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朕的錢!

第241章 朕的錢!

陸大有感覺到了危險,他連夜去找到了自己的老上司方鈍。

“恩師!方望海那廝怕是察覺到了什麼,扣了好幾個嶽州同鄉,您可要出手啊!”

方鈍年紀大了,將報紙拿的很遠,才能勉強看清楚報紙上的字。

但是晚上看報紙,就要整個房間都點亮,這個房間內的蠟燭都是陸大有平日裡送來的,每個月光是這方府的蠟燭錢,就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但是方鈍已經很久沒有親自買過東西了,他雖然是戶部尚書,但是他也不知道如今市面上的糧食多少錢一斤,蠟燭多少錢一根。

換句話說,做官到了方鈍這個級別,早就已經和普通百姓沒有任何聯繫,他們早就已經和普通人不是一個物種了。

這就和嘉靖皇帝說自己“四季常服不過八套”一樣,方鈍並不是一個貪婪的人,但是他同樣不知道他宅子每個月要用多少燭火錢,門生故吏們送上來的古書是宋代善本珍本,這些古書一本要多少錢。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岳陽老家越來越龐大的田產,一畝上等的水田需要多少錢。

方鈍放下報紙,上次之後,他本來不想要再搭理陸大有,可是這麼多年的師生情誼,方鈍還是心軟了。

他恨鐵不成鋼的說道:“你找我有什麼辦法?那方望海是陛下任命的戶部侍郎,是內閣題注,吏部任命的,我又不是閣老,難道還能封駁了他的任命?”

方鈍繼續說道:“現在知道怕了?你們連朝廷的官倉都敢燒,還有什麼不敢做的?”

陸大有連忙說道:“恩師!若是事情發了,在南直隸的嶽州同鄉都要收牽連,那方望海就是衝着我們嶽州人來的啊!”

說到了同鄉,方鈍的態度又軟了一些。

年紀大了,越是念舊,方鈍從當官開始的時候,就很掛念鄉黨,他剛剛到任南京戶部尚書的時候,就遇到了一個做生意失敗的嶽州商人。

方鈍不僅僅給了這個商人回去的路費,還讓他回去以後,發動鄉鄰把山上的苦櫧摘一船到南京來。

這商人百思不知其解,但是方鈍一向提攜同鄉,於是回去照辦去了。

沒過多久,果然一船苦櫧到了南京,方尚書立即替他寫了一張告示。

寫道:“湖南調來一船櫧,一消氣來二補虛。二兩銀子買一顆,錯過機遇莫道時。”

還蓋上方尚書的官印。這下南京城裡做官的,行商的都搶着來買。一船苦櫧銷得精光。

這件事還被傳“美談”,從此之後,嶽州商人都涌入南京城,在南京也建造了“嶽州會館”,每到了休沐的時候,方鈍就會去嶽州會館,聽着地方戲,用鄉音和同鄉交談,吃着從嶽州快馬加鞭運過來的家鄉特產,就彷彿回到了老家一樣。

陸大有實在是太瞭解自己這位老師了,聽到方鈍的語氣軟下來,就知道他肯定還會和之前那樣出手相助,誰讓他們是同鄉呢。

方鈍放下手裡的報紙問道:“現在已經這樣了,還有什麼辦法?難道讓我去找方望海撈人?”

陸大有壓低聲音說道:“恩師,我們可以先發制人。”

“你是說?彈劾方望海?他剛剛被朝廷嘉獎,以什麼名義彈劾?”

陸大有繼續說道:“恩師,您還記得沈坤,前任國子監祭酒?”

方鈍點頭說道:“自然知道,沈坤是嘉靖二十年辛丑科的狀元吧?只是仕途不暢,十幾年才做到南京國子監祭酒,我剛剛到任南京的時候,他回家丁憂去了。”

陸大有說道:“正是這位沈大人,您可知道,這位沈坤,已經被錦衣衛拿了,押送去京師詔獄了。”

方鈍倒吸一口氣說道:“那沈坤不是在淮安老家丁憂嗎?怎麼會下獄?”

“恩師,那沈大人在淮安老家丁憂,倭寇最近不是正在江北肆虐嗎?沈坤就以自己的名望組織鄉勇,在淮安抗倭,前陣子聽說他組織鄉勇擊潰了一支倭寇,殺倭上百人。”

“既然如此,爲何會被下獄?”

陸大有說道:“沈坤用軍法帶兵,凡是犯錯的士兵都用兵法處罰,而且他強制當地大戶和士紳參軍,不出人的也要出糧助軍,淮安的士紳不滿,在倭寇暫退之後就造謠沈坤‘私自團練鄉勇,圖謀背叛朝廷’,朝廷上淮安籍的官員也彈劾他。”

陸大有奸笑說道:“陛下聽聞大怒,着錦衣衛將沈坤拿下,押送京師詔獄了。”

方鈍立刻明白了自己弟子的意思,他說道:“你是讓我上書彈劾方望海?也誣陷他私自訓練團練,圖謀叛亂?”

陸大有說道:“我已經聯絡了嶽州同鄉的官員一起上書,那方望海讓自己的弟子蘇澤在上海以抗倭的名義團練,圖謀不軌,希望恩師也能和我們一起上書。”

方鈍猶豫了。

陸大有看到方鈍沒有直接拒絕,帶着哭腔說道:“恩師,那方望海是要將我們嶽州人一網打盡啊!”

方鈍一想到同鄉,最後說道:“我也上書!”

就快要致仕的方鈍,渾然不知道自己和他最看不起的嚴嵩做了差不多的事情,他當年就是參奏嚴嵩“黨同伐異,排斥異己”,才從京師被貶謫到南京的。

今天他爲了嶽州同鄉,做了和嚴嵩差不多的事情。

陸大有感覺自己先發制人,又花了幾天時間聯絡同鄉,浩浩蕩蕩的湊了十幾份上書,準備一同發往京師。

可他卻不知道,蘇澤要比他快多了。

就在方望海拜見方鈍的當天,蘇澤就已經拿到了十名嶽州商人的口供,供認他們在常平倉失火前已經將倉內糧食搬到句容。

其中還有一個商人是南京戶部倉場侍郎陸大有的親戚,他口供陸大有指使他做的這件事,從中獲利的大部分也全部進獻給了陸大有。

除了常平倉之外,還有幾艘已經裝上漕運船的糧食,也都被陸大有吞下直接拉到了句容。

除開口供之外,這些糧商這裡還有常平倉的斛鬥,漕船裝糧食的口袋,這些都有官府印記,可以當做物證。

蘇澤還附上了詳細的運輸記錄,以及涉案人員的名單。

最重要的,是一份詳細的涉案金額的記錄,陸大有夥同商人侵吞的糧食,足足賣出了六萬兩的銀子,這些錢全部被陸大有和同黨瓜分。

這些證據都通過方望海上密揭的渠道,快馬加鞭送到了京師。

爲了能讓這份密揭能快點送到皇帝手上,蘇澤還通過陶公公的關係,給司禮監大太監李芳送上了一份禮物,這是一箱子最高檔的絲綢雲錦布料。

就在方鈍寫好了奏章,陸大有完成串聯的時候,方望海的密揭已經走了一半了。

等到方鈍的奏章還在路上的時候,方望海的密揭已經送進了司禮監了。

早已經提前拿到雲錦的李芳,特意將這份密揭抽出來,親自供到嘉靖皇帝面前。

物證都在其後,方望海密揭上最前面就是一份帳,陸大有等人利用官倉糧食賺了六萬兩銀子的帳。

“這是朕的錢!”

蘇澤可以說是拿捏住了,比起人證物證,這六萬兩更加震撼人心。

六萬兩是什麼概念?就在三大殿火災之後,嘉靖皇帝讓皇親勳貴捐錢以助大工,晉王楚王這樣最富庶的皇室宗親,不過捐了五千兩意思了一下。

工部估算,重修三大殿需要花費三十萬兩銀子,至今皇帝還沒湊到十萬兩。

陸大有這幫人,在南直隸倭亂的時候,一下子就撈了六萬兩!

嘉靖皇帝已經出離了憤怒,方望海的奏章上其他的證據也許算不上確鑿,也沒有一名有分量的人證。

可是這“六萬兩”銀子的賬本,就已經足夠讓皇帝起殺心了。

“黃錦!”

“皇爺!僕臣在。”

“讓錦衣衛,還有東廠,南下南京,按照這份名單將罪臣陸大有衆人抓起來,就近審訊將銀子搜出來!”

黃錦接過了方望海的密揭,快速掃了一眼後立刻說道:“遵旨!”

“另外,通知內閣,南京戶部尚書方鈍,老邁無能,准許他致仕!南京戶部的差事,就讓南京戶部侍郎方望海兼着。”

“遵旨!”

等到陸大有等人的奏章送到通政司的時候,錦衣衛和東廠都已經在急赴南京的路上了。

方鈍本來就不屬於嚴黨和清流,嚴嵩本身就對他非常厭惡,徐階等清流自然也不想保他。

皇帝的旨意迅速得到內閣票擬通過,勒令方鈍致仕的聖旨迅速擬好發往南京。

就在方鈍等人的彈劾方望海的題本送到通政司的後,嘉靖皇帝看到這些題本更加怒不可遏。

作爲皇帝,最討厭的就是這種結黨行爲。

如果說嚴黨和清流,本就是嘉靖皇帝默許,挑動朝臣對立而分化的黨派。

方鈍這種鄉人鄉黨纔是皇帝最不能容許的,更何況他們還貪了皇帝的錢!

錦衣衛千戶朱七,一路從京師南下,極速趕往南京。

而蘇澤這個月則在一邊緝私查賬,一邊沿途掃蕩流竄的倭寇。

等到蘇澤的兵法技能肝到Lv8的時候,江南的盛夏已經到來,而他的賬房技能也肝到了Lv5.

三張藍色的卡片浮現在蘇澤的面前。

【藍色被動——稽查能手:查賬時,賬房技能+2】

【藍色被動——假賬能手:做賬時,賬房技能+2】

【藍色被動——稅政能手:制定稅收政策時,賬房技能+2】

蘇澤閉着眼睛選了第三個。

稅收政策向來是專業化程度非常高的,因爲你不僅僅要考慮法律的部分,也要考慮賬目處理的問題。

很顯然一個走向近現代化的國家,必然有與其配套的近現代化稅收政策。

特別是在新產業出現後,若是稅收政策長期滯後,必然會導致也一部分人脫離國家稅收體系,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既然要造反,蘇澤當然選擇了這個技能。

這段時間,整個南直隸的官場風波不斷,總體來說是方望海落在下風。

本身方望海在南直隸士林風氣就不好,設置鈔關本來也就是得罪人的。

現在南京戶部尚書方鈍公開抨擊方望海,經常和方望海唱反調,搞得方望海的工作非常難辦。

方鈍只是打壓方望海,陸大有的手段就稱得上是下作了。

各種謠言在南直隸流傳,方望海的名聲已經鎮守太監差不多了。

與此同時,作爲方望海的爪牙打手,蘇澤在士林的名聲也好不到哪裡去。

但是在官員體系之外,蘇澤卻得到了江南讀書人的稱道。

《南柯夢》已經連載過半,這篇辛酸諷刺的傳奇戲劇再次和《牡丹亭》一樣風靡江南,江南的戲班都開始排練這劇,其中經典橋段更是被排成摺子戲,不斷的上演。

江南本來文風昌盛,能認字的人就多,南柯夢也都是通俗的白話,《警世通言》的銷量一漲再漲,每一期出來都供不應求。

龐大的銷量讓江南所有的讀書人都認識到,只要自己的文章能登上《警世通言》,那就能一夜名揚整個江南。

蘇澤作爲《警世通言》的主編,在江南的地位愈發的微妙起來,隱約竟然有了幾分文壇宗主的意思。

除了《南柯夢》之外,蘇澤還在《警世通言》上寫了一篇文章,名爲《儒商勘記》。

這篇文章的體裁也非常的獨特,是用最簡單的問答形式,提問者化名“愚叟”,而作答的則是太倉王家的二房。

太倉王家的生意大部分都是二房在操持,愚叟提問,王家作答,王家帶頭繳納鈔關稅,被宣傳成了儒商爲國分憂,主動認繳商稅。

同時整個文章提出來“儒商”的道德,最重要的就是“納稅光榮”這個說法。

商人通過生產運輸貨物賺錢,合法納稅的商人和勤勞種田的農夫一樣,都在給朝廷做貢獻。

“重信輕利”,“反饋鄉里”,“愛護僱工”,這些也被作爲儒商的道德被提了出來。

同時《警世通言》還將《儒商勘記》這個欄目固定下來,以後會定期採訪江南能符合儒商標準的商人,已經被採訪的儒商,也被當做儒商典範列在文頭上。

“商有商德”,這句話迅速引起了江南商人的火熱討論。

就在七月流火,天氣漸涼的時候,錦衣衛千戶朱七帶着緹騎,闖入了南京城。

(本章完)

第029章 凱旋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550章 授權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173章 案首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160章 掀桌子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533章 活該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495章 陽謀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430章 鐵路第550章 授權第056章 脫毒難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009章 寒菜粥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463章 紅丸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123章 打擂臺第79章 亡於洪武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265章 歸有光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659章 碾碎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79章 亡於洪武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322章 震驚!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388章 印花稅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657章 拼命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675章 宣傳戰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674章 夜航船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010章 趕海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77章 三江感言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241章 朕的錢!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281章 講武堂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
第029章 凱旋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550章 授權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173章 案首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160章 掀桌子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533章 活該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495章 陽謀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430章 鐵路第550章 授權第056章 脫毒難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009章 寒菜粥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463章 紅丸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123章 打擂臺第79章 亡於洪武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265章 歸有光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659章 碾碎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79章 亡於洪武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322章 震驚!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388章 印花稅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657章 拼命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675章 宣傳戰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674章 夜航船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010章 趕海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77章 三江感言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241章 朕的錢!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281章 講武堂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