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減租減息

第299章 減租減息

嘉靖四十年終於過去。

在今年財政如此緊張的情況下,修道多年的嘉靖皇帝,卻突然起了凡心,下旨內廷辦了停辦多年的鰲山燈會。

所謂鰲山燈會,就是將花燈紮成鰲山一樣,這是明代一項皇室的春節慶祝活動。

看着熱鬧的燈山,皇帝難得露出一絲笑容。

從去年開始,從前“寒暑不侵”的道君皇帝,已經感受到了衰老和死亡的恐懼。

即使是獨有天下的皇帝,在死亡面前依然是無力的。

死亡,是大自然對所有人最大的公平。

帝王將相會死,普通百姓也會死。

嘉靖皇帝感覺到了死亡的陰影,他越發爲了空蕩蕩的宮殿而感到恐懼。

他的結髮妻子死了,他中年時期認真培養的繼承人死了,他的童年好友陸炳也死了。

和皇帝作對的楊廷和父子也死了,在大禮議中幫着他對付楊廷和的夏言也死了。

皇帝感覺到了孤獨,看着如同山一樣的燈會,終於有了一絲人間煙火氣息。

只不過這熱鬧的鰲山燈會背後,又有多少被逼迫到餓死的扎燈藝人,又有多少衣不蔽體的百姓爲了這熱鬧而被驅趕到街頭,最後活活凍死在路邊的。

百官依然向皇帝上賀表,但是朝堂的局勢已經有了變化。

巡視福建市舶司的鄢懋卿,等到元宵結束就即從離開京師前往福建。

嚴世蕃又在年後納了第十房的小妾。

嚴嵩的身體愈發的老了,他已經聽不清楚了,眼睛也快要看不見了,走起路來都要人攙扶着,皇帝都特旨他可以乘坐轎子進宮去內閣辦事。

李贄並沒有隨着方望海回家過節。

這段時間,李贄在南京國子監也沒有好好上課,而是不斷在南直隸遊歷,他也增長了不少見識。

在遊歷的途中,李贄結識了一名好友,泰州學派的樑汝元。

說起來也是歷史時間線頑強的收束能力,李贄在蘇澤的影響下,並沒有加入泰州學派。

他一直幫着方望海和蘇澤做事,但是在方望海逐漸被排擠之後,李贄就開始在南直隸各地遊歷。

前段時間,王艮的親傳弟子顏鈞先生,在鹽城講學,吸引了大量讀書人前去圍觀。

顏鈞在鹽城組織過鹽丁抗稅後,在南直隸聲名鵲起,緊接着他又在淮安、揚州、泰州活動,成立了好幾個互助會和工匠社團。

顏鈞也通過自己的聲望,成功的和工坊主或者官府官辦作坊磋商,提高了這些工匠和僱工的待遇。

因此顏鈞的聲望大增,他還多次講學,傳播基層互助的學問。

李贄和樑汝元,就是在顏鈞講學的時候認識的,兩人一見如故。

顏鈞講學,一時之間,在長江以北的淮北地區,各種團體如同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

江南的局勢則和江北有些不同。

在蘇澤天工書院的影響下,如今江南是各種工坊遍地,特別是棉紡織和絲紡織這兩個產業,原本江南的工坊就很密集,在新技術的推動下,一些規模比較大的民辦工坊出現了。

比如徐家在崇明島的棉紡織工坊,徐家二公子也是有商業上的魄力的,在發現自家的織布機落後之後,立刻將所有的織布機全部拆了,然後訂購了天工開物中的騾機。

在使用了騾機之後,徐家織布工坊的生產效率大增,徐家的棉布產量增長了十倍!

之所以沒有繼續增長,倒不是因爲生產力的原因,而是徐家的棉花不夠了。

不僅僅是徐家,太倉王家,南京城內的幾個勳貴家族,他們都通過開辦工坊賺到了錢。

大家族賺大錢,小家族也賺到了小錢,在新技術傳播的幾年時間,江南的富庶再上了一個臺階。

靠着棉布生意,徐家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在滿足了遼東軍需的同時,徐家也在組織商隊向北方販賣棉布。

接下來詭異的一幕出現了。

曾經和蘇澤在松江府爭鬥的不可開交的徐家,竟然在貿易這件事上和蘇澤達成了合作,他們租用上海抗倭總團的船隊參與北方貿易。

蘇澤留在南直隸的三個產業中,天工書院的培訓課程基本上完成了,幾種產業新技術已經擴散出去了,官府也不可能禁止這些工坊。

報紙屬於是隨時可能被官府禁,但是隻要活字印刷技術存在,銷售的網絡還在,以大明官府對地方的控制力,禁報還不如不禁,屬於蘇澤只要想辦,就可以繼續辦下去的。

只有上海抗倭緝私總團敏感,最難保留下來。

事實上,隨着方望海逐漸失勢,更多的勢力也盯上了上海抗倭緝私總團。

如今停靠上海縣港口的貿易商船絡繹不絕,主要有這麼幾個線路。

北上登州港的航線,松江府的棉布,通過海上貿易運送到登州港口,再由朝廷在登州港口的海船送到遼東。

登州到遼東的貿易是朝廷批准的,而且朝廷很快嚐到了海運的甜頭。

比起路上運輸,海運的損耗更小,而且一次運輸的量也更大。

如今遼東的軍械、糧草、棉衣,全部都在登州轉運。

松江府的棉衣甚至有時候都不用換船,直接北上遼東運貨就行了。

江南的船,在登州將棉布換成鹽,再從山東拉回來。

各種遼東的特產,比如毛皮、人蔘這些,也都出現在登州的碼頭上,這些東西在江南都能賣出高價。

另外一些船隊,則是將江南的絲綢運送到福州,這條航線已經幾乎捆綁了整個江南的絲綢行業。

一個證明就是,在嘉靖四十年倭寇動亂嚴重的時候,江南的絲綢銷量幾乎打了骨折,現在江南的士紳們更關心福建的平倭進展,甚至比福建人還要關心。

唯一的好消息是過了春節,已經有琉球船隻靠港,一些去年擠壓的絲綢已經開始換成銀子。

福州水師新軍開始給琉球朝貢商船護航,福建那邊又開始收購絲綢了。

一南一北兩條貿易路線,讓上海緝私總團的碼頭成了下金蛋的雞,成了當地官府和南京六部都垂涎的香餑餑。

爲了保住這個港口,蘇澤也用了不少手段。

比如在長江口又會出現一些“倭寇”,這些倭寇會恐嚇從其他港口出發的船隻,也會故意在長江口航行,讓南直隸上下都不敢裁撤緝私總團。

另外一個就是蘇澤也和江南的大家族合作,和他們談比較低廉的港口價格。

這些大家族也想要自己修建港口,比如松江府徐家就在崇明島上修建了碼頭。

可沒想到,去年十月份突然漲水,將徐家的碼頭給淹沒了,徐家在崇明島的投資損失了很大一部分。

而且這些大家族也發現,一個又安全,又能停靠海船,又能不被海上風浪影響的碼頭,是多麼稀罕的地方!

很多家族在江南的海岸線尋找了一番,發現只有上海這個疙瘩地方是天然良港。

這蘇澤的眼光也太毒辣了!

最憎惡蘇澤的徐家二公子,也承認蘇澤是個奇才!

而且港口建設和港口管理,同樣也是一個技術活,有時候自己建造碼頭,似乎還沒有租用碼頭划算。

這麼一下來,松江府徐家和太倉王家,甚至南京的幾位國公,都成了上海碼頭的合作伙伴,蘇澤幾乎是免費讓他們靠港,還提供在長江口的護航服務,反倒是將上海這個重要的港口牢牢把握在手裡。

不過這些江南豪紳也算不上是全無煩惱,隨着工坊的規模擴大,僱工之中也出現了新的對抗力量。

比起農民依賴於土地,對地主的壓迫不敢反抗,僱工的反抗頻率要高的多,鬥爭的烈度也要高的多。

最近在江南聲名鵲起的僱工領袖孫衛,年後就在江南組織了一次五千人規模的棉紡織僱工停工活動。

孫衛的停工抗議時機非常好,就在福州航運通暢,各家棉紡織工坊開始動工完成訂單的時候。

停工潮直接將這些工坊主給打蒙了,孫衛領導各家工坊的僱工代表,和工坊主談判,要求增加待遇,減少工作時長,增加保護工人安全的勞動保護用品。

最終孫衛的停工活動取得了勝利,整個江南的棉紡織工坊的僱工都漲了薪水,但是工作時間不減少,勞動保護用品也由僱工自備。

但這也是不錯的成果了,孫衛在《警示報》上連寫了三篇文章,介紹停工活動的合法合理性,漲薪的必要性和鬥爭經驗,《警示報》這三期的銷量成了至今爲止發行量最高的三期。

這段時間,整個江南文化圈的最大新聞,就是孫衛在《警示報》上這三篇文章,以及工坊主王元慶在《警示報》上的兩篇反駁文章。

王元慶和孫衛都是天工書院的同學,從天工書院畢業之後,王元慶繼承了家裡的棉紡織工坊,並且用水力騾機將自家的工坊做大做強。

王元慶和孫衛是好友,但是兩人在立場上日益針鋒相對起來,這樣的論戰已經發生了很多次了,王元慶雖然也號召工坊主給僱工加薪,提高待遇,但是他是站在儒商道德的角度上講的,更多的是一種道德上的提倡和建議。

而江南的讀書人,在茶館在酒樓在書院中討論的,也從風花雪夜逐漸轉到了工商道德這個議題上。

其實這也是正常的,自從《天工開物》發行以來,原本手工業發達的江南地區,更是被點燃了一把火。

看過書的地主,都開始嘗試興辦工坊,畢竟《天工開物》上那麼多的產業,賺錢的路子還是很多的。

能夠讀書的人家,大部分也都是薄有家產的,很快這些家族發現,和收租子不同,開辦工坊,還真的要有點本事的人來做才行。

在農耕經濟時代,地主只需要在家裡躺着收租就可以了,要對付的就是自家的佃農,需要做的事情並不多,家裡的兒子只需要安心讀書就行了。

可是興辦工坊,經營產業,雖然賺的要比租給佃戶種田要多,但是需要管理,需要營銷,這都需要大量的人才。

於是蘇州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些遊手好閒的二世祖們,紛紛被家裡喊回去,照料家裡的產業。

曾經在蘇州顯赫一時的惡少幫,竟然以這樣一種戲劇性的方式被瓦解了。

這些惡少回家去管理工坊,都是自家子弟,當然要更加放心些。

工坊的發展,也提高了他們的收入,回去管理工坊可要比在街頭遊蕩賺的錢多了,而且還能有手下這麼多僱工管理,自然更有成就感。

惡少幫就這樣瓦解了,而隨着工商業開始發展,討論的話題自然也開始轉到這個方面,孫衛和王元慶的論戰,成了整個江南最熱門的話題。

不過這些話題,李贄早就已經聽蘇澤說過很多次了。

現在他和樑汝元,一起在上京的路上。

“柱幹兄,你那個萃和堂,爲什麼失敗了?”

“都是嚴嵩這老賊害的!”

樑汝元師從王艮,後來回到老家江西永豐,辦起了萃和堂。

所謂萃和堂,就是以家族的形式,“身理一族之政,冠婚、喪祭、賦役,一切通其有無。”

後世將萃和堂說成是烏托邦式的社會實驗,但其實萃和堂和從古至今的宗族自治,沒什麼區別,只不過是一種更強形式的宗族公約自治罷了。

不過現在萃和堂的社會實踐已經破產,江西最近鬧起了飛龍叛亂,朝廷在江西加稅。

而永豐和嚴嵩的老家分宜同在一府,於是官府在永豐加的稅很重,在分宜卻免了稅。

樑汝元氣不過,要帶領萃和堂抗稅,但是族人卻不敢。

有的族人害怕被牽連,退出了萃和堂。

其實在萃和堂實行三年後,就已經因爲糧食分配和各種婚喪嫁娶的瑣事鬧起來多次了,這一次抗稅的事情不過是導火索,樑汝元幾年的心血就這麼沒了。

樑汝元對嚴嵩更加仇恨,這一次他進京師,就是要密謀倒嚴的。

當然,這事情他沒有和李贄說,李贄也當樑汝元是去京師講學的。

與此同時。

剛過完年的長寧衛,蘇澤召集了南平縣治下鄉村的里長和大戶開會。

這次會議的主題已經提前發給參會的人員,主題也很明確——“減租減息,共抗倭寇”。

(本章完)

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069章 縣令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185章 去月港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90章 貪上史書第550章 授權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491章 橡膠樹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281章 講武堂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311章 從“賊”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009章 寒菜粥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322章 震驚!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028章 初陣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635章 軍功章第139章 良配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四卷總結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163章 吃絕戶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022章 畝產第032章 精鹽第265章 歸有光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638章 籌碼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257章 大員島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007章 軍籍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197章 鄉試魁首
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069章 縣令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185章 去月港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90章 貪上史書第550章 授權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491章 橡膠樹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281章 講武堂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311章 從“賊”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009章 寒菜粥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322章 震驚!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028章 初陣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635章 軍功章第139章 良配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四卷總結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163章 吃絕戶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022章 畝產第032章 精鹽第265章 歸有光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638章 籌碼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257章 大員島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007章 軍籍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197章 鄉試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