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

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

“好!”南平縣學一名秀才大聲喝彩,緊接着衆人也開始喝彩。

這個圈是論語各段的隔頁符號,一般都在“子曰”之前。

“聖人立言之先,法天象也。”

破題的關鍵就是這個圈的位置上,圈在“子曰”之前,也就是“聖人立言之先”。

圈代表天圓地方,也就是天地萬象,破題從聖人爲“法天象”立言爲切入口,確實是非常的巧妙。

黃時行也愣住了,蘇澤這個破題比他想的答案還要巧妙,立意也更加的高遠。

延平府學的生員和延平書院的學子都臉色難看,這些日子經常欺辱縣學生員,卻沒想到這次被蘇澤這個秀才都不是的讀書人出了風頭。

特別是黃時行身邊的幾個跟班,他們想要指出蘇澤破題中的問題,可偏偏這破題天衣無縫,找不到任何問題來。

黃時行憋了半天,又損失了四十兩銀子,堪稱全場最慘。

不過演戲到了這個地方,也只能硬着頭皮演下去,他還要裝作高興的拉着蘇澤說道:

“多謝蘇兄爲我解惑!”

可是再一張嘴,實在是憋不出更多的恭維話來,只好訕訕的說道:“書院先生要開講了,就此別過”

說完這些,黃時行帶着跟班離開,南平縣學的生員紛紛發出歡呼聲,終於揚眉吐氣了!

【當衆破題,科舉經驗+20,Lv4,50/400】

看着手裡的四十兩官銀,蘇澤不由的感慨,這位黃同學,好人啊!

是和於二公子並列的刷經驗爆寶箱的上等工具人啊!

蘇澤破題的消息,很快傳到了三位師長耳朵裡。

海瑞滿意的點頭,以蘇澤的才學通過縣試不難,也有希望中個舉人,能培養出這樣的學生,海瑞心中充滿了自豪。

府學的鐘教授是個老學究,一向注重面子,聽說風頭被蘇澤這個不是生員的編外人員出了,心情更是不好,又增加了不少課程,還宣佈要三日一小考十日一大考,搞得府學生們叫苦不迭。

而延平書院的山長陳默羣知道了之後,更是大發雷霆的訓斥黃時行沉迷於這種怪題難題,不是科舉正道,命令黃時行閉門思過。

不過蘇澤兩次破難題,還是在南平縣的讀書人圈子中傳開了。

剛剛從知府衙門下衙的方知府,在後宅擺下了家宴,這次他宴請的是暫住在南平縣驛站的歸京官員。

這位是方知府的同榜進士,也就是方知府的同年。

明人尤其重視同年的情誼,每次登科之後都要出版《同年錄》,記錄同年的身份籍貫和聯繫方式,這份同學錄也是所有新科進士進入官場的第一份重要人脈資源。

方知府已經四十多歲了,膝下一子一女,但是他這位同年才三十歲。

不過既然是同榜登科,那就算是六十歲的老進士和二十歲的少進士都是同年。

不過這位孔進士朝中有人,他和方知府都是嘉靖二十九年的同進士出身,兩人初任官也都是知縣,三年都轉知府任上,但是這位孔知府知府才做了一年,就調任京官了,榮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了。

雖然僉都御史和知府品級一樣,但是御史是清流官,又是京官,比方知府這個延平府知府可要清貴太多了。

而方知府還不知道要在這知府任上蹉跎多久。

未來的孔御史是從廣州府任上升遷的,回京途中正好路過南平縣,自然要和同年敘舊。

按照朝廷規定,官員回京赴任都是要住驛站的,所以這是一場私宴,席上的只有方知府和孔御史。

既然是同年進士酒宴,自然要先聊到同年了。

方知府首先問道:“樑公實是在順德養病吧?他身體如何了?”

孔御史搖了搖頭說道:“不太好,走之前我還去拜望了,每年天寒都要臥牀幾個月,今年過了三月才能下牀的。”

兩人同時嘆息了一聲。

樑公實也是兩人同年的進士,名叫樑有譽,科甲第次要比兩人都高,初授官就是京官刑部主事,比方孔二人的起點都高了不少。

當時刑部有李攀龍,王世貞在部任官,他們都是此時知名的詩人,樑有譽和他們結社論詩,時人稱之爲刑部詩社,名噪京師。

不過李攀龍,王世貞都對嚴嵩當權不滿,經常寫詩抨擊時局,因此被打擊報復。

而樑公實在京師看慣了朝廷上層黨爭,加上自己身體不好,就辭官回了順德老家養病。

既然是同年,當時在知府任上的孔知府就經常去探望,聽說了同年身體不好,方知府也喝了一口悶酒。

“朝中黨爭愈烈,敬美兄返回京師可要謹言慎行啊。”

孔御史的表字敬美,他們是同年好友,自然是互相稱呼表字。

“這個我曉得,其實這個時候進京,還不如繼續留任知府,可是家裡人等不得啊。”

孔御史嘆息一聲,他和方知府都還算是官場的新人,心中還是有些抱負的。

其實大部分官員入仕之初,也總是想要餞行聖人之言的。

像是鄢懋卿這樣當官就爲了純撈錢的,或者漢之酷吏那樣的純粹殺人魔的,歷史上也是比較罕見的。

大體上都是在被上級、同僚、豪強們、胥吏們教育了之後,然後纔開始擺爛撈錢。

孔御史這種家世不錯的官員,往往纔開始做官的時候都是要政績不要錢的,有家族的提攜他們很快就能升上去,只不過到時候腐化了就不是貪這點小錢了。

兩人又說到了朝政之上,孔御史剛剛路過福州府,向方知府說了福州府的情況。

“福州府城門排了長龍,向鄢懋卿上供的都要取號排隊!如今福建倭亂猖獗,朝廷竟然讓這等小人肆意妄爲!”

孔御史一錘桌子:“如今軍心渙散,海疆不寧!都是鄢懋卿之過也!”

“整個福州府竟然上下官員都沒人敢彈劾鄢懋卿!嚴黨之禍流毒甚矣!”

方知府心中冷笑,自己這位同年當年就喜歡唱着些調子,他調任都察院御史,怎麼不說回京取彈劾鄢懋卿的?

反嚴嵩如今是大明朝的政治正確了,對於方孔這樣的因爲種種原因不願意投靠嚴嵩的,在私下裡罵上兩句嚴嵩都是非常正常的。

反正大明朝的問題,不罵嚴嵩這個首輔,難道要罵皇帝嗎?

總之都是嚴嵩首輔當的不好,身爲首輔不好好勸諫皇帝,那不是你嚴嵩的問題嗎?

不過罵鄢懋卿罵嚴嵩確實也沒錯,方知府端着酒杯說道:“敬美兄,等到了京師可不比地方,你可以不能再這樣說了。”

對於孔方二人這樣的官員來說,實在是朝廷大局中微不足道的小棋子罷了,罵嚴嵩這種事情也只是表明不肯同流合污的態度,你也要嚴嵩肯和伱同流合污啊。

孔御史也只是嘴炮了一番,真的讓他做御史彈劾嚴嵩,他自然也是不敢的。

若是嚴嵩要招攬他,說不定這位孔御史就加入嚴黨了。

說到底,其實所謂的嚴黨不過是一個利益分肥的集團,只要加入這個集團就能吃好處,嚴黨沒有什麼目標綱領,而反嚴黨同樣也沒有什麼目標綱領。

甚至所謂的反嚴黨勢力,都是嘉靖皇帝自己培養出來的,用內閣次輔來制衡內閣首輔,這是嘉靖皇帝的一貫手法,當年嚴嵩是內閣次輔的時候,內閣首輔是夏言,也是嚴嵩誣告搞死的夏言。

而夏言做首輔之前是張璁,每一任嘉靖皇帝的內閣中,都有一個反對首輔的次輔。

嘉靖皇帝這一套異論相攪,玩的是爐火純青了!

對於朝廷大局,孔方二人也只能看看,以他們的資歷和級別,想要參與還是太早了。

不再討論時局,作爲讀書人自然就只能討論文學了。

方知府站起來身,從酒席邊上的書架上拿下一本書,遞給孔御史道:“敬美兄,這是我新蒐集的書。”

“楊升庵的文集!”

方知府得意洋洋的說道:“這是我那妻弟寄過來的,裡面可都是楊升庵的新作!”

孔御史直接拿起桌上的燭臺,就着燈光讀起來。

“楊升庵流於滇黔,還能做出如此華麗壯綺之文,真文宗也!”

楊升庵就是楊慎,嘉靖皇帝繼位後的頭號政敵楊廷和之子。

大禮議之後,楊慎就被流放雲南永昌衛,至今已經過去三十年了。

嘉靖皇帝從來都不是一個大度的君主,如今他已經牢牢把持朝政,依然不願意赦免楊慎,在位期間幾次大赦都特意不赦免楊慎。

不過楊慎到了永昌衛之後,創作頻率反而高了起來,他的文章天下聞名,總有人將他的文章編成文集刊印,每次出版都會迅速搶光。

楊慎是如今大明文學界的頂流,下一個文學界頂流王世貞如今還在刑部做官,影響力還遠不如楊慎。

“這份文集是我抄錄的,就送給敬美兄了!”

孔御史如獲至寶,又生怕方知府反悔,將文集直接塞進了衣領中。

緊接着孔御史又說道:“不對啊,伯先兄的字什麼時候這麼好看了?”

方知府被同年解了短處,裝作惱羞成怒的說道:“這是我女兒抄錄的!”

兩人再次宴飲了一番,但是孔御史又怕留宿方知府家惹得把柄,還是堅持返回驛站休息。

等到送走了孔御史,方知府這才返回書房,看到女兒房間的燈還亮着。

方知府走到女兒房前,咳嗽了一聲說道:“蘭兒怎麼還不睡?”

方若蘭的聲音傳出來:“爹爹,女兒看完這章,馬上就睡。”

方知府揉了揉太陽穴說道:“蘭兒,你將楊升庵再給爲父看兩日吧。”

方若蘭立刻說道:“這可不行!爹你可是說好了先給我看完的,再說了,我不是都給你抄錄了一份了嗎?”

方知府有些尷尬的說道:“這個,這不是剛剛送給你孔世叔了嗎?”

方若蘭立刻說道:“那可是女兒好不容易謄抄的,爹你送人了還問我要原本?再說這書是舅父寄給我的,又不是給您的。”

方知府很快敗下陣來,對這個古靈精怪的女兒,他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剛想要拿出父親的架子,李夫人又從房裡出來說道:

“喝了酒還不趕快就寢,老爺明日沒有公務了?不是要去巡視縣學嗎?”

“蘭兒你也早點睡,熬夜看書傷眼睛!”

李夫人出馬,一下子制服了兩人。

方知府這邊送出去一本文集,海瑞收到了一本文集。

蘇澤這些日子,將自己僅有的Lv3級的文學知識,將記憶中能背誦起來的古文全部抄錄出來。

Lv3大概也就是初中古文名篇的水準吧,蘇澤也想要肝高了文學技能,記憶起更多古文名篇來,可偏偏這個文學技能怎麼都不漲經驗。

海瑞翻開這本書,蘇澤的字跡雖然不夠好看,但是學生手抄的,海瑞心中還是有些感動。

如果是送別的東西,海瑞是堅決不可能收的,但是蘇澤送的是書,海瑞也是愛讀書的人,愛不釋手的翻了起來。

《曹劌論戰》,這是左傳上的,海瑞自然讀過。

《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上的文章,海瑞也曾經讀過,不過是借的別人的書,好文章!

《出師表》!好文章!

讀到“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海瑞忍不住擊節讚歎!

這篇文章海瑞沒讀過,也難怪諸葛武侯能夠名留青史,這文章足以可見他的忠於漢室之心!

海瑞忍不住誦讀了一遍,繼續向下翻。

《桃花源記》,海瑞也曾經有過避世之心,更是覺得這是千古好文。

海瑞合上書,實在是太好看了,他都不忍卒讀了。

蘇澤看着海瑞如癡如醉的讀書,系統突然跳出提示,某技能又加了10點。

蘇澤哭笑不得,這也算?

不過想想也對,投其所好不就是某技能的要義嗎?

要這個真的是遊戲,蘇澤好歹刷了海瑞幾百點好感度了。

海瑞對蘇澤說道:“令尊有這麼多藏書,定是博學大儒,恨不能見啊!”

“對了,明日知府要在縣學巡視,雖然我更希望你專心學問,但是士林揚名對你還是有些好處的,若是有機會還是好好表現吧。”

一貫方正的海瑞說出這種話,蘇澤也是感動。

這些日子的接觸,蘇澤發現海瑞最大的優點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甚至可以說是後半句,他並不是不通世情,反而是洞若觀火,只是自己不願意和這個濁世妥協罷了。

但是對因爲種種原因妥協於社會,也沒做出傷天害理事情的人,海瑞卻是非常寬鬆的。

蘇澤立刻說道:“多謝老師教導。”

(本章完)

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495章 陽謀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010章 趕海第258章 藥,種子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069章 縣令第675章 宣傳戰第106章 紅陽教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010章 趕海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209章 收穫滿滿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79章 亡於洪武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665章 海參崴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001章 穿越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566章 睢陽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667章 政治仗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035章 謹慎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463章 紅丸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430章 鐵路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
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495章 陽謀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010章 趕海第258章 藥,種子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069章 縣令第675章 宣傳戰第106章 紅陽教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010章 趕海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209章 收穫滿滿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79章 亡於洪武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665章 海參崴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001章 穿越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566章 睢陽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667章 政治仗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035章 謹慎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463章 紅丸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430章 鐵路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