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

李舜臣和木下藤吉郎所在的這個小隊,原本是在淮北地區剿匪的。

一開始的時候,連隊中的士兵對這兩個異族人都有些牴觸。

但是李舜臣的漢語說的很好,他又讀過兵書,在連隊中很快就脫穎而出,多次建議連長制定作戰計劃,很快就在連隊中獲得了大家的認可。

而木下藤吉郎則靠着打仗勇猛,每一次作戰都第一個衝鋒,在連隊中也收穫了認可。

他們所在的連隊,在追擊一夥匪徒的時候,越過了南直隸和山東的邊界,追擊到了山東境內。

而李舜臣和木下藤吉郎所在的小隊又在一次夜襲中,和連隊失去了聯繫。

而按照東南新軍的制度,只有連長才會有配發全部的作戰地圖。

此刻李舜臣和木下藤吉郎,加上十三名漢人士兵,和連隊失散,手上沒有地圖,徹底迷失在山東境內了。

李舜臣給連長出謀劃策過,也看過作戰地圖,雖然記不清細節,但是他帶領小隊一路向南,準備返回南直隸,卻又遇到了明廷的軍隊攔截。

不過這倒不是明廷的正規軍,而是山東兗州府一名叫做何受中的千戶,自己帶領“家丁”組成的團練。

如今在明廷在山東的軍隊,除了三鎮新軍之外,剩餘的就是山東各地軍衛的部隊,以及一些軍事豪強自己組建的勤王軍隊。

明廷的體制內,這些軍事豪強,也就是所謂的將門,其地位在土木堡之變後一直被文臣壓制。

但是並不代表這些將門就沒有權力了,相反大明的文武二元體制中,將門也有其獨特的地位。

將門的世代繼承的特性,讓他們形成了一股穩定的軍事貴族勢力。

這些將門長期紮根於地方,往往都是某個衛所或者都指揮所的軍官,他們有錢也有人,就像是南平於家那樣,積累了財富和地位。

而明廷對於將門的態度,在個人前途上,將門無法像唐代武人那樣搞藩鎮割據,但是也不像是宋代將門那樣完全沒有權力。

比如在自募團練這件事上,將門子弟募兵作戰,明廷往往會立刻確認,給領兵勤王的將門子弟加官進爵,將他們的軍隊確認爲正規軍。

每一次邊境有事,都有大量的將門子弟帶領家丁和私兵,從老家前往京師效忠皇帝,皇帝也會賜予他們相應的職位,就算是沒有遭遇作戰,也會給他們賞賜,或者乾脆將他們編入正規軍。

而對於文官和士紳募兵辦團練,明廷的態度則要防備的多。

比如之前南直隸倭亂的時候,狀元沈坤在淮安老家丁憂,看到倭寇四起就散盡家財組織鄉兵作戰,但是在倭亂平定之後,沈坤很快就被人構陷,被錦衣衛抓捕押往京師處死。

而蘇澤早期起事的時候能募兵,靠的還是掛靠在福州市舶司衙門和方望海的鈔關廳下。

明廷對於將門,並不擔心他們募兵作戰,甚至李成樑這種手底下上千家丁的,明廷反而會委以重任,甚至給他的家丁承擔軍費。

但是文官或者士紳募兵,則會被懷疑要搞地方割據,往往會重拳出擊嚴厲打擊。

長期以來,就形成了武將出將出兵,士紳出錢出人節制的制度。

山東本來就是衛所遍地,比如戚繼光就是山東人,他就是濟寧府的衛所世代千戶出身,中了武舉之後開始自帶乾糧抗倭,然後被委任爲參將。

何受中也是這樣的情況,他家是兗州府任城衛的世襲千戶,家中有良田上千畝,從小就喜歡在山東結交豪俠。

在東南起事之後,何受中也感覺到了大亂將起,立刻開始募兵。

等到徐州一丟,山東就成了和東南拉鋸的前線,兗州知府更是直接給何受中撥錢,讓他擴大團練人數,保衛兗州府。

何受中手下有五百多人的鄉勇,這些人骨幹都是他結交豢養的家丁,戰鬥力比不上三鎮的新軍,但是比衛所兵可要強多了。

和李成樑的態度一樣,這些兵都是何受中的寶貝疙瘩,所以何受中還給他們購買了鳥銃,訓練他們使用鳥銃作戰。

而李舜臣所在的連隊,就是在進入山東境內後,被何受中的部隊伏擊。

李舜臣他們這個小隊和連隊大部分失散之後,又被何受中繼續攔截,沒辦法直接向南返回南直隸了。

要不是木下藤吉郎機警,發現了山中的埋伏,他們可能就全軍覆滅了。

南下的路走不通了,李舜臣召集小隊的人一起開會,商討接下來要怎麼返回南直隸。

小隊中的其他漢人士兵也都是新兵,這段時間都是李舜臣在領導小隊。圍攏在篝火邊上,衆人看向李舜臣,士氣都有些低落。

這時候負責偵查的木下藤吉郎從林子裡鑽出來,他將對着李舜臣說道:

“李君,北方有一座大城,我們是不是走錯路了?”

李舜臣則在地上畫着地圖,他擡起頭說道:“大城距離這裡有多遠?”

“大概十幾里路的樣子。”

“那就沒錯了,那座大城應該就是濟寧州城了。”

“什麼?”

衆人倒吸一口氣,明廷在濟南州城內囤駐了三個協的新軍,這樣的重要情報自然瞞不住東南的情報網絡。

李舜臣他們雖然是基層士兵,但是東南新軍的作戰會議是開到連一級的,重大的敵軍情報都是告訴基層士兵的。

讓士兵知道爲什麼打仗,讓士兵自己思考怎麼打仗,而不是用欺詐的方法讓士兵送死,這就是東南軍隊基層比明廷軍隊更有主觀能動性的原因。

濟寧州城距離自己只有十幾裡,東南新軍的士兵也是人,自然也會恐懼。

李舜臣站起來,衆人都看向他。

這段時間李舜臣已經得到了小隊的信任,成爲這支小隊的隊長。

看到他要發話,衆人都閉上了嘴巴。

“運河沿岸的大城,應該就是濟寧州城了。往南的方向已經被明軍堵死了,那我們現在只有往北了,繞過濟寧州城,沿着大運河繼續北上。”

“往北?”

衆人看向李舜臣,都覺得他已經瘋了。

李舜臣說道:“現在山東和南直隸之間都是明軍,而且明軍正在堅壁清野,我們根本沒辦法通過。”

現在李舜臣都懷疑自己連隊追擊的那支匪盜,就是明軍士兵假扮的,故意將他們引入了山東的包圍圈。

明廷和東南交手多次,自然知道東南的滲透戰術厲害。

現在整個交界線都被封鎖,商旅斷絕,甚至居住在山東南部的百姓,都被強行前往山東其他地區。

這樣一個無人區,想要硬闖肯定會被發現。

李舜臣說道:“向北,我們沒有地圖,但是隻要沿着運河就能到天津,我們東南在大沽有棱堡有碼頭,只要到了大沽,就能乘坐船返回東南了。”

天津?

衆人聽到這個消息,都立刻絕望了,從山東南部到天津,這是多遠的距離啊!

可是李舜臣說的也沒錯,他們這個小隊沒有地圖,想要繞行明軍的封鎖線根本不可能。

而山東是京畿的省份,也就是爆發過一陣子倭亂,後來也很快平定,這些年也都沒有遭災。

明廷在山東的威望未失,好幾次小隊向附近村落打探情況,都被村裡的士紳上報給了官府。

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明末那麼倒行逆施,清軍入關之後山東地區的反抗一直都很激烈,一直都有義軍反抗,甚至還有不少人隔海逃到遼東清廷的老巢去搞起義。

加上山東也是士紳勢力強大的地方,山東的舉人做官數量冠絕全國,山東武將募兵團練的熱情也最高漲。

這都讓小隊在山東境內舉步維艱。

沒有地圖,只能沿着運河往北走,仔細想想,似乎李舜臣這個建議也沒這麼離譜了。

第009章 寒菜粥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547章 破蜀道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666章 棄遼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027章 鴛鴦陣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088章屏蔽了第651章 新火槍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322章 震驚!第431章 蒸汽機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054章 抵捐第021章 開蒙第84章 射擊技能第90章 貪上史書第600章 三三制第431章 蒸汽機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451章 僭主第679章 雨將軍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83章 練銃兵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78章 銃炮第163章 吃絕戶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259章 船,倭奴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600章 三三制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334章 鑽膛炮第071章 破題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139章 良配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170章 縣試前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529章 電磁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529章 電磁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
第009章 寒菜粥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547章 破蜀道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666章 棄遼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027章 鴛鴦陣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088章屏蔽了第651章 新火槍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322章 震驚!第431章 蒸汽機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054章 抵捐第021章 開蒙第84章 射擊技能第90章 貪上史書第600章 三三制第431章 蒸汽機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451章 僭主第679章 雨將軍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83章 練銃兵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78章 銃炮第163章 吃絕戶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259章 船,倭奴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600章 三三制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334章 鑽膛炮第071章 破題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139章 良配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170章 縣試前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529章 電磁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529章 電磁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