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活字印刷

第109章 活字印刷

在張居正一條鞭法之前,大明朝已經開始實行所謂的“折色法”,也就是賦稅貨幣化的辦法。

所謂的“色”,其實來源於佛教用語,也就是“物”的意思。

本色,就是徵收的實物。

折色,就是實物折算的銀子。

這些年武夷山的茶農們,都在不斷的向官府請願,希望能將納貢本色改爲直接納折色銀。

直接從實物賦稅改爲貨幣賦稅,這其中的好處自然是很多,但是熊家不過是武夷山下一個小小的茶農,總共五百兩銀子的茶貢,他家竟然要承擔八十兩。

如果按照這個算法,熊家還不如繼續貢茶,他家也不需要出這麼多的銀子。

“爲何如此多?”林清材問道。

熊嶽嘆息一聲說道:“武夷山的茶園,除了御茶園之外,就是蔡家的茶園最大。”

聽到蔡家,林清材和陳朝源都沉默了。

蘇澤問道:“這蔡家是什麼來歷。”

陳朝源熟悉本地人物,他說道:“蔡員外曾經做過南直隸戶部員外郎,如今已經致仕了。”

聽到已經致仕,蘇澤知道這就是大明朝影響力巨大的致仕鄉紳了。

也難怪熊嶽說到蔡員外的名字,其他人都一臉無奈。

要知道雖然只是南直隸戶部員外郎,雖然只是從五品的官職,但他的身份也是官。

即使是已經致仕的官員,也是有資格向朝廷上奏章的。

原來這位蔡員外是一位真員外,也難怪熊家不敢招惹的。

蔡員外是讀書人,又是致仕官員,自然就是基層的領導者,而且他熟悉官府運行的邏輯,辦事情也方便。

這將武夷山貢茶改爲折色徵收,也是蔡員外一直推動的,要不然熊家這樣的鄉下土財主,可沒辦法影響戶部的決斷。

熊嶽說道:“改貢折色銀後,我爹和其他茶園主人喊去蔡員外家的茶園開會,最後也不知怎麼就定下這樣的分配供銀方案,我爹還在契書上籤了字。”

熊嶽憤憤不平的說道:“木已成舟,我問我爹爲何要在契書上簽字,可是我爹怎麼都不肯說。”

“我就氣不過,爲何我家茶園最小,反而要供八十兩銀子!”

林清材和陳朝源都沉默了,蘇澤也明白了,應該是熊嶽的父親受了那個什麼蔡員外的威逼利誘,這才答應了不公平的份額。

可是熊家又能怎麼樣呢,蔡員外雖然致仕,但是家中子弟也有中秀才的。

熊嶽雖然讀書,但是連個秀才功名都沒有。

這種事情在大明朝到處都在發生,林清材和陳朝源根本不足爲奇。

蘇澤擡起頭問道:“熊兄,上次你說你家茶園一年產茶多少的?”

熊嶽一五一十的說出了數字,蘇澤用“賬房”技能估算一下,皺眉說道:

“熊兄,除去你家種茶的成本,以伱家的茶園年產出,怕是貢不上這八十兩銀子啊。”

熊嶽低着頭說道:“我爹說不行就少僱幾個人,大不了自己忙些,只要能按照今年的價格賣出茶去,也能湊出八十兩銀子。”

蘇澤搖頭說道:“我看未必。”

蘇澤又突然問道:“熊兄,上次你說有人要買你家茶園,就是蔡員外家嗎?”

熊嶽點頭說道:“就是蔡員外,不過我爹沒肯賣,蔡員外也沒有多說,聽說我在家讀書,蔡員外還送了一冊書給我。我爹說了以後就算不能讀書進學,也要學蔡員外這樣做個儒商。”

蘇澤心中冷笑,看來蔡員外的想法昭然若揭了。

熊家的收入只有種茶這麼一項,等到來年要貢銀的時候,如果他們家的茶賣不出去會怎麼辦?

貢不出銀子的熊家,這時候要麼借高利貸,要麼賣茶園交貢,沒有第二條路。

這時候有錢有資源,又掌握了武夷山茶資源的蔡員外站出來,熊家的茶園遲早都是蔡家的。

大明朝的百姓苦,熊嶽這樣的富農地主其實也苦,他們隨時都在破產的邊緣。

蔡員外這種懂規則又有錢的豪紳,拿捏他們這種普通富農實在是太容易了。

不過蘇澤沒有多言,貢茶要等到明年了,他和熊嶽也不過是同學罷了,說多了熊嶽也未必領情。

剛說了一會兒,就到了上課的時間,四人連忙來到了課堂,海瑞已經坐在書桌前了。

不苟言笑的海瑞立刻開始講課,蘇澤認真的看着書本,對照自己在家讀書時候的疑問,隨着海瑞的講解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課堂聽講,科舉技能經驗+10,Lv4,241/400】

【課堂聽講,科舉技能經驗+10,Lv4,251/400】

聽了兩個時辰的課,蘇澤的科舉技能又漲了二十點。

講完了課之後,海瑞對着四人說道:

“拓湖先生徵集雜劇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吧?”

四人都老老實實的點頭,海瑞又將目光看向蘇澤說道,嘆息一聲說道:

“戲曲之道,終究還是小道。雖然能士林揚名,但是於科舉正途無益。你們年輕人好博文名,這點我也是理解的。”

“不過聖人曰‘慎獨’,這次拓湖先生排戲,也是我們南平城的文壇雅事,若是你們真的有拿得出的曲子,可以先交給我看看。”

四人驚喜的互相看了一眼,海瑞給蘇澤的感覺就像是他高中那個嚴肅的教導主任,大部分時候都是不近人情的,但是隱藏在他嚴肅表象之下的,是一顆對學生關愛的心。

蘇澤覺得海瑞的舉動有些“傲嬌”,明明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去參加戲劇徵文大賽,但是又怕自己的學生不參加被本縣其他讀書人排擠,這纔想出這個扭捏的辦法。

海瑞又拿出一本冊子說道:“這是拓湖先生新寫的文章,上面有他對曲藝的看法,既然是他徵集雜劇,自然要對症下藥。”

這下子蘇澤更確定海瑞就是個傲嬌了,都已經準備到了這個地步,竟然還說不願意弟子參加徵文大賽。

蘇澤接過冊子,上面的墨跡纔剛幹,原來這份文章是海瑞上課前謄抄的。

海瑞繼續說道:“這是前幾日拓湖先生給福州府小報寫的文章,將的是他對曲藝的看法。”

“拓湖先生尤其看中聲韻學,認爲曲藝最大的要點就是聲韻工整,寧可語句欠通,也要恪守格律。”

蘇澤一下子明白了,這位拓湖先生是吳江派的文人。

所謂吳江派,是以明末曲藝家沈璟爲首的曲藝流派。

沈璟過分強調音韻格律,主張寧肯“不工”,也要“協律”。他提倡戲曲語言要“本色”,原本意在反對明初的駢儷頹風。

和沈璟唱對臺戲的,就是以湯顯祖爲首的臨江派,臨川派重意趣,重文學性。

不過吳江派和臨江派都是萬曆年間才逐漸成熟的,如今還是嘉靖年間,湯顯祖和沈璟都還沒出生。這位拓湖先生應該是吳江派前期的人物。

不過蘇澤倒是對海瑞說的另外一件事感興趣,他問道:“老師,福州府小報是什麼?”

海瑞又掏出一本小冊子遞給蘇澤:“這是福州府文人辦的小報,福建的士人會向它投稿文章。”

蘇澤接過這個冊子,只看到這個冊子印刷非常的粗糙,紙張質量非常的差,而且印刷的字也模糊不清,需要認真辨認才能看清楚。

海瑞又說道:“這小報半個月發行一冊,這是月中發行的,不過運到南平縣也是前幾天的事情了。”

蘇澤好奇的問道:“咱們延平府沒有小報嗎?”

海瑞搖頭說道:“沒有,福州府是省城,才能湊滿這麼一份小報,咱們延平府哪裡有這麼多的文章。”

蘇澤好奇的翻看,這份小報前半部分是朝廷的政策,應該是從邸報上和衙門兩側公示牆上抄寫下來的內容。

大明朝的邸報私人也是可以抄寫的,這辦報的人背後應該也有些官方的身份,能將邸報的內容印刷在小報上。

後面一部分則是福建當地人的文章,蘇澤翻到了拓湖先生的這篇文章,應該是這份小報專門向拓湖先生約稿的。

除了拓湖先生之外,其餘的文章都是福建省本地有名的士人寫的,體裁上倒是多種多樣,從散文到詩歌都有,甚至蘇澤還看到了一份仿照唐代傳奇所寫的小說。

“老師,這是雕版印的?”

海瑞點頭說道:“自然是雕版印的,難不成還要手抄不成?”

果然如此,在嘉靖年間,雕版印刷依然是主流的印刷方式。

雖然宋代就發明了活字印刷,但活字印刷的成熟要到明末,也就是崇禎年間了。

如今大部分的書籍都是雕版印刷的,也難怪這份小報半個月才能出版一份,因爲雕版實在是太花時間了。

蘇澤又問道:“老師,這份小報多少錢?”

海瑞摸着鬍子說道:“在福州府一份要一兩銀子,在我們延平府一份要一兩五錢銀子。”

這麼貴!

蘇澤倒吸一口氣,果然大明朝還是文化產品好賺錢啊!

“那小報上的文章,可要給潤筆費?”

海瑞疑惑的看着蘇澤說道:“潤筆費?能把自己的文章刊登在報紙上,讓全省的士人看到,這是多麼光榮的事情,哪裡還需要潤筆費。”

蘇澤這下明白了,這小報是純白嫖。

蘇澤用【估價】技能簡單算了算,倒是不認爲這份小報能賺多少錢。

原因也是很簡單,雕版印刷的成本太高了。

雕版印刷需要雕刻版面再印刷,這樣一份小報至少需要十幾個熟練的雕版師傅,這些師傅的工錢一個月就要二十兩銀子。

除了雕版師傅之外,還要請文人校對,木板也要花錢,油墨紙張也要花錢,從邸報上抄寫消息也要花錢,這些林林總總算下來,定價一兩銀子實際上賺不到多少錢。

對啊,活字印刷術!

蘇澤突然想到了這門技術,自己是不是可以在延平府辦一份小報?

如果用活字印刷的辦法來辦小報,就可以降低雕版印刷的成本,那自然可以賺錢了。

更重要的是,蘇澤也需要一個輿論和宣傳的陣地,掌握意識形態對於造反工作可是非常必要的!

自己怎麼把這個給忘記了,要不是看了海瑞的小報,蘇澤都忘記了印刷術這個神技了!

這可是文明6中最重要的科技之一啊!

蘇澤進一步想到,自己Lv3的文學,其中也不乏一些能夠刊登在小報上的文章,前幾期可以先用古人的散文詩歌撐起來,等到名氣起來之後,就可以和福州城這份小報一樣,向本府的士人約稿了。

蘇澤也可以在小報上宣傳自己的私貨!

蘇澤越是想越是覺得可行,他又想到了自己的“講學”技能,如果在報紙上刊登自己的想法,這樣算不算是講學呢?能不能增加講學的經驗呢?

這麼一想,蘇澤辦報紙的心思更加強烈了!

先去找個地方開了“印刷”技能,然後就可以回去製作活字了!

蘇澤在上大學的時候,曾經參加過歷史系的新聞社,當時新聞社爲了整活兒,曾經按照古法,從製作活字開始復原活字印刷術,蘇澤還記得一些活字製作過程。

製作活字需要的是鉛、錫和銻,這其中鉛和錫應該很容易買到,就是這個銻要費點力氣。

銻在古代叫做連錫,這種礦物因爲經常和錫礦伴生,一開始被誤認爲錫,會摻在金屬製品和錢幣中。

製造鉛彈也需要鉛,下了課之後,蘇澤爆發出驚人的行動力,首先找了南平城內的一家印刷鋪子,果然學習到了“印刷”技能。

【發現地點印刷坊,可以學習技能“印刷”,是否學習?】

Lv1的印刷技能雖然只有印刷術的基本知識,但是也幫着蘇澤回憶起來大學社團製作活字的經歷,他對於製作活字印刷機更有信心了。

蘇澤一連跑了幾家鋪子,終於湊齊了這幾種材料。

鉛是在惠民藥局買到的,這位黃提舉曾經迷戀過外丹術,購買過一批鉛用來煉丹,蘇澤過來打聽哪裡可以買鉛,黃提舉半賣半送,將二十斤鉛低價都給了蘇澤。

錫和連錫也沒有費太大的周折,蘇澤在一家錫器店中找齊了這兩種材料。

明代人喜歡用錫器盛酒,還認爲錫有淨化水的功效,惠民藥局邊上就有一家錫器店,蘇澤很容易就買到十斤錫和一斤連錫。

陳朝源三人疑惑的看着蘇澤抱着一堆金屬回來,也不知道他是受了什麼刺激。

蘇澤緊接着對三人說道:“三位兄臺,有件事要請你們幫忙。”

三人疑惑的看着蘇澤,老實的陳朝源立刻說道:“蘇兄有請,無不從也。”

蘇澤笑着說道:“這事情不難,請三位兄臺幫我‘拆字’就行了。”

(本章完)

第057章 邀請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258章 藥,種子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四卷總結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036章 售鹽第547章 破蜀道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646章 蘭州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258章 藥,種子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431章 蒸汽機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106章 紅陽教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444章 陽謀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430章 鐵路第491章 橡膠樹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657章 拼命第388章 印花稅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540章 挖人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240章 緝私第027章 鴛鴦陣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
第057章 邀請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258章 藥,種子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四卷總結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036章 售鹽第547章 破蜀道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646章 蘭州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258章 藥,種子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431章 蒸汽機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106章 紅陽教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444章 陽謀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430章 鐵路第491章 橡膠樹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657章 拼命第388章 印花稅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540章 挖人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240章 緝私第027章 鴛鴦陣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