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

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

邀月樓上,蘇澤見到了林清材的這位族兄。

這位名叫林清堅的族兄,比陳潮源年紀還大些,不過他沒有林清材那份踏實穩重,多了幾分市儈的氣息。

不過也正常,聽林清材說這位族兄在讀書上天份不高,早早放棄科舉去學做了賬房,早就已經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多年了,自然比林清材更懂得人情世故。

席上,兩杯黃酒下肚,這位縣衙戶房新上任的書吏,已經和蘇澤衆人稱兄道弟了。

他拉着蘇澤大倒苦水。

“蘇兄,你可不知道這戶房內的門道太多了,水實在是太深了,我在戶房真是夾着尾巴做人啊!”

“不知道林兄做的什麼差事?”

“當然是苦活累活髒活了,這徐狐把持戶房多年,雖然沒有升任典史,但是在縣衙內勢力非常大,戶房之中大多都是經過他保薦入的縣衙,我這種在戶房中就是被人穿小鞋的。”

林清材和陳朝源紛紛點頭,他們也會和吏員打交道,自然知道大明朝吏員的情況。

典史是戶部有檔案的事業編,朝廷也是有俸祿的,不過大明朝官員的俸祿都很微薄,不要說這些吏員了。

縣衙的這些典史們,根本不在乎這三瓜兩棗的俸祿,主要是典史的身份在吏部掛了號,那就算是知縣老爺要開革一個典史,都要向吏部打報告,這種情況下除非實在是做的太過分了,知縣都會給典史留點面子。

典史之下的書吏就不一樣了,他們屬於縣衙的員工,也是沒有俸祿的,但是到了嘉靖時期,基本上縣衙也會用公帑或者火耗之類可支配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給書吏發點俸祿。

書吏五年爲一役,如果縣衙不滿意可以役滿發還回家,甚至可以提前開除。

所以對於林清堅這樣的書吏來說,爲了能夠在縣衙生存下去,那就需要拜山頭抱團取暖。

這裡舉薦人就是一種類似於東漢“門生故吏”的特殊關係。

比如舉薦林清堅進入縣衙的是刑房的孫典史,那麼縣衙所有人都知道林清堅是孫典史的人,自然就是孫典史的派系。

而舉薦人和被舉薦人的關係密切,不僅僅是單向的。

如果林清堅在縣衙中犯了大錯,那麼身爲他的舉薦人,孫典史也要付連帶責任。

縣衙之中的派系鬥爭非常激烈,甚至有綿延幾代人的長期鬥爭。

林清堅被身爲刑房典史的孫典史安插到了戶房,那戶房上下對他的敵視自然可想而知。

而林清堅此時不僅不能和同僚一起吃拿卡要,反而要好好的做事,因爲他的一舉一動都被戶房其他人盯着呢。

大明的官府因爲朱元璋定下的祖宗制度,可支配的收入少的可憐。

不過憑心而論,朱元璋制定的標準,也是能夠讓官府衙門運轉下去的,明初的人口確實獲得了增長。

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大明朝的官府管的事情越來越多,原本那點人手已經是難以爲繼了。

其實這個也是很容易理解的,隨着上級越來越多,需要請示彙報的工作也是越來越多,需要做的文字工作也是越來越多。

看起來很清閒的禮房,每天都在炮製各種垃圾公文,上面對口幾十個大小衙門,遇到了御史下來巡視,還要準備彙報材料和迎接檢查,簡直是忙到不能再忙了。

這些上級部門每發一道公文,下面都要想盡辦法回覆,這種官僚主義的膨脹讓縣衙書吏人數也在快速膨脹。

比如南平縣衙,就有正式的員工80多人,實際上並不是後世想象的只有幾個大老爺在辦公。

孫典史是林清堅的舉薦人,林清堅雖然對孫典史不滿,但是也不好說孫典史的壞話,所以只能說戶房書吏頭領徐士盛的不是。

“這課稅催捐的好事,自然是輪不到我做,可那徐狐太不是東西,竟然一來就讓我做了解運科的事情。”

聽到解運科,在座的熊嶽眼睛一亮。

蘇澤問道:“這解運科就是負責解送稅捐的差事?”

“就是這個苦差事啊!蘇兄你可是不知道,這戶房之中就屬這個解運科的事情最繁重,也是最容易出差錯的。”

蘇澤點點頭,由於大明朝在張居正變法之前,還是徵收實物的稅收,所以這徵稅的事情非常的麻煩。

實物稅收,就是糧食布匹等等,不過大明朝的稅制實在是太複雜了,徵收的品目繁多,就算是長期在戶房工作的老吏,想要說清楚都不容易。

在農業稅上,主要就是夏稻冬麥,但是這些糧食並不是說光收到縣衙就完事的。

縣衙需要將這些糧食送到上級要求的指定地點,要是送晚了那也是要受懲罰的。

這解送稅糧的工作,就是戶房解運科的主要差事。

這解送也不是容易的,由於大明朝複雜的區劃制度,解送糧食的複雜性相當的恐怖。

可以這麼說,戶房解運科的書吏和幫書們,全都是圖論的高手。

比如這長寧衛附近背山村所產的糧食,就必須要先通過課稅科的稅吏收上來,送到南平縣城內。

南平縣城這個時候還需要將這些糧食進行分割,一部分作爲治下各個衛所的軍糧(比如長寧衛),送到衛所指定的地點。

南平是倚郭縣,省了將糧食送到府城的麻煩,但是南平縣衙的吏員又多了一項工作,要幫着府衙的戶房吏員將整個延平府的糧食送到省城福州城。

但是在南平城內的延平衛,是直接屬於省裡都司衙門的,所以他們的軍糧又要從福州城再運送到南平城,送給南平城內的延平衛。

這還只是糧食的徵收,大明朝徵收的實物稅包括了糧食、絲綢、布、茶葉、鹽、珍珠、藥材等等等。

然後有些是要送到戶部的府庫的,這算是外朝可以支配的收入,每年需要在御前會議上吵架確定預算分配,然後由司禮監披紅才能生效。

而鹽、茶葉、藥材、礦監這些是皇帝私人的收入,這些都是要入太倉庫的。

這些複雜的徵收系統,如此龐大的轉運體系,又在歷代皇帝的層層加碼之下,如今已經成本越來越高了。

上下官吏的腐敗自然是一回事,維持這個複雜的稅收體系本身就需要太多的開支,張居正改革的重點,就是將這些複雜的實物稅收徵收,改成了折銀徵收。

用現代財政的術語,那就是稅收貨幣化,不過在缺銀的大明朝搞稅收貨幣化,也帶來了後續一系列的問題,這個現在就不說了。

比起課稅的書吏撈錢的手段繁多,比如大斗小鬥,比如踢斛淋尖,林清堅他們這解運科不僅僅沒什麼撈錢的手段,還經常因爲運送稅糧不及時,被訓斥處分。

不過這也不代表解運科就沒有賺錢的路子。

林清堅可能是最近太不如意,多喝了幾口酒後,對着蘇澤交淺言深的說到:

“蘇兄,其實這解運科也不是沒有油水,只是這前一任書吏是那徐狐的人,那廝還想着把我擠走再被聘任,所以那些賺錢的路子都不肯告訴我。”

蘇澤也是無語,你林清堅自己佔了人家的位置,難道還指望人家將貪污的秘訣告訴伱嗎?

這林清堅估計也是這幾天被公務逼瘋了,這才說出這樣的話來。

不過蘇澤也是有心向他打探戶房的情況,而且林清堅在戶房繼續待着,也是噁心徐士盛。

所以蘇澤想了想說到:“其實解運科這賺錢的手段,無非就是錢糧互換罷了。”

林清堅眼睛一亮,看向蘇澤說到:“蘇兄這個也懂嗎?”

衆人也都看向蘇澤,蘇澤在科舉上的天賦整個縣學都知道,連海瑞都說蘇澤三年必定能中秀才。

可是蘇澤還懂這戶房的差事?

蘇澤說到:“其實說起來也就簡單,就是將本縣要解送的糧食先換成銀子,到了省城再買成糧食交上去罷了。”

這種實物稅收的不方便,其實各地在操作的時候也有了貨幣化的應對方法。

蘇澤說的這種就是最常見的,一些道路遠運費成本高的縣,向府城解送糧食稅收的時候,就會先換成糧食,然後再府城買城糧食交上去。

如果糧價差不多,那麼解運科的吏員就可以不徵民夫押送糧食了,而是直接嚮應該要服勞役的民夫收一筆“代役錢”。

大部分民夫自然也是願意掏錢的,因爲押送糧食路途遙遠有風險,而是還耽誤自家農時,如果能交一筆錢錢就可以不要服役,大部分人都是搶着要來交的。

衙門的吏員就可以自己帶着錢,然後到府城去換成糧食,就能完成送糧的任務了。

林清堅搖頭說到:“方法是這個方法,但是如今也不好弄了啊。”

“這每年去解送糧食的府衙這麼多,大家都用這個法子,府衙每次收糧的價格都會飆升,要還是用這個法子,怕是要自己貼錢了。”

蘇澤這才知道林清堅賺錢的路子,不是簡單的錢糧互換這麼簡單,恐怕要能解送糧食還賺錢,這其中包括了一系列的商業操作在裡面。

大明朝的制度就是這樣,你如果完成了任務,那中飽私囊的事情也不會有人追究。

如果你不能完成任務,即使你是竭盡全力了,也要被官府懲罰。

比如他們解運科不能按時按量解糧,那就要他們自己將罰款或者損失的糧食補上。

林清堅在做書吏之前,也是攢了點錢的,但是上任之後弄了兩次錢糧互換,不僅僅沒賺到錢,還把自己的積蓄貼了進去。

怕是再這樣做下去,不僅僅賺不到錢了,自己都要傾家蕩產了。

蘇澤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拿出自己隨身帶的竹筒,遞給了林清堅。

技能!發動!

林清堅打開竹筒,發現裡面是幾顆潔白的冰糖,立刻說到:“使不得,蘇兄!”

蘇澤說到:“林兄這是不把我當兄弟看,這是我們長寧衛自己制的冰糖,不值幾個錢的。”

林清堅這才珍惜的收下,他雖然是縣衙的書吏,但是平時也是吃不起冰糖的。

【賄賂林清材成功,技能+1,Lv1,2/100】

蘇澤又說到:“林兄,這是我們長寧衛產的冰糖,你看成色如何?”

林清堅拿起冰糖,感嘆說到:“白透如冰,是上等的冰糖!”

蘇澤立刻說到:“那你知道省城的糖價如何?”

林清堅原來做過賬房,對於省城的物價自然很清楚,他很快報出了一個價格。

蘇澤這才說到:“我們長寧衛能製糖,我這冰糖在省城肯定能賣出高價,若是下次林兄去省城解糧,可以來長寧衛將糧食換成冰糖,再送到省城賣了換糧。”

林清堅大喜過望,他簡單算了一下,蘇澤的報價和縣城的冰糖價格相當,但是他這個冰糖品質確實是上品,在達官貴人云集的福州城內,肯定能賣出好價格。

這樣的話只要將糧食送到長寧衛,那就可以換成糖輕裝前往省城了,又可以節省下民夫,向他們收一筆代役錢。

這樣一來,就算是省城的糧價高些,倒賣一下還是有的賺的。

林清堅也是初來乍到,也沒想着賺大錢,只是不虧本就可以了。

他激動的拉着蘇澤說到:“蘇兄,下一批的解糧可是有不少,你這糖夠嗎?”

蘇澤用“賬房”技能盤算了最後的庫存,點頭說到:“沒問題!”

林清堅忍不住問道:“蘇兄,你們長寧衛要這麼多糧食幹嘛?”

蘇澤還沒回答,林清堅說到:“是我多嘴了,該罰該罰!”

蘇澤知道林清堅是誤解了長寧衛要走私糧食,不過蘇澤也懶得解釋。

蘇澤說到:“請教蘇兄,這徐士盛在縣衙中,和哪些人想熟,他在省裡有什麼哪些關係?”

林清堅說到:“這纔想起來,原來蘇兄是長寧衛的人,那是和徐士盛那廝有仇了!”

徐士盛和長寧衛老百戶的官司,縣衙無人不知,林清堅這才聯繫起來,也是剛剛入縣衙太沒有敏銳性了。

他說到:“這徐士盛關係最好的,是咱們南平城內的延平衛於家了。”

於家?

這個答案讓蘇澤覺得覺得這麼合理,實在是太合理了!

(本章完)

第555章 關稅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245章 李時珍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251章 發鈔第600章 三三制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466章 爭湖廣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444章 陽謀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463章 紅丸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057章 邀請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027章 鴛鴦陣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172章 榜一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491章 橡膠樹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023章 蘆田第022章 畝產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525章 分產令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245章 李時珍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
第555章 關稅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245章 李時珍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251章 發鈔第600章 三三制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466章 爭湖廣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444章 陽謀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463章 紅丸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057章 邀請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027章 鴛鴦陣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172章 榜一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491章 橡膠樹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023章 蘆田第022章 畝產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525章 分產令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245章 李時珍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