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

李言恭立刻說道:“我這就帶旅長去看新裝備,不過有些裝備需要在靶場才能演示。”

“速速去靶場!”

第四旅在廣州城外有一座靶場,等李言恭將新裝備拉到了靶場之後,譚綸和白知府也來到靶場,查看這批新武器。

對這批新裝備,大都督府口風甚嚴,譚綸和白知府也好奇的跟來了。

李言恭指揮士兵拆開箱子,露出一門精巧的小炮,他對着俞諮皋說道:

“這是福州鑄炮廠新產的山地炮,重量要比六磅的陸軍炮還要輕,可以用馬、騾子等馱獸扛上山。”

兩個士兵演示了一下,果然只需要兩個人就可以搬運。

“威力呢?”俞諮皋連忙問道。

李言恭說道:“和普通陸戰炮差不多,射程稍近,可以使用散彈和實心彈丸。”

說完李言恭就指揮士兵準備發射,譚綸等人看到這種山地炮的發射效果,都忍不住微微點頭。

如果能將火炮搬上山,那些土司瑤寨就好攻打多了。

緊接着李言恭說道:“山地炮這一次運來了三十門,可以武裝兩個炮兵營。”

俞諮皋說道:“有此物,入廣西平叛就更有把握了!”

李言恭又說道:“旅長,除了山地炮之外,這次還有一種軍械監專門研發的武器,據說是大都督親自設計的。”

聽到是大都督親自設計的,衆人又露出期待的表情。

只看到李言恭從箱子裡拿出一個奇怪的東西,木柄上是一個圓柱形的鐵棒,還有一根引線從鐵棒下露出來。

“此物名爲手榴彈,諸位大人請往後退一點。”

說完,李言恭打開隨身攜帶的火摺子,將引線點燃之後,用力將這枚手榴彈扔了出去。

只看到手榴彈劃過一道弧線,還沒有落在地上的時候發生了爆炸。

四射的鐵片將靶場上的稻草假人撕碎,在爆炸點中心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爆炸坑。

這下子就連俞諮皋,也被這巨大的威力給嚇到了!

“手榴彈?這威力怎麼這麼大?”

李言恭說道:“手榴彈中裝填的是胡公研發的新藥。”

聽到新藥,譚綸和白知府都不由的往後退了幾步,俞諮皋連忙問道:“可是炸開九江和南京的新藥?”

李言恭點頭說道:“正是這個新藥。”

這下子就連俞諮皋也要退後幾步。

李言恭笑着說道:“大人不必擔心,胡公已經改進了新藥,摻雜了讓新藥穩定的成分,沒有引爆是不會輕易爆炸的,這箱子手榴彈都是從福州海運過來的,絕對安全。”

聽說絕對安全,衆人總算是放下心來,胡公公的技術還是讓人放心的。

俞諮皋膽子最大,他直接拿過一根手榴彈研究起來,越看越覺得這東西好。

比起山地炮,手榴彈這種武器在山中作戰可能起到的作用更大,俞諮皋對於平定廣西瑤亂更有信心了。

“讓我試試。”

俞諮皋要過火摺子,李言恭連忙說道:

“旅長,投擲手榴彈要經過訓練,必須安全投擲才能不傷到自己。”

俞諮皋連忙放下手榴彈說道:“是的是的,還是我唐突了,訓練時間長嗎?”

李言恭說道:“不長,我這才還帶來了訓練用的假彈,重量手感和外形都和真手榴彈一樣,是專門生產用來投擲訓練。”

俞諮皋說道:“果然還是大都督想的周到啊!有此神兵在手,區區瑤亂只月就能平定!”

歡天喜地的俞諮皋忙着去募兵、擴軍、訓練,譚綸則和白知府返回總督衙門。

譚綸對着白知府說道:“白知府,瑤亂容易平定,但是廣西人心難收拾啊。”

白知府也點頭說道:“我在廣府做知府的時候,也處理過漢蠻問題,確實很棘手。”

“按照大都督的意思,還是要在廣西實行改土歸流,用流官代替世襲土官,再開貿易,推行漢化。”

白知府搖頭說道:“改土歸流只是手段,廣西的問題還是漢人太少了。”

譚綸點頭,他自然知道這個問題。

其實改土歸流這件事,從明初就一直在搞,執行效果不理想,除了明廷官僚系統自身的問題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漢蠻勢力不對等的問題。

在蘇澤穿越前歷史時間線上,廣西改土歸流一直到清代才完成,而清代除了執行改土歸流,還強行向廣西進行了大量移民。

這些移民纔算是改變了漢蠻勢力對比,讓中原文化佔據上風,也加快了廣西的同化速度。

可是現在進行移民實邊,這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清代對廣西實邊的時候,十戶最後只有兩三戶能活着抵達廣西,接下來還要面對水土不服和開荒、治安等各種問題。

譚綸同意了白知府的看法,又說道:“廣西土司屢次作亂,還有一個原因是安南。”

白知府疑惑的問道:“現在安南正在了內亂吧?應該管不到廣西吧?”

譚綸點頭說道:“如今安南正是南北爭霸的時期,南方後黎朝權臣鄭檢,正在進攻安南北部的莫朝。”

白知府問道:“安南在強盛的時候,確實窺探過廣西,但是現在安南無暇他顧吧?我聽說安南南北朝都往明廷派遣使臣,請求明廷冊封呢,近些年可是恭順的很。”

譚綸說道:“我的意思是,廣西瑤亂並不是安南挑唆,但是正因爲安南的例子在這邊,廣西土司纔有自立的想法。”

“那些叛亂失敗的瑤人,也有不少會逃入安南,等到明軍撤退再次返回家鄉,這也是廣西瑤亂百餘年始終不得平定的原因之一。”

白知府看着譚綸,總覺得他這話似乎怪怪的,但是好像理由也很充分。

“譚總督,您要介入安南事務?”

譚綸點頭說道:“安南是明廷的藩屬國,又不是我們東南的藩屬國,又沒有向大都督府稱藩,爲何不能介入?”

“而且安南產糧,安南南部的占城更是中南稻米的中心,若是能夠收復安南,那兩廣用兵再也不會缺糧了。”

譚綸轉過話鋒說道:“一切計劃都要建立在打勝仗的基礎上,就看俞旅長在廣西打的怎麼樣了。”

白知府也點點頭,邊疆問題只能靠硬實力,硬實力不夠再好的戰略也沒辦法。就在東南在南方備戰廣西的時候。

十一月一日,北方九邊,大同。

打着新任清遠伯李煒家旗幟的商隊,來到了九邊的大同貢市。

只不過堂堂清遠伯,是不會親自來貢市做生意的,這支商隊的主人是侯平,他是花費了三百兩銀子,從李煒手上買到了貢市資格,就拉着貨物來到大同。

看到清遠伯家的旗幟,周圍的商隊都露出厭惡的表情,侯平不以爲然。

在大同開貢市的時候,能在貢市貿易的資格是朝廷榷賣的,也就是通過拍賣而確定的。

只有十三家商號高價拍下了貢市資格,每一家都是花了大價錢的。

當時朝廷也通過榷賣貢市的資格大賺了一筆。

在別人都花大價錢榷買了資格之後,強行塞進來一個李煒,自然是侵犯了其他家的利益。

而更讓其他商號沒辦法接受的是,清遠伯李家竟然公開競賣貢市資格,只要給幾百兩銀子,就可以掛着李家的名義參加大同貢市。

這十三家商人立刻聯合起來,向大同貢使抱怨李家的作爲。

但是清遠伯是什麼人?是當今皇后李氏的父親,是太子的外公,一個小小的大同貢使又能將李家怎麼辦?

更不要說大同貢使的油水豐厚,他又是上皇任命的,現在巴結李家還來不及呢,又怎麼會得罪李家呢?

結果是就是大同貢市中,打着李家旗號的商隊越來越多。

侯平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大同了,上一次他帶來的貨物不多,但是也大賺了一筆,這一次侯平直接將全部身家都押了上去,從天津購買了一批茶葉,全部都運到了大同來賣。

至於爲什麼在天津買茶葉?自從東南新軍撤出京畿之後,卻留下了大沽棱堡控制大沽口。

天津城外,很快就出現了一個東南貨物集散的集市。

這個集市還有東南的稅吏在集市上收稅,集市的規模要比當年侯平去的登州碼頭集市還要大,貨物比登州還要齊全。

從棉布棉衣、茶葉、瓷器、絲綢、烈酒到肥皂,鯨油燈這些新玩意兒,集市上應有盡有。

這一次侯平還帶來了一種新的貨物,這也是東南剛剛出現的特產,迅速風靡北方。

這個東西名叫火柴,小小的一個盒子,只要輕輕擦動紅色的火柴頭,火柴就能點燃。

有了火柴之後,生火可要比以前用火石方便多了!

火柴幾乎是一夜之間就進入了京師千家萬戶,聽說現在宮裡生火點蠟燭都用上了火柴。

對於天津這個集市,大明朝廷表現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

侯平從清遠伯那邊聽來的消息,朝廷想要關閉天津這個市場,但是又忌憚東南賊在大沽的兵力。

最後朝廷的辦法,就是在這個市場旁邊也設立了一個稅卡抽稅,你徵我也徵!

侯平的貨物就被徵收了兩次稅,不過只要能在大同賣出去,他這一趟肯定是賺錢的!

侯平的貨物中不僅僅有茶葉和火柴,還有一些蒙古人訂購的特殊貨物。

明廷在大同的貢市,並不是所有貨物都可以交易的。

大明商人能夠出售的,就是茶葉、瓷器、絲綢、日用品這類貨物,鐵器、武器和火藥之類的是嚴禁出售的。

而蒙古那邊,大明商人也只能收購馬、毛皮這些商品,其他商品也是禁止交易的。

這個制度,是爲了防止大明商人向蒙古人出售武器,也防止大明商人收購蒙古人劫掠的贓物。

在一開始明廷榷賣的十三家商行在大同貢市交易的時候,這項制度還是執行的很好的。

因爲只有十三家商行,大家都怕交易違禁品而失去貿易資格,而且這些貨物本來就利潤豐厚,自然沒必要冒險去交易違禁品。

即使蒙古那邊提出什麼購買違禁品的請求,這邊的大明商人也會打哈哈敷衍過去。

但是隨着大量的清遠伯旗號的商人進入大同貢市,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隨着商人變多了,貢市的商品也多了起來,面對衆多的大明商人的競爭,蒙古人反而強硬起來。

千里迢迢來大同做生意,如果貨物賣不出去就是虧了,對於蒙古商人那些夾帶違禁品的“小請求”,清遠伯家的商人自然都是一口答應下來。

反正他們的貢市資格就是幾百兩銀子買的,就算是被抓到了取消了資格,再去向清遠伯買一個好了。

這些打着清遠伯旗號的商人,又是夾帶違禁品,又是降價競爭,很快就將原本的十三家貢市商人打的潰不成軍。

別人有的,你不賣,還怎麼做生意?

這十三家也不是什麼良善之輩,既然你朝廷自己都不管,那也別怪我擺爛了。

於是現在貢市上幾乎家家都會夾帶一點違禁品來賣。

侯平進入貢市,很快就找到了自己要交易的那個蒙古商人。

草原上缺乏蔬菜,茶葉是他們解膩清火的重要物資,大同貢市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過貿易向中原換取茶葉。

壯碩的蒙古商人給了侯平一個擁抱,接着開始檢查侯平帶來的貨物。

看到茶葉下面藏着的刀具,蒙古商人露出笑容,很快就按照之前的約定,牽出幾匹馬出來。

侯平皺起眉頭,就算他不懂相馬,這幾匹馬的狀態也太差了,一看就不是什麼好馬。

蒙古商人用半生不熟的漢話說道:“除了這些馬,還有一些好東西。”

說完侯平跟着他走進了帳篷,就看到一些零零散散的銀飾,這些都是普通百姓會使用的貨色。

銀子的成色不好,很多上還沾染着血跡。

除了銀飾之外,還有一些大明百姓的日用品,包含銅器之類的東西。

侯平很快就明白了這些東西是哪裡來的,他裝作爲難的說道:“朝廷有命令,不得交易馬匹毛皮之外的東西啊,這不合規矩啊。”

這個蒙古商人說道:“這又怎麼能算是交易呢,這是我給親愛的朋友的禮物罷了。”

侯平想了想,這些東西在關內重新清理一下也能出手,那幾匹馬雖然品相不好,但是現在朝廷在收馬,只要疏通點路子也能當成戰馬賣掉,無非就是多花點錢罷了。

這麼一算,還是能賺上一些的,侯平立刻說道:

“我親愛的朋友,成交!”

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172章 榜一第072章 巧破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665章 海參崴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482章 缺官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466章 爭湖廣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023章 蘆田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245章 李時珍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053章 虎狐犬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265章 歸有光第211章 沖繩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186章 大買賣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009章 寒菜粥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004章 龍王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170章 縣試前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
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172章 榜一第072章 巧破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665章 海參崴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482章 缺官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466章 爭湖廣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023章 蘆田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245章 李時珍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053章 虎狐犬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265章 歸有光第211章 沖繩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186章 大買賣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009章 寒菜粥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004章 龍王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170章 縣試前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