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

高務觀說道:“要我說,日後戰爭拼的就不是榮譽了,而是拼的後勤了。”

李言恭沉默起來。

高務觀說道:“我們即將進入一個墮落又乏味的時代,戰爭變成了一張張報表和數字,能夠提供更強大補給的部隊,就能打贏戰爭。”

李言恭也是做後勤的,他點頭說道:“你說的沒錯,我也感覺到了戰爭的變化。並不是說將領不再重要,而是戰爭變成了總體的消耗,一兩場戰鬥的勝負,對於戰局不會再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了,最後拼的還是最後的整體實力。”

李言恭說道:“我在廣西的時候已經發現了,只要後勤補給跟上了,一兩場戰役的勝負根本不影響整個戰局。”

“輸一場兩場,我們可以組織更多的軍隊上山,那些瑤寨只要輸了一場,就徹底輸了。”

“我也曾經遇到過頑強抵抗的瑤寨,曾經多次擊潰我們的進攻,但是最後那座瑤寨還是彈盡糧絕投降了。”

李言恭想到那座被迫投降的瑤寨,想到那樣多次身先士卒衝鋒的瑤人首領,在東南軍隊進入瑤寨的時候割喉自殺的場景,他也認同了高務觀的話。

這是一個墮落的時代,勇氣不再是時代的讚歌,忠誠也不是,戰爭已經變成了純粹實力的比拼。

弱者再難以弱勝強,這是一個強者越強,弱者拼死抵抗依然沒有奇蹟的時代。

戰場上被人稱道的品質,不畏強敵的榮譽,最後也會變成更加血腥戰場的祭品。

戰爭已經發生了改變。

高務觀點頭說道:“火器的出現,讓合格兵員的範圍大大擴展了。”

“在最早的春秋戰國時代,很多兵種只能貴族才能擔任,一名合格的戰車手,需要大量的訓練和投入,那是大都督所說的古典主義時代。”

“春秋戰國時代的戰爭,崇尚的是榮譽,所以纔有了宋襄公的半渡不擊。”

“後人會嘲笑宋襄公的愚蠢,但在那個戰爭依然是貴族榮譽的時代,宋襄公的行爲不過是貴族戰爭時代的最後的榮光。”

李言恭點點頭。

高務觀又說道:

“秦漢的合格兵員已經成了良家子,這也纔有了後世所說的‘得關中者得天下’,在這個時代打仗是需要自備武器和戰馬的,只有富裕的自耕富農才能承擔一個壯年勞動力出征,而戰爭的回報是朝廷授予的爵位和田畝。”

“這是勇氣時代,無數秦漢的良家子在戰場拼殺,追求的軍功和爵位,追求的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李言恭繼續點頭。

“魏晉南北朝開始,戰爭再次發生了變化,自從曹魏的軍府制度開始,驅趕職業化的軍戶上戰場,已經成了時代的主流。”

“曹魏的軍府,其實就和我們明廷的軍戶制度差不多,就是讓一部分百姓世代當兵,強迫他們世世代代的在戰場上搏殺。”

“士兵是因爲嚴刑峻法和上司的驅趕上的戰場,戰爭不再給普通人帶來勇氣和榮譽,普通士兵們開始追逐個人的利益。”

“隋唐的府兵制度雖然想要復辟秦漢的軍功爵位體系,可都是因爲府兵制度的崩潰轉爲募兵。”

“從這個時候開始,晚唐和宋都變成了募兵的制度,就是朝廷出錢僱傭士兵,通過財政來供養軍隊。”

李言恭連忙點頭,他家也是有家傳兵法的。雖然歷史上偶然有波折,但是華夏的軍事發展大體上是這個脈絡。

漢代和唐初的軍隊戰鬥力強,而且騎兵多,靠的是良家子當兵的軍功授田制度。

但是漢唐的常備軍人數,是遠少於宋的。

宋代軍隊雖然人數多,但是官府僱傭的軍隊不可能承擔戰馬的消耗,所以只能以步兵爲主。

宋代武備孱弱,但是在軍事技術上卻是比漢唐要進步的,但是士兵已經從古典主義的精銳職業士兵,變成了通過錢財募集的士兵,這些士兵本身作戰意志就不強烈,打仗不過是一份謀生的工作。

其實在那個時代,南宋能夠在蒙古鐵蹄鞭撻世界的時候,依然偏安在江南,已經是南宋驚人的財政後勤能力發揮的作用了。

高務觀繼續說道:“如今時代不同了。”

“明初的軍戶制度已經名存實亡,無論南北都不再使用這種世襲軍戶的制度了,只能將他們當做維持地方治安的地方軍。”

“軍隊職業化,是以後的大趨勢。”

李言恭點點頭,從蘇澤開始起兵的時候,就放棄了歷代造反都儀仗的農民軍,依靠的就是他一手拉起來的新軍。

高務觀說道:“之所以大都督能成就歷史上都沒有能成就的事業,關鍵在於武器。”

李言恭愣了一下問道:“武器?”

高務觀點頭說道:“是的,就是武器。”

“在古典主義戰爭時代,戰爭靠的是士兵的個人素質。”

“健壯的步兵,擅長騎射的騎兵,甚至一名勇武的將領,都是決定戰事走向的決定因素。”

“尤其是在攻城戰中,先登營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而先登的獎勵也最豐厚的。”

李言恭點點頭,可以說是,在東南崛起之前,甚至在東南平定倭寇的戰役中,先登和先鋒營的獎勵也是最豐厚的。

但是東南新軍對於先入城的獎勵就遠不如以往的朝代豐厚,甚至可以說是吝嗇。

相反在評定軍功的時候,指揮官是否能完成上級規定的任務,才成了考覈的重要標準。

聽到高務觀這麼說,李言恭這才明白過來,東南新軍攻城主要靠的是火炮和炸藥,自然不會和以往那樣獎勵豐厚了。

高務觀繼續說道:“一把火槍,可以讓一個普通人輕鬆的殺死壯漢。”

“只需要一段時間的射擊訓練,就可以讓普通人比苦練十年箭術的弓箭手更有殺傷力。”

“火炮更是可以將用幾年甚至幾十年才築成的城牆轟然倒塌。”

“可爲什麼大都督和明廷,都沒有擴軍呢?”

李言恭愣住了。雖然東南新軍確實更加精銳,對軍官考覈培養可以說是相當嚴苛了,但其實這一次的徐州會戰中,第五旅從五千人擴編一萬人,只用幾個月的時間。

那些新兵很快就適應了戰場,擴軍其實根本不是問題。

如果說東南還有戰略優勢,所以不進行大規模擴軍,那麼明廷已經是劣勢了,但新軍也只維持了三鎮。

野心勃勃的李成樑至今也不過是增加了幾千新兵。

高務觀說道:“還是錢和後勤。”

“一把火槍送到士兵手裡,還需要供應鉛丸和彈藥,還要維護槍管的槍油,這些都需要送到前線每一個士兵的手裡。”

“而一門火炮的維護費用就更高了。”

“我們東南最輕的一門火炮,都需要兩匹馬才能拉得動,而在急行軍的時候更是需要四匹馬。”

“十二磅這樣的火炮,則需要八匹馬纔可以在野外行動。”

“這還僅僅是火炮,炮彈和火藥還需要額外的運輸,每一匹馬也需要相應的草料。”

“在我們東南,一支只有二十門炮的炮兵營,需要配備近百匹馬,還需要專門照顧馬的馬伕。”

“而明廷的火炮更沉重,需要的戰馬比我們還多。”

李言恭做過廣西新軍的後勤參謀,他當然知道高務觀說的還是北方平原作戰的情況,如果在廣西這種地形複雜,道路條件更差的地方作戰,需要的後勤數量還要翻倍。

李言恭這麼一算,更是駭然,東南維持現在規模的軍隊,也已經燒了這麼多錢了。

這也是東南和明廷,都默契的沒有瘋狂擴軍的原因。

實在是養不起啊。

高務觀說道:

“所以我說,戰爭已經到了非常乏味的時代。”

“一名傑出的將領,或者能夠扭轉一場戰鬥,又或者贏下某一次的戰役,但是無法決定戰爭的最終走勢。”

“決定一場戰爭輸贏的,是誰能夠將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到士兵手上,是誰能夠在全面戰爭中財政不會崩潰,是誰能夠擠出更多的物資來投入到戰爭中。”

“古典主義時代那種,一場激動人心的戰役決定整場戰爭走向,決定一個國家命運的戰爭會越來越少了。”

作爲將門子弟,李言恭沉默了,

高務觀的說法,戰場不再是代表榮譽的賽場,反而變成了比拼財力的競賣場。

士兵的榮譽和掙扎,都只是報表上的一串數字。

這樣的戰爭確實如同高務觀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墮落又乏味的時代。

甚至日後評價一名將領的標準也會發生變化。

一個總能帶來勝利,卻消耗巨大的將領會將國家帶向毀滅。

那種能夠精細計算得失,在戰爭中保存實力的將領,則會更受到上層的青睞。

徐州會戰也說明了這一點,這一次的戰役沒有華麗的騎兵對衝,沒有肉身阻擋敵軍的鐵血人牆,只有陰冷的塹壕和冰冷的鐵絲網,只有躲在塹壕中等待敵軍炮擊結束的火槍手。

最忙碌的不是前線的士兵,而是在後方統籌安排物資的後勤參謀們。

而雙方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戰線卻沒有挪動分毫。

這樣的戰爭又是何等的無聊啊。

高務觀拍了拍好友的肩膀說道:

“就如同大都督說的,戰爭不再是一門藝術,而是一門技術。”

“參謀部是一臺精密的機器,指揮戰爭的走向,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這臺機器運轉的更順滑。”

高務觀又說道:

“不過這個時代,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代。”

“每天都有新的武器出現,我們研究制定的規則,將是指導日後幾百年戰場的鐵則。”

“我們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敵人,這是多麼具有挑戰的事情?”

李言恭也振奮起來,高務觀說的沒錯。

這就和《警世報》上的新年致辭所說的那樣,“這個時代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一場決定未來幾百年命運的‘大爭之世’。”

能夠生活在這樣的“大爭之世”,可以說是李言恭他們的幸運和不幸了。

高務觀站起來說道:“我要啓程了,李兄,這是我給侄子或者侄女的見面禮。”

說完,高務觀從懷裡掏出一枚金鎖,塞進了李言恭的懷裡。

辭別李府,高務觀騎馬從南京城北上,前往河南新鄭老家,勸說父親高拱搬來南京。

新曆二年,隆慶二年,(公元1564年),在南京和京師的爆竹聲中落下了帷幕。

新曆三年,春,兩邊都翻開了新的一頁。

南京陸軍學院,就在高務觀認爲,決定未來戰爭的是後勤的時候,也有人對未來戰爭還有不同的看法。

第075章 治本經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657章 拼命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83章 練銃兵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595章 重注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463章 紅丸第241章 朕的錢!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257章 大員島第629章 法律變革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555章 關稅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555章 關稅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265章 歸有光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056章 脫毒難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495章 陽謀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四卷總結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663章 神聖感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609章 做空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158章 冤案第023章 蘆田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
第075章 治本經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657章 拼命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83章 練銃兵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595章 重注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463章 紅丸第241章 朕的錢!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257章 大員島第629章 法律變革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555章 關稅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555章 關稅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265章 歸有光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056章 脫毒難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495章 陽謀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四卷總結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663章 神聖感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609章 做空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158章 冤案第023章 蘆田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