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

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

“東家,這紅茶真的不好賣啊。”

周管事坐在蘇澤對面,嘆息的說道。

蘇澤等到水壺咕嚕嚕的冒泡,將沸水揚入到茶碗中,紅色的茶湯迅速析出,蘇澤又將茶湯分到兩個茶盅中,將其中一個遞給周管事。

這些都是茶園炒制的正山小種,以他現在Lv1的“茶道”技能來看,和後世的紅茶口味幾乎沒什麼區別了。

周管事輕輕抿了一口,在他看到這紅茶雖然不及綠茶清香,但也是茶香濃郁,怎麼就是賣不掉呢?

這可把周管事的急壞了,桐木鎮賣不掉,他又讓人帶到南平城內來賣,結果依然是賣不出去。

“東家,我找人打聽了,府衙張推官說我們的紅茶是小人之茶,不是君子之茶,那些準備嚐鮮的大戶都退了訂單。”

周管事的一臉愁容,府衙推官可是他仰望的大人物,聽說這位張推官還是被貶謫的進士老爺。

有了他這“小人之茶”的評語,紅茶想要翻身就難了。

今年是他爲蘇澤效力第一年,也想要做出點成績來,卻沒想到出師不利。

“小人之茶?”

蘇澤露出笑容,大明士大夫君子小人之辯都魔怔了,連茶葉都要分君子小人。

不過紅茶確實不適合大明朝上流社會的飲茶習慣倒是真的,只不過蘇澤本來也不準備將紅茶賣給南平縣,他的目標是那些在中國收茶葉的洋人。

過幾天是縣學放假的日子,蘇澤準備去一趟月港,將這批紅茶推銷出去。

不過自己未來老丈人一走,這張推官就說什麼“小人之茶”,看來老丈人看人是極準的。

蘇澤不在意張推官的評價,但如何將大明人不喝的紅茶賣出高價?

蘇澤對周管事的說道:

“你去城裡的漆匠那邊訂購一批精美的茶匣子,花多少錢都可以,記住一定要精美!”

周管事的一臉疑惑,賣不出去的茶葉還要再花錢包裝?東家真的會做生意嗎?

蘇澤又問道:“武夷山有幾家茶園跟着我們做紅茶的?”

周管事老老實實的回道:“有個七八家跟着我們一起做紅茶,其中最大的就是熊家的茶園。”

蘇澤也沒想到熊母竟然也是這麼有魄力的人,他對周管事說道:

“你回去找他們,和他們簽好契書,我們按照正常武夷山茶的市價向他們收購紅茶。”

周管事一驚,自己炒的都砸在手裡,還去收購別人的家的?

這新東家不會是散財童子吧?

蘇澤並不理會周管事的驚愕,而是繼續說道:“另外你和他們簽好契書,以後他們抄出來的紅茶都要優先賣給我們。”

周管事只能領着命令返回了武夷山。

忙完了茶園的事情,蘇澤又去了印刷坊。

姚春如今已經是印刷坊管事的了,五個建陽來的印刷坊師傅跟在他後面學習活字印刷,他又帶了四個本地報童中的學徒。

現在每一期的《拍案驚奇》都不需要姚春親自排版了,交給手下的徒弟去做,姚春最後校對一下就行了。

雖然他是蘇澤的家奴,但是蘇澤對他一家都很不錯,也從來不以奴僕視之。

姚春心中感激,暗暗發誓要將印刷坊的事情做好。

蘇澤來的時候,姚春正在雕版,蘇澤走過去一看,姚春正在一個圓形的鉛筒上刻着字。

蘇澤沒有打擾專心工作的姚春,等他製作完畢後,蘇澤這才問道:“這是什麼?”

這個圓筒中間是圓木,在圓木外層是一圈鉛筒,姚春將字一個個的刻在鉛筒上。

這和活字排版印刷以及雕版印刷都不同。

你說是活字印刷吧,字都是固定在鉛筒上的,你說是雕版印刷吧,又不是在平直木板上雕刻。

姚春看到蘇澤就要跪,蘇澤一把將他拉起來,姚春說道:“東家,這是我發明的印筒。”

“印筒?”

姚春吩咐兩個學徒,將這個雕滿字的圓筒擡到到了一個機器上,這個機器有一個大大的手搖扶手,又有學徒過來給圓筒上塗上油墨,將紙張裝上機器後,姚春開始搖動扶手。

只看到圓筒滾動起來,而紙張也隨着圓筒的滾動開始進紙,文字被印刷到了紙上。

隨着圓筒一圈圈的轉動,一頁一頁的文字就被源源不斷的印刷到了長長的紙軸上。

蘇澤驚訝的看着姚春,每次交給姚春的印刷任務都能很好的完成,蘇澤已經很久沒有印刷坊了。

蘇澤沒想到姚春竟然自己摸索出了印筒印刷的技術,還做到了自動進紙!

“這是你發明的?”

姚春連忙點頭,蘇澤又問道:

“古文觀止就是用印筒印刷的?”

姚春先搖頭,又點頭,他說道:

“一開始是用活字印的,但是每頁都要重新排版太麻煩,我就想到了這個辦法。”

“東家,印刷報紙,自然是您的活字印刷術好,但是印書的話,每一頁都要重新排版,其實活字是不如雕板方便的。”

蘇澤點頭,其實木板印刷並不是後人想象的那樣一無是處,在印書的時候雕版明顯更方便,只需要將雕板刻好了,印書的時候只要刷上油墨就可以了。

而活字印刷則需要每一頁都重新排版。

“我後來就想,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結合雕板和活字印刷的優點。”

“東家要印書,我就按照雕板的辦法,在鉛筒上刻字,然後在鉛筒上塗上油墨印刷。”

蘇澤問道:“成本呢?”

姚春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若是說成本,自然是活字印刷成本最低了,只需要排版就能印刷,鉛活字就算是磨損了,重鑄就可以了。”

“雕版的成本最高,在木板上刻字要千萬小心,一個字都不能刻錯。而且大塊的木料價格不菲,磨損之後就沒辦法再印了。”

“這鉛筒是在兩者之間,鉛筒不怕刻錯字,刻錯了重新用鉛液蓋上就可以了。鉛筒可以反覆印刷,只要我將古文觀止的鉛筒全部製作出來,就不用像活字印刷那樣每一頁都重新排版了。”

“鉛筒也不是一次性的,若是日後字跡模糊可以重新熔鑄掉鉛筒,然後再做成鉛筒刻字就可以了。”

果然勞動人民纔是歷史的創造者,蘇澤也沒想到姚春這麼快就改進了活字印刷。

蘇澤又發現學徒們將印好的長紙摺疊好,然後抱着摺疊好的紙來到一把大軋刀下,個頭矮小的學徒跳起來抓下軋刀,一刀就將頁邊軋開。兩邊都軋開了之後,一張張紙就分離了出來。

蘇澤指着軋刀問道:“這又是誰的發明?”

姚春說道:“這是我那個報童學徒發明的,那小子聰明伶俐,在街頭賣報的時候也是賣的最好的。”

“麻蛋兒!過來給東家瞧瞧!”

蘇澤看到一個滿臉油墨的半大孩子衝了過來,他臉上有些雀斑,還梳着朝天辮,年紀也就和林良珺差不多。

明明還是小蘿蔔頭,但是剛纔蘇澤已經看他在指揮其他學徒做事了。

“這些鉛是哪裡來的?”

姚春說道:“上次我和熊五說了這個想法,聽說胡公公那邊的鉛不值錢,熊五幫我從礦坑拉過來的。”

蘇澤點點頭,他立刻讓姚春召集所有的印刷匠人和學徒,然後當衆表揚了姚春和麻蛋兒。

蘇澤直接獎勵姚春二十兩銀子,又給了麻蛋兒十兩銀子。

蘇澤又宣佈,在印刷坊投入五十兩銀子,設爲特殊獎項,獎勵那些改進印刷工藝,提高生產效率的創意發明者。

印刷工和學徒們更加激動了,他們每天都和雕板活字油墨打交道,自然有不少改進工藝的想法。

不過他們都是拿着錢辦事的,也沒有多少工作積極性。

如今蘇澤拿出銀子激勵,而且出手這麼大方,有幾個有想法的印刷工蠢蠢欲動,都憋得改進工藝提高印刷效率。

蘇澤又勉勵了姚春一番,提醒他注意鉛毒,這才從印刷坊離開。

與此同時,官道上。

汪道昆讓人收掉了督學的儀仗,一路上輕車簡從的來到了南平縣。

這一路上還遇到了一個來南平縣買書的商隊,汪道昆乾脆就和商隊一起前往南平。

商隊主人看汪道昆氣度不凡,手下隨從也都是精壯,當他是某個大戶人家貴公子出來遊山玩水的,態度非常的謙恭,對汪道昆的問題有問必答。

“你們去南平買書?是買《拍案驚奇》嗎?”

商隊老闆拿出一期往期的《拍案驚奇》,遞給汪道昆。

紙張是粗糙的生宣,這種紙上寫墨水很容易化開糊成一團,但是報紙上的字卻很清晰。

墨跡飄香,看來是用了特殊的墨。

汪道昆家中是富商,他很快估算出這份報紙的成本確實不高,也難怪可以低價出售大規模印刷的。

翻開報紙,現在《拍案驚奇》的版面已經擴充到六版,格式和內容也固定下來。

第一版是本地新聞,從朝廷到福建府的大事,都有可能被編輯成新聞刊登在上面。

內容來自於府衙縣衙張貼的告示,只不過文字用了更白話的寫法,甚至有的還編成了打油詩和順口溜,更方便百姓傳播。

第二版則是連載的《牡丹亭》,汪道昆失望的翻過去,這一期是一個月前的報紙,這篇戲文他在盜版合集中已經看過了。

第三版是短篇故事兩則,其中一則是蘇澤寫的聊齋,另外一則是南平縣一個讀書人仿照蘇澤的文風投稿的作品,也被林清材選中一併刊登了上去。

汪道昆看完只覺得汗毛直立,蘇澤這篇故事一字沒有正面描寫鬼怪,可是鬼怪卻彷彿站在面前一樣,讓汪道昆直呼過癮。

第四版也是投稿,這是一出摺子戲,有牡丹亭珠玉在前,這篇戲文確實乾癟了一些,但是題材和內容都很新穎,在汪道昆看來也是一篇不錯的作品,也是南平士子投稿。

第五版是一些雜記、笑話、遊記、神話故事和山川地理逸聞,都是一兩百字的小短篇,但是內容生動有趣,汪道昆讀完了化劍閣的逸聞之後,對這座南平縣城外的名跡也產生了遊玩的興致。

最後一版就是廣告了,在熱愛閱讀的汪道昆看來,這些廣告也頗爲有趣。

他合上報紙,遞給商隊老闆說道:“果然是好報紙!掌櫃的你們趕到南平就是爲了買報紙?”

商隊老闆笑着說道:“當然不是了,如今《拍案驚奇》在臨近的府城都開始同步販賣了,價格也和南平城內一樣,販賣報紙已經沒什麼利潤了。”

“我們這次去,是應本縣相公們的請求,去購買《古文觀止》和《幼學瓊林》的。”

汪道昆也算是讀過很多書了,他從沒有聽過這兩本書,問道:

“這是南平的新書嗎?”

老闆點頭說道:“這《幼學瓊林》是蘇先生新編的蒙學教材,用過的都說好。《古文觀止》和蘇先生和南平縣海教諭一起編的散文集,據說收錄了名家大作五十篇,都是一等一的名家精品,蘇先生還做了註釋和點評,在延平府都賣脫銷了。”

蒙學?散文集?

汪道昆更吃驚了,這蘇澤不過是一個秀才,竟然能編這樣的東西?

別看蒙學書看起來簡單,可是編寫蒙學可是相當困難的工作。

要將知識講的通俗易懂,又要在孩子心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這是教化天下之功!非大儒不得爲之!

而文集也是如此,從先秦以來名家散文不計其數,但是能稱得上名篇的可不多。

能從卷帙浩繁的文章中精選出好文,並且做註釋點評,這非是飽學鴻儒不能爲之!

要不是蘇澤的《牡丹亭》珠玉在前,汪道昆都覺得這是在蘇澤在騙人了。

“掌櫃的,你手頭上可有這兩本書?”

掌櫃的搖頭說道:“這兩本書在南平之外可是一頁難求,我們這次來南平城也是想碰碰運氣。”

汪道昆回到自己的馬車裡,看了《拍案驚奇》之後,他內心的創作慾望也是暴漲。

人就是這樣,在讀到好故事之後,也忍不住要將自己腦海中的好故事寫出來表達出去。

在這種表達欲的驅使下,汪道昆提起筆寫道:

“第一回,西門慶熱結十兄弟武二郎冷遇親哥嫂。”

(本章完)

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224章 徐渭第531章 歌舞團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409章 廣築城?第555章 關稅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231章 當家難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009章 寒菜粥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555章 關稅第667章 政治仗第533章 活該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258章 藥,種子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90章 貪上史書第653章 滾雪球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009章 寒菜粥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198章 解元!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625章 三本書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623章 教亂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053章 虎狐犬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012章 煙薯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
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224章 徐渭第531章 歌舞團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409章 廣築城?第555章 關稅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231章 當家難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009章 寒菜粥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555章 關稅第667章 政治仗第533章 活該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258章 藥,種子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90章 貪上史書第653章 滾雪球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009章 寒菜粥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198章 解元!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625章 三本書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623章 教亂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053章 虎狐犬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012章 煙薯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