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髒東西

第435章 髒東西

湯顯祖回頭一看,這位同年也是上次出遊的同伴,是分到刑部的觀政進士丁進宗。

按照東南的體制設計,在東南司法體系中,是刑部和大理寺並立。

在大理寺下設立“秋審廳”和“上訴廳”。

死刑犯都是秋後問斬,秋審廳專門負責地方上報的死刑案件複覈。

“上訴廳”則是對府縣兩級判院審判結果都不服,最後上訴的審理部門。

大理寺的職能類似於比州府更高一級的最高法庭,職能相對比較簡單,就是負責審理地方上無法處理的案件。

除此之外,大理寺也會定期派出巡回法庭,受理地方上的冤假錯案。

而刑部的職能又複雜的多。

由於東南還沒有完成制憲,制憲會議授權制憲委員會進行制憲,但是具體的制憲工作是刑部在做。

畢竟刑部纔是聚集了整個最精通刑名司法的專業人士的部門。

刑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制定律法,以及協調各地律令中衝突的部分,規定各級官府衙門的法律權力,並且對各部門發佈的司法類文件進行審覈。

除此之外,刑部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能,應訴。

根據東南的司法改革方向,地方上的判院是負責審理判決案件的司法機構,也就是負責裁判的部門。

需要裁判就要有參與裁判的雙方,也就是原告和被告。

但是這種概念只適用於民事訴訟的案件,在涉及到刑事案件的時候,有時候是沒有原告的。

比如死者沒有親屬這種情況,依然需要一個提告的人。

又或者蘇州一些地主狀告鐵路公司的案子,被告就是鐵路公司,也就是官府的機構了。

這時候官府反而成了被告。

在這種時候,就需要有人代替官府出來應訴。

這就是所謂的公訴訟師。

如今公訴訟師有兩種,一種是由官府出錢僱傭名氣大的訟師來擔任。

另外一種就是專業的官府公職人員來擔任,根據資歷可以領到吏員的薪水,能力優異的可以參加刑部的選調轉入官途。

這些人也是歸刑部管轄的。

湯顯祖來刑部就是來搬救兵的。

因爲蘇州這地方百姓善於訴訟,所以這些被鐵路公司徵地的百姓聯合起來僱傭了不少大訟師,蘇州府和鐵路公司聘請的公訴訟師已經招架不住了。

湯顯祖進入刑部之後,迅速找到了公訴司的主司焦竑。

聽完了湯顯祖的描述,這位何心隱的高足擡起頭說道:

“這件事我也聽蘇州的同僚說了,事關鐵路大事,我們公訴司自然要派人。”

“不過這些提起訴訟的人當中,有些也是可以想辦法庭外和解的。”

湯顯祖皺眉說道:“難道焦主司是要讓我們鐵路司去威脅百姓?”

“當然不是這個意思,我聽說鐵路司要徵用的土地中,最大的地是蘇州府虎丘山寺的土地?”

湯顯祖點點頭說道:“是啊,這是最省錢的徵地方案了,可那虎丘山寺說那塊地是寺廟祖產,地契等證據俱全,我們如果要饒過那塊地可要多花很多銀子。”

焦竑說道:“這虎丘山寺的事情,去找僧道司就好了。”

“僧道司?用僧道司威脅虎丘山寺?”

焦竑笑着說道:“我可不是這個意思,只是這虎丘山寺的大弟子,正好是我們東南僧道司的主司達觀和尚,你去找他不就好辦了。”

湯顯祖立刻站起來,對着焦竑拜謝說道:“多謝焦主司指點!”

說完湯顯祖風風火火離開,焦竑則翻看着湯顯祖送來的卷宗。

他對着左右說道:“咱們司那位新來的觀政進士,學習的如何了?”

手下立刻說道:“丁觀政還是不錯的,《民律細則》已經學完了,司裡的事務也逐步上手了。”

焦竑卻說道:“看看人家的觀政進士都已經獨當一面了,能承擔這麼複雜的工作,七部五寺兩監都稱讚榜眼郎能幹。”

“蘇州府應訴的事情就交給丁進宗去辦吧,年輕人也要多磨礪一番才行。”

手下遲疑的說道:“主司大人,這擔子是不是太重了。”

“玉不琢不成器,當年何大人讓我編纂律令的時候,我也才上手不久,讓他去辦好了!”

可憐的觀政進士丁進宗,還不知道自己喝茶清閒的日子從此結束,被塞滿了卷宗一腳踢到蘇州府的悲慘命運。

禮部,僧道司。

勸說龍虎山張家歸順之後,達觀就因功勞出任僧道司主司。

湯顯祖帶着資料殺到了僧道司,此時達觀正在和分到僧道司的觀政進士張雲表喝茶。

張雲表是甲等進士中的倒數,他是一二三志願全部落空,被調劑分配到僧道司的。

對於任何一個十年寒窗的讀書人來說,分到僧道司是一份痛苦的開始。

張雲表已經準備一年後重新申請新的崗位了。

僧道司並不算大的部門,而且僧道司也是一個清閒的部門。

僧道司的主要職能是掌管天下僧道度牒發放,各大教派名川大觀的主持更迭,同時負責打擊地方上的邪教。

但是這些職能主要是府縣一級的僧道分司在做,禮部下的僧道司大部分時候就是看看公文喝喝茶。

張雲表對於這樣的生活還算是滿意,畢竟帶薪摸魚的日子還是不錯的。

可隨着湯顯祖的到來,張雲表的摸魚日子立刻結束。

達觀聽說了虎丘山寺的事情之後,立刻帶着張雲表殺向了蘇州府。

張雲表隨着達觀趕到蘇州,一口水沒喝就上了山寺。

虎丘山寺覺明大師聽說愛徒回來了,立刻帶領僧衆前往山門迎接。

達觀十六歲就在虎丘山寺出家爲僧,覺明禪師對他是亦師亦父。

達觀不到兩年就修完足戒,覺明禪師更是將他視作衣鉢傳人,準備百年之後將虎丘山寺傳給他。 虎丘山寺在姑蘇城外虎丘山上,是禪宗的重要佛寺之一,香火鼎盛。

寺廟從南朝就建立,寺廟中也是佛塔林立,在宗教建築的恢弘大氣下,又兼具了蘇州園林的精巧。

而這一次鐵路司要修的路,就要從虎丘山寺山下的歷代祖師陵墓而過。

這也是爲什麼覺明禪師堅決不同意修鐵路的原因。

等到衆位師兄都出去了,達觀這纔對師父說道:

“師父,您不是說過百年後,要將虎丘山寺交給我的嗎?”

覺明和尚一愣,很快就明白了愛徒殺回來的原因。

他吹鬍子瞪眼睛說道:

“原來你是來爲那鐵路公司做說客的!誰說要交給你的!那不過是當時戲言!”

“你們東南不是要改子孫觀爲叢林觀,不允許私相授予主持之位嗎?”

達觀笑着說道:“師父,您怕不是糊塗了,徒兒現在就是僧道司主司,只要徒兒自己批准一下,就可以做虎丘山寺主持了。”

“你這逆徒!爲師還沒死呢!”

達觀合十說道:“師父,徒兒剃度的時候,您就說過我等禪修,不可執着於色相,這山下不過是一些冢中枯骨,何必在意呢?”

覺明禪師怒道:“什麼冢中枯骨!那是你歷代祖師!”

達觀說道:“咱們禪宗又不搞肉身成佛那一套,祖師們要是成了佛,自然不會在意這些肉身遺蛻,若是沒能成佛。”

覺明禪師怒道:“沒能成佛怎麼樣?”

“沒能成佛也就沒了,也沒什麼可在意了。”

“你這逆徒!”

覺明禪師作勢就要打,還是被達觀一下子躲開。

覺明禪師說道:“爲了東南的事情,你是不是要把咱們虎丘山寺也一把火燒了?”

達觀笑着說道:“鐵路可修不到山上來。”

“你這逆徒!”

達觀靈活的繞了一圈柱子,這才說道:

“師父,這修鐵路也是有利於天下萬民的事情,是有功德的,祖師們不會介意的。”

覺明禪師畢竟上了年紀,也打不動達觀了,他坐下來氣鼓鼓的說道:

“我們禪宗不講究功德。”

達觀繼續說道:“既然不講究功德,那就更不在意肉身了,要我說就從了大都督吧。”

覺明禪師嘆息說道:

“祖師若是真的成佛,也不會在意的,只是山下這片地,也葬了寺裡歷年來收攏的路邊骨,還有信衆將家人葬於此地的。”

達觀說道:“要我說這個也好辦,將這些屍骨起出來,焚燒成骨灰供奉於寺中,能讓亡者日夜聽聞禪誦,信徒們必然滿意,也能助他們早登極樂。”

覺明禪師皺眉說道:“什麼亂七八糟的,這是五臺宗的說法,你怎麼雲遊了一趟,學了個大雜燴回來。”

達觀哈哈一笑說道:“爲之有用則爲佛也。”

覺明禪師站起來說道:“罷了罷了,就按照你說的辦了。”

虎丘山寺最後撤去了對鐵路公司的訴訟,將山下墳地中的屍骨起出來,又舉行盛大的佛事焚燒成骨灰。

卻沒想到在火化當日,又燒出了好幾顆舍利子。

虎丘山寺的名聲大噪,不少香客紛紛上門,請求將祖輩的骨灰供養在佛寺中。

覺明禪師沒想到自己的妥協之舉,竟然給虎丘山寺帶來了額外的好處。

從此姑蘇百姓都熱衷於將屍體火化供養在佛寺中,而虎丘山寺的和尚們更是在喪葬法事行業中牢牢佔據頭部優勢,以至於覺明禪師都在考慮,要不要將地藏王菩薩請進寺來。

解決了自家的問題之後,達觀帶着張雲表開始巡遊南直隸的寺廟道觀。

這年頭大部分的寺廟道觀都在山上,張雲表跟着達觀是苦不堪言,整日不是跋山涉水就是風餐露宿。

僧道司的觀政進士張雲表想到自己原先在南京喝茶看報的日子,又想到如今悽慘的生活,反思自己是不是招惹了什麼髒東西,以至於淪落至此。

虎丘山寺這個大地主退出訴訟,鐵路公司又請了當地有名的大訟師方鏡應訴,很快就將這些訴訟一一化解。

掃清了徵地的障礙之後,蘇鬆鐵路終於到了動工的日子。

而就在東南這邊忙着各種工程的時候,張居正在緩解了京畿地區的錢荒之後,立刻開始執行一條鞭法和考成法。

其實一條鞭法並不新鮮,就是將所有的實物徵收的田畝賦稅和徭役折算成銀子,將實物賦稅改爲貨幣賦稅。

這樣做的好處自然也有,比如統一財政徵收的口徑和稅率,減少實物徵收的成本和腐敗。

在徵收實物稅的時候,官府會要求百姓送糧食的品質,稻穀必須是沒有砂礫秸稈的好米,稅吏還會故意壓低品質,讓百姓多繳賦稅。

而將糧食和各種實物賦稅運到京師,同樣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糧食是會腐敗變質的,而長途運輸的損耗也是超乎想象的,更不要說沿途所過上下其手,又不知道要貪污多少。

一條鞭法改成統一徵收貨幣,自然可以減少其中腐敗和損耗,約定好稅率後也可以讓百姓少受點盤剝。

但是張居正也知道現在情況特殊,如今是戰時,糧食有時候比金錢還要重要。

所以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分成兩鞭子。

對於北直隸、山西、湖廣、河南、山東這五省,採用折算糧食徵收的一條鞭法,所有苛捐雜稅都折算成糧食,徵收以後運往京師。

對於陝西、四川、雲南、貴州和遼東,則使用銀錢徵收,將賦稅折算成銀子送到京師。

同時張居正還加強了考成法,對履行新政不利的官員,一律通過考成法罷黜,並且對下級官員都設立了考覈目標,並要求將目標分解到縣。

同時張居正還下令裁撤冗員,強行要求各級官府都要裁撤一部分吏員,減少官府日常開支。

張居正這麼一番折騰,明廷這臺老破機器竟然開始轉動起來。

但是從京師到地方,不滿張居正的力量也在不斷積累。

就在張居正如日中天的時候,第一波試探攻擊到來了。

(本章完)

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431章 蒸汽機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010章 趕海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186章 大買賣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139章 良配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311章 從“賊”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186章 大買賣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172章 榜一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547章 破蜀道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555章 關稅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004章 龍王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550章 授權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139章 良配第529章 電磁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018章 船塢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071章 破題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351章 《治安疏》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211章 沖繩第653章 滾雪球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
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431章 蒸汽機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010章 趕海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186章 大買賣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139章 良配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311章 從“賊”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186章 大買賣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172章 榜一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547章 破蜀道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555章 關稅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004章 龍王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550章 授權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139章 良配第529章 電磁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018章 船塢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071章 破題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351章 《治安疏》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211章 沖繩第653章 滾雪球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