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山東“大捷”

第604章 山東“大捷”

伺機待動就是按兵不動。

山東本來有四鎮明軍,兩鎮是李成樑最早練的三鎮新軍中的兩支,一鎮是李成樑在山東擔任總督時候再練的兵,最後一鎮則是在李成樑進京擔任大將軍後,因爲山東兵力空虛而收編組建的團練軍。

這四鎮的軍隊雖然都叫新軍,但是完全不同。

兩鎮精銳在山東被叫做大明新軍,它們的番號也是大明新軍第一鎮和大明新軍第二鎮。

李成樑在山東組建的叫做山東新軍,它的番號是山東新軍第一鎮。

最後收編團練組成的叫做廂軍,它的番號是山東新軍第二鎮。

三種叫法,同樣是當兵,待遇天差地別。

大明新軍是李成樑的心頭肉,是他能夠執掌大明朝政的底牌,待遇上也是最好的,每天可以吃三餐,每餐都能吃白麪饅頭,兩天都有一頓肉食,訓練用的也是實彈,住的營地也是濟州城附近精心修建的軍營,這些軍營因爲已經修建多年,大明新軍的待遇又好,所以在軍營周圍形成了市集,甚至比濟州城內都要繁華。

如果大明新軍是李成樑的親兒子,山東新軍就是乾兒子了,山東新軍的駐地在更加前線的地方,住的軍營是老舊明軍的營地改造而來的,每天只能吃一頓饅頭,剩餘的時候都是窩窩頭,五天才能有一頓肉食。

用的武器也是大明新軍淘汰下來的,平日裡的訓練也就是舉着槍操練一下,火炮也沒有幾門。

待遇最差的就是廂軍了,這些軍隊基本上和團練一個性質,原本都是山東地方上自己練的武裝,被李成樑整合而成的。

這裡麪人員複雜,有一些是山東各縣的地痞無賴,被當地的官府抓進去當兵的。

這些人本來就不是什麼善類,進入軍營也是眼紅大明新軍的待遇,本身又沒有經過什麼訓練,軍紀相當的差。

這些軍隊中也有一些爲了明廷自願參軍的本地鄉紳子弟,還有一些是爲了在亂世中投機的投機分子,這些人進入廂軍之後發現待遇差,而且李成樑也沒有把他們當做主力親信,這些人也迅速腐化墮落。

山東的地方官員也知道這些廂軍的德性,所以將他們安置在和東南對峙的前線地區,都是距離城市比較偏遠的地方,防止他們滋擾地方。

廂軍要自己種地,隔三差五才能吃一個窩頭,肉食根本沒有,武器還是明軍淘汰的老舊鳥銃和大刀大槍。

這種軍隊就不要指望他們真的能打仗了,他們更多的工作就是在前線種田。

所以山東雖然有四鎮的新軍,但是待遇上卻天差地別。

李成樑的軍令到了山東,要求山東各軍伺機而動。

而李成樑離開山東的時候,也害怕自己的繼任者和自己一樣,割據山東成爲下一個大將軍。

所以他爲了平衡,取消了山東總督和新軍大臣這個職位。

山東的軍政事務,由山東巡撫和四鎮統制官一同商議解決。

這一次是軍務,山東的民政官員自然不用出席,但是四鎮統制官坐在一起,同樣也沒談攏任何話題。

李成樑的本來用意,是要求四鎮統制官互相制約,不要形成一個軍頭。但是現在到了真正需要出兵的時候,四鎮統制官坐在一起,卻也沒辦法商議出一個有效的結果。

首先是廂軍的統制官先說:“東南賊軍直撲河南,徐州的防務肯定是空虛的,這時候應該以精銳之師攻打徐州,我山東新軍第一鎮和第二鎮在後方接管城市,這樣纔是最好的選擇。”

大明新軍第一鎮的統制官立刻不滿的說道:“徐州雖然空虛,但是東南賊在徐州修建了戰壕和棱堡,又有大量的火炮防守,還有火車運輸其間,一座城市遇到攻擊,多個城市一同支援,根本不是我們山東這點兵力能夠打下來的。”

“我們應該出兵在徐州周圍襲擾一下,廂軍熟悉地形,你們長期在前線,出動掠奪一些人口和糧食回來,就能向大將軍交差了。”

廂軍統制官一下子站起來說道:“你也知道東南賊防守森嚴,我們廂軍的火槍還沒配備齊全,現在去不是送死嗎?”

“要我們出動,先把你們第一鎮和第二鎮剋扣的武器給我!”

李成樑爲了讓手下不要團結起來,故意製造了很多矛盾。

比如裝備上有限給嫡系的大明新軍二鎮,淘汰裝備給山東新軍,最差的裝備給廂軍。

廂軍多次提出要更換裝備,都被上面拒絕。

如此下來,各鎮之間的矛盾深厚,爲了武器人員和物資爭搶不已。

果然這一次的軍議又是不歡而散,等到李成樑的第二道軍令傳來,明確要求在山東的四鎮新軍同時出兵攻打徐州,這些統制官們纔不情不願的集結軍隊,開始向前線開過去。

廂軍自然是故意在前線拖拉,始終在等後面的大明新軍。

而大明新軍磨磨蹭蹭出濟州城,就聽說河南全境投降的消息。

等到大明新軍慢騰騰的抵達前線,已經是半個月過去了。

四鎮統制官再次開會,決定各出兩千人,加上拉來的壯丁,湊上一萬二千人,給他們發賞錢向東南賊的陣地發起衝鋒。

如果對方真的防禦薄弱,四鎮再派出精銳前進。

一萬二千人分別屬於不同的部隊,就連部隊的指令都沒辦法統一,軍事素質更是層次不齊。

這樣的軍隊就連列陣都列不明白,最後也被驅趕着衝向了東南新軍的棱堡和塹壕。

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早就已經嚴陣以待的東南新軍立刻槍炮齊鳴,炮彈準確的落在這些衝鋒士兵中,大量士兵還沒有衝到第一道塹壕,就被槍炮奪走了性命。

щшш .t t k a n .¢ ○

這下子可把四鎮統制官都給嚇怕了,他們立刻帶領軍隊後退,在距離前線更遠的地方佈置防線。

事後清點,帶出去的一萬二兩千最後只回來了兩千人,被抓的壯丁聽到炮火一響,立刻拋下軍隊衝向東南軍隊投降,廂軍也跟着投降,這才引起了連鎖崩潰。

四鎮統制官想了想,只好給明廷上書——山東大捷。

 

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90章 貪上史書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018章 船塢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259章 船,倭奴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638章 籌碼第021章 開蒙第231章 當家難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635章 軍功章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257章 大員島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657章 拼命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003章 占卜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185章 去月港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231章 當家難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
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90章 貪上史書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018章 船塢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259章 船,倭奴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638章 籌碼第021章 開蒙第231章 當家難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635章 軍功章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257章 大員島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657章 拼命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003章 占卜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185章 去月港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231章 當家難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