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

對於所得稅的事情,蘇澤並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和上一次一樣,讓內閣、戶部和一部分制憲會議代表公議,商討任福主動交稅的事情。

蘇澤看着手裡的情報,這是在京師的王世貞和陸添壽傳回來的消息。

李成樑接觸了九邊新軍統領李洵的職位,也將李洵遼東總督的職位轉授給了他的兒子李如鬆。

緊接着,李成樑宣佈將九邊新軍收編,組成京師新軍第四鎮和新軍第五鎮,統制官依然由九邊將領出任,但是中層軍官都宣佈向李成樑效忠。

如此一來,李成樑徹底吞併了九邊的新軍。

如今李成樑控制了京畿、山西、甘肅、遼東和山東,徹底壓過了河南的陳以勤和陝西的郭樸,成爲明廷第一的實力派。

等到了這個時候,陳以勤和郭樸這才反應過來,兩人立刻互相派遣使者聯絡起來,共同對抗李成樑。

陳以勤和郭樸甚至迅速放下成見,結成了兒女親家,釋放出團結的信號。

李成樑有些遺憾,陳以勤和郭樸聯合的太快,沒有給自己各個擊破的機會。

而他目前的實力看起來很強的,但是需要承擔的防務也多。

李舜臣在漢城宣佈成立朝鮮國後,定國體爲共和,他效法東南出任第一任大統領。

朝鮮和安南一樣,在東南的政治體系中享受“外省”的待遇。

十年後再由朝鮮國民決定,是變成朝貢國還是併入中原。

李舜臣在任命了一批大臣之後,立刻帶兵前往鴨江,陳兵在鴨江之畔。

在吞併了李洵的軍隊之後,李成樑立刻讓兒子李如鬆帶領遼東的軍隊出兵鴨江,在鴨江邊上修建棱堡,和李舜臣的朝鮮軍隊隔江相望。

除此之外,李成樑還要承擔山東防線的重任,他的新軍班底精銳也都在山東。

李成樑的實力,單獨吞下河南或者陝西還行,但是陳郭二人聯手,那就不是他胃口足夠好就能做到的了。

所以李成樑果斷也放棄了吞併他們的打算,放緩了動作。

李成樑先是以朝廷的命令重申了二人的職位,然後又以私人名義給二人結親家送上了禮物。

陳以勤和郭樸這才鬆了一口氣,這麼看來,李成樑暫時不準備對他們下手了。

不過陳以勤和郭樸也沒有和李成樑翻臉的打算,他們也宣佈支持李成樑改組明廷,給李成樑私人回禮。

地方實力派都解決了,李成樑這纔開始解決明廷的問題。

他的幾條政令都非常炸裂,引起了京師的地震。

首先是解散了都察院和六科十三道,李成樑給言官兩個選擇,一個是從軍一個是辭官。

這自然引起了劇烈的反彈,就在京師所有人都認爲這又是一場巨大政治地震的時候,李成樑麾下第一鎮的軍隊開進了京師。

手持火槍的精銳士兵衝進了都察院和六科十三道的衙門,衝進了從建立之初就在明廷政治體系中擁有超然地位的言官官署,將這些在明廷政壇引起無數風暴的言官們從官署中驅趕了出來。

言官們的公文被查抄,私人信件也被帶走,那幾個言官中的領導者們,則被山蒿先拿着名單,直接送入了詔獄中。

第二天,大明的七名言官,在他們的私人信件中搜出了勾結東南的罪證,然後直接拖到了菜市口槍決。在明廷文官的錯愕中,他們徹底恐懼了。

就是發動大禮議,清洗過朝堂的嘉靖皇帝,對待言官的辦法也是繞過正常的體系,使用錦衣衛廷仗來懲罰言官。

直接處死言官的次數,整個大明朝都屈指可數。

在大明的政治慣例中,言官享有近乎是超然的地位,甚至是某種免死金牌一樣的待遇。

但是今天李成樑使用血淋淋的屍體告訴所有人,文官政治時代已經徹底落幕了。

停留在過去思維的人,必然會被歷史埋葬。

聽說七名言官被槍決的消息,那些曾經彈劾過李春芳的言官們都嚇尿了。

九成的人直接上了辭表,“自願”的辭去自己的官職。

剩餘一成的人願意轉入軍中,擔任李成樑的行軍參贊。

李成樑直接照單全收,收下了他們的辭表。

對於那些願意加入軍中的,李成樑卻沒有照單全收,而是將他們送入軍營,說是要通過基礎士兵的考覈,才能給大將軍做事。

這些文官們哪裡受過這種苦頭,很多人連第一天的操練都沒撐下來,到了晚上的時候,山蒿先拿着紙筆,讓那些願意辭官的人寫下辭表,有幾個連胳膊都擡不起來的人,山蒿先直接給他們代筆,然後按上他們的手印。

就這樣,又有七成的人被淘汰,最後留任的言官只剩下十幾人。

李成樑第二個動作,就是將國子監改成了京師陸軍學堂,監生的待遇和言官一樣,要留下來從軍必須要通過軍訓,就這樣,大量監生被趕出了京師。

第三個動作,則是山蒿先直接衝進了京師各大報紙的編輯部,然後接管了所有的報社。

所有的印刷機都被搬走,由原來的《山東新報》和所有的報社合併成《明報》,各省的地方報紙全部取締。

等處置掉了三個讓李春芳下臺的罪魁禍首之後,李成樑又開始改組明廷。

六部之中,兵部和工部合併,組成軍機部,由李成樑親自擔任尚書,這個部門負責軍事訓練和裝備的生產,掌管明廷控制的軍事作坊。

吏部、戶部不變,禮部則和刑部合併,組成法部,專門負責司法事務。

明廷大量的官員被裁撤,軍機部的職權則大大的加強。

軍官晉升,軍事訓練,後勤補給,軍隊調動,全部都被抓在這個部手裡,而整個明廷則被改造成一個戰爭部門。

蘇澤看到了李成樑的舉措,頗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在所有文官改革失敗之後,激進的軍政府果然出現了。

不過一個軍事強人的出現,卻不代表明廷就能團結起來。

李成樑只是壓下了明廷內部的矛盾,搶奪了原本屬於文官的利益給軍方,獲得了支持罷了。

蘇澤輕敲指節,不能讓李成樑這麼舒服。

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265章 歸有光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106章 紅陽教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78章 銃炮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240章 緝私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628章 大赦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231章 當家難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609章 做空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674章 夜航船第657章 拼命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90章 貪上史書第634章 爭陝西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241章 朕的錢!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054章 抵捐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658章 少爺第609章 做空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666章 棄遼第030章 鬼市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003章 占卜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
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265章 歸有光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106章 紅陽教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78章 銃炮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240章 緝私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628章 大赦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231章 當家難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609章 做空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674章 夜航船第657章 拼命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90章 貪上史書第634章 爭陝西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241章 朕的錢!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054章 抵捐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658章 少爺第609章 做空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666章 棄遼第030章 鬼市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003章 占卜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