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

徐渭說道:“正如同大都督所說的,在西南地區造反的,基本上都是漢人大族的首領,或者漢化的西南土司首領,反而普通的西南異族不會主動叛亂。”

“如今西南地區的叛亂,和東漢魏晉時期的西北羌問題很像。”

徐渭這麼一說,衆人紛紛點頭,在場的基本上都是進士出身,都是學霸,東漢的西北羌亂問題,歷史上就有很多人討論研究過了,這麼一說西南夷的問題確實就和西北羌的問題差不多了。

蘇澤接過話茬說道:

“東漢的西北羌亂,主要就是內因和外因,內因就是東漢的西北豪門長期被掌握話語權的關中河東士族排擠,導致西北的大家族在東漢朝廷沒有上升空間。”

“當時平定了羌亂的將領段熲,被當時東漢朝廷的公卿利用,最後死在了政治鬥爭中。皇甫嵩在立下功勞之後,更是要求東漢朝廷將他的家族遷到河東。”

“東漢對於西北的系統性歧視,導致整個西北離心離德,西北籍的文臣武將都沒有上升空間,最後導致了羌亂連續不斷。”

“而如今西南的問題,也是明廷長期以來處置不當導致的。”

“世襲土司制度,讓一部分漢人精英和漢化的土司也能夠長期掌控地方權力,但是這些人根本沒有上升空間,基本上這輩子都走不出自己的駐地。”

“明廷僵硬的政策,讓很多漢人精英長期不滿,他們世襲土司卻也因爲身份被禁錮,無法參加科舉考試,甚至無法從事軍戶以外的其他事情。”

“而這些人在地方上有威望,有底盤,被委派到西南地區做官的文臣,要麼是被貶謫的鬥爭失敗者,要麼就是沒有門路的普通人,這些人到任後也沒有改變西南風氣的想法,只想要儘快離開西南,對於下屬也呼來喝去,非常的粗暴。”

“西南長期以來都在明廷中屬於低人一等的地區,西南三省的科舉能考中的數量稀少,考中之後的精英也會想盡辦法不要返回西南當官。”

衆人紛紛點頭,這也是東南在控制了廣西以後發現的問題。

顧憲成的方法,就是要讓廣西也納入到了整個吏部的官員流通體系中,讓西南地區不再成爲低人一等的地方,而是要讓能夠在這些地方幹出成績的官員能能夠更快的升遷,這樣才能吸引一些有才幹的讀書人主動去那邊。

蘇澤本身就是軍戶出身,朱元璋設立的這種龍生龍鳳生鳳的政策,在明初的時候確實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保障了社會的基本穩定。

但是明初是個什麼情況,基本上都是大家一樣窮,全國都被元末亂世蹂躪的不成樣子,這種制度能夠讓大部分人吃上飯,西南用土司可以解決西南的分離問題,大家顧不上這麼多了。

可時代發展了。

現在居住在成都的富商,要比西南的土司生活還要好。

同樣是當官的,在江南當官,和在西南的山裡當官,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播州之亂,就是東漢西北羌亂,唐中期安史之亂一樣,由於地區性差異和長期地方歧視,導致的當地精英造反的運動。

楊烈一個區區的播州處置使,等於一個縣級的民兵主任,他一叛亂就讓西南地區各方土司都響應,這都說明西南地區的離心離德很久了,而楊烈不過是第一個跳出來的吧。

蘇澤繼續說道:“既然楊烈跳出來了,那我們的方陣就很簡單了。”

“先剿後撫,對於追隨楊烈叛亂的,正好藉着這個機會拔掉這些根深蒂固的西南家族的勢力,迅速將楊烈的叛亂遏制住。”

“對於西南地區其他沒有直接參與叛亂的土司和豪族,可以讓他們遷往昆明或者成都,取消世代土司的制度,解除身份禁錮。”

衆人紛紛點頭,既然大都督都有了通盤考慮,西南的平定不過是時間問題了。要知道東南還有一半精銳都在西南地區,就等着有人跳出來捱打呢。

現在楊烈自己跳出來了,內閣大臣們都要拍手稱快。

一次叛亂如果能夠打疼這些西南的野心家,順手收拾這些幾代乃至於楊家這種二十多代人盤踞在西南的豪強,東南的內閣諸臣嘴巴都要笑歪了。

現在安南歸附,廣西瑤亂已經平定,只要等到西南夷問題解決了,那整個西南地區就安穩個幾年。

那時候東南就可以將軍隊從西南地區的調出來,參與最後滅大明的戰爭中。

這個世界大部分運行的時候,都不是一臺精密的機器。

而那些影響歷史的事件,起因也可能只是一件小事。

甚至很多時候都是陰差陽錯,如果真的從後世來看,就宛如一個草臺班子。

楊烈造反這件事也是如此。

雖說楊烈早就有造反的心思,但是造反這個事情,大部分人都是很難下決定的,有時候拖延症一犯,一輩子就拖過去了。

這也不是開玩笑的說法,如果翻開兩晉十六國的史書,就能看到很多這麼兒戲的操作,造反的理由五花八門,甚至還有一會兒造反一會兒不造反的情況。

楊家有野心,但是楊烈本來也一直覺得楊家沒準備好。

楊烈造反,就是因爲東南的官員抵達播州,要求各土司釋放家中的奴僕,禁止繼續蓄奴。

其實本來這條政令在西南地區也是做做樣子,算是先立下一個法理上的依據。

實際上釋放的奴隸繼續在前主人家裡幹活的事情也很正常,只不過是從奴隸變成了佃戶罷了。

西南地區和江南不同,蓄奴制度確實落後,但是很多人不做奴隸就餓死了。

原本這條命令也沒什麼,各地土司基本上都給東南這個新統治者面子,象徵性的宣佈釋放奴隸就行了。

可偏偏楊烈不行。

因爲楊烈家族長期以來都會蓄養閹人奴隸,使用閹人這件事,在這個時代就是大逆不道的。

無論是明廷還是東南,都無法忍受治下的土司使用閹人。

於是楊烈一不做二不休,將幾個閹人殺了,卻沒想到一個年輕的閹人逃脫,向官府報官說楊烈僭越謀反。

楊烈乾脆包圍了播州縣城,宣佈造反。

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595章 重注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83章 練銃兵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464章 駕崩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033章 曬鹽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444章 陽謀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054章 抵捐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529章 電磁第029章 凱旋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211章 沖繩第036章 售鹽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409章 廣築城?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030章 鬼市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017章 衛學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028章 初陣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
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595章 重注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83章 練銃兵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464章 駕崩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033章 曬鹽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444章 陽謀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054章 抵捐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529章 電磁第029章 凱旋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211章 沖繩第036章 售鹽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409章 廣築城?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030章 鬼市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017章 衛學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028章 初陣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