識度還是很高的,就算是糊名了也可以被考官認出來。

只要能在士林揚名,再寫幾篇錦繡文章,那就更容易中舉了。

這就相當於後世參加新概念作文高考加分錄取一樣,大戶人家的子弟能連續出進士舉人,除了本身他們家族讀書進學的氛圍之外,也和這種普通人接觸不到的科舉潛規則有關。

人家搭舞臺唱戲,蘇澤本來也不打算拆臺,奈何突然有一個南平縣學的秀才看到了蘇澤,故意說道:

“蘇兄,咱們南平縣學也只有你能破這個題了!”

南平縣學的讀書人最近受了不少委屈,在這個秀才的帶動下,都跟在起鬨起來。

黃時行看向蘇澤,拱手說道:“這位兄臺能破嗎?”

南平縣的生員繼續起鬨說道:“上次白知縣的絕題就是蘇兄破的!”

黃時行恍然大悟說道:“原來是‘冠七篇仁義之書’的蘇澤蘇公子,失禮了。”

怎麼這句話這麼耳熟?

蘇澤實在是不理解,你們延平府的讀書人圈子都這麼小嗎?

只是破了個題,就全城讀書人都認識了?

黃時行看蘇澤衣衫上的補丁,知道他定是沒背景的窮書生,心中不免有了些鄙視。

不過他裝的很好,拉着蘇澤說道:“蘇兄就不要藏拙了,要是真的能破了此題,也算是解了我數月的困惑。”

南平縣的生員開始起鬨,府學生和書院學子則輕蔑的發出噓聲。

他們雖然知道蘇澤破了白縣令的題目,但只認爲蘇澤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或者說蘇澤以前見過這個題目。

畢竟蘇澤是個連秀才功名都沒有的窮酸讀書人,要是真的這麼厲害怎麼不考上秀才?

甚至有人喊出:“南平縣學真的無人了,竟然讓沒有功名的窮酸來破題。”

“我出四十兩銀子,請他快點出去,別污了黃公子的雅事!”

黃時行都聽到耳朵裡,但是卻沒有任何阻止的意思。

南平縣學人少,府學和書院學子的聲音壓過了支持蘇澤的聲音。

就在這個時候,蘇澤微微一笑,他直接走到木頭柱子前,將懸掛在柱子上的銀元寶解下來。

蘇澤個頭高,速度又快,這些讀書人都沒反應過來。

等到蘇澤將銀元寶收進了袖子裡,對着黃時行道:“黃兄,多謝你的銀子。”

黃時行溫文爾雅的外殼有些繃不住了,他壓下慍怒說道:“還請蘇兄破題。”

蘇澤朗聲說道:“聖人立言之先,法天象也。”

(本章完)

第198章 解元!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657章 拼命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027章 鴛鴦陣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021章 開蒙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163章 吃絕戶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70章 縣試前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034章 精製第351章 《治安疏》第007章 軍籍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023章 蘆田第012章 煙薯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030章 鬼市第030章 鬼市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021章 開蒙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002章 家廟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79章 雨將軍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679章 雨將軍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
第198章 解元!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657章 拼命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027章 鴛鴦陣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021章 開蒙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163章 吃絕戶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70章 縣試前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034章 精製第351章 《治安疏》第007章 軍籍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023章 蘆田第012章 煙薯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030章 鬼市第030章 鬼市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021章 開蒙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002章 家廟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79章 雨將軍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679章 雨將軍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