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謹慎

這是當年蘇澤隨着導師,在自貢古鹽場學習到的提純精鹽的方法。

說起來原理其實很簡單,粗鹽有苦澀味道,其實就是海水中鎂鈣等離子的雜質,這也就是滷水。

滷水是有毒性的,煉製精鹽的主要過程,就是去除鹽水中的滷水。

滷水雖然有毒,但是我們的祖先早就開始使用滷水來製作一種美食,那就是——豆腐。

在豆漿中加入滷水,就能讓豆漿中的蛋白質凝固,最後變成豆腐這種固體的食物。

而自貢古鹽場在提純精鹽的時候,反向使用這個原理,在鹽水中加入豆漿,利用豆漿和滷水反應的特性,將滷水變成固態的浮沫,然後再將這些浮沫撇出去,就能得到沒有滷水雜質的精鹽了。

蘇澤不得不佩服這些鹽工的智慧,這些可能連字都不認識的竈戶,能在日常中總結出這麼化學提純辦法,也許這就是生活的智慧吧。

蘇澤又用自己木工手藝製作的竹筒裝上了精鹽,八斤的精鹽分成了八個竹筒。

【製作鹽竹筒,木工經驗+8,Lv2,2/200】

不得不說木工在古代真是個實用的技能,肝到了2級之後,蘇澤感覺自己抓木工刀的手更穩了。

看着八個竹筒的精鹽,蘇澤充滿了成就感。

按照那日在鬼市詢問的價格,一斤精鹽要價一百五十文,蘇澤準備儘快出手,就算他低價賣一百文一斤,那八斤就是八百文錢。

福建的銅錢成色還算是不錯,一兩銀子差不多摺合一千五百文錢,也就是一天製鹽的收入接近半兩銀子!

製作精鹽的成本也就是豆漿和燃料,想要提高產量只需要在海邊岩石上開鑿石盤就可以了。

曬鹽法果然是神器啊!

通過這次曬鹽,蘇澤終於明白了,爲什麼曬鹽法要優於煮鹽之法,曬鹽法節約的是燃料!

其實從製備粗鹽的角度上來說,兩者的效率都是差不多的,曬鹽需要的工序也很多,並不是將海水曬乾就能成鹽的。

如果只是曬海水,海水中大量的雜質沒有祛除,那得到的只是苦澀的滷塊,那提純所用的豆漿會成本增加,製備精鹽的成本就太高了。

曬鹽法需要場地,需要能夠蓄住海水的灘塗,要不是長寧衛的海灘正好是灘塗而不是沙灘,想要曬鹽也是不容易的。

曬鹽法節省燃料,纔是後來曬鹽法取代煮鹽法的原因。

就拿長寧衛來說,每年能燒的就是水稻和小麥乾枯後的秸稈,蘆田枯萎的蘆葦,以及附近山上的小樹枝。

大樹是不能砍的,大明官府對於各地山林中的老樹大樹都有底冊,每當皇帝或者工部需要營造的時候,各地就要攤派進貢材木,福建本身多山多木,也是攤派的重災區。

近些年道君皇帝大修道觀,福建上下都戰戰兢兢,更是不斷重申禁伐令,有些地方甚至禁止百姓上山,就是怕朝廷下一次攤派要材木,官府找不到足夠年份的成材木頭。

就算是小樹枝也是不好找的,福廣地區經過千年的開發,現在也是人口稠密的地區了。

緩坡都已經開荒成梯田了,不適合種田的地方,也都在朱元璋的號召下種上了桑樹或者茶樹。

桑樹和茶樹都是經濟作物,更是不能隨便砍伐的。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福建的冬天不太冷,不需要太多額外取暖的費用。

這也是爲什麼宋以後南方經濟逐步壓倒北方的原因,在歷代先民不斷砍伐樹木開田取暖的情況下,北方的取暖成本日益上升,南方的糧食產量增長之後,北方就更加衰落了。

蘇澤這時候纔開始感慨,工業革命之所以稱之爲革命,不僅僅是因爲機器提高了生產效率。

最重要的是機器改變了人類利用能源的方式!

煤、石油的開採,讓潛藏在地下的高效能源代替了木材,才帶來了生產力的爆發式發展,才讓機器有了百倍於人工的效率。

說回到煮鹽法,大明煮鹽法最大的消耗就是燃料,這也是爲何鹽工被稱呼爲竈戶的原因,因爲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燒竈。

從朱元璋設立竈戶開始,就“給草場以供樵採”,接着又許“蘆田以供所用”,一些鹽場還允許上山砍伐木材來燒竈煮鹽。

可是到了嘉靖年間,很多周圍的林場都“砍伐甚過,草木不生”,一些蘆田也因爲過於竭澤而漁鹽鹼退化。

這時候鹽戶所甚至要開始向周圍地方攤派“竈捐”,才能夠維持煮鹽開竈的燃料需求。

曬鹽法制備粗鹽的時候不需要燒柴加熱,直接利用太陽能就能出粗鹽,這大大節約能源消耗,減少了產鹽的燃料投入。

灌好了鹽之後,蘇澤卻又想到了曬鹽法的一個弊端。

東南沿海地區很快就要進入颱風多發的雨季,到時候沒了太陽也就沒辦法曬鹽了,自己還是要抓緊時間,將石頭上的石盤鑿出來,趕緊撈上一筆再說。

就這樣忙碌了幾日,等到了二十號旬末的時候,蘇澤這才喊來了小蘿蔔頭林良珺說道:

“今天鬼市開門吧?”

林良珺這幾天看到蘇澤天天上午在海邊忙,傍晚在家廟中忙,也不知道蘇澤爲了一斤十文錢的粗鹽忙的什麼。

這幾日忙活下來,總共出的粗鹽也不到八十斤的樣子,算起來也才八百文。

距離衛所所差的三十二兩的械鬥罰銀還差的遠呢。

而且福建粗鹽難賣,縣城裡的官鹽粗鹽也就十二文錢一斤,蘇澤做了這麼多的粗鹽,可能根本就賣不掉。

鬼市本來就有賣官鹽粗鹽的,爲什麼要買蘇澤的呢?

不過看到蘇澤這個讀書人都這麼忙碌,自己也沒有其他賺錢的法子,小蘿蔔頭也只能帶着其他孩子整日陪着蘇澤忙。

聽到蘇澤又要去鬼市,林良珺打了一個哈欠說道:“今天鬼市開張,阿澤哥要去賣鹽嗎?”

“今天去試試行情,鬼市賣東西有什麼規矩嗎?衛所裡有沒有可靠的人可以一起去?”

林良珺疑惑的說道:“鬼市賣東西只要給鬼市主人上稅就好了,等到收攤的時候自然有收稅的人過來,咱們如果只是在後市擺個攤兒,交點定額的稅就可以了,宗叔公就是這麼說的。”

“可靠的人?我們直接去賣不行嗎?”

蘇澤搖頭說道:“你一個孩童,我身材相貌太明顯,不適合在鬼市擺攤賣東西,衛所裡有沒有普通點的人?要長的低調的纔好。”

林良珺不理解蘇澤爲什麼這麼謹慎,不過他還是說道:

“宗叔公的小兒子清叔是個老實人,也就是林純的叔叔,要不然請他幫忙?”

蘇澤點點頭,立刻和林良珺一起去了請了林德清,邀請他一同前往鬼市。

如今蘇澤在長寧衛的聲望可謂是如日中天,大家都知道他是個有本事的讀書人,林德清自然一口答應下來。

蘇澤背上了五斤精鹽,和林德清林良珺一起向鬼市走去。

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237章 水戰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075章 治本經第172章 榜一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163章 吃絕戶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002章 家廟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600章 三三制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431章 蒸汽機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005章 破浪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010章 趕海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036章 售鹽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240章 緝私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90章 貪上史書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555章 關稅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005章 破浪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158章 冤案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123章 打擂臺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547章 破蜀道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163章 吃絕戶第638章 籌碼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
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237章 水戰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075章 治本經第172章 榜一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163章 吃絕戶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002章 家廟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600章 三三制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431章 蒸汽機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005章 破浪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010章 趕海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036章 售鹽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240章 緝私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90章 貪上史書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555章 關稅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005章 破浪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158章 冤案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123章 打擂臺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547章 破蜀道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163章 吃絕戶第638章 籌碼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