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

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

拆字是從開蒙練習書法的基本功,如今蘇澤在衛學給林良珺開蒙,就在講拆字的方法。

拆字,就是將字拆開,要製作活字,首先要統計各種偏旁。

字的左邊的稱之爲偏,右邊的稱之爲旁,統計一本書中偏旁出現的頻率,就是爲了製作活字時候做數學統計,製作相應比例數量的活字。

歷史課本上活字印刷術宋代就已經出現了,但其實一直到了明代,依然沒有大規模的使用。

原因也很簡單,一開始的活字是用泥活字,也就是用泥燒製的活字,這種活字的缺點很明顯,就是容易壞,而且泥活字燒製的時間成本太高了,一爐下去能燒出幾十個能用的活字就不錯了。

蘇澤用的這種鉛活字,是到了明末崇禎年間纔開始在江南推廣使用的,但是鉛活字也有問題,那就是鉛活字容易在印刷時候磨損變形,用上一段時間就會模糊不清。

最接近現代人想象的活字印刷術,活字都是用銅來做的。

不過銅可是鑄錢的材料,可以知道用銅製作活字有多麼費錢了,所以到了清代中後期一些質量比較好的活字印刷書籍,基本上都是官方的銅活字印刷的。

不過蘇澤不在乎!

鉛活字的字跡再不清楚,也要比海瑞那份小報上的雕版印刷清楚吧!

真正的好的雕版印刷自然是字跡清晰的,官方雕版的書籍可以說是字跡清晰裝幀精美。

可是小報的雕版質量能有多好?半個月就要出版一次的東西,淺淺的刻上一點就好了,海瑞那份小報字跡模糊,錯別字也很多,但是讀者也不在乎啊!

這東西又不是珍藏的書籍,能看清楚差不多得了!

用鉛活字印刷的小報,競爭對手就是這種小報,而使用鉛活字另外一個優點,就是製作速度快啊!

其實雕版印刷的質量並不比活字印刷差,雕版印刷還可以印刷圖案,排版也更靈活,一些手藝好的雕版師傅排的版,和後世報紙一樣圖文並茂。

活字印刷術的好處根本就不是印刷質量上!而是速度!

一份四張版面的小報,需要四個雕版師傅一起做上幾天,一旦出現失誤還要重做,雕版完成之後發現有錯別字也不能隨便更改。

但是一個熟練的印刷工,排一個版面的活字也只要一個時辰,而且活字排版之後隨時可以更改。

這就大大減少了印刷排版的時間,一個月兩期的福州府小報,蘇澤一週就能出一份!

減少了雕版的師傅,也不需要每一版面都需要一份雕版,那麼印刷成本就剩下油墨和紙張了。

紙張也不需要太好的紙張,福州府小報的紙張也是最低等的泛黃陳紙,這東西價格低廉,城裡書店就能買到。

墨就是比較麻煩的地方了,印刷用的油墨和寫字用的墨不同,需要摻雜亞麻仁油、松樹脂得到的松節油精,與炭黑攪勻後,製作成不會暈染開可以快乾的油墨。

亞麻仁油倒是不好搞,但是蘇澤又有了另外的想法。

油墨需要快乾不容易暈染,那桐油也許能用?

長寧衛是海衛,朝廷每年也會向長寧衛運送桐油,而且蘇澤穿越墜崖的那片後山上,也種植了大量的油桐樹。

桐樹在東南地區本來就是廣泛種植的東西,蘇澤剛穿越的時候,就見過漫山的桐花開放盛景。

而林良珺這些小孩子,也會在桐樹結果的時候去山上撿桐樹果實去榨油。

如果桐油能用,松脂又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應該就能將印刷用的油墨搗鼓出來。

四人忙了一夜,將從海瑞那邊借的小報上的字全部都拆了出來,蘇澤統計了各個偏旁出現的頻率,做出了一個常用的字表出來。

之所以要拆這個小報而不拆四書五經,是因爲蘇澤印刷這個小報,是爲了在民間傳播,如今文人都提倡文學要貼近生活,遣詞用句也都是通俗易懂的。

蘇澤自然不可能拆四書五經這樣高大上的經學文書,要拆的自然還是口語化的小報了。

等到第二天上課答疑的時候,海瑞看着頂着黑眼圈的四人,還以爲他們熬夜幹了什麼不好的事情。

一邊打着哈欠,衆人還是將自己積累的問題向海瑞提問,海瑞也都一一做了回答。

接下來海瑞就出了一道四書義的題目,讓四人模擬縣試作答。

四人作答的時候,海瑞就在後邊看着,對他們的答案也都做了評分。

對於這四個學生,海瑞最看重的自然是蘇澤不說,陳朝源讀書最久,基本功紮實,但是他的八股文過於狹隘,對經義理解也不深刻,如果是比較常見的題目還好,一旦考試題目比較刁鑽,陳朝源可能就考不上了。

熊嶽思維跳脫,除了四書五經也看過其他的書,但是總把握不住邊界,所寫的八股文過於追求奇,一旦遇到傳統的閱卷官肯定也要被黜落。

林清材算是三人中最紮實的,破題中規中矩,八股格式也掌握的很紮實。

畢竟候官林氏也是大家族,林清材雖然是旁支,但也是有些家學底子的。

再看蘇澤的文章,海瑞對這個學生是一點都看不透了。

都說是字如其人,其實文更是如其人。

比如海瑞的文章就冷峻幹練,不喜歡使用華麗的辭藻,上來就直接討論問題。

延平書院的陳山長文風華麗,喜歡賣弄典故,屬於和當今文宗楊慎一樣的錦繡華文。

而那位陳山長請來的拓湖先生則文字平實,簡單的文字又富有韻律感,一看就是曲藝名家。

但是蘇澤的文章不同。

蘇澤性格沉穩,寒門出身,但是文章中一點市井小民之氣都沒有,文風可以說是大氣磅礴。

這一點海瑞還能解釋,他已經認定蘇澤的父親是海內大儒,蘇澤應該是家學淵源了。

但是在後股對仗的部分,蘇澤的文章又是一點毛病都挑不出來,無論是聲韻還是用典,都是四平八穩,完完全全的科舉應試文章。

海瑞就想不通了,和蘇澤談論學術的時候,他是各種奇聞怪論不斷,常常語出驚人。

海瑞最擔心的就是蘇澤在科舉應試的時候寫這些論點,但是看了蘇澤的八股,海瑞又放下心來。

蘇澤的文章太穩了!

他的八股文穩的和範文一樣,特別是文章的主旨思想完全符合科舉要求,任何閱卷官都挑不出問題來!

如果說缺點的話,蘇澤這個字跡還是差了一些。

看到蘇澤四書義的卷子,海瑞認爲這部分去參加鄉試,蘇澤已經沒有問題了。

海瑞感慨了一下,若是蘇澤早點治五經,說不定明年縣試就能考中了。

等到衆人作答完畢,海瑞將四人的卷子一一點評了一番,然後又拿出蘇澤的考卷,作爲範文講解給其他三人聽。

【課堂答疑,科舉技能經驗+10,Lv4,261/400】

【模擬縣試,科舉技能經驗+20,Lv4,281/400】

又漲了30點的科舉技能點,果然有人輔導,科舉技能就是漲的快啊!

等到海瑞講完課,匆匆的去處理縣學的事情去了,蘇澤向陳朝源問道:

“陳兄,若我想要請個會雕版的匠人,要怎麼找?”

陳朝源疑惑的看着蘇澤,難道蘇澤要印書?

延平府靠近大明出版中心建陽,自然有不少會雕版的匠人。

縣城內就有兩家自己雕版印書的書坊。

陳朝源委婉的說道:“蘇兄,咱們延平府的書價不貴,競爭也激烈,你們長寧衛做這個生意可賺不到什麼錢。”

蘇澤笑着說道:“陳兄,我可不是要印書,只是想找個會雕版的匠人。”

無論是在活字上刻偏旁,還是排版印刷,這些蘇澤都不會,還不如請一個匠人來做靠譜。

蘇澤也不擔心技術的泄露,活字印刷技術早就已經出現了,技術原理不值一提,重要的是鑄造活字的鉛模配方比例和印刷油墨的配方。

而且沒有足夠的內容,也撐不起一份小報,蘇澤可不擔心印刷匠人和他競爭。

陳朝源知道蘇澤很有主見,於是說道:“其實去年建陽遭過災,城外還有不少逃難的災民,下午我陪你去城外牙市看看,挑一個會印書的匠人買下就是了。”

蘇澤好奇的問道:“城外還有牙市?”

陳朝源點頭說道:“當然有,不過只有些粗使的丫鬟和男奴,好點的根本不會在牙市上賣。”

人牙子,唐宋時期專門販賣奴僕的人販子,在唐宋販賣奴僕的地方就叫做牙市。

奴隸貿易到了元代更是興盛,蒙古人什麼人都販賣,據說在當時的大都城外,有一個上萬人的奴隸交易市場,市場上連黑人奴隸都能買到。

大明朝建立之初,就嚴格禁止奴隸貿易,禁止除皇室之外的任何人蓄奴。

在國初的時候,這條命令還是得到了一定執行的,但是到了當今,已經發展出了一系列的辦法,繞過這條禁令。

江南一些豪紳地主,家中蓄養奴僕多達千人。

陳朝源又說道:“這些都是有戶籍的流民,我回家取一份紅契,到時候蘇兄簽了契約遞交到衙門就行了。”

蘇澤這纔想起來陳朝源還是兼職訟師,果然有他幫忙就好辦事,蘇澤連忙向陳朝源道謝。

紅契,就是官府加蓋了印的統一格式的契約,這就等於是有了官府公證的契約,在打官司的時候這份契約就有法律效應。

民間自行簽訂的契約叫做白契,若是白契打起官司來,就要扯皮一番,比不上紅契有公信力。

像是買賣奴僕、買賣田產這種,大明朝已經有加蓋了官印的紅契,也就是固定格式的契約了,這也說明明初廢止奴隸交易的條款其實早已名存實亡。

陳朝源又問道:“蘇兄是要長租還是入籍?” Www _TTKдN _¢〇

蘇澤問道:“長租如何?入籍又如何?”

陳朝源解釋道:“長租就是十年二十年的長租約,一口氣出銀錢買斷,好處是不用入籍,奴僕的丁役賦稅還是他自行承擔,壞處是長租後對方可以不再續約。”

“入籍就是入你家的旁籍,好處是入籍之後戶籍皆在蘇兄手裡,再也不會有背主之心,但是壞處是他的口賦丁算都要落在蘇兄頭上,只有等到伱考上功名才能免役。”

陳朝源還有一點沒說,那就是入籍之後這個奴僕就算是蘇澤的養子,蘇澤就算是打傷了他也只能算是家族內部事務,等於對奴僕擁有了生殺予奪的權利。

蘇澤只能感慨大明朝的“法度森嚴”,最後還是決定先和陳朝源去城外的牙市看看。

等到了城外,蘇澤就見到了這個靠在城門邊上的牙市了。

髒亂差,如果不是陳朝源指路,蘇澤還以爲這是個普通的貧民窟。

陳朝源和蘇澤都穿着儒衫,一個塗滿脂粉的中年婦人立刻衝上來,拉着陳朝源說道:

“兩位老爺,奴家這裡有上等的使喚丫頭,快來看看啊!”

陳朝源拉着蘇澤向前,躲過了這些上來攬客的人牙子,擠進了牙市後陳朝源才說道:

“這些人牙子的話一句別信,這裡能有什麼上好的使女,蘇澤當心身上的銀錢,這裡小賊多。”

帶着蘇澤,陳朝源來到了牙市的深處,找到了一個豁牙的糟老頭。

“潘牙子,可有會雕版的匠人賣?”

看到陳朝源,這個豁牙的老頭站起來,諂媚的說道:“原來是陳相公啊!有,當然有!您稍待片刻,小老兒這就去給您帶來!”

整個牙市中瀰漫着尿騷和各種臭味,陳朝源說道:“這牙市就這樣,不過聽說福州府的牙市比這裡乾淨多了,那裡還有‘喜娘子’賣呢。”

“什麼是喜娘子?”

陳朝源看了一眼蘇澤說道:“福州泉州這樣大城裡有的人家,以生女兒爲喜,從小錦衣玉食的供應着,教授她們琴棋書畫,就是爲了等到十二四歲的時候賣給大戶人家做妾。”

“還有這樣的?”

“能過上十幾年的好日子,就算是爲奴爲妾,也比這裡的人好多了,潘牙子帶人來了,蘇兄你自己挑吧。”

(本章完)

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555章 關稅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595章 重注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84章 射擊技能第009章 寒菜粥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466章 爭湖廣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003章 占卜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444章 陽謀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160章 掀桌子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550章 授權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351章 《治安疏》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012章 煙薯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659章 碾碎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540章 挖人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060章 吃飽飯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533章 活該第482章 缺官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625章 三本書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566章 睢陽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012章 煙薯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四卷總結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002章 家廟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302章 重商主義
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555章 關稅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595章 重注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84章 射擊技能第009章 寒菜粥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466章 爭湖廣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003章 占卜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444章 陽謀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160章 掀桌子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550章 授權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351章 《治安疏》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012章 煙薯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659章 碾碎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540章 挖人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060章 吃飽飯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533章 活該第482章 缺官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625章 三本書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566章 睢陽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012章 煙薯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四卷總結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002章 家廟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302章 重商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