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

俞大猷在草原練兵,之前由於槍械不足,所以主力的騎兵都是使用手榴彈,精銳是一支擲彈騎兵。

熊況之前也是帶的騎兵,他和俞大猷會師後,見到了俞大猷訓練的擲彈騎兵部隊。

在觀摩了幾次之後,熊況對俞大猷內心只剩下深深的佩服。

果然是精銳啊!

俞大猷騎在馬上,隨着他一聲令下,這羣擲彈騎兵齊刷刷的衝出去,隨着領頭騎兵的衝鋒防線迅速前進。

這支部隊非常的精銳,隨着俞大猷的鼓聲和旗語,在領頭騎兵的帶領下迅速完成了衝鋒、攔截、包圍等各種戰術衝鋒動作,這都讓在一旁觀看的熊況非常驚歎。

熊況帶領的也是騎兵,不過他的騎兵更類似於通過馬衝鋒,然後下馬作戰的騎馬步兵。

在熊況的起兵戰術中,他的起兵是用來擾亂火槍方陣的側翼和背部,衝破敵人陣型的突擊機動兵種,並不是以騎術作戰,而是利用了騎兵的機動性。

但是草原上的情況不同。

而這樣做犧牲了火槍的精度,俞大猷就命令士兵在更近距離再使用火槍射擊。

長筒火槍可以穩定子彈的前進方向,獲得更好的準頭和精度,但是在馬背上射擊,本身就無法保證精度。

而在俞大猷剛剛組建騎兵的時候,火槍還是很笨重的兵器,無法在馬背上使用。

熊況立刻恭敬的問道:“請賜教。”

這樣再次增加了騎兵使用火槍的難度。

但是在馬背上使用長筒火槍,反而是一種累贅。

不過在無煙火焰的後裝式步槍開始使用後,俞大猷意識到了火槍的變化。

草原上,對方也都是騎兵,所以完全照本宣科的使用步兵,那是很難和草原上的騎兵對抗的。

當連續射擊成爲可能性之後,在馬背上射擊也成爲了可能。

看到如此精銳的騎兵,熊況不由的感慨:“大都督曾經說過,俞將軍和戚將軍練兵第一,我本來以爲大都督只是尊重兩位前輩,現在看來果然如此。”

在這種情況下,俞大猷因地制宜,將長筒火槍的槍筒鋸斷,使用更短的火槍來進行射擊。

俞大猷說道:“如今追隨大都督起兵的這一代人,都是在新武器和新戰法下成長的一批人,可以說是生長在劇烈的變革時代。”

俞大猷微笑着說道:“前段日子我和戚兄寫信,也討論過如今東南軍中的問題。”

熊況點點頭,他表示贊同,如今東南的戰爭優勢,本質上靠的是層出不窮的軍事發明,以及大都督蘇澤創造的一系列先進的軍事理論。

不過俞大猷很快發現,東南的長筒火槍並不太適合在馬背上作戰。

所以俞大猷使用了手榴彈作爲主要作戰的工具,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俞大猷在得到了蘭州運過來的火槍之後,開始嘗試給擲彈騎兵裝備火槍。

“變革是好事,如果不是火槍的普及,我們又怎麼能這麼輕易打贏抗倭戰爭呢?現在能夠追着草原上的人跑,這放在以前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這也讓整個東南上下都染上了一種驕縱之氣,在對付安南和西南夷叛亂的時候,這種情緒達到了頂點,似乎這些敵人都是手持冷兵器的猴子,根本不足爲慮。

但是俞大猷卻說道:“可我讀過史書,武器裝備的擴散,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慢,武器裝備優勢的壁壘,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堅固。”

俞大猷說道:

“火槍火炮,西方本來就能造,技術上也許有門檻,但是仿製的難度很高嗎?” “漢武帝用鐵騎打敗了匈奴,但是匈奴很快也開始自己打造鐵騎,和漢朝纏鬥都兩敗俱傷。”

“我們現在使用的火槍,難道能夠一直保持優勢下去嗎?”

熊況沉默了,明白俞大猷的意思,戰爭技術是在戰爭所有因素中,最容易提升的一件東西。

就像是大明的火槍提升速度雖然趕不上東南,但是也能用了,這也是爲什麼蘇澤要在這一次最後決戰中才使用無煙火藥,也是想要這一次技術代差徹底擊垮明廷。

但是這一次是技術代差,下一次呢?

熊況並不如他的同僚那麼樂觀。

這個世界太大了。

這個世界太大了,熊況讀過一些海外的書,也曾經和外國商人交談過。

整個世界太大了,大到不同國家的人擁有完全不同的語言文字,信仰、國家體制、歷史文化都完全不同。

安南和朝鮮,這兩個中原文明的邊陲,好歹還是同宗同源,能夠融入中原的體系。

南洋本來就有很多中原移民。

但是更遠的地方呢?

高棉的歷史和中原差不多悠久,天竺也是很早就出現在中原史料上的國家。

還有中亞那些國家,乃至於更遙遠的歐陸諸國。

別人也會發展,整個世界不可能永遠停滯不前。

熊況就知道,西班牙人已經在研究東南的火炮,奧斯曼商人也已經偷偷開始走私東南的火槍了。

技術上的優勢可以永遠存在,但是像攻打安南這樣擁有技術代差的戰役,以後會越來越少。

俞大猷說道:“如今草原上已經有火器了,這種趨勢是無法避免的。”

“所以打仗還是回到最古老的問題上,練兵。”

俞大猷說道:“無論是什麼樣的武器,都是需要人來操縱的,這一點我相信技術無論怎麼變,都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想要打仗,最後還是要落在練兵上!”

俞大猷這番話,讓熊況有了醍醐灌頂的感覺。

這些時間,他一邊總結自己練兵的經驗,卻總覺得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疑惑。

今天和俞大猷交流了一下,熊況才覺得醍醐灌頂,那些困擾他的問題終於有了解開的曙光。

打仗這件事還要落實在練兵上的,技術和軍事理論的進步,也最後要靠人來執行。

他恭敬的說道:“請問俞將軍,何以練兵?”

俞大猷微笑着說道:“其實歷朝歷代的兵書中說的很清楚了,就是——‘選鋒’二字。”

第033章 曬鹽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525章 分產令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036章 售鹽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245章 李時珍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617章 打老虎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623章 教亂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029章 凱旋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034章 精製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90章 貪上史書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259章 船,倭奴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001章 穿越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77章 三江感言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334章 鑽膛炮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531章 歌舞團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550章 授權第540章 挖人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258章 藥,種子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83章 練銃兵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163章 吃絕戶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172章 榜一第547章 破蜀道第034章 精製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355章 國之命脈
第033章 曬鹽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525章 分產令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036章 售鹽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245章 李時珍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617章 打老虎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623章 教亂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029章 凱旋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034章 精製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90章 貪上史書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259章 船,倭奴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001章 穿越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77章 三江感言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334章 鑽膛炮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531章 歌舞團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550章 授權第540章 挖人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258章 藥,種子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83章 練銃兵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163章 吃絕戶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172章 榜一第547章 破蜀道第034章 精製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355章 國之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