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誰是絕戶?

第164章 誰是絕戶?

蔡員外坐在太師椅上,對面的方鏡喜滋滋的說道:“縣衙已經受理了案子,按照以往的判例,熊家的茶園就要判給我們了。”

蔡員外總算露出笑容,這些日子操心家裡的事情,他彷彿一下子老了十歲。

不過也值得了!

熊家的茶園一年經營下來,純收益在一百兩銀子左右。

但是熊家是小農,採茶的時候要僱工,茶葉也只能賣在本地,收益才這麼低。

如果是個大戶接手,用家奴來採摘茶葉,將茶葉賣到月港去,收益還能翻倍。

茶園中都是熊家經營幾代的茶樹,這座茶園收益穩定,茶葉也是硬通貨,整座茶園如果出售,市價在一千兩銀子左右。

這個價格已經相當恐怖了,於宗遠從於家分家,帶出來的產業也就是四座店鋪加上一千兩銀子。

蔡員外心中可惜,若是按照之前的計劃,吞下熊家的茶園,蔡家的產業又能壯大不少。

可是現在吞下熊家茶園,恐怕也只能賣出去了。

先撐過今年再說,只要撐過今年,蔡家的莊子就可以改種其他作物,染坊也可以轉型賣別的東西,那樣蔡家就能撐過去了。

蔡員外的心思是好的,但是顯然事情不可能讓他如願。

就在他和方鏡談話的時候,管事突然進來說道:“員外,府衙來送傳票了!”

傳票?

方鏡立刻走上前說道:“怎麼回事?爲何不是縣衙?而是府衙直接來送?”

管事的說道:“小的也不知道啊!”

蔡員外說道:“管他府衙縣衙,我倒要看看還能告我們蔡傢什麼!”

方鏡跟着蔡員外,走到第一進院子,就看到一個身穿皁色吏服的書吏,手持府衙的傳票站在門前。

最近蔡家的事情是南平縣的熱點,一羣百姓也圍在巷子口,對着蔡府大門指指點點。

蔡員外知道這是府衙吏員故意給他難堪,一想到自己堂堂舉人,從五品的致仕官員,竟然被胥吏欺壓,蔡員外對蘇澤的恨意更深了。

書吏宣讀了府衙的傳票,拒絕了方鏡拉着他進屋的邀請,帶着手下幫書揚長而去。

看完了狀紙,方鏡只覺得大事不妙。

狀告蔡府的不止一個人,當年蔡員外購置田產土地的時候,爲了日後少交田稅,也用了不少手段。

最常用的自然是隱匿土地,瞞報土地面積了。

瞞報面積,還可以壓低地價,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可蘇澤也不知道使了什麼神通廣大的辦法,竟然找到了當年賣蔡員外土地的人或者他們的後代,讓他們到府衙狀告蔡員外低價侵佔他們田地,還舉報蔡員外的田莊偷稅!

方鏡冒出冷汗,蘇澤的手段太狠了!

蔡家從田地入手,蘇澤也從田地入手,蔡家的田莊是蔡員外的命根子,是他這輩子奮鬥的成果。

府衙發來的傳票上,說府衙要清丈蔡員外家的田莊。

方鏡失了方寸,蔡員外也六神無主,這蘇澤好大的神通,這些陳年舊檔都能翻出來,還能慫恿這些人來告自己。

關鍵是他如何讓府衙出面,直接繞過蔡家能影響的縣衙,還要給蔡家的田莊丈田?

蔡員外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蘇澤一個長寧衛偏遠地區的讀書人,連個秀才都不是,爲什麼有這樣的能量?

沒關係!還有茶園!

只要拿下熊家的茶園,賣了茶園再去按察使司衙門打點!肯定能平了這些案子!

就是又要枉費多少銀子了,蔡員外第一次有了悔意,不過他後悔的沒有早點拿下熊家的茶園。

可是壞消息總是來的更快,一名管事的再次衝進了府中。

“員外!都司衙門給熊家送旌表了!”

“怎麼回事!”

蔡員外這下子徹底失了方寸。

熊家有了旌表,熊母就是不是普通婦人了,屬於全省都掛了名的優秀模範了。

那針對熊家茶園的爭產訴訟,就自然撤銷了。

什麼?全省的道德模範會侵佔族產?

“說!熊母一個婦人,怎麼得到朝廷旌表的!還是都司衙門親自頒發的旌表!”

管事的快要別不過來氣,蔡員外這才鬆開手,管事的大口喘氣說道:

“是於家。”

“於家怎麼會插手這件事!”

“於家二公子前段時間率部剿滅了倭寇,上報給都司衙門的請功名單上就有熊嶽,旌表是於家運作下來的。”

知府衙門,延平衛都指揮使,這些人怎麼都甘心被蘇澤一個小小的書生當槍來對付自己?

蔡員外想不通。

可是短短几天時間,攻守之勢易也,蔡家再次落入下風,蔡員外打起精神四處活動,爲了保住兩座田莊。

這一切自然是蘇澤的手筆。

給死去的熊嶽請功,蘇澤付出的不過是一具倭寇的屍體和一把倭刀,順帶給天使投資人於宗遠帶來了福州左衛總旗的推流官職位,並且讓於宗遠獲得了參加明年福建武舉的資格。

所謂推流官,是對應的是武將世職位。

於指揮使的指揮使是世職,是死了可以傳給下一代的。

推流官則是不能傳代,只能自己享受的待遇。

雖然只是總旗,這是在流官八等之外的不入流職位,但是對應於家來說,明年的武舉資格纔是重頭戲。

按照明代武舉的管理,武舉中式的,第一名可以直接授予副千戶的職位,第二名以下都可以依次擢升,至少給到百戶的職位。

於宗遠這次被授總旗,只要武舉再中,就能按照慣例就可以給到副千戶的推流官,雖然不是世職恩及子孫,但是也算是相當不錯的職位了。

蘇澤不由的感慨,果然還是朝中有人好辦事啊。

同樣的功勞,給普通的正卒,可能也就是加升一級,給了小旗或者總旗,這輩子也差不多走到頭了。

但是於家運作了一下,靠着一顆倭寇首級和倭刀,就讓於宗遠得到了武舉資格,聽說於家已經打點好了,這次肯定讓於宗遠中舉。

武舉不同於文官的科舉考試,考試的嚴肅性一般,除了前面幾名可以保證真才實學之外,後面幾名不少都是營私舞弊的衛所軍將後代。

對於蘇澤送自己這麼大的恩情,於二公子自然是千恩萬謝,唯一遺憾的就是在武舉之前他要去福州府的福州左衛報道了。

和蘇澤依依惜別,於宗遠將南平城內的店鋪全部委託給蘇澤,帶着姬妾和錢財珍寶,向着福州城而去。

解決了熊家訴訟的問題,蘇澤對於蔡家的辦法就是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

今年延平府的夏糧沒有徵收齊全,朝廷也沒有因爲鬧倭寇優免福建的夏糧,方知府在知府衙門裡發愁,這個消息通過林顯揚傳到了蘇澤的耳朵裡。

大明朝的夏秋二糧的徵收,並不是要第一時間交足的。

就以夏糧爲例,夏糧各省根據糧食成熟的時間有所差異,基本上是八月開始收穫徵收。

八月完成夏糧徵收全年任務的八成就算是合格,接下來的三個月中,也就是十一月前將剩下的兩成交上來,那徵稅的考成就可以算是合格了。

大明朝對於官員考成,第一看中的徵稅,所以每一任官員最頭疼的就是糧食徵不夠的問題。

方知府新到任的知府,夏糧徵收是他的重點工作,但是今年延平府的夏糧還差不少。

原因自然也很簡單,倭寇是在夏糧收穫的時候圍攻的沙縣,讓沙縣糧食歉收,影響了整個延平府的徵糧工作。

若是缺口小一點,府衙用公帑去買點糧食補上也就算了,但是今年的缺口特別大,府衙又因爲倭寇用了不少錢,根本沒能力補上這個窟窿。

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蘇澤果斷出手了。

還是通過方若蘭,蘇澤向方知府提出了“借蔡家人頭一用”的計劃。

之所以選擇蔡家,是因爲蔡家的名聲在延平府已經臭了,所有豪強大族都在和蔡家做切割,對蔡家動手不會引起整個鄉紳階層的聯手反抗。

一個好名聲,在你落難的時候不一定有人會幫你,但是肯定不會有人落井下石。

一個壞名聲,在落難的時候肯定沒人幫,還會有一堆人在旁邊鼓掌叫好。

蔡家的壞名聲,讓他成了方知府爲了補足夏糧缺額,選擇動手宰殺的肥羊。

而蔡家那些田產買賣資料,都是蘇澤讓林顯達在縣衙筆架閣查的。

筆架閣是縣衙存放檔案文書過往公文的地方,自然也包括了全縣的田產買賣的備案合同。

田產過戶之後,需要在官府蓋章獲得紅契,而官府也會將買賣雙方的資料和購買土地的面積位置記錄下來。

這些記錄就是來年稅吏去徵稅的計稅依據,同時也是過戶備案資料,防止雙方再爲土地問題糾纏。

林顯達將這幾十年蔡家購買田地的檔案資料全部翻出來,蘇澤讓熊五帶人一個一個的去找原來的賣家,有些賣家本人都已經不在了,再找他們的子孫。

這樣一查,果然當年蔡家爲了避稅和壓低地價,少報了購買土地的面積。

正在爲夏糧缺口問題發愁的方知府,在從女兒那邊聽到“建議”之後,幾乎是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蘇澤也觀摩到了一名知府要對付士紳的雷霆手段。

不得不說,父母官的能量還是很大的。

如果方知府要對付整個延平府的士紳,比如給所有地主加派費用,那肯定會遭遇到聯手抵抗。

但是方知府要對付的是士紳中的一員,還是名聲最臭的蔡家,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延平府的大族全部都袖手旁觀,眼看着方知府施展手段。

蘇澤安排的原告到了縣衙,被縣衙拒了訴訟請求之後,方知府立刻用府衙的權限,將訴訟攬到了府衙中。

緊接着受理併案,讓所有原告寫下狀紙,然後一併送到了蔡府。

蔡家還準備爭辯,府衙李通判就親自帶領戶房渠房全體出動,將蔡員外兩座莊園的土地清丈了一遍。

結果自然是不必說了,蔡家田莊和南平縣衙田冊上的記錄比對,隱瞞了近半數土地。

這下案子就已經坐實了,蔡家不僅僅是買賣土地的糾紛,還涉及偷稅漏稅的問題。

蔡員外是致仕官員,有官身在不好拘拿,府衙立刻將給蔡員外做抱告的狀師方鏡抓緊了府衙大牢。(前文勘誤,方鏡沒有功名)

方鏡不過是個文弱讀書人,又哪裡捱得過府衙的監牢,很快就將蔡家田產上的問題全部交代,順便將他這些年給方家做的贓事都抖的乾乾淨淨。

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熊家的案子。

這下子方知府也不客氣了,直接開始重審這些案子。

一些案子都是之前才犯的,人證物證也都還在,熊嶽的案子主使蔡幫壯雖然死了,但是給蔡幫壯搬運屍體的賭坊夥計還在縣衙牢房裡,案件審理根本沒有費多大力氣。

方知府向南京吏部和福建提學衙門行文,請求革去蔡員外的官身和功名,然後迅速將蔡家控制起來。

在這麼一連串的連環巴掌下,蔡員外沒有任何反抗餘地,甚至連幫他營救說情的人還沒接到消息,案子已經做成了鐵案。

延平府所有人都明白,蔡家完了。

只要等到南京吏部的公文下來,蔡員外就沒有官身護佑,就要被抓捕下獄了。

而爲了補足歷年來隱瞞田畝而欠繳的稅款,蔡家不得不開始變賣田產。

可是蔡家的田莊都是訴訟中的土地,土地本身就有糾紛不能變賣,蔡家只能變賣城裡的七座染坊和武夷山下的茶園。

可就算是這樣,延平府依然無人敢問津。

原因自然是蔡家的官司太多,萬一這些產業也有糾紛怎麼辦?

可是府衙越逼迫越是緊迫,蔡家不得已只能繼續降價出售。

等到價格比幾年前蔡家購買這些產業時候價格還低的時候,蘇澤帶着銀子登了蔡家的門。

蔡員外已經躺在牀上奄奄一息了,南京吏部雖然沒回復,但是福建提學是方知府的科場前輩,先行下文,革去了蔡員外兩個兒子的功名。

這等於斷了蔡家仕途,蔡員外因此一病不起。

“滾!我死也不會將產業賣給你!”

蔡員外迴光返照一樣的坐起來,將蘇澤趕出了屋子。

但是蔡員外兩個兒子卻立刻跟上來。

“蘇公子,我爹病糊塗了,鋪子和茶園都可以賣,這邊說。”

蘇澤再次砍價,用八百兩銀子買下了比熊家茶園還大的蔡家茶園。

七間染鋪作價一間一百兩,合計一千五百兩銀子。

靠着鹿大王的寶藏和打劫的收入,蘇澤大筆一揮簽下了契書。

蔡員外一命嗚呼,訟師方鏡被判流刑,只等按察使司衙門複覈就執行。

蔡家兩個兒子沒有參與暗謀,都是也被褫奪功名,隱匿的田產全部補足積欠,還要補足之前低價購買土地的錢款。

蔡家一蹶不振,延平府大族們看向府衙都充滿了敬畏。

蘇澤也對方知府的手段非常傾佩,這一套連消帶打,一套連招就帶走了蔡家。

果然自己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

這一套對付鄉紳的連招,幾乎可以稱作教科書般的範本了。

除了蘇澤之外,海瑞也對方知府改變了看法。

海瑞登門道歉,又和方知府探討了爲官之道,竟然頗有知音的感覺。

蘇澤告慰熊嶽亡靈後。

蘇澤開始閉門讀書練字,當寫下了最後一頁字帖後,書法技能升級了。

終於寫完了這個劇情了,伏筆全部收回。

接下來種田了

(本章完)

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659章 碾碎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463章 紅丸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569章 算瘋子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569章 算瘋子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023章 蘆田第123章 打擂臺第186章 大買賣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595章 重注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658章 少爺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97章 再破題第600章 三三制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035章 謹慎第027章 鴛鴦陣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173章 案首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659章 碾碎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666章 棄遼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172章 榜一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022章 畝產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416章 政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034章 精製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464章 駕崩第054章 抵捐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241章 朕的錢!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659章 碾碎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177章 知府家宴
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659章 碾碎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463章 紅丸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569章 算瘋子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569章 算瘋子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023章 蘆田第123章 打擂臺第186章 大買賣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595章 重注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658章 少爺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97章 再破題第600章 三三制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035章 謹慎第027章 鴛鴦陣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173章 案首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659章 碾碎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666章 棄遼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172章 榜一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022章 畝產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416章 政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034章 精製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464章 駕崩第054章 抵捐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241章 朕的錢!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659章 碾碎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177章 知府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