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

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

回到長寧衛,蘇澤才知道之所以建溪修的這麼快,多虧了黑山賊的功勞。

長寧衛上次俘虜的黑山賊,長寧衛中也沒有那麼多土地容納他們,家老阿公和林百戶一合計,乾脆將他們都派到工地上。

陳海樟對這些黑山賊恨之入骨,陳氏族人用起他們自然是非常賣力。

在陳氏族人日夜不停的催促下,蘇澤去了縣城一趟,收緊河灣的工程就已經完工了。

畢竟建溪只是閩江支流,河道也比較狹窄,工程量並不算大。

這幾天將蓄水池圍上蓄水,整個下游的溪水接近乾涸,正好等着蘇澤回來開閘放水沖刷河牀。

第二天一大早,長寧衛衆人就和蘇澤一起來到了蓄水池邊上,衆人都看着河牀中的泥沙,這麼多泥沙能沖刷乾淨嗎?

也多虧這修河的方法是蘇澤提出來的,長寧衛和背山村才能合力修建溪,現在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候了。

背山陳氏的族長也來了,在長寧衛鳥銃隊顯威之後,背山村非常的恭順。

這位老族長恭順的在家老阿公身邊小聲說話,哄得家老阿公心情大好。

長寧衛多久沒這樣的出頭日子了!

小蘿蔔也站在河邊,好奇的看着河牀,阿澤哥這個方法能管用嗎?

蘇澤看着蓄滿的河水,對着陳海樟下令道:“掘開壩口,開閘!”

陳海樟立刻命令族人們掘開了蓄水池的壩頭,又將擋住蓄水池的木板從河底拉出來,只看到轟隆隆的河水如同一條游龍,白花花的水衝進了河牀中!

收窄的河堤立刻擋住了奔騰的游龍,加固的河壩如同一把捆龍索,牢牢的將白色的水龍困在河牀中。

河水擊打河壩無果,只能向下方的淤泥淤沙用力,白花花的河水一下子變得渾濁起來,裹挾着泥沙向下遊奔騰而去。

普通百姓哪裡見過這樣的場景,膽大的林良珺也嚇的躲到了人羣后,林彩娘更是誦唸三師太娘娘的禱詞來。

衆人看向蘇澤,只看到他站在河堤邊上,看着奔騰而下的河水,親眼看着自己修的第一條河。

隨着蓄水池中的水位下降,上游的河牀上淤積的泥沙被沖刷乾淨,溪水逐漸變的清澈,蘇澤又沿着建溪往下游走去,衆人也隨着他一起向下遊走去。

溪流依然湍急,蘇澤沿着建溪一直向下,一直到了出海口的蘆田邊上,溪水這才逐漸平穩下來。

再看入海口渾濁的泥沙,蘇澤終於鬆了一口氣,束水衝沙成功了!

【束水衝沙,水利技能經驗+90,Lv3,180/300】

這水利技能果然好刷啊,這下子就Lv3了。

不過這次修建溪,上游的蓄水池周圍又可以多開出幾十畝的水田,蘇澤還準備再規劃一些水利灌溉設施,並且將長寧衛那些年久失修的灌溉設施重新修一下。

這樣水利技能應該就能輕鬆肝到五級了吧?

長寧衛和背山村的人看着重新變回清澈的建溪水,都覺得實在是太神奇了,河牀肉眼可見的深了很多,這下子就算是上游發水,建溪也不會氾濫了。

“水漲了!”

一名陳氏族人也歡喜的叫起來!

剛剛蓄水沖刷河牀的時候,水流也撞開了河口處淤塞背山村支流的淤泥,順道將這條支流也沖刷了一遍,如今整個建溪的水位都漲了上去,背山村的支流也通暢了。

看着清澈的河水,成就感油然而生,家老阿公和陳氏族長都走到蘇澤面前,向蘇澤恭敬的行禮。

蘇澤扶起二人,只聽家老阿公說道:“阿澤!此乃百年之功啊!”

就算是老百戶在的時候,長寧衛也沒能修河。

修河不僅僅是技術活兒,還要有足夠威望的人來做,而且建溪支流還流到背山村,修河也不是長寧衛單方面能修的。

所以自古以來能夠完成水利建設的,要麼就是當地豪強,要麼就是當地名士。

只有名士的威望,才能彌合整個水域各方勢力的各種訴求分歧,把河修起來。

就像是這次蘇澤修河,靠的就是他一步步建立起來的威望。

大家當然知道修河好,河水變清變寬,就意味着很多水利設施就能重新使用,就意味着上游又多了幾十畝的水田,而背山村也不用擔心河口淤塞,這對於長寧衛和背山村都是天大的好事。

陳氏族長又說道:“蘇先生,應該在河邊刻碑,將此次修河的事情記錄下來,留於後人!”

衆人紛紛表示贊同,蘇澤想了想,也準備將束水攻沙的思路記錄下來,留給後人作爲治河的參考。

畢竟水利設施這個東西,總是要不停的維護的。

蘇澤聽到林良珺正在和幾個小蘿蔔頭吹牛,這裡除了長寧衛的孩子外,背山村的孩子也融入其中,林良珺已經成了兩個村子的孩子王。

“你們知道這束水衝沙的原理嗎?”

林良珺得意洋洋的問道。

衆孩童自然不知道,紛紛搖頭。

林良珺立刻說道:“這就是我阿澤哥課堂上講過的格物之學了!”

蘇澤也停下來,想要聽聽林良珺能說出個什麼原理來。

“這就和用尿衝泥一樣!你們想想,如果尿的多了,是不是就能將泥衝開?”

“這蓄水池就等於憋了一大泡尿,憋得越多就衝的泥越多!是不是這個道理?”

衆孩童紛紛點頭,然後大聲向自己的家人宣傳“憋尿衝泥”的原理。

蘇澤眼冒金星,好好的高大上的束水衝沙的方法,怎麼就被這小子解釋成這個樣子了!

好在林默珺也聽到了寶貝弟弟解釋,林百戶當場逮住了小蘿蔔頭,看來回去之後又是一頓打了。

蘇澤只能默默祈禱:希望打重點,希望人有事。

從河堤上下來,陳海樟將一個孩子領到蘇澤面前,又送上了五兩銀子作爲學費,請求蘇澤收下他的兒子。

陳海樟的兒子名叫陳蓮生,才十歲但是個頭不小,再看陳海樟的個頭,這孩子要是營養好了個頭怕是不矮。

蘇澤順便問了陳蓮生幾個問題,這孩子倒是也能答上來,只是蘇澤倒是覺得這孩子是個當軍官的料子。

但是這年頭讀書是上途,蘇澤還是按照承諾收下了這個孩子,反正無論是從軍還是從文,都是需要讀書的。

看到蘇澤收下族長的孫子,背山村幾個富戶也有了想法,都知道蘇澤是附近有名的讀書人,連縣衙當差的陳氏三犬都服他,據說縣教諭都說蘇澤一定能考上秀才。

跟着這樣的讀書人,自然是大大的有前途,這幾個富戶也想着將孩子送到蘇澤門下讀書。

等到從建溪邊上回來,衆人又來到宗祠內,由林顯純向家老阿公說了白知縣給長寧衛的賞賜。

蘇澤又說了於宗遠鋪子的事情,家祠中的氣氛更加熱烈了。

縣衙書吏這個職位的含金量就不用說了,按照縣衙的潛規則,一個書吏就算是不貪不撈,房內年底的花紅也有近二十兩銀子。

衙役也差不多,在縣城當差還有酒肉可以吃,這都是長寧衛以前想也不敢想的高級職位。

而於宗遠四家鋪子的掌櫃的,於宗遠開出的薪金就不低,而誰也都知道在縣城做掌櫃的好處。

衆人都用熱切的眼神看着家老阿公。

可是家老阿公則閉上了眼睛。

原因很簡單,這些職位都是蘇澤爭取來的,自然也只能由蘇澤來分配。

家老阿公閉上眼睛,衆人就看向蘇澤,這可是七個肥差啊!

蘇澤清了清嗓子說道:

“首先是縣衙書吏一職,我是屬意顯揚兄弟的,不過和於家書鋪掌櫃的這個職位也不錯,顯揚兄弟你更喜歡哪一個?”

被點到名字的林顯揚被衆人注視,大家眼神中都充滿了豔羨。

林顯揚是跟隨蘇澤最早的,但是他也沒想到會有這麼好的事情落在他的頭上。

林顯揚被喜悅衝昏了,過了好半天他才說道:“阿澤兄弟,我想去縣衙爲吏。”

蘇澤點點頭,這纔是正常的選擇,縣衙吏員五年一任,如果沒有大錯都開始可以留任的,積年的老吏實在是太多了。

雖然於家書店聘金豐厚,但是誰知道能做多久。

蘇澤又說道:“德清兄弟品性敦厚,我也向於公子推薦他去做醬菜店掌櫃的,德清兄弟伱願意嗎?”

林德清立刻激動的說道:“願意願意!”

林德清是林顯宗的小兒子,因爲窮至今都沒能結婚,在家種田也只是不餓死而已。

如今跟着蘇澤後面做事,就能做縣城一家店鋪的掌櫃的,日後娶上媳婦肯定不成問題。

跟着蘇澤後混的都出頭了,衆人都豔羨的看着兩人。

蘇澤又說道:“百戶,這縣衙衙役要挑選身強力壯的,請你從軍餘中挑選兩個出衆的。”

林默珺點點頭,蘇澤等於將推薦兩個衙役的權利讓給了林默珺,衆人看向百戶的眼神也尊重了不少。

蘇澤又對家老阿公說道:“阿公,這書鋪掌櫃的我親自挑,胭脂店和染坊的掌櫃的還請阿公幫忙掌掌眼。”

家老阿公立刻說道:“阿澤你放心,家祠絕對挑兩個穩重人出來,一定讓於二公子滿意。”

蘇澤手上能用的人不多,還不如將機會分給宗祠和百戶所,反正只要是長寧衛出的人,以後就是自己的人。

接下來蘇澤離開家祠,來到了活字印刷坊中。

這姚春和熊五這些日子都沒有偷懶,一千多個常用字的偏旁和獨體字都已經雕好了。

不過這個數量的活字也只夠一頁一頁的印刷,也就是排版了一頁後印刷完畢,再重新排版印刷下一頁,用來印刷書自然是效率太低了,但是用來印刷小報倒是正好。

打開從海瑞那邊借來的福州府小報,前幾版是從衙門邸報上抄寫的消息,不過到衙門抄邸報是要花錢的,不打通關係是不可以隨便刊印的,蘇澤準備直接砍掉這個版面。

想要做時政的版面,還是要等自己考上了秀才舉人再說。

沒有功名在身,做這些還是有風險的。

小報的後幾版,是小說和故事,蘇澤的小報準備就印這些。

不過福州府這份小報並不是後世報紙的樣式,而是一本裝訂起來的冊子。

蘇澤要節約成本,自然不會再增加裝訂這個過程,所以蘇澤決定仿照現代的報紙,直接印不裁剪的大張。

將林清材和陳朝源的戲文交給姚春,蘇澤說道:

“這兩篇文章各印在一張紙上,先排出來給我看看。”

林陳二人寫的戲文不長,姚春盤算了一下說道:“東家,我試試,應該可以。”

對於蘇澤來說,鉛活字做出來之後,印刷的成本就是油墨和紙張。

紙張蘇澤已經買了,便宜的泛黃紙張價格便宜,一份成本也就幾分銀子。

油墨是自己製作的,桐油這些東西都是衛所的,唯一的成本就是松香。

這個時代的紙張還沒辦法雙面印刷

排版印刷的蘇澤的家僕姚春,一份報紙的成本還不足一錢銀子。

一開始的時候蘇澤並不準備賺錢,一份報紙定價三錢銀子,主打的就是先把影響力擴張到全縣。

縣城裡賣體力的力夫(搬運工),一年收入也有十二兩銀子,陳朝源這樣的窮讀書人,一年收入在二十兩銀子上下。

三錢銀子的報紙,已經是縣城中產家庭能夠接受的價格了,蘇澤一開始也不是指望報紙掙錢,只要能不虧錢就可以了。

成本定價算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報紙的內容了。

只賣三錢銀子,自然不可能像福州府小報那樣印那麼厚了,蘇澤只准備弄四個版面。

林陳二人的文章,可以用來填充報紙,當做版三和版四的內容。

但是前兩個版面必須要足夠吸引人,才能在縣城中打響銷量。

蘇澤苦思冥想,到底用什麼文章來能吸引讀者?

詩歌?不行,大明朝詩詞早就已經不流行了,蘇澤的報紙也不僅僅面對讀書人,主打的是一個下沉市場。

古文散文?那也不適合普通百姓。

那就只有小說了。

蘇澤仔細回憶自己Lv3的文學技能的知識,一篇文章浮現在他心頭。

就這篇文章好了!一定能大賣!

這個,大家說我短,我一天也是8000字更新…

上架以來從沒有一天低於8000,對於手殘的我來說實在不容易啊!

主要有些細節要查資料。

說老實話,這種文比朝堂文難寫多了,地方誌,各種史料,明人筆記都要看,才能寫出那個時代的樣貌。

就這樣還鬧了不少錯誤,多謝大家指正!

肥鳥上一本就是朝堂文,只要鍵政就可以了,比這本好寫,讀一讀史書和人物傳記,基本上就夠了。

這本書比我想象的難寫多了。

不過感謝大家厚愛,成績也是肥鳥寫書以來最好的,我盡力給大家抽時間碼字加更!

光這個更新字數,比上本可是進步多了!!

劇情也在加快了,覥着臉求月票

(本章完)

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97章 再破題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029章 凱旋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241章 朕的錢!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185章 去月港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265章 歸有光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139章 良配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158章 冤案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018章 船塢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049章 縣衙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673章 定草原第054章 抵捐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186章 大買賣第667章 政治仗第029章 凱旋第017章 衛學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618章 捨不得第053章 虎狐犬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258章 藥,種子第258章 藥,種子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444章 陽謀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659章 碾碎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635章 軍功章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251章 發鈔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
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97章 再破題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029章 凱旋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241章 朕的錢!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185章 去月港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265章 歸有光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139章 良配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158章 冤案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018章 船塢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049章 縣衙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673章 定草原第054章 抵捐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186章 大買賣第667章 政治仗第029章 凱旋第017章 衛學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618章 捨不得第053章 虎狐犬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258章 藥,種子第258章 藥,種子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444章 陽謀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659章 碾碎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635章 軍功章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251章 發鈔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