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圍三缺一

第203章 圍三缺一

黃時行用怨毒的眼神看着蘇澤喊道:“堂堂新科解元!竟然勾結閹人!蘇澤,讀書人的臉都被你丟光了!”

蘇澤沒有理睬黃時行,可他的這麼一番話卻把陶公公給得罪了。

出了宮就被人罵閹狗,還扣上閹黨、權閹的帽子,陶公公一路上沒少受到讀書人的白眼。

到了南平,他一頭扎進礦坑鑄幣廠鑄幣,半刻都沒有休息。

陶公公也看過蘇澤的全部治水計劃,九峰山的土地本來就是這些大家族侵佔的,挖掘河道開荒,引起下游洪澇,現在反過來罵自己權閹?

陶公公憤怒的拍攆轎說道:

“雜家是奉皇命鑄幣,今日也是奉命來贖買你家的莊宅,談什麼侵佔民田!”

蘇澤暗暗吐槽,果然公公的政治覺悟就是不高啊,這番話可是給了黃時行的口實。

果然黃時行立刻說道:

“皇命?陛下只讓你鑄幣,何時讓你治河的?你這權閹藉機侵佔民田!我黃時行豁出性命都要抗爭到底!”

怪不得太監鬥嘴鬥不過讀書人,黃時行一個舉人都考不上的都有如此戰鬥力,大明朝唯一能壓制百官的也只有一個不識字的太監。

ωwш⊙ ttκā n⊙ c o

太監就應該好好發揮自己的職業優勢,和讀書人鬥嘴那真不是你們太監的業務範圍。

蘇澤只能站出來說道:“朝廷有令,陶公公督辦鑄幣諸事,這次修治閩江是爲了發行新幣,是疏通錢法的一部分。”

“我某是爲了治閩江而來,不是爲門戶私計而來。”

接着蘇澤拿出黃家的送到縣衙的文檔:“這是黃家在縣衙筆架閣備案的田畝數量,陶公公用全南平最高的上等水田價格收購你家的田,這又怎麼能算得上與民爭利?”

黃時行看到文檔,眼睛都綠了。

開墾荒地只能免稅三年,黃家在九峰山的田,只有一小部分是自己開荒的,一部分是通過兼併逃荒災民開荒土地的,還有一部分就是強迫小地主出售的。

無論是災民開荒的土地,還是出售的土地,在縣衙報備的田畝面積都是遠不足實際面積的。

上等水田的價格確實不低,可是如果按照這個田畝數收購,黃家可是要虧大了。

“這是我黃家的土地!不賣!”

蘇澤指着黃時行說道:“你家侵佔河堤,閩江上游無法蓄水,導致下游發水氾濫,這些土地都要清退出來。”

黃時行知道自己吵不過蘇澤,朝廷爲了水利道路工程贖買土地也是定下的制度,蘇澤又擡出來治河的名義。

黃時行對着身後的家丁說道:“去,把佃農發動起來,說官府要收回土地,讓他們沒有田可以種!”

家丁立刻離開,立刻去莊園中發動佃農。

果不其然,聽說官府要侵佔他們的田,這些佃農立刻拿着農具衝了過來。

看到烏泱泱的佃農,這下子陶公公也慫了。

不慫不行啊,他陶公公可以攜着皇帝的名義欺壓鄉紳,鄉紳也有反制的武器,那就是攜着百姓的名來威脅他。

若是真的激起了民變,以宮中那位的性格,是不吝嗇用陶公公的腦袋來安撫地方的。

陶公公慫了,蘇澤自然不能慫,他擋在前面,那些拿着農具衝上來的佃農看清楚了蘇澤的樣子,立刻停了下來。

蘇澤前幾日來村子給這些百姓治過病,其中那個領頭的老漢,就是那個沒穿上衣的畲民,剛剛還高喊着要“打倒閹狗”的佃農們紛紛沉默了。

蘇澤大聲說道:“鄉親們,官府要在九峰山治水造水庫,黃家的田會出錢贖買。”

“陶公公也想到你們了,出錢僱傭你們修水壩,工期半年,工錢比照修建水壩的青壯,每個月發新錢兩千錢,折銀一兩五錢!”

蘇澤緊接着又用畲人語說了一遍,又用江西方言對着江西老表喊了一遍。

上一次蘇澤在村子裡給人治病,已經積累了些聲望,他這麼一喊衆人就心動了。

給黃家種田,一年到頭也就賺點口糧餬口,甚至有時候連口糧都賺不到。

蘇澤開出的條件,半年的工期足夠他們賺上幾年的錢了。

蘇澤又說道:

“我乃今年福建府鄉試解元蘇澤,我向白知縣作保,將你們編戶齊民。”

這下子衆多百姓紛紛放下手裡的農具,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編戶齊民,在大明朝,沒有戶籍就是寸步難行,要不是家鄉遭遇戰亂,誰願意背井離鄉成爲黑戶。

這些山中的畲人也是如此,能編戶齊民纔有了身份,他們可是企盼了很久的。

看到自己的佃戶被蘇澤兩句話說得倒戈,黃時行氣的快要暈過去。

陶公公坐在攆轎上樂開了花。

果然有讀書人幫忙就是好了!陶公公再次認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

蘇澤三言兩語就讓這些佃戶退下,說得黃時行啞口無言。

爽!

陶公公出宮之後就沒有這麼爽過,面對這些讀書人的彈劾謾罵,他以前都是沒辦法還口的。

吃了沒文化的虧!

今天彷彿全部都找補回來了,大大的揚眉吐氣。

陶公公幹脆讓人擡出一箱子的三仙幣,當面預發了半個月薪水。

反正工程也是爲了撒幣的,雜家玩的就是一個豪橫!

這麼一搞,就連黃時行身邊的四個家丁眼睛都直了。

這太監是真撒錢啊!

黃時行也意識到了不對,他立刻對四個家丁說道:

“走走走,下山去縣城!”

黃時行迅速下山,陶公公看向蘇澤問道:“解元公,我們可以開工了?”

蘇澤搖頭說道:“陶公公,您忘記我們是來幹嘛的嘛?”

陶公公已經帶入到了正義的太監,治理閩江水患的千古名宦的位置上,他義正言辭的說道:

“當然是爲了福建百姓治水了!”

誰不想要挺起胸膛爲民做好事啊,即使是陶公公這樣不讀書的太監,在治水的時候也會勇氣自豪感。

周圍的小太監和民夫紛紛側目,看向陶公公的眼神也充滿了尊重。

就在陶公公享受這種目光的時候,蘇澤提醒道:“公公,我們是爲了那些大戶手裡的宋錢啊。”

陶公公立刻回過神來,自己的任務是鑄幣發幣,也是爲了撈錢。

自己怎麼把撈錢的初心忘記了,陶公公看着蘇澤說道:

“黃家沒了這莊子,就會將手裡的舊錢吐出來嗎?”

蘇澤搖頭說道:“黃家家大業大,一座莊子算什麼?能在九峰山上建田莊的,都不會因爲這點土地傷筋動骨。”

陶公公一下子急了,剛剛入戲太深,現在才反應過來,自己是爲了撈錢啊!

這黃家的莊子平了,他陶公公也拿不到錢啊!

得罪這些鄉紳不怕,但是得罪這些鄉紳還撈不到錢就太可怕了!

蘇澤微笑說道:“這麼一座田莊不會讓黃家傷筋動骨,但是一場官司確是可以的。公公,我們先紮營勘察水文,等着黃家來打官司,官司打的越大越好!”

陶公公茫然的看着蘇澤,不過出於對蘇澤的信任,他讓民夫在地勢高的地方蓋棚子,竟然真的帶人在山上紮了下來。

蘇澤也沒想到陶公公竟然這麼能吃苦,陶公公說道:

“這有什麼,雜家才入宮的時候在掖庭刷恭桶可要比現在苦多了,解元公,雜家的身家都壓在你身上了!”

蘇澤看着老太監的臉,點頭說道:“公公放心,一定讓黃家把囤積的舊錢吐出來!”

倉皇跑回了南平縣城的黃時行,一邊派親信向家族彙報,一邊找到了張思敬。

“豈有此理!你說這閹狗要搶佔民田!”

張思敬憤怒的拍打扶手,他站起來在堂中走了一圈說道:

“不行!決不能讓閹狗得手!”

張思敬在堂上走了三圈,這才說道:

“你去縣衙提告了嗎?”

黃時行茫然說道:“告?告誰?”

陶公公是皇帝派下來的,以修水庫的名義贖買黃家的田,難不成還要去縣衙告陶公公不成?

張思敬笑着說道:“誰讓你們告陶公公,你聯絡在五峰山有田莊的,你們互告爭田!”

“只要你們告起來,作爲延平府府推官我就可以以府衙的名義,叫停五峰山上的工程。”

黃時行眼睛一亮,對啊!只要官司打起來,把官司拖到陶公公返回京師,那五峰山上的田莊不就保住了嗎?

張思敬又說道:“作爲一府推官,府衙不能直接承接訴訟,你先去南平縣衙提告!”

黃時行匆忙從張思敬的宅子出來,他立刻在南平縣城內串聯起來,這幾個在五峰山上有田的大戶立刻聯合起來,以對方侵佔自家土地爲名,告上了縣衙。

黃時行這些日子在南平城內奔走串聯,又要打通縣衙關係,忙的不可開交,而陶公公和蘇澤則駐紮在五峰山上,沒有絲毫出手的意思。

白知縣作爲讀書人,自然明白這些大戶的算盤,他按照和蘇澤的約定,暫時壓下了大戶的官司,城中大戶又是一番活動,大把的錢送入了縣衙中。

黃時行很快發現,自己算錯了一件事,那就是打官司的成本。

黃時行畢竟是年輕,請人寫狀紙,送到縣衙提告,花費了不少功夫,卻被縣衙孫典史拒了訴訟。

刑房孫典史早就得了蘇澤的吩咐,作爲縣衙的老刀筆吏,他先是用洪武祖訓擋住了這些打官司的大戶。

按照洪武爺的規矩,爲了防止民間爭訟,民事官司先要在縣衙門口的申明亭調解。

自古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縣衙刑房拖着不立案,山上又傳來陶公公又要強行贖買,黃時行心一橫,又是大把銀子送進了縣衙。

黃時行本來想要送舊錢,但是孫典史咬死了不收,這都讓本來就缺銀子的黃家不得不點當了些古董,這才湊上了銀子。

總算是繞過了刑房的調解,案子遞送到了白知縣這邊,又是一番拉扯開始了。

又是補充資料,縣衙又是派人上山丈田,就這樣又硬拖了幾日。

而陶公公那邊已經準備掘開河堤,眼看就要淹沒黃家新開的水田了。

黃時行心一橫,又將自己高價收購的印刷坊掛了出去。

黃時行可是在這家印刷坊砸了幾百兩銀子,可是還沒等到他談價格,印刷坊又被縣衙的人封了。

氣急敗壞的黃時行一打聽,是拍案驚奇編輯部的陳朝源向縣衙提告,說黃家印刷坊盜印《古文觀止》。

黃時行的氣一下子泄了,要是在別縣,這官司還能打一打。

在南平,這官司根本沒法打。

《古文觀止》兩個編者,一個是本次福建鄉試解元蘇澤!一個是調任浙江知縣的縣學教諭海瑞!

刑房的衙役沒多費力氣,就找到了黃家印刷坊內私自刻印的古文觀止雕版。

這下子都不用狡辯了,縣衙直接封了印刷坊,整個南平城更沒人上門詢價了。

黃時行氣的吐血,可是官司打到了這一步,顯然已經不能收手了。

掌管一府刑事訴訟的是張思敬這個推官,但是府衙是縣衙上級衙門,也就是說張推官這邊是中級法院。

在縣衙這個初級法院沒有判決完畢的時候,張推官也不能越過縣衙直接插手案件。

只要等到縣衙判決,當事人不服,這時候才能上訴府衙,張思敬纔有插手的機會。

白知縣這邊拖着,陶公公又提要贖買,黃家只能繼續典當家產,將銀子送到縣衙中,總算是等到了縣衙的判決。

張思敬聽到消息,黃時行立刻對判決不服,再次告到了府衙。

張思敬當場下達判籤,五峰山諸戶爭產,在勘察清楚之前由府衙的衙役查封各家田莊!

府衙的衙役上山,總算是停下來修建五峰山水壩的工程。

折騰了七天時間,黃家牽頭這些大戶花掉了近千兩銀子,纔算是得到了一個“爭產田畝待勘,暫停贖買”的府衙判決。

黃家終於回過味來,這山上的田,似乎也沒值這麼多銀子啊?

而這時候,一則流言在南平城傳播開。

陶公公願意出三倍的水田價格,贖買五峰山上的土地,但是要官府勘明面積的,沒有爭訟的土地。

原本跟着黃家提告的各家大戶,暗中又有了動作。

明代打官司的故事,感興趣可以看《顯微鏡下的大明》,書裡有個大戶和寺院爭奪祖墳的案子,兩邊打官司,幾乎都被拖垮了。

當然,真實的權鬥是毛子喝大了造反,最真實的商戰就是馬斯克和扎克伯格無限制格鬥,哈哈哈,世界比小說魔幻多了,樂

求月票!

(本章完)

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240章 緝私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231章 當家難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211章 沖繩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017章 衛學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061章 淨海王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060章 吃飽飯第416章 政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555章 關稅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435章 髒東西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054章 抵捐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322章 震驚!第525章 分產令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推一本朋友的書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025章 急救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618章 捨不得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032章 精鹽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60章 掀桌子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055章 算卦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158章 冤案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257章 大員島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四卷總結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
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240章 緝私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231章 當家難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211章 沖繩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017章 衛學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061章 淨海王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060章 吃飽飯第416章 政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555章 關稅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435章 髒東西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054章 抵捐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322章 震驚!第525章 分產令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推一本朋友的書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025章 急救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618章 捨不得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032章 精鹽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60章 掀桌子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055章 算卦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158章 冤案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257章 大員島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四卷總結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